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范例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1
[学生现状]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说明学生的表述动机主要来源于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切体验。而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在爱的海洋里成长,很少有机会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或动手操作,或倾耳聆听,或动脑思考,或用心感受,因而学生习作素材少,或有素材却无话可写
[前期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只生鸡蛋。
2、把生鸡蛋带到学校,从上学到放学都要带着鸡蛋。并想办法保护好鸡蛋,保护期为一天,使它完好无损,蛋破即为护蛋失败。
3、活动开始前,自由讨论护蛋计策。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护蛋行动,学会观察,感受体验。2、能把自己护蛋成功或不成功的经历说生动、写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把有关“护蛋”的片段有条理地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景畅谈感受
上个星期,老师要求大家去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护鸡蛋。老师了解到在座的蛋爸爸,蛋妈妈们都能尽心尽职地去守护自己的蛋宝宝。到目前为止,有些同学的蛋宝宝已经夭亡了,护蛋宣告失败;有些同学的蛋宝宝完好无损,护蛋获得成功。
请护蛋成功的举举手!祝贺你们!
不过,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家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保护蛋宝宝的这一天是怎么渡过的?
1、交流经过
(1)、同桌说说:(约五分钟)
(提示:可以说护蛋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可以说护蛋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说蛋宝宝破碎了以后的心情。要把印象最深,最精彩的地方讲给同桌听一听。)
(2)、指名讲述:
(提示:讲述的时候,可以带上蛋宝宝,说的时候要有动作,有表情,有心里想的。可以指着自己拍摄的照片讲述。)
学生讲述时,教师作及时点评。
4、启发提升:
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明白了:虽然我们当蛋爸爸和蛋妈妈只有一天的时间,可是大家觉得好辛苦,好不容易啊!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提示:爸爸妈妈养育一个孩子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妈妈的.十月怀胎更是艰辛啊,)
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成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平时应当怎么做才对得起他们呢?
(提示:利用这次护蛋行动,对学生进行一次非常有效的爱父母的教育。)
二、梳理素材把握主题
1、“护蛋行动”,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有意思的话题,真是千言万语,意犹未尽。那么,假如我们要围绕“护蛋”写一篇文章,你会从哪个角度入手?
(预设:写准备工作的,如“包装大比拼”;写护蛋过程的,如“我愿做个木头人”,“护蛋,让我欢喜让我忧”,“我是鸡妈妈”,写成功感受的,如“我当上了护蛋明星”,写失败的,如“蛋破的一瞬间”,“后悔”,“假如轻一点”……)
2、四人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
(提示:凌乱的素材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对素材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主题,抓住重点,对素材进行取舍整理。)
三、归纳写法练写片段
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深受感动。因为大家都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了守护蛋宝宝的试验;还因为大家做了试验之后,能够有声有色地表述出来;更因为大家能从试验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1、想一想,找一找。
为什么同学们能说得这样生动有趣,有秘诀吗?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因为大家都参与了这项试验,亲自去尝试过,分享过喜悦,也体验过失败,人人都有话说。)
[板书]:尝试感受
小结:尝试过,才会有真切的感受,才会有很多的话可以说;才会有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我们学写作文,一定要多多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发现。那样你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生动形象。
2、明确写作的重点:
(1)、护蛋的过程可以分三步来
板书:上学校学校里放学后
(2)、既然是护蛋,就离不开动作。因此,整个护蛋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写具体。
板书:一系列动作
(3)、你可以抓住其中最有话可写的两个部分写具体。
(4)、除此之外,在整个护蛋过程中,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想法,可能会有哪些呢?
板书:心理活动
小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护蛋的乐趣。
3、习作
(1)、请大家先把守护蛋宝宝的精彩之处写下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2)、提供词语:提心吊胆心惊胆颤小心翼翼
牵肠挂肚非常有趣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
手忙脚乱十分担忧不知所措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写作10分钟左右)
(提示:提醒学生:多多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发现,那样就会写出“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文章来的。)
四、交流作文互评互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请把自己的片断修改修改,然后同桌交换,让同桌把你写得好的句子或词语划上波浪线。
同桌修改。
五、片段展示奖励延伸
1、学生宣读习作,同学评点。
2、评议奖励:颁护蛋明星证。(提示:护蛋明星的含义可以宽泛一些,既可是护蛋成功的,也可是在“护蛋行动”中护出独特感受的,或者片段描写得真实生动的。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更高。学生也能在互相评价中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
3、拓展提高: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留心身边的事。平时要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那样你才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秘密,很多趣事。
下课后把你写的片段再扩写成一篇文章,好好地品读一番。
例文:
星期五,张老师让我们周一带一个鸡蛋到学校来,而且要保护它一天周一上学前,我想:鸡蛋可以放在那里呢?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把鸡蛋放在口袋里,把鸡蛋放在口袋里总该安全了吧。突然,车子一个急刹车,我吓得马上抓住鸡蛋。等过了这段路后,我把鸡蛋拿出来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还好没破,我这才安下心来。到了学校,我又发愁了。如果把鸡蛋放在台板里,只要有人一碰桌子,它就会掉下来。在我左右为难时,突然看见袋子里的衣服,我想:对了,可以把鸡蛋放在衣服中间,这样鸡蛋被衣服包裹着,就不会破了。我把鸡蛋放在衣服中间,可是我还是有些不放心,生怕鸡蛋被别人挤破,所以每节课下课我都会去看看哪个鸡蛋。有一次当我正在检查鸡蛋时,一个男生冲过来,我的鸡蛋差一点掉到地上,还好我眼疾手快,蛋才完好无损。放学了,我很开心,因为蛋完好无损,我完成任务了。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2
本次习作是编写童话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学习目标: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的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合理地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课前准备:
汽车、森林和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这学期我们班涌现了很多小书迷,老师常常看到同学们的抽屉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课外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都看了些什么书?
