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7 12:48:1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合集]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5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大人做家务活。

  2、初步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21小燕在家里出示四幅放大的课文插图。

  这节说话课,我们要看图说说小燕在家里干那些事。

  说的时候要用上这样的句式:(出示卡片)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看图说话。

  1、安图的顺序,练习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的图意。

  (1)指名按照以上的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放学后,小燕在家里扫地。)

  (2)集体评议。(平要求中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四要素是否说全、顺序有否点到。)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第二幅图意:吃过饭,小燕在家里擦桌子。第三幅图意:扫完地,小燕在家旁边倒垃圾。第四幅图意:奶奶做针线活时,小燕帮奶奶穿针。)

  2、变换词序,练习说说每一幅的'图意。

  移动卡片成: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指名按照以上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2)集体评议。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3、练习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那些事。

  移动卡片成:谁在什么地方会干什么

  (1)各自准备,同桌互说。

  (2)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4、过渡:钢材,我们按照一定的句式,看图说话,小朋友发言很积极,说的也很好。小燕在家里,很勤劳,有许多劳动的本领,是个好孩子。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三、听录音练说。

  录音内容:

  最宝贵的东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兄弟四个人去找仙人,清仙人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仙人问他们要什么,老大说:“我要高楼大厦。”老二说:“我要绫罗绸缎”老三说:“我要山珍海味”老四说:“我要劳动的本领。”仙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到了最后,老大的高楼倒了,老二的零落绸缎破了,老三的山珍海味吃光了,只有老四学会的劳动的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

  1、第一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果实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里有哪些人?(听后讨论)

  2、第二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

  1、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向神仙提出了什么要求,后来怎么样?

  2、故事告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听后讨论)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本领是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劳动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小朋友,那么,你有哪些劳动本领呢?你在家里会干什么呢?

  四、按以上问题发言

  五、。(略)

语文教案 篇2

  [评者按]摈弃了烦琐分析,阅读教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以为要走一条“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道路。

  众所周知,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质。

  于永正老师所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在“强化诵读,注重感悟”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探索。相信大家读了这个实录,一定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拥拼棵

  剂喷器欺

  负喘纷雾

  吵汹蛮搬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生:我认识“棵”、“拼”。

  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生:我还认识“杂”、“器”。

  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我还认识“搬”。

  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季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廷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一拥而上拼命一棵

  化学除草剂喷雾器欺负

  喘气纷纷争吵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搬到倒霉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蛮”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受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2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多层次复杂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板书“夸克”二字,提问:如不看课文,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再完全出示课题。

  2、根据语系,对课文标题进行解释。

  3、提问课文为什么不换成别的,如:“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介绍一种超微粒子”、“微观世界的奥秘”等。

  二、感知课文

  1、讨论“夸克”应当在“盒式结构图”中的哪一个“盒子”里?

  2、第一个盒子和第二个盒子应当填入什么?依据是什么?

  3三个盒子的研究。阅读找到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句,理清盒式结构的顺序 :原子 ——原子核——强子——夸克 。

  4借助有关挂图和事物模型以证实前面顺序是否正确。

  5、研究文章开头(第1—2段)和结尾(第22—26段)与中间主体部分的关系。

  三、研读课文

  1、学生提出疑问。

  2、教师提出研究问题。

  (1)作者除了向青少年介绍物理学知识外,还有没有别的意图?文中有没有透露出这个意思?

  (2)“夸克模型”怎样提出来的?科学研究和想象有什么关系?

  (3)你对本文在表达上比较满意或感兴趣的有那些?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写篇题为《夸克自述》的说明文。

  2搜集有关材料,谈谈语文课中培养想象力的话题。

语文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古代诗词优美的意境。

  2.学习诗词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难点:理解其中丰富深刻的意蕴和优美的意境。

  解决办法:

