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0 09:19:4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范例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会用文中句式“我给谁干什么”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能利用投影进行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的练习。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利用投影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重点突破法学习迁移法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利用生字卡片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读,一人组词)

  2、尝试听写生字,利用卡片直接纠正

  二、投影质疑:

  出示投影①

  1、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课文《奶奶病了》。(出示课题)

  2、出示投影①

  ①观察力培养:你能从这幅图的哪些地方看出奶奶病了?

  ②质疑:你能想象出奶奶当时会怎么样?(略)

  是啊,生病的人可痛苦了,可你们看,图上奶奶的表情是臬的?(笑咪咪)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识课文:

  听录音,看课文,自由说说奶奶为什么笑了?

  四、学习重点句:

  1、说话练习

  (1)出示投影②:①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板书:倒开水)

  ②她会怎么做,怎么说?

  ③奶奶又会怎么说?

  ④连说三个问题。

  (2)小结方法:刚才这幅图,我们说了哪3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投影②的`学习方法)

  (3)出示投影③④

  ①请同学们自由选择1幅图,按刚才的办法说一说。

  ②指名说,反馈、评议。(板书:拿苹果、讲故事)

  ③同桌互说刚才没说过的寻副图。

  2、文字训练:

  ①冬冬为奶奶干了哪些事?文中中句话写出了这一点?用“”划出

  ②自由读一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朗读时,应该把它们读成重音。

  3、朗读训练:

  ①齐读重点句

  ②范读,生听、比较,再齐读

  ③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写讲故事这件事时,和前两件有何不同?

  ④理解“还”的用法,并用“还”说一句话。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读,配上表情与动作

  4、发散训练

  出示句式“我给谁干什么?”说说我还会给奶奶干什么?

  五、学习1、2、4句:

  1、正因为我给奶奶倒开水、拿苹果、讲故事,所以奶奶笑了,好为什么笑?

  2、冬冬怎么会想到去做这些事的呢?

  六、导行:

  1、如果妈妈在家,你认为冬冬还会这样干吗?

  2、由此可见,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3、如果你的奶奶病了,你会怎么做?

  4、说说其他时候,你会给谁干什么?

  (出示句式:我给)

  七、回归整体:

  1、朗读全文

  2、看投影、板书复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

  3、看板书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作业本:按课文填空

  板书设计:

  20、奶奶笑了

  谁倒开水

  干什么病了、我拿苹果、笑了

  说讲故事(还)

  教后感:

  1、投影片的灵活运用。本课用的复合投影,设计时出现了错误,第一框“奶奶病了“都满脸笑容。教学时,灵活运用,抓住这一点由“病、笑”激出学生的疑问,自然导入重点句的学习,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2、重点突破的教学设计。质疑后,直奔中心,进行说话训练,语言文字训练,在最佳学习时间内解决了课文的重点法。

  3、学习迁移的运用,使学生的自主地学习了投影③④教给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教学设计好

  教学准备:

  投影胶片

  拟订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导入:

  1、板书课本两个字

  2、同学们谁能说说课本的作用?(指名说)课本的用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3、质疑: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照预习六字去做。

  2、通过读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新词

  ⑴指名默写生字新词。

  ⑵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2、轻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说说方法如何?

  (1)查词典重点理解温馨

  (2)看图理解明媚

  (3)师帮助理解:胸襟饱览

  四、读通课文、理解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段,随机纠错

  2、默读课文想想每节的意思

  3、找出诗中呼应的部分,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节)可爱的孩子们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段(2节5节)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

  第三段(6节)呼应开头,总结全诗,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soft/

  4、学生练读全文(要求达到五不)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看清字形,读帖。

  2、描红(注意运笔)

  3、重点指导

语文教案 篇3

  从整节课来看,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1、视频的出示,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评价时语言丰富,表达清楚。

  3、在动手操作时能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位组员都表现的很积极。

  4、放飞降落伞把整节课推向了**,也将学生的兴致推向了**,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有成就感。

  当然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面对学生精彩的表现和美观的作品,教师的语言有点吝啬。

  2、展示时由于时间关系,显得不够充分,当各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是,其实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如伞面装饰是否美观、吊坠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作品的创意等方面。

  3、缺乏课后的小结,应针对学生的作品及试飞情况,及时小结,再次强调三个方面:伞面材料的.选用和装饰;伞绳的选用和长短;下坠物的大小和轻重。因为这三点是关系到降落伞成功与否的关键。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课后对自己的降落伞进行修改,再次试飞。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

  (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

  (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5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三,二上语文园地八,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自由拼读,作好答题准备。

  2、指几名中下生拼读。

  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指名读第(1)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中等生读第(2)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读填写后的两个句子,注意把填写的词语读出重音。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谈话导入。

  2、自学准备。

  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写,然后逐题讨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4、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几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的、地、得”的用法。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两篇课文中出现过?