2、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了这么多童话故事,看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童话。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童话的原因吗?
3、确实,童话故事很有趣。它用了很多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使故事非常生动有趣。有些故事还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看来,童话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耀着同学们的成长道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写童话,用你们的宝石去照亮别人的路呢?
4、导入新课: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编写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编写童话故事)
二、结合例文,领悟方法
1、编写童话必须知道童话的特点。那么童话有什么特点呢?前几天我们学了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
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狮子和鹿》又告诉了我们什么?(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点和缺点,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4、我们再来通过这几篇童话来看它的特点。(读童话故事:比长会、聪明的小羊狐狸和小兔)
童话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想象丰富 生动有趣
拟人、夸张
和生活关系密切)
5、小结:有的童话是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受教育。有的呢,是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这是他们的不同点。相同点就是: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编童话故事,让别人也从中有收获,好吗?
三、指导学生编故事
1、要想编写童话,首先必须要找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好吗?
2(贴图)请同学们赶快坐上汽车,让我们驶过田野、越过高山,穿过河流,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同学们,快看哪,这么多小动物!同学看看都有些什么动物啊?这树林里面还藏着很多小动物,等着你去找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树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快快告诉老师,好吗?
3、老师觉得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白兔更合适。用什么呢?其他小动物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接着往下说。
4、老师猜想这林子里这么多的小动物,他们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吧?他们会干什么呢?
5、生交流,师参与小组讨论并指导。
6、班级交流: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清楚他故事的内容,是否生动具体,提出你自己的意见。
7、我们写好一个故事必须让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象征意义。(板书:象征意义)这样大家读了你的故事一下子就知道了故事的想表达的意思了。
8、师:谁还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四、指导写故事: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是,光会说还不行,我们还要能把故事写下来。
1、那么在写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干什么呢?(想一想,我们打算写那么动物之间的故事,给故事取一个有趣的名字。)
2、交流各自给作文取的题目
3、学生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全班交流、评价。
1、学生交流习作,互评
2、教师小结:要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里活动,还可以在交待时间、地点时,说一说天气怎样、周围环境怎样。
六、总结。
板书设计:
编写童话故事
想象丰富 生动有趣
拟人、夸张
和生活关系密切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时间
地点 起因
人物 经过
事情: 结果
课后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一次想象作文的练习,通过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习作,虽然喜欢童话,但对怎样编写童话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组织语言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因此,本次习作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轻松氛围
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去想,即:喜欢童话吗?说说你都读了那些童话故事?等,随着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慢慢走进故事里。
二、重视内外结合,引入本次习作
通过回顾课文《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和感悟补充童话故事,总结出童话的几个特点,让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到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即:采用拟人的手法、夸张的手法,想象丰富有趣,和生活关系密切,读完后能懂得一定的道理,指导我们怎样生活等。让学生知道一篇好的童话所包含的众多方面,这时,我再引人本次习作的主题:“写关于动物童话”。
三、创设情景,明确习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对童话的兴趣,我准备了三幅图片,让学生坐上“汽车”,来到“森林”,观察森林中出现的“小动物”,并让学生想象,森林里动物很多,还有那些小动物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小动物做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每一次的交流都会给学生带来收获,都会从别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故事不断完善。因此我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在学生的交流评价中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写作方法,明确写作要求,学会写作。
但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教学的比较粗糙,特别是在班级交流中。为了节省时间,留给学生写的时间,所以就只抽了很少的同学上来交流,而且评价也是比较粗糙的。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环节是绝对不会这么简略的,它会是这次习作教学的一个重点。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3
习作目标: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的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合理的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想象,不要人云亦云;
怎样让学生把说的故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扩展思路引入作文: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吗?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呢?
