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三作文> 高三作文

高三作文

时间:2025-01-03 19:07:42 高三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高三作文锦集十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高三作文锦集十篇

高三作文 篇1

  伴着清脆的鸟鸣,我寻找你,在这片醉人的绿意里寻找。树枝的触角遮盖住灰白的苍穹,枯枝落叶化为一条柔软的毯子,容我软绵绵地踩踏缓行,它蜿蜒入山林的深处,领我无目的地行走。抬头前望,满眼的绿意和生机。胸腔起伏,鲜凉的空气从鼻腔贯穿全身,一切归于沉静。时光它在青石上布满苔痕,后来人坐于其上,心灵和灵魂同时沉落,归属依附在这片山林。我想,这山林之中应该有我。

  也许是很久未如此罢了。

  我穿过半个城市来到这里,穿过乌黑呛鼻的尾气,穿过充斥双耳的嘈杂,穿过满途的疲惫,来到这里,只为,这片刻的宁静。

  来时之路上,从荒芜到繁华,半个城市里,多见的是浮躁。汽车它不断地鸣笛,尖锐刺耳的声音以及令人作呕的尾气混合,包围着夹在车流之中的非机动车,浩浩荡荡地缓慢行进。偶尔会看见车流里火花闪现,突然碰擦引起双方顶着满脸的怒气,以污言秽语的形式来争一个谁对谁错的责任道理。人流中行走着,看见的大概都是把思绪与视线投入在面前发光的屏幕上,成为面无表情只会行走的物体。匆匆行走的,一边挎着公文包一边将手机放在耳边大声地与客户交谈的人们,仿佛丢失掉自己。我恐慌着,睁着近视的眼睛四周张望着。人流中,我显得那么不合群,双手空空,无事去做,无地到达。袭来一阵孤独冷感,不禁全身汗毛竖起,好像我的存在就是个尴尬。

  纵使我在人流中有多不合群有多不适难堪,我习以为常的生活同样使我觉得尴尬。不断地挣扎在整日的学习中,沉溺于成绩的平庸中,与无边的困倦里。多少次质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多次纠结,不得其解。

  人们愈来愈功利化,总不停地去追逐利益,社会的风气日趋下降,价值观在年轻一代人心中也没有那么深刻,这个社会教给孩子们的不再像上个世纪那么单纯,孩子们过早地看见社会的阴暗面,也因为信息传播的广泛而过早地被根植下不好的思想。学习不再是学习本身,而变成达到利益的手段。这些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同样也反映出来。本能让我对于这些进行逃避,可时间的长度使人沾染或多或少的时代风气。

  生厌于这种嘈杂混乱的生活,所以选择逃避,我逃离到这片山林里,为了寻找一份灵魂的纯净。

  归属于山林,享彻耳的鸟鸣交响曲,达到一种清净的境界。在这片山林中,我不用去思考多么繁杂的百态,我是我,把所有思绪清空,就让它变成空白,然后能够去思考人生。望见满地的枯叶,便想起生命的无常,人在这世界上的渺小;可抬头便可看见新绿,于是乎得知生命的`新旧交替,新叶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替枯叶存在,所以对于逝去的大可不必悲伤,生活中的也亦如此。视线转移到青石下的植被,望见它不顾一切奋力生长的生命力,于是乎思考它奋力生长的意义,得知人生活着应该有个方向,植被尚能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我们又何尝不能积极地朝着理想生活呢,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感受满山林空气的纯净,不同于城市里的浮在空气里的尘埃,人们也若这尘埃般浮躁而迷茫,若他们活得实在,那又为何把一切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呢,是否也该脱下沉重的负担,洗去内心的糟粕,留下自己最想留下的美好呢,如这山林里的空气,潇洒自由地存活……思绪不断伸展,它的触手伸到树梢上,伸到天空中;我们心灵沉到湖面上,沉到深潭里。我变成自我,变成这山林中的一物。

  我们都应知,多少次心灵浮躁之时应该给予自己一片山林,可让自己的灵魂安放,让自己的心灵沉静。这片山林或许不是真实,可我们应该无时无刻把它放在心中,在这里,让自己成为自己。

