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时间:2025-01-20 07:38: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品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品3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看一看,这是什么季节?(夏季)

  2、你们能够来说一些描写夏天的诗句吗?(学生自由发言)

  3、师:我们发现大家知道的夏天的诗句并不多。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春的百花齐放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而夏永远带给人一种炎热干燥苦闷压抑的感觉。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不步他人后尘,热情歌颂赞美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笔下的《夏》。去领略一番夏的别样风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

  2、文章的标题是“夏感”,何为“夏感”?(对夏天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课文,思考:夏天带给作者一种怎样的感受?(或者说夏天在作者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填空:热烈、紧张、急促的夏天

  ——追问:你从哪些语段中感受到这种“热烈、紧张、急促”?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景致的?

  三、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1、过渡: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作者抓住夏天所特有的景物来突出夏的特点。

  2、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喜爱、赞美。

  3、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夏独特的魅力。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大屏幕:作者简介:1946年生于山西

  现任: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师:梁衡的官位很高

  大屏幕: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

  梁衡很谦虚

  梁衡待人诚恳

  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颤

  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强调

  师: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关注百姓的人,作者赞美夏天其实是在赞美人类伟大的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本文篇幅不长(总共六百六十字)、语言浅显,但又不失韵味,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语言的.魅力。

  四人合作探究: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最富有表现力?用笔圈划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品味词语、品味修辞等)

  2、讨论后全班交流(推荐代表:一个朗读,一个分析)

  3、总结: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让我们差不多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中,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一定要注意炼字。

  五、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我们再来读一首描写夏天的诗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师:与我们课文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意境上不同)

  生1:都写得很美。

  生2:也许梁衡是个积极向上,喜欢轰轰烈烈的生活的人,而高骈是个闲情逸致的人。

  生3:山亭少了一种紧张、热烈、急促。

  师:都说得很好!梁衡写了很多的内容来表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除了他所写的这些内容,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有夏天特点的景观和劳动场景来吗?

  (大屏幕:除课文写到的以外,你还能说出夏天的哪些景物来吗?)

  生1:夏天有荷花。

  生2:夏天有蛙声、有萤火虫。

  2、请大家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在作者的文中未涉及到的但你们想到的夏季所特有的景色,写成一段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六、课堂总结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相信只要同学们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就一定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不易被人察觉的美,感受到别样的风情。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2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能舒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对夏天的感情;

  3.学习本文准确把握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能就文中的精美语句写出自己的赏析。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有关“夏”的诗文。如王维的《苦行》、白居易的《观刈麦》,请同学描述诗人眼中的“夏”。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能否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及文中作者的感情,给本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夏”或“夏是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形式,(学生齐读课文,读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三、细读赏析

  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精妙之处?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采用合作学习)

  3.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一读,读准字音(画出难读的字);二读,读准节奏;三读,捕捉画面;四读,读出氛围和感情;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最后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用网络、图书馆自主查寻收集有关描写“夏”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比较,更多地了解夏天,以及人们对夏天的不同看法。

  3、每个季节在孩子的眼里自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心中对夏的独特体验。(如夏夜美景,夏季充满乐趣的活动……)

  写作训练:

  ①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②指导学生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

  ③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

  ④回顾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⑤强调:为写活景物,人的感情、人的活动也很重要,这些可以增添画面的活力。

  ⑥学生写作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

  ⑦小组交流习作,互相点评,并推荐到全班交流。

  口语交际

  ①自荐演说的内容,范围可扩大(如竞选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甚至值日组长),让学生有话可说。

  ②讲故事不同于背书,应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口语化,并努力在讲述中倾注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③教给学生说服人、打动人的说话技巧,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几个说话成功的实例,让学生有“章”可循,举一反三。

  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竞赛的形式,以敦促学生充分准备,倾力投入活动。

  ⑤补充说话题:

  A、班里如有同学因学习差、家境困难而准备辍学,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她),使其安心学习。

  B、班里有同学沉湎于网络游戏,经常偷偷进入网吧打游戏,甚至夜不归宿,你准备如何说服他,使他能告别网络游戏,专心学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感情与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首先用本地夏天的炎热,大家对夏天的反感与梁衡对夏天的感情设疑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赏析课文,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品味本文隽永的语言。

  (2)、采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朗读的过程中穿插图片,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使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学法:

  (1)主体思维法:(2)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导入: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不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你们知道老师最不喜欢哪个季节吗?夏天!对,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对夏天的气温实在是受不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是喜欢夏天还是不喜欢夏天呢?学完课文,我们一定能够了解。不过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要大家很投入很专注地去读去体会才能对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

  诵读:

  (一)、疏通文意:

  1、过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划出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并反复阅读思考,先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就与同桌讨论交流。等会全班讨论交流。

  2、学生活动:学生按阅读要求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全班讨论:提出疑问,对疑问发表见解。【在这个环节穿入生字词教学,由学生自己讲】

  (师:刚才大家的阅读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讨论,内容有两个:1、已经解决的疑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把你解决的过程和现在认识与大家交流;2、还有的疑问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请别人帮助。)

  4、师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随机的点拨和评价。

  (二)、理清结构:

  1、过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来理清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问题:本文作者对夏的感情是喜欢还是反感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作者眼中的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阅读。

  (2)五分钟后,小组合作讨论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自行选择分组并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督促每个组员有顺序地发言,总结组员意见并推出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发言。)

  注:老师巡视、参与、对话。

  3、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参与,理清文章结构。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5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经典)11-22

(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01-10

【必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01-06

[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7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01-08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优秀)01-11

语文微课教案01-04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经典(15篇)11-07

语文微课教案范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