【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7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识“字”“代”等7个生字。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积累词语,背诵小诗《小鸟》。
3、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并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件出示“王国画面”)
小朋友,汉字王国里有许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我们就到汉字王国中走一趟,瞧瞧谁的收获最多。
二、我发现
(一)我会认1
1、请生自由读书上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认读卡片上的字。
3、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指名)
4、小结,像这样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5、拓展,你用“减减”这种方法记住的.字还有哪些……
(二)我会认2
1、出示课件,指名读。
2、你又发现什么?像这样的字我们会怎么说?
课件出示: 秋 灯
禾 火 火 丁
3、出示,秒——妙 指名读
4、改变顺序
秋——秒 灯——炒
像这样排你有什么新发现?(偏旁相同)可用什么办法记?
(三)拓展,加一加
汉字中有许多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汉字的秘密,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很多的记字方法,会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展示台
1、老师知识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早就用上我们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不少商标呢?你用什么办法认识了哪些商标啊?
2、四人小组互相展示识字,不认识的可以相互询问。
3、生上台展示自己认识的商标,教师鼓励学生用识字方法记字。
4、将自己的商标贴在本组的识字报中。
5、各组互相交换“商标服”认读(交流识字)
汉字每时每刻都围着你,只要你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只探取汉字秘密最多的人!
四、“识字王国”奖励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小朋友,真能干,上节课用上自己的发现又认识了很多字,这节课我们要做个识字的游戏,看谁能认得多又读得好。
二、“日月积累”
1、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写着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游戏,看看哪个小组中的成员能在最短的时候内将苹果上的词读正确。
2、四人小组自由练——四人小组开火车读——指名
3、各小组间相互检查读,“我考××同学”,各小组指一名,以会读了为标准。
4、选择一个词说句子。
5、像“红红绿绿”“高高兴兴”这样AABB式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三、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一棵小树慢慢长高,一只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你看到了什么?
2、有人将你们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读读看,他写了什么?生自由读。
3、到指名分节读。同桌读。
4、你读懂了什么?随机交流,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小树还太小,太小”“它还在睡觉”
并随机指导朗读
5、带着理解有感情读小诗,并背诵。
6、配乐诵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导入──认识梁启超
1、我所知道的梁启超:
请学生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
2、梁启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灯片:梁启超青年、中年时期的活动及其照片,梁启超子女的照片。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梁启超,去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课──走进梁启超
1、听课文录音:
伴随深情地课文朗读,同学们仿佛回到了清华大学的礼堂,大师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好,听完录音,请大家谈谈感受。
2、学生谈初步感受。
3、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⑴ 出示评点法的要求:评点人物、写法。
⑵ 自主评点,汇报结果。
品人:
活动:
请同学补充:一个 的梁任公
让学生从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幻灯片出示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
品文:
为什么梁任公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热格魅力,还要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出示:语言简练传神;抒情叙事相结合。
4、总结
三、拓展──缅怀梁启超
幻灯片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同学们齐读,感受青年梁启超的豪情,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听写生字,生词
二、讲解新课
(一)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2)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3)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4)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么,那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往下读吧!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指导背诵
1、闭目养神,抛弃杂念
在老师的带领下,心游百花园。吐纳呼吸,气沉丹田。
2、学生自读,
3、教师出示课件(一)
4、教师出示课件(二)
四、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诵诗导入(背诵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2、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读题:
(1)、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春天飞到北方,秋到南方。
齐读课题。
(2)、板书燕子)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重点指导:聚、翼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外形
1、 理解内容
(1)图片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这小小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象?
很普通它的外表,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黑、小。你们看,你觉得它美吗?
同学们你们很会观察,一眼就看出了燕子的两个特点黑、小。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默读第一段,在作者的眼里燕子是怎样的?你喜欢吗?划出你喜欢的词语,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3)再细细地读这些词从这些词中你都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读。
(4)交流:
乌黑光亮
这个词是写燕子的颜色。黑,和你们观察的有什么不同?黑得发亮,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颜色美)
俊俏轻快
俊俏是指相貌清秀好看,这对翅膀不仅好看轻快,读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燕子飞过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这三个词写出了燕子的另一个特点(活泼机灵)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先分后总)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怎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它的活泼机灵?
2、 交流
(斜着、掠过、唧的一声、已由飞到、横掠过、偶尔、沾了)
3、把你体会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4、看着一圈圈荡漾开去的小圆晕你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
小圆晕还在一圈圈荡漾,燕子早已不知去向,多么敏捷的身手,一幅轻盈灵活的燕子飞行图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燕子的轻盈敏捷让你想到了什么?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那轻盈灵活的身姿就好像( )(引导学生用比喻来形容轻盈灵活的燕子)
5、指导背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看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几对燕子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都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话)你想听听燕子是怎么说的吗?
2、播放歌曲《小燕子》第一段。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那么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燕子眼里的美丽春天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有一段写出了燕子的美丽,指名读。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像这样的美景。
(1)轻轻地睁开眼睛,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美在哪?(风、雨、柳、叶、花烂漫无比)
(2)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
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理解生趣)
4、回到第四自然的学习在蓝天的映衬下。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如独独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线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四、背诵、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就像一幅清雅灵动的水墨花鸟画,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载着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平常中的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简介: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7课。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并感染和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中着力体现一个悟字,读中蕴情,说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悟作者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出示课题)交流各自的梦想。
师:梦想是人类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很多奇迹都源自于它。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梦想吗?