  于这片青葱之中,听悦耳鸟鸣,沉浮躁之心,安迷茫灵魂。这山林其中应该有你,有我。

高三作文 篇2

  那是一座山,好大的一座山呀,能有缘在山中夜宿,无论走迷了路,还是什么因由,都是一种缘吧,难得的一份缘。我没有丝毫恐惧,没有生疏之感,也没有任何不适应,好似就该如此,就该与山有这样一份相守的机缘。

  夜,从来没有如此的寂静,感觉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山是谁?我是谁?山是我?我可是山吗?

  一个人,站在山顶,或卧在山涯边,坐也好立也好,都不会惹起什么纷争,惹起谁的顾盼神离。只有一轮明月,只有山风,只有些山中的小兽,可是却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么连同山也寂寂的,好似睡着了吗?

  其时不是的,这种寂静与之共存的是一种喧嚣,一种纷纷扰扰。都放在山外了,都被挤出内心了。排潜,屏蔽,拒之门外。

  从来没有过的寂静,好似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呼吸,甚至眨眼睛的声音,看得到天空吻着山恋,看得到海水拥住叠起的山峦。

  此时此刻,好似这世界不存在,又好似这世界都挤进了心底里,被那颗心儿轻轻柔柔的含在口中,用舌尖一点点添嗜着,一缕缕咸,一缕缕说甜还有苦涩,一缕缕蜜意里掺着辣和辛苦,那可是生活的滋味,一缕缕苦那可是心无止境的一份追求?遍尝酸苦辣后,最后可是绵延的.甜呢?

  这样难得的寂静,不是谁都会遇上的,也不是谁都能从中觅出些人生百味的。

  往往是,心儿浮躁,往往是,人儿不切实际,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不屑一顾那不值一做,到头来一事无成。

  亦或是,心灰的很,往往是,觉得自己一无事处,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做不到,一厥不振,到头来无所事事。

  冷风吹来,我轻轻的好似触摸到了山角,哦,山的额角吗?还是山的衣角?看云飘飘,无语轻扬,看树木依依,无言轻唱。

  山,何为山?山为何?我,谁为我,我为谁?

  山之所以为山,是因不弃为微尘。我呢,怎样才是我呢?我由什么合成,我又该不弃什么?我怎样才得知,我怎样才能活出一个真的我,怎样才让自己如山一样默默的,却又是坚定的。

  仿佛间,在这寂寂的夜里,我掉进了山心里,仿佛间,在这静静的时刻,我被山吞在胃腹里,消化了我吧,我宁愿成为你的血液成为山一样的呢。

  听,有音乐响起,妙音禅声,似一汪清流,可洗涤尘埃,听,一滴滴山泉頻滴,滴滴空谷回声在内心里空旋、徘徊、流恋往返。

  看,风起,云动。万物因时而动,万像因气更新。那一刻我为山,山为我,我与山交融在一起,物化在一起。

  才知,如此寂静的山,如此静寂的我,有缘相守相依偎,真的天做之合,真乃难能可贵。

  我是山时,谁是我?山是我时,我为谁?人生百味,再添一味给自己,这一味自古难寻难觅,你要想来品尝这一味,不是不可以,可能还真的要那句:机缘巧合。

高三作文 篇3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志向、理想、健康甚至人生。赵嘏曾有诗云:“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或许大部分人认为这仅仅是乡愁的倾诉,但我不这么认为。“一雁过南楼”体现的就是一种诗意的环境,一种充满真情的'环境,一种生态和谐的自然环境,一种我向往的环境。

  每当我打开语文课本,朗读《石钟山记》,背记《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不禁向往古人那种煮酒品诗、谈天说地的诗意人生,那种诗意的环境。“一雁过南楼”则正是这种环境的最好体现。我希望同学之间在班中、在宿舍里用名句佳作抒发心中感慨,我向往诗意的环境。当你被人藐视、心中不快时,便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你欲抒发自己的理想时,便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你失意时,便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当你心中愁苦时,便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当你想念亲人时,便应高诵“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一雁过南楼——一种诗意的环境。

  也许你已在意识中将它淡化,汶川大地震过去足有七个月,但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大爱真情让我难以忘怀。“一雁过南楼”,是赵嘏用真情实感写于纸上,饱含真情,正是我所向往的环境。我们应重新拾起散落已久的真情碎片,学会关爱他人,团结同学,感恩父母,在爱与被爱中,“一雁过南楼”——一种充满真情,我所向往的环境中,收获人间至真至善至美!