生:《青蛙王子》、《丑小鸭》、《小壁虎借尾巴》??
师:一说起童话,你们是那么的高兴。是啊!童话,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亮了你们成长的道路;童话,像一个知心的朋友,伴随着你们成长的欢乐与痛苦!这些童话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小壁虎借尾巴》吗?想不想看一看这个童话故事的动画片?
生:想。
师:(播放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师:看了这部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生:还有些小动物尾巴还有再生功能。
师:小结:通过回顾这个童话,我们知道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功能,这是我们从中学到的知识。
师:我们上学期还学过《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我们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
师:小结:的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师:它们都是童话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相同之处是写的都是小动物,把小动物当人来写。不同之处是:《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有些小动物尾巴还有再生功能。
师: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有的童话是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受教育,有的呢,是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这是他们的不同点。相同点就是: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
师:读了别人的童话我们能学到知识,或者受教育,那你们想不想编写童话故事,让别人也从中有收获?
生:想!
师:有志气!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写童话故事!(板书:编写童话故事)
二、观察图画指导写作:
师:要想编写童话,首先必须要找到故事中的主人公,老师想让你们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好吗?
生:好。
师:那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现在就坐上汽车,驶过田野、越过高山,穿过河流,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同学们,快看哪,这么多小动物!这大树后面还藏着很多小动物,等着你去找呢!
比如:我要选可爱的小兔子和聪明的小鸭子做我故事的主人公。那你想选谁呢?
生:我要写热心肠的小猴、凶恶的.大灰狼、惹人喜爱的小羊和临危不惧的牧羊犬。
生:我要写狡猾的狐狸、可怜的小鸟和助认为乐的小狗。
师:为什么可怜?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
师:你不仅选择了故事的主人公,还说出了想写什么事。真了不起。好,请坐。
师:在这些可爱、聪明、淘气的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说发生了什么事,师参与小组讨论并指导。)
师:现在呀,就把你们刚才同桌说的,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说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谁来说一说?
生:我要写一个小狗帮助朋友的故事。
师: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生:是小狗出去玩,遇到了他的朋友有困难。
师:这是我们写故事要交代清的起因。(板书:起因)之后又发生了什么?生:小狗热心地帮助它的朋友们。
师:这是故事的经过。(板书:经过)结果怎样呢?
生:小狗的朋友们到它的家里去感谢它。
师:这是故事的结果。(板书:结果)
师:我们写好一个故事必须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向大家交代清楚,写明白。(板书:清楚明白)这样大家读了你的故事一下子就知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师:谁还来说一说,自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好,请你来。
生:
师:你的发言声音不仅宏亮,而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的很清楚。可是,有了这些内容,我们的故事只是有了一个轮廓,怎样把这个故事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呢?
师:在描写主人公时要抓住它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师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故事才能具体生动。(板书:生动具体)
师:请看大屏幕,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红字的地方。
(师出示幻灯片:[受尽欺负的]丑小鸭来到[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眼巴巴地]望着天上[自由自在飞翔的美丽]的白天鹅,[不由得]惊呆了:“[难道世界上会有这么漂亮的鸟儿?]”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和他们一起飞该多好哇!”)
生:自由读。
师: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它只有一个人,很可怜。
生:它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显得很孤独。
生:它没有一个朋友,很凄惨。
生:
师:是呀,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丑小鸭的孤独、无助,孤独。
师:老师把红字部分去掉,你们再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就是知道丑小鸭羡慕白天鹅,感觉不到可怜。
师:是呀,加上红字这段话不仅抓住了丑小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可怜、孤独,无助和凄惨。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了怎么把童话故事写清楚、生动、具体,现在请把你要想写的故事自己说一说再讲给同桌听,然后再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生:(同桌讲)
师:(参与指导)
师:谁来向大家说一说你的故事呢?
师:你来说,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清楚他故事的内容,是否生动具体,提出你自己的意见。
生:讲故事。
师:他说得怎样,谁来评一评?
生:说清楚了童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是不够生动。
师:**的发言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评价别人作文的时候,首先肯定了他人作文中成功的地方,那就是把故事说清楚了,然后再诚恳地指出存在问题,就是描写得还不够生动、具体。
师:怎样修改才能使这篇作文生动具体呢?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给**出出点子。
你能帮他改一改吗?