2、了解非洲缺水情况。
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师边播放课件边叙述)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后,播放非洲缺水的短片。在非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在干旱边缘挣扎的动物和人,多媒体手段的呈现让学生沉浸在非洲人民严重缺水的悲惨中。突破课堂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人心的音乐激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再现一个他们无法想像的世界。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学生创设了下一步学习的情感体验场,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此时,他们的内心已经激起了情感的波澜和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自主学文,感知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漏字,不多字,不结巴)。
2、学生边快速默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着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全班交流反馈。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了解怎样的梦想。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感悟梦想的力量,明晰梦想之路
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生回答)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设计意图:围绕重点句让学生深入课文探究理解梦想的力量,从而明晰瑞恩是怎样实现梦想的。
3、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1)梦想让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出示句子: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创设情境,想象思考。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
挖掘梦想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瑞恩如此坚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个梦想。当他看到一名儿童正从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时,瑞恩心里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他看到许多儿童因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在生命线上徘徊时,他想的是这句话──(一生读);当瑞恩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时,他的心里想的还是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叹三咏的朗读中,体会到瑞恩的梦想是那样的伟大。教学中,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学生被无声的语言文字带给学生又一次情感的激荡,使学生走进文本,明白瑞恩如此坚持不懈的动力来源与这个梦想所产生的无穷的力量。
(2)梦想感动许多人,让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①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出示资料,感受瑞恩的贡献。
5、总结,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瑞恩的这个梦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懈努力,还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像瑞恩一样的具有善良、热情的人的帮助,他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以生存的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善良,这份爱心,这种坚持不懈,才会使所有的人感动和流泪!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畅谈感受,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老师知道同学们心中都揣着美好的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吧!向瑞恩一样带着你的梦想扬帆起程吧!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比较课前的交流都有了变化,深化梦想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六、作业: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七、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挖井
坚持不懈
共同的梦
感动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明了的线条和文字1、概括梦想的力量巨大,让瑞恩坚持不懈和感染、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从而让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井,好让他们都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变成大家的共同梦想;2、体现了瑞恩坚持不懈、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写一篇读后感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要联系实际,叙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然后找学生说:我们本次的习作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解题指导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自己读完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要注意的是:
1、认真读懂原文。
2、为自己的读后感起好题目,例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学习要专心致志──读《学弈》有感。
3、在读后感中要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内容。
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体会,要有真情实感。最好能有事例,这是读后感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写具体。
5、切忌写成检讨或过多地抄原文。
三、出示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1、学生默读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发)。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2、 围绕思考题在组内讨论: ① 你要写的读后感的题目是什么? ② 组内几位同学互相交流,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哪些内容令你激动,你的感受是什么? ③ 指名发言,针对童话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体会,要说具体。 ④ 除《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们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或课外的书籍都可以说一说令你感动的地方。
四、师生互相交流范文
1、老师读一篇范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边读边点评。
天渐渐黑了,我打开台灯,靠在暖气旁,读起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导入式的.开头比较新颖,打破了一般读后感的开头模式。) 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一天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多可怜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饥饿威胁着她。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渐渐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头上奔波,没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而我却在温暖的小屋里看书。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啊!(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同自己的内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我揉了揉湿润的双眼,继续读下去……(照应上文,过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烧起来,冒出红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拢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温暖,然而,她刚把脚伸过去,火柴却灭了。一根火柴的温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却像一个大火炉。小女孩划燃了火柴,她看见烧鹅向她走来,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看见了慈爱的奶奶。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在大年夜的晚上没有礼物,没有吃的,缺少欢乐与疼爱,连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飞到她的身边,送给她一件棉衣,让她不再受冻;送给她两块蛋糕,让她赶去饥饿。(这种感受符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纯真的童心。读来真实而又让人感动。) 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临死前,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原文内容与感受交替出现,巧妙融汇,引人入胜。) 这时,妈妈叫我吃饭,我眼里含着泪珠,坐到饭桌前,望着满桌的饭菜,我思绪万千,(眼里含着泪珠这一神态描写,既照应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的,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给了我享不尽的快乐。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我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有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当我在明亮的教室,听着教师讲课时,卖火柴的小女孩却连生存的起码条件都没有。读书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样是少年儿童,命运怎么会这样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与小女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命运的不公平,这是发自小作者内心的疑问,同时也为文章结尾作了铺垫。)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同样的年龄,不同的命运,只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家。我会更加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结尾点中心,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立意很深。)
2、学生在小组里读一篇自己找的有关范文。
五、学生习作
附:板书设计
读后感
一、简介作品内容
二、重写感受、体会
1、要联系自己实际生活
2、重点内容写具体
3、切忌写检讨或抄原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夹竹桃的妙处,感受植物之美。
难点: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倒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夹竹桃,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
五、精读课文能,领悟夹竹桃的“妙处”。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夹竹桃是怎样的?
3.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夹竹桃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7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客人一走进大门,()的是一阵幽香,()的是()似的叶子和()或()似的花朵。
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话描绘它。
板书:
总起:留恋和回忆
夹竹桃花色:红白相映,奇妙有趣
花期及幻想:一年三季,一声不响,月光之下
总结:爱上夹竹桃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9-17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