  “一雁过南楼”,曾几何时,我们读着“一群大雁往南飞”,但楼仍在,雁已无踪。近年来,人类只顾发展,大肆破坏环境,三大污染让人们喘不过气来。人类啊,保护环境同样重要,绿化荒山,再现“一雁过南楼”!

  一雁过南楼,就是诗意、充满真情、生态和谐的环境,就是我向往的环境。我向往这样的环境——“一雁过南楼”……

高三作文 篇4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古训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究其根源,无疑是择善而从,辨清良莠,规劝世人谨慎交友,拒恶从善。刻意地凸显出环境氛围的意义,环境是盏香薰灯,其色味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思想和修养发展的优劣,可优劣不代表根源本质,连彻底沉沦的可能性都不能到达百分之百。环境是外因,可我们有自身的武器,自制力和信仰,有的人敢于拒绝,有的人冲破魔障,把内部因素升华到更高的阶层,抵御诱惑。

  黑白两派,并非极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除了白就是黑。所以,近墨者黑的念头已经对墨者格外的不公平,向往正直的人被这条冷冰冰的法则拖累而去远离墨者,自以为是地固守着清高,把所谓浑浊的墨者隔阂在人流之外,受尽白眼与谩骂,所以,墨者依旧是墨者,永恒堕落下去。由此可见,若是一直秉持如此态度,世界的社会氛围将逐渐僵硬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回不去正道,有更多的人自恃高洁。这样的格局是让人不耻的,因为两极分化过于严重了,善恶过于分明。

  近墨者未必黑,这是留给心性坚毅之人的,你不需要成功,只需要顽固的信仰。几人能如屈子洁身自好,桀骜不驯,投河自清;几人不服鲁迅冷对千夫,弃医从文,燃烧国魂;几人臣服苏武坚毅自强,茹毛饮血,青史流芳。近墨者黑,未免绝对,未必二字,分量极重,控制了整场成败。

  未必?又在何处。其实,饱含许多东西才能造出这么一个“未免”来。首先,坚如磐石的信仰不可或缺,外界的美味对于人类这种嗅觉灵敏,欲望极强的生物是异常诱惑的。善于制造各种界限,却不会把隔膜画成实线,他们可以巧妙地穿插于混沌与黎明之间,不受外界有目的的控制。其次,他们对于命局有着执着的'叛逆精神,反抗着意图扭曲自己信仰的恶势力,不随着社会流动方向去随意附和。最终,他们需要精炼的思辨能力,敏锐的目光如同深渊里的鹰眼,光是眸子就让人不敢妄动,与自控能力相结合,做出最准确的判决。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墨家在百家争鸣之时夺目而出,如同一只翻江倒海的凤凰,精巧细腻,不被局势所困,跳出了拘束礼教,反讽着世上是非不清。这种“墨”恰恰是非墨,在墨中重生,在混沌中干干净净地诞生。这便是近墨非黑,如是忠贞,必为刚毅!

