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时间:2025-01-11 07:31:3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共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共2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

  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地问:_____________。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五、指导写字:音客何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

  2.会认“偶、鬓、衰”3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朗诵古诗及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用字的精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二、学生自读。

  1.学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2.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三、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诗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

  作者辞官回家、正式人道修炼时已是86岁高龄。骤然回到久别几十年的故乡,不免有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今昔对比,感慨系之:“乡音”可以保持不改,而“鬓毛”却不能使其不“衰”。(板书:老大回鬓毛衰)

  未改的“乡音”使我时时忆念故乡,难以忘怀,但不知回到故乡时,故乡还能认得我吗?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本来天真自然而无深意,但这淡淡一句问话,却重重地敲打在作者心上,引发出无限的感慨:自己非但老迈衰颓,而且反主为宾,似被故乡所忘!个中悲哀尽在平淡一问之中。全诗以此有问无答的一句结束了,但弦外之音却哀婉不绝,久久回响在读者心田,让读者各自去想象、沉思。此诗的成功,全在其真率自然的感情流露。(板书:不相识何处来)

  诗题“偶书”,不但说诗是偶然而得,也隐含了其诗来自生活、发于心扉的一层意思。第一、二句似说家常,起得平淡却又自然、真挚。第三、四句笔锋一转,便别开境界,以极富于生活情趣的`儿童问客的场面,于儿童天真的欢乐中见出作者的悲哀,借儿童简短无意的问话抒发作者难言的情怀。

  2.古诗大意: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乡音还没有改变,但鬓发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3.学生表演。

  4.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5齐诵全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贺知章其他的的诗读一读。

  3说一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大体意思。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5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经典)11-22

[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7

【必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01-06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01-08

(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01-10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经典(15篇)11-07

语文微课教案范文07-17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9篇[通用]11-05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常用(14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