  1.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朗读比赛。

  2.背诵比赛。

  3.唐诗宋词知识竞赛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另外还有一首明朝夏完淳写的《别云间》。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2.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下清幽的景致令人忘俗;另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诗人在远贬至蓝田关时,写下的七律,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明快,风格沉郁,《明云间》作于作者在云间被捕之际,悲壮、豪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都不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人。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世也称他为韩昌黎。曾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请免徭役而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文学上既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又是著名诗人。他反对齐梁以来的浮华文风,力倡古文。在诗歌创作上,笔力雄健,气势雄伟,力求新奇,自成一家。有《韩昌黎集》。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人。9岁能诗文,15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事败之后,其父、师先后死难。夏完淳复人吴易军中,参谋军事。军败后,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为抗清奔走。后为人告发被捕,解送至南京。洪承畴以其年幼,欲为他并脱,夏完淳痛骂不止,凛然就义,年仅17岁,他的诗歌表现出悲壮激越、高亢雄壮的风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少年英雄和诗人。有《夏完淳集》。

  2.诗歌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整体感知: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宋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细腻,意境优雅。

  设计问题:

  (1)开头两句点出了人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看出了什么景色?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人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行踪到了哪里?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3)从这两句诗中,你能寻找到一个成语吗?

  曲径通幽。

  (4)诗的`五、六句写作者看到优美环境后,产生了哪些感慨?

  这两话是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这样幽美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的欣赏起来。他举日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消除净尽。

  (5)诗的后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又使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这时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声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6)全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本诗的写作背景: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部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城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当韩愈到达离京城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讲读前两句,提问:

  (1)这两句点明了什么?明确: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同时也有虽遭获被贬亦无怨无悔。提问:

  (2)开头这两句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明确:“朝一夕”说明了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外。

  (3)诗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格?明确: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表现了韩愈刚直不阿的性格。

  (4)诗的五、六句是什么描写?作者借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是描写环境的。云彩浓重横在秦岭上空,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前行,“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看不见家,也看不见京城,他此时不独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难险阻未免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6)诗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明确:“朝奏”“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

  (7)诗中有没有对偶句,请找出来。

  “云横秦岭家何在”与“雪拥蓝关马不前”。

  (8)诗中“横”和“拥”字用得较有意境,说说这样用的好处。明确:“横”状广度,“拥”状高度,故全诗气势磅礴。

  (9)说说你最欣赏哪句首,为什么?

  《别云间》

  (1)创作背景:《别云间》一诗,是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就义当年写的。当年夏季,作者在家乡被捕,此诗写于解往南京、告别家乡之际。本诗除对故乡表示依恋之外,着重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屈的顽强斗志。

  (2)诗句分析。

  前二句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三、四句言志,面对山河破碎,而自身已无用武之地,五、六两句表示在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末尾两句预示前景,抗清的烽火一定会绵延下去,死后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祖国人民奋勇抗清的旗帜。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至死不屈,希望复仇再起,反映的是一种激昂慷慨的壮美风格。

  (3)关于诗歌的一些知识。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格律诗。格律诗中有绝句和律诗之分,绝句中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分。本课三首诗都属于律诗,律诗由八句组成,前两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尾联是对偶句。

  译文参考: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早走进古老的寺院,

  刚刚升起的太阳已经高高地照在树林之上。

  弯曲的小路一直通到幽静的地方,

  见那禅房正藏在花木丛生的深处。

  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

  水潭中的影子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

  自然的所有声音到这里都沉寂下去,

  只能听到鸣钟敲磬的声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

  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

  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别云间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准备。

  1.情境设置

  2.课件制作

  二、教学过程。

  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

  “专家门诊”

  1.症状

  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丙:“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觉得全身不舒服,像身体里哪一部分不属于自己。”

  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

  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电脑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随着专家的话,电脑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这时电脑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电脑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

  电脑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词语家族

  点击鼠标,电脑出示“词语家族”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大门。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电脑出示词语:克苦青香兴高彩烈痛若灵机一动坚难枪先舞稻

  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树木守卫合作

  翻滚的龙虾注视游客

  秀丽的波浪密切祖国

  句子家族

  出了“词语家族”,现在让我们进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今天出诊,句子病人们早就排好队等候着,你们看!

  1.春天,花园里开满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鹃花……

  2.喜欢唱歌。

  3.像雪一样白。

  4.做完作业应该详细地检查一遍。

  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2.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

  3.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4.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5.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电脑出示:“谢谢小朋友!”

  篇章段落家族

  师:“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

  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为“语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种各样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学会了治别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办呢?下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日记,好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8-28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精选)08-0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