高三作文 篇5

  我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好像脑子里总是储存着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也许那些回忆有时候是真正发生过的,有时候是经过幻想或者是在梦里出现过的景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被我当成了现实生活当中的记忆,牢牢的记在脑海当中。

  或许要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能够发现那些喜欢过的电视剧,其实渐渐的都变得有些虚假,就好像有人在讲着童话故事,而我们都已经长成了大孩子。

  要过很长时间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其实自己小时候心心念念的那座城市早就已经变了模样,又或者是那时候自己年纪还很小,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表面上的繁华世界,其实并不是我们所想象到的内心模样,那些所有的憧憬,其实和自己的羡慕可以挂钩,但是和这个世界的欲望却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我曾经想象过很多的结局,可是到最后全部都被自己推翻打乱,因为这些结局在一些特殊的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能成立,那些只不过是我一个人的.假想而已,又或者在这样漫长的时光当中,我们早就已经想不起来自己要走怎样的道路,才能够通往自己的目的地,才能够通往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

  其实我很喜欢某些时刻的自己,比如说有时候自己咬字清晰的说出每一句话来,有时候那些勇敢其实都在某一个细节方面体现出来。

  那些时候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做作,只是最真实最淋漓尽致的呈现。

  这样的世界也很讨人喜欢。

高三作文 篇6

  为何心间盘桓着“万紫千红总是春”,却不举目望见“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何眉头深锁着“山重水复疑无路”,却不抬眼找寻“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何思维定式着“行先人之道哉”,却不勇敢尝试“不走寻常路也?”

  不走寻常路,是枯叶中的新苗,是混沌中的光亮,是沉寂中的一声奔雷,是黑暗中的一簇火焰,是用剪水的瞳,盈盈看过世间,化陈旧为新颖,化腐朽为传奇的现世智慧!寻常路通向俗世的牢笼,不寻常路通向革新的大门。只有不走寻常路,才能为这世界增添新的体验,注入新的源泉,才能启迪新的科技发明,才能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而不走寻常路,需要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善于迸发创新的火花,还有在前进道路上不顾世人的眼光,毫不畏缩的坚定信念。

  南宋时期,画坛上百花齐放。山水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以其意境深远而著名。一扁舟,一钓叟,几点水纹,几抹残云。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只对主要景物进行浅淡的勾勒,几点水墨与满目的白相互映衬,将意蕴延展成无限。这叫留白,虽只有老子所说的“知其白,守其黑”,却是中国水墨画中漾开的最绚烂的一笔。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都是事无巨细,苍茫到连绵起伏的青翠山峦,细腻到河边冒出的早苗新芽,都一一描绘出来,却显得有点冗杂了。而留白抛却了众多事物的束缚,跳入了无穷无尽的意境之中;没有走前人的老路,开辟出了一条更具艺术魅力的不寻常之路。这是中国山水画独辟蹊径的创新,是艺术史上耀眼的星辰光辉。

  不走寻常路,让内心如花朵绽放般觉醒,让思维如新陈代谢般革新,让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起。

  十八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一场丝毫不逊色于反对封建的革命。马力、人力被蒸汽动力和电力代替,“轰隆隆”的火车穿过欧洲大陆的'铁轨,重化工业工厂冒出象征着工业文明的黑烟,一根细细的电话线连接了全球各地。这是技术上的创新,是工业上的革命。爱迪生发明电灯,成为现世的普罗米修斯,为世界带去光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利用了电力与磁场之间的联系,为全人类造福;居里夫人穷其一生,矢志不移,终于提取出了镭。他们冲开了神学的束缚,打破了人只能顺从自然的观念,拒绝走安于现状而不去发现世界的寻常之路,踏上了一条探索自然与科技创新的新鲜而刺激的趣味之路。正是因为他们的不走寻常路,才有众多实用科技的发明,才有现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有如今美好光明的世界。

  不走寻常路,让世界焕发创新的光彩,让世界重现个性的生机。因为不走寻常路,我们才得以制造工具,钻木取火,走出混沌与野蛮;才得以铁犁牛耕,插秧种粟,步入农耕文明;才得以使用机器,发展科技,为人类社会带来工业文明的血液。而我们还将继续阔步向前,扬起创新之帆,进入繁荣发达的信息技术时代,并向更高级的人类文明不断努力和前进。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而不走寻常路,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是文学亦或是科学的进步,都需要不走寻常路。

  可是如何方能不走寻常路?比尔盖茨曾说过:“人的区别在脖子以上。”也就是说,思维影响着行为,想法决定着做法。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这世上是庸碌一生还是传奇闪耀。所以我们唯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挣脱惯性,不随波逐流,不千篇一律,方能跳出“寻常”的束缚。寻常路已被众人走过千遍万遍,再无创新的可能;而不寻常路还在前方,充满着不可知和无限的新意。我们要敢于探索,勇于冒险,崇尚个性,敢为人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寻常之路。

  不走寻常路,走出创新,走出精彩,走出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走出成功,走出辉煌,走出人生巅峰!