  2、自学准备。

  填上适当的词语。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句子中几个“多么”要读出重音。

  五、完成《作业本》第1至4题。

  课后分析:

语文教案 篇6

  课题:《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教学设想:初一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初中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在作文和周记中抱怨连天。再加上初中学生尊重老师普遍做得不够,我想借些进行德育渗透会比学习一些语文知识更有意义。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情感,学会尊重老师。

  2、学习海伦能吃苦,敢于面对困难,应对挑战的精神。

  3、指导学生开展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尊重老师,学会做人。

  2、学习海伦吃苦的精神,从而正确面对初一相对紧张的学习。

  教学内容:◆导入:

  ①老师唱《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引出“老师”话题,并检查课前布置的“感谢老师”为主题的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且评出最好的几份,课后张贴在学习栏。

  ②活动导入:请一同学闭上眼,让同桌在手心写一个字(3至5画),然后猜猜看,到底写了一个什么字?由此认识对盲文学习的困难。

  ◆ 读:①放声读课文,熟悉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②概述文中最感人的情节。(指名回答)。

  ③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段落,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 说:讨论:①海伦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老师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②莎利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③ 中多数篇幅写“我”,可文章是赞美老师的,请问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注:以此引出间接描写)。

  ◆写: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海伦的成功中受到的启发。

  提示:你目前的学习紧张吗?跟小学相比苦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学了海伦的学例后会更知道如何面对困难,用什么去克服困难?把你们的心得动笔写下来吧!

  ◆ 听:跟着音乐齐唱闽南语金曲《爱拼才会赢》,激励学生吃苦,奋发向上!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un

  ü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un

  ün的发音。

  教学准备:

  课文投影、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韵母卡片:u

  ü,说说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3、抽读鼻韵母an

  en

  in

  ,说说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3、在幻灯图片上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yun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合读时,an里的“a”应读发“ê”的音。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想一想:an

  en

  in

  un

  ün叫什么韵母?它们分别是由哪两个音组成的?

  3、比一比,读一读。

  第一组:ai

  an

  ao

  第二组:ou

  un

  ün

  第三组:en

  ei

  er

  4、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作业

  1、描红。

  抄写:un

  ün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猜字谜。

  2、看谁听得准,找得快。老师读an

  en

  in

  un

  ün

  yin

  yun

  yuan,学生拿卡片。

  一、授新课

  1、学习un

  ün与声母的拼读。

  (1)出示:gungun

  kunkun

  hunhun

  指名读,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拼读。

  (2)出示:jün

  jun

  qün

  qun

  xün

  xun

  引导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音节,指名到黑板前板演,师生共同评议,并说说

  理由。

  2、看图读拼音词。

  (1)引导自学。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拼读相应的音节,注意整体认读音节,难读的注上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音。

  二、巩固练习

  1、读一读。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xún——()-()jiǎo——()-()

  ɡùn——()-()quán——()-()

  三、作业

  抄写音节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un,ün》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轻松、幽默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幽默的意识。

  3、在诵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匹”的字音,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四幅有错误的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画家,他的名字叫丁丁。年龄和我们小朋友差不多大,他有十分广泛的兴趣爱好,可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于是就参加了兴趣小组学画画。他没学了几天就对其他小朋友夸口说:我能用彩色铅笔画任何东西。小朋友不信,于是丁丁就拿起纸和画笔,画了起来。你们想看看他画的画吗?

  1、出示四幅画片,学生观察。

  a,螃蟹b,鸭子C,小兔d,大马

  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笑的原因吗?你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首根据这个故事而改编的儿歌,请小朋友读完之后,能认会里边的3个生字,还要说一说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读文识字

  1、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课文。谁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发现问题,读后帮助纠正。(指名读课文,在学生纠正读音的过程中,重点要强调“匹”读第三声,“尾巴”的“巴”,“嘴巴”的“巴”,“耳朵”的`“朵”,都要读轻声。)

  2、指导朗读

  (1)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呢?(指名回答)

  (2)谁能读好第三句?(出示幻灯片: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指名读)

  (3)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句话里的四个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读的时候

  要读出层次的变化,想听老师读读吗?(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发现,“螃蟹、鸭子、小兔”都论“只”,而“大马”呢?(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现“匹”)

  3、开火车轮读生字“匹”。(巩固字音)

  4、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能给这个字组词吗?(一匹、布匹)

  5、我们再来读一个字。(出示“他”的生字卡片并开火车轮读。)

  6、在文中“他”指的是谁呢?(丁丁)

