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10 08:46:29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 《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引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学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质疑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片段练习

  1.让学生选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断,并拟一个标题。

  参考标题:“营造绿色的环境”“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舒适的巢”“雏鸟儿的梦”“妈妈的呼唤”“可爱的小红嘴”“雏鸟熟睡图”。

  2.文中意境很美,请从前面的标题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片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具体描绘,要写出美感,写出深情,写出蕴味。

  板书设计:

  16 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细心呵护小鸟,真好 ↓

  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6*珍珠鸟教学设计二,珍珠鸟,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情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初步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

  对策: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美妙绝伦 风情 挺拔俊秀 软软地 活泼

  毫无倦态 依旧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硕大无朋 光芒 悄然无声 边缘 缘故

  水波不惊 顽皮 玫瑰 涨溢 灯盏

  ①、朗读词语

  ②、②、交流词语意思: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你以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点名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部分(2)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第三部分(3-5)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四、作业超市

  1、习字册描红

  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富有诗意美妙绝伦

  三亚落日热带风情天海合一

  落日美景收敛光芒慢慢下沉

  顽皮蹦跳悄然入水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

  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六、布置作业

  1、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 小木偶的故事

  笑—— 感受生活的快乐

  只会笑远远不够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5个生字。

  2能力: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情感: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3)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4)教学多音字:

  dāi待在iān黑白相间

  待{间{

  dài等待iàn中间、心间、房间

  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画出来。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

  4卡罗尔和小猫的关系好吗?怎么好?再读读课文。

  四小结: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试着写写以关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词

  五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送来小猫——送走小猫——只也没有了——跑出来

  高兴 伤心 流泪 高兴

  5

语文教案 篇5

  《熟悉的脚印》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问: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利用拼音试读。

  3.教师教读。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顺、叉、守”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互相”的“互”读“hù”,不读“fù”。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

  xī biàn pèng shòu hǒu

  悉 辨 碰 兽 吼

  2.老师范读

  3.学生上台教读。

  4.多种形式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3)启发想象: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4)读第二个问句:“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

  (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读全文。

  思考: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四、思路拓展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学生充分交流,选取若干代表发表看法。

  2.老师小结: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五、指导朗读

  1.把课文读正确。

  2.把课文读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读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

  2.句子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互( hù fù )顺(shun sùn )熟( shú sú )守(sǒu shǒu)

  二、比一比,组词

  叉( )互( )诉( )顺( )

  又( )工( )折( )须( )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觉 还

  四、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一会儿……一会儿……

  五、谈谈学完本课后对你大的启发教育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郭枫 著名诗人,作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集有很多,如《早春花束》《老家的树》《海之歌》等论文集有《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出示提纲,自主学习。

  1、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呢?

  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

  游侠—— 村落——

  远房亲戚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

  茂盛的森林—— 两棵大树——

  音乐演奏者—— 街道和小巷——

  测气候者和工程师——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总体印象:

  4、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 自读批划,小组交流: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

  4、 汇报:

  (1)、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什么?在课文里指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情?

  (2)第4自然段“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走回洞穴里去。”提示语:意味深长怎么理解?(⑴根据上下文理解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⑶工具书查找)

  (3)第5自然段“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驻足痴望。”预设:发挥你的想象力,通过角色互换理解学习。

  (4)第6自然段“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流了出来。”提示语:怎么理解“灵泉”?

  (5)第8自然段“我看见……工程师忙于设计……”提示语:你还看见了什么?

  2、“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准备,演一演这位游侠吧.看哪个小组最棒!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试着写一写.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五、检测与反馈。

  1.拼一拼,写下来

  jìng mì qín min yīn yùn qiào lì qīn wěn màn yóu

  ( ) ( ) ( ) ( ) ( ) ( )

  2.这些小生灵多可爱呀,你来描述一下吧!

  写样子:( )的彩衣( )的小圆虫 ( )的黑甲虫

  写活动:( )地奔忙( )地往来 ( )地交流

  写神情:( )的目光( )地对视 ( )地振着翅膀

  3、理解课文填空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四字词

  2、我从“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这个句子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

  4、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5、 语言积累:背诵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优美语句。

  6、 读说结合:说说你观察过的小虫,展开想象和联想,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小段话。

  板书设计:

  10 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 村民和谐生活

  音乐演奏会 村民勤勉劳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读一读,写一写。了解汉字部首的表意作用。

  2、读一读,积累词语。

  3、说饶口令。

  4、阅读欣赏。了解倒影的常识。

  5、做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再说一说。

  重难点、关键:

  1、正确书写汉字,积累词语。

  2、学会观察,并有序、通顺的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及阅读欣赏部分,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并积累词语,读中认识倒影。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读一读课中的生字。

  2、指名读一读,其它正音。

  3、以第一组为例,引导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从字型上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2)指名反馈:第一组的字都和木字有关。

  4、学生同法观察其它组生字,并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5、教学小结,引导学生从部首或部件的表意作用,理解汉字,另外也可以用类推法归纳同类的字,帮助自己系统的识记汉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4、读中积累。

  三、写一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的.共同点。

  3、第一行全包围,第二行上下结构,第三行左右结构。讨论书写时应遵循什么规律。

  4、指导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四、说绕口令

  1、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板书鼻韵母。

  3、集体比赛读饶口令。

  五、阅读欣赏

  1、读儿歌。

  2、讨论:傻鸭子为什么扑了一个空?

  3、教师出示山的倒影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倒影。

  4、学生再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吹泡泡游戏,并指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这一次的语文生活让我们干什么?

  2、平时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只是我们没认真的观察过。

  3、教师提出吹泡泡活动过程的要求。

  (1)仔细观察。

  (2)活动中注意礼让,注意活动的安全。

  二、吹泡泡活动

  三、说一说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扩大说的面。

  2、指名说一说,学生评议:哪些地方说的好,值的学习,哪些方面说的不够,要更正。

  3、再指名说一说。

  4、教师小结。

  四、读一读儿歌,体会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

  宝宝吹泡泡,

  泡泡跑了,

  宝宝追泡泡,

  泡泡爆了炸宝宝。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搜集错别字的意识。

  2、能够分析出现错字的原因。

  3、能针对写错字的现象提出改进建议。

  4、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质量。

  教学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很多错别字,请你和你的.好朋友组成“错别字纠查小分队”,收集你身边的错别字,比如作业本、广告牌上、商店、报刊杂志等地方,把它们收集在一起,你来做小医生,为它们的“病情”做出诊断,把他们纠正过来。

  1、教育学生学会自己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在练习本上改正。

  2、回忆在商店里、农贸市场里、街道的广告牌上发现的错别字,举例说明。

  3、把发现的错字进行归类,总结看哪些字易错,在练习本上写。

  4、完成书后表格练习。

语文教案 篇9

  8 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4单元)。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

  │ —打││ ││

  ├────┼───────┼──────┼─────┤

  │ 二打│ │ ││

  ├────┼───────┼──────┼─────┤

  │ 三打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4单元)》。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9 词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10 螳螂捕蝉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