高三作文 篇7

  芳华暗投,流年偷渡。我之年岁,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兜兜转转若干年,青丝已然熬成白发,在惶惶然渡过那个粗糙饥饿的年代后,于尘埃落定之际,枕边躺着的,还是那本《红楼梦》。

  少时读书,一位老先生问:可曾读过红楼否?我诚惶诚恐地答,读了。老先生颔首而笑,说,好!读过红楼的孩子,长大后自有其灵窍!

  顿时诧异。

  依稀记得民间有说法,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

  老先生已年届八十,读私塾出身,颇写得一手了得文章。他的话,让我惶惑了好久。倒不敢断定自己是否灵窍先开,只是不解,老先生何以这般看重脂粉气极重的红楼。况以世人的眼光看来,堂堂一七尺男儿,不是更该去读什么《三国》、《水浒》的么?

  久思不得解,书却还是一路看将下来。我是那个年代的好学生,听话,懂事,有的只是牛一般的倔强和遵从。初读红楼,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是觉得书中花花绿绿你唱罢来我登场的煞是热闹好看,便把它当做是午后的消遣。依稀记得时值盛夏,为避蚊虫,我放下帐子,于帐内悬一煤油灯,就着昏黄黯淡的灯光一页一页细细翻读,一读就是一宿。

  这无疑是那个精神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最奢侈的享受。也喜欢躲在冬夜暖暖的被窝里,听没有正式上过学的外婆,操着一口吴侬软语,从三生石畔通灵石头讲起,再到绛珠仙子还泪,一路娓娓道来,或神秘悱恻,或喜上眉梢,我小小的喜怒哀乐亦随之跌宕起伏,听罢后澎湃的心潮久不得息止。到了能通读红楼的光景,发现母亲爱背诵的《葬花词》竟与原文一字不差。而那些常来家里走动的被我唤作阿姨、姑姑的女子,随口说起一个宝哥哥林妹妹,亦像在闲话自己熟识的人。在那悠长悠长充满各种灾难的年代,外婆、母亲和我熟悉的那些女人们,都经受了难以述说的痛苦磨难,但在我的印象中,她们还总能保持一颗细腻单纯的心灵,一种清远宁静的人生姿态,这该是红楼的福泽。

  上了初中,日渐懂事,红楼故事亦逐渐烂熟于心。彼时心思渐多,因着便发现无数的迷团。比如:

  何以宝玉和金钏儿嬉闹几句就被王夫人斥骂,而她明知宝玉和袭人的关系后却还将袭人许配给宝玉?

  何以金钏儿仅听了王夫人一句斥骂就投井自杀?

  何以黛玉常哭?

  何以人言宝钗势利可她的诗词却又大隐隐于世,而黛玉被视为超脱,可在元春省亲时写下的诗却如此谄媚?

  一个一个的谜团,诱我一遍一遍的读,一次一次的.探索。我甚爱理科,善解难题。这种不得答案不罢休的钉子精神同样在读红楼时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苦苦思索后得出了自己的满意的解答,小小的心甚为自得。

  随着年岁渐渐涨,读《红》的步子渐深,在渡过了浅尝辄止、望文生义的阶段后我开始发现,红楼梦绝不若其他的言情小说,并非“才子佳人相爱,然好事多磨,竟遭遇小人拨乱”的老套。曹雪芹关注的是整个社会,是那个社会模式给民族带来的悲哀。写一个事件容易,写一桩风月一份心情的亦大有人在,而《红楼梦》何以千百年来风采渐盛,不光因它的残篇,更因它写绝了一个朝代,一个社会,一种深入民族骨髓的特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当所有精英都去钻研《姬子》: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还谈甚么发展进步。