  7、丁丁是一个小男孩,所以“他”一般代表男的。

  谁能说说丁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还要会写3个字。(出示字卡)

  2、齐读字卡。

  3、写好这三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他”要写得左窄右宽,“会”的上半部分写得要舒展,“尾”的最后一笔也要写得舒展,并且结构要紧凑。)

  4、师范写“尾”,学生仿写。(写两遍)

  5、学生自己练习写“他、会”,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写两遍)

  二、指导背诵

  这首儿歌还能唱呢!(放录音带《粗心的小画家》),我们跟着磁带一起唱吧!能试着把这首儿歌背下来吗?(学生练习背诵)

  二、布置作业

  我想对粗心的小画家说

  我想改错。(给丁丁的作品改错,可以在教材的插图中进行。)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侧面描写在文中所起的烘托作用、

  2.形象细致的正面描写;

  3.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初步了解“通感”。

  (二)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对声音的描写;

  2.仿照课文,用文字表达一首乐曲。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语言、美的声音、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讲析课文描写民间女艺人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什么不直接下笔,而要先写戏园子、琴师受黑妞的演唱?这—点主要通过讲清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让学生理解。

  (二)难点

  理解“通感”这种修辞手法。这—点教师可以通过找感觉的相通点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弄清生字词。

  2.分忻文章对琴师、黑妞及戏园的描写,淡谈这些描写的作用。

  3.分析文章中对王小玉的演唱的描写.找出比喻句中本体,喻体及它们的相通点。

  4.仿照课文描绘—种声音或一首乐曲。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大致情节。

  2.分析课文前半部分,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新莺出谷 乳燕归巢 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气味——人的气质和风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白妞出场前戏园子里的盛况。

  (1)哪些内容能够表现“盛况”?

  人们不惜提前几个小时赶到戏园;连早已定了座的抚院、学院的贵人也不例外;甚至有些连饭都顾不得吃,在戏园里买烧讲油条充饥。

  (2)为什么要这样写?

  说明白妞的艺术雅俗共赏,从侧面衬托其艺术造诣之高。

  描写戏园里嘈杂的场面,为白妞出场时的肃静埋下伏笔,两相对照衬托出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

  2.分析文章对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及观众的评论的描写及作用。

  琴帅绝妙的轮指,引起台下不绝于耳的叫好声。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埋下伏笔。

  黑妞的演唱,已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这时结合观众的评论,说明:“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旷”;“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使文章又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绝妙。

  (四)总结

  侧面描写的作用

  (1)为白妞的出场渲染气氛;

  (2)烘托白妞高超的演唱技艺.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后半部分,理解形象细致的正面描写。

  2.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了解“通感”。

  (二)整体感知

  1.把表现白妞演唱技艺的部分分层次。

  分为白妞出场、白妞演唱及观众的反映三个层次。

  2.朗读白妞说书部分,重点分析整个演唱的过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对白妞出场的`描写

  外貌描写: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动作描写:把梨花筒了当了几声,将鼓锤轻点两下,两眼—顾—看。

  简单的动作产生了极不平凡的效果——满园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下的声音都听得见。

  2.分析整个演唱过程,根据演唱时声音的高低缓急,把演唱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演唱的起始——“声音初不甚大”

  演唱的发展——“渐渐地越唱越高”

  演唱的起伏——“陡然一落”

  演唱的高潮——“忽又扬起”

  演唱的结来——“人弦俱寂”

  从这五个阶段的完整表现去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

  3.分析描写白妞演唱五个阶段所用的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多方位的设喻角度。

  (1)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听觉)用眼睛所见之景(视觉)来设喻表现,如:

  描写越唱越高的声音,“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描写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声音,“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描写陡然一落,千回百折的声音,“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描写忽又扬起的声音,“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些比喻,把白妞那曲折、宛转、轻快的歌声写活了。

  (2)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用人的感受去表现,如:

  描写白妞初唱时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个毛孔不畅快。”

  把白妞甜润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来。

  文章中的这种方法,即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相通的感受、互相映照,引起渎者的联想。这就是修辞方法中的“通感”,也叫“移觉”。

  4.体会白妞演唱达到的效果。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让人长时间忘记—切,耳朵里只有歌声。

  (四)总结、扩展

  1.多方位正面的描绘白妞的演唱技艺。

  2.通感的运用所收到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依照课文中正面描写小玉说书的部分。描绘一种声音或——首乐曲.歌曲,注意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

  白妞演唱的过程

  (正面描写)

  七、参考资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08-25

语文教案08-25

语文教案08-27

语文教案08-24

语文教案08-26

语文教案08-28

语文教案08-29

语文教案08-29

语文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