生:加上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生: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同学一定会采纳的。
三、小结: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回家把你们的故事讲给你家人或小朋友听,下节课我们把故事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4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提倡自由表达,强调“引导学生写出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不说假话、说空话”。本文的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学生作文的“真情”和“用心”
二、设计目的:
是学生作文中的虚假叙述和恋恋不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刻板印象,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从多个层面进行回忆、想象、分析和思考,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最适合这个话题的内容。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让学生作文真实抒情;使学生作文在“真”和“情”的层面上有所突破,在“意”的层面上有所前进。
三、所用时间:我在公开课上用了一个教学小时(其实我可以用两个教学小时)
四、教的年级:三年级
五、流程规划:
(一)回忆——体验再现,引发真情实感
1、对话介绍:
(1)老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们关心我们,爱我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谁能告诉我们你和谁住在一起?(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上下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老师:有时候很难避免对他们感到厌烦。如果碰巧有一天他们不在家(前一组字左边黑板上:不在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估计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爸爸妈妈在家更好,一种是爸爸妈妈不在家更好。
2、说实话:
(1)老师:谁能从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爸爸妈妈在家更好?最好不要在家。(同学发表意见)认为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同学好,请先用具体例子说明原因。
学生可能只说一些一般原因,具体例子很少,比如:a因为父母在家玩的时间少;b爸爸妈妈在家不自由;c的妈妈太唠叨了。她有很多麻烦等等。
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要求有条不紊地把具体情况说清楚,比如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以及你的想法,相对于爸爸妈妈该说些什么等等。(板书:因—发—果,想什么,想说什么)
(2)老师:现在认为父母在家好的同学发言。请用具体的例子说说为什么父母在家里好?
学生可能只讲一些一般的原因,具体的例子很少,比如:a爸爸妈妈在家,他们什么都做得很好,我什么都不用担心;b爸爸妈妈在家都很活泼有趣;妈妈和爸爸在家。我很大胆,什么都不怕。
这时候老师还是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要求对具体案例进行有序讲解(方法同上)。
老师:好像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们有些人很轻松自由,有些人遇到了一些麻烦。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深受感动。一方面,老师同情你的处境;另一方面,我被父母给你的爱所感动。他们期待成龙,期待一个女人。当然,如果他们能重新考虑他们的方法,多和你交流就好了。
3、闭上眼睛回忆
老师: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让我们回忆一下爸爸妈妈或者其他最亲近的人不在家的时候的经历。请闭上眼睛,伴着音乐回忆最亲近的人不在家时的感受;回忆一件事,发生在离你最近的人不在家的时候。(放一首轻音乐——《母爱》。)
(二)说——打开思路,吐露真相
1、群体沟通。
老师:把刚才回忆中的感受如实具体的告诉小组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群里说说最亲近的人不在家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把事情说的清楚具体,说实话,吐槽真情。(学生分组交流,老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老师:好,接下来,同学们告诉全班同学你的感受和发生的事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评论他是否清晰具体地表达了一个有着深刻经历的案例。
(1)谁愿意谈谈谁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他(她)让你感受最深?(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论)
谁愿意说说你们不在家的时候的感受?(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论)
(3)谁愿意说说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如何?(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论)
(4)谁愿意谈谈你在想什么,想说什么?还是其他方面的内容?
老师总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辟,能具体、形象地描述出感情最深的情节,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写作——引导练习,表达真实感受
1、作业介绍。
还有很多同学要聊,但是由于时间限制,请大家提笔,先完成题目,然后在他们不在家的时候,自由自在的写下最有影响的事情和你的感受。体裁不限,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你就可以把真实的事情写的详细一点,把你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说的相对的话写下来。
2、学生写作文,老师巡回指导。
(四)产品——分析作业,交流真情
1、老师读例题。(附下:“爸爸妈妈不在家”范文)
2、群体评价。写出来看。让小组里的同学评论:你把事情表达的具体了吗,表达的是真实的感受吗?
3、集体评价。投影仪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供全班评论。
4、汇总扩展。同学们,作文是交心交流的书面表达。选择真实的案例,表达真实的`感受,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课后请把作业读给家长或孩子听,让他们点评,然后自己改,抄,贴在教室的作业园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VI 、特殊提示
1、减少约束,引导自由表达。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作业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布置作业),打破框架,淡化文体意识,将作业指导渗透到作业前对话和作业后点评中。学生自由进入作业状态,敢于在自然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说和写。
2、诱导兴趣,引导真情流露。锻炼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表达和交流的需要。教师注重通过“说话→闭上眼睛回忆→谈论彼此的感受(说和写)→阅读和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绪激动,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真的把课堂当成了情感体验和交流的场所,把作业当成了情感倾诉和交流的需要,从而真正做到了“为情感创造文本”,让“我用手写我的嘴,我的心”)
3、题目写了一半,留有余地。题目没有规定“爸爸妈妈不在家”,而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为的是给一些单亲家庭或者没有父母的孩子留有余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06-21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6-19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08-09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02-22
三年级《荷花》教学设计08-26
教学设计08-23
作文教学设计08-12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优秀02-04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