  故,男儿读红楼,当!这是《红楼梦》逐渐给我的丰富思想。虽不若女子般有颗七窍玲珑心,但人情世故逐渐练达之时,我终于悟出了少时老先生“长大后自有其灵窍”说法背后的深意和理据。红楼书一本,千年一叹间使我们在混浊的喧嚣的世俗之外,拥有了一个细腻诗意的栖所,或许,在一种感性敏感的天性本能中,我何其有幸地窥探到了一个独立的、智慧的、不同于男性的精神世界,由此而能对人世间保持更多的爱与悲悯、宽容与忍耐。

  一笔一墨一心一就,灵魂促就。红楼梦的旖旎远不止那些谜团深深。从首页翻到尾页,它已不仅仅是一个空灵剔透的艺术品,欣赏它要有闲情,品味它要有逸趣,解析它更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长年累月浸淫其中的痴情。社会上读者和专家的评论探究日渐风生水起,历史的思维开始有血有肉,一如红楼的丰姿,行的淡定,行的理所当然。

  花妖狐媚,红袖添香。妻在身边娴静地织毛衣。窗外走入一些微茫的风,翻动书页,弥漫开淡淡的煤油烟味。

  糯软而又绵长的,让人想起惊蛰的雨,带着烟,带着雾。

高三作文 篇8

  我们的世界开始不完整,消失,代替,遗忘。

  夏天的味道总是很刺鼻,夹杂着不知道多少佐料的味道。前味是青春,回味是记忆,基调是感伤。这味道,一生难忘。

  和周围的朋友回忆起我的青春竟无理头的好笑。晃晃荡荡着走过青春期,留下满脸的痘痘,不知疲倦。自以为是地奔向成年的领域,留下道道的伤疤,不知满足。

  陌生的人群,没有理由应酬任何人的微笑,善意或是恶意。头顶上一轮热烈燃烧的太阳,让每个人不想停下脚步,继续行驶着。一张张脱水严重的脸,一个个不想多说话的行尸走肉。

  这叫做夏天。

  那时的我勇敢得很。

  刺眼阳光下依旧遮挡不住放肆的青春,一圈一圈奔跑在操场,发誓会离开的地方,还是会一遍一遍地回味,各种味道,各种理由,留在这里。

  穿粉红色的姑娘们,成群结伙地讨论今年夏天最为流行的款式,最热闹的话题,嘻嘻闹闹着,分明分别在即,分明难受的很。

  身边安静的你,还是一个模样,安分地跟在身后,生怕某个转角我会偷偷藏起来,然后给你一个不经意的惊喜,安慰你不要难过,我会在身旁。

  像是童话的故事。你是我触手不可及的天使,我是你避而远之的地下囚。个中滋味,没有理头。

  你不小心闯入我的生活,安静地留下属于你的`一角天空,阴凉我整个漫长的夏季。夏季过后,竟是绵延不尽的思念。思念一种味道,一种颜色,一个言辞,一句挽留。

  阴雨天重复着别人的离别,感伤着我的世界。阴沉不定的天气,潮湿黏人的空气,衣服已经沁湿,心里聒噪的很,不想考虑太多,单纯或是空白的脑海,重复着直至天黑。

  雨伞下暂未湿透的衣角,垂死挣扎着,像是吹起后就会远走,不会回来。离别的滋味,着实难以接受的很。

  阴雨连绵时,还是喜欢选择的蓝颜色,听人说喜欢蓝色的孩子是忧伤的,碰巧我喜欢也喜欢蓝色。

  心想的你,会不会是蓝色的模样,齐刘海,懂得卖萌,讨人喜欢。

  然后在人海,牵住你的手,跟我走吧。

  却忘记你不属于这个阴雨连绵的季节。

  天晴,收伞。

高三作文 篇9

  我从来没有对任何老师有过仰慕之情。

  但这次除外。我承认自己被打动,目光粘附在他的一举一动,无法剥离。

  一副不知陪伴他走过多少春暖与秋寒的眼镜,隐隐地泛着光,似乎在一场初秋的桂花雨里沾满了泪光,他似是极力隐藏当年的热情与喷薄,只把那些青春的幻想化作眉间的一丝慨叹。

  探着他青色的胡楂,隐隐间我看到十年前,抑或二十年前,如豆的灯光下,始终逗留了激情而又疲惫的身影。在方寸之间,书写着金戈铁马的岁月年华,眼睛里装了一整个世界,在世界的中央站着一个人,笑容洋溢,身材魏然。

  时间可真让人难堪,浑身的棱角都被它一一磨平,满腔的热血也开始降温。梦想还在,却早已平息,像一朵默默盛开在初秋的花,某天某月掉落在深秋,余香不减。

  三尺讲台,他站立了一个青春的长度。恰如他所言:我只是一个满怀热情的旁观者,看着一个接着一个行色匆匆的背影,我只能说,加油,梦想就在远方,无论你们走多远,我的祝福都随风而行。看着面前神情肃然略显苍老的老师,我只想往前多走几步,离他近点,再近点,哪怕能稍稍看一眼他眼角浅细的皱纹。然而在此刻,却犹如一条长达千里的路,我只能踮起脚尖张望。无力感受隐藏在他皮肤之下血管的温度,跳动。

  我这支拙笔,是多么渴望写出他眉间万分之一的意韵,却始终由于自己愚笨的大脑及浅薄的`见识,只能化作心底一声声的叹息。霍然间发现自己如此之无能。三尺讲台上站着一个拥有千尺梦想,千尺才情的老师。我却写不出他一寸的光芒。

  他说民生百态,他讲唐宋元明。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搏取台下几声稀疏的掌声,他只是在讲一个藏在心底很久很久的老故事。

  他说方文山的词有着宋词一样幽长的韵味,或许这让他感到欣喜,至少有些东西,从未被时代所同化,还有像他一样,有感于诗词有感于历史的人。

  老师是一个摆渡者,于渡口默然等待,而后载着一批又一批追梦人抵达彼岸。

  这是一种悲哀。至少我这般认为!

  三尺,是不是真的足以收藏千尺的追逐,还是他早已将心脏收拢,藏于眼睛深处。为什么看见他我便想起了苏轼,想起了屈原,想起了阮籍,想起了匿于历史暗河中一双双跳跃着光的眼睛。

  他们的故事被你诉说,说着说着自己就不见了。

  猛然间,觉得他是孤独的,亦是幸福的。

  戴着他的斗笠,披着他的绿蓑,撑一三寸方舟,于渡口迎着着一批批学子到来,然后又离猝然远去。

  带着他们的千尺梦想与世界。

高三作文 篇10

  我的表哥比我大四岁,是个憨厚可爱的男孩儿。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表哥。

  从小到大,我跟表哥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学习上的问题,我总是爱和表哥说说。他是个耐心的倾听者,总是安静的听我说。表哥心肠很好,所以他的朋友很多,大家都爱跟他一起玩儿。现在表哥在外地工作,我们很长时间才能见到一面,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表哥一米八的个子,皮肤有点儿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表哥的身材很好,他爱好健身,平时下了班有时间,他就会钻进健身房,锻炼自己的八块腹肌。表哥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他阳光乐观帅气,喜欢他的女孩子很多。表哥心眼很好,当朋友有困难时,他总是热心的去帮助。我小时候的愿望是,长大了也要找个像表哥一样的男朋友。虽然现在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了,可是当我有什么不开心或者遇到挫折时,总会跟表哥打电话聊聊天。每次跟表哥聊完天,我都会觉得轻松了很多。表哥不仅是我的哥哥,更是我的益友。

  希望表哥以后会找到一个很爱他的人陪伴在他的身边,希望表哥以后会越来越开心幸福。

【高三作文】相关文章:

高三的作文02-18

高三的作文01-21

高三的作文10-08

高三记事作文11-21

心高三作文10-04

关于高三作文11-26

高三随笔作文08-10

安静高三作文10-25

底色高三作文10-28

珍惜高三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