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23 08:17:5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语文教案八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的练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同时复习巩固本单元中的新词语。

  2、通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3、通过词语搭配的练习,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4、利用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能力。

  5、通过独立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6、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打电话向别人请教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能力。

  7、本次的习作是现实与想象结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自批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训练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能力。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的练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同时复习巩固本单元中的`新词语。

  2、通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并且能够根据字义确定自形。

  3、通过词语搭配的练习,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4、利用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搭配词语的能力,进行词语积累、丰富词汇。

  教学难点:能够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自拼拼音,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二、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1、看例子,明白题意。

  2、利用音序查字法进行查字。确定页码,找出匹配的字义。

  3、激趣游戏:剩下的两组以比赛形式练习查字,看谁使用字典最熟练。

  三、进行词语搭配练习:(培养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1、学生自己做,答案不唯一,看谁说得多。

  2、汇报。

  3、课外积累,本单元自己喜欢的词语搭配,或课外积累。

  四、照样子把句子些具体的练习:

  1、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2、围绕主要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补充具体。(鼓励不同,不能强求。)

  五、作业: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2、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打电话向别人请教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积极参加讨论,说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想知道50万年以后的人类是什么样的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几个小伙伴的热烈的讨论中去,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二、自由读短文。

  1、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通顺、流利。

  2、积极参加讨论,说己的想法。

  3、独立思考。

  4、小组内交流。

  5、汇报。

  三、口语交际。培养听说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1、创设情景。

  2、启发学生思考,选好要说的材料。

  3、小组说说。

  4、个别汇报。

  5、谁说的事给你的印象最深。

  6、自由发言,谈感受。

  第三课时习作(1)

  教学目标:

  1、学写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

  2、能够从自己熟悉的各种颜色以及由这种颜色引发出想象与联想。

  教学重点:写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想象与联想,把自己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写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见大家穿的衣服花花绿绿的,真好看!那么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呢?为什么?(自由发言)

  二、学:

  1、启发读多角度想像,选择一种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2、问:看到这种颜色你会想到什么事物、什么情景、什么事情?(组织好语言,自由发言。)

  3、那么你可以怎样利用这种颜色……(个人思考,和同桌说一说。)

  4、小组汇报。

  5、说的基础上,写在本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师指导书写。

  三、作业:把自己的写完整。

  第四课时习作(2)

  教学目标:

  1、学会自己修改。

  2、通过读,能够在自己的上再修改,表扬写得好的,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自己评改。

  教学难点:学习自己评改。

  教学过程:

  一、展示文章:

  1、挑选几份写的好的展示看,并请作者读读他写的这段话,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大家评议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评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出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颜色。

  二、集体共同修改一段错误比较多并且典型的话。

  1、展示这段话,请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

  三、自己修改。(自己修改自己写的这段话。)

  四、作业:独立修改后,再完整的写一写。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想象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上难度不大,在学生说自己的想象是思维比较开阔。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识记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事情自己能完成?哪些事情要让父母帮着完成呢?

  师:现在就靠自己的能力把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复习一下吧。

  双轨小火车读生字卡片(组词、说句子)

  2、进入课文

  ①导入:

  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出示鸭子,老鹰的图片)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呢?(了解鸭子和鹰的本领)

  你们现在知道他们的本领了吧!

  今天老师就讲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你们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里的鸭子和小鹰在干什么?(师背读课文)。

  说的真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并指读)

  ②学文:

  师: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并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

  谁愿意读读课文(你想请谁跟你一起读,为什么只请一个小朋友?)

  (生:因为只有两个自然段)

  师:大家对读的同学有什么要求吗?你们对听的同学有什么要求吗?

  好,开始读吧。(读后评价)

  3、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来到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可开心了,清清的溪水哗哗地流着,小鸭子这时会想到什么呢?(自由回答)

  那他是怎么跟妈妈说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找出小鸭子说的话。(读后指名回答并贴句子)

  当时小鸭子是什么心情,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后面是什么符号(?)

  (体会语气:高兴、商量、恳求)

  他应该用什么语气和妈妈说呢?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读说话)

  鸭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出示鸭妈妈的话)

  鸭妈妈多狠心啊,她明知道小鸭子还不会游泳,还让他自己去,你们恨鸭妈妈吗?为什么?

  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读鸭妈妈说的话呢?(和蔼、关爱、信任)。

  谁能用这种语气读出来(指名读,小组读)

  小鸭子有没有听妈妈的话自己去游泳呢?小鸭刚下水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克服困难学会游泳后又是什么心情?

  你们喜欢这个勇敢的小鸭子吗?那你们还想读读他吗?现在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课文。

  现在又有一只小动物遇到难题了。

  4、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小鹰和鹰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各组带着问题表演读。

  (合作读)自选学习方式

  ⑴ 小鹰对妈妈说了什么?

  ⑵ 妈妈怎么回答的?

  ⑶ 最后小鹰怎么样呢?

  ⑷ 小鹰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⑸ 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

  最后小鹰和小鸭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领,那谁说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都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习写字:

课文学完了我们来写写字吧。

  学生观察自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汇报。

  师范写,生仿写,展示,评价。

  五、作业

  1、 把小鸭和小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 制作小头饰演一演。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

  《长城》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学小学五年制第八册第一课。本节课是它的第二课时。

  《长城》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开篇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课就在于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深化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也会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同时对计算机的学习与基本的实际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根据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搜集、整理网上资料,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文稿。

  4、学会注册并使用BBS,学会发表网址时进行的相关链接。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字的描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教学难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能展开联想,在BBS中发表自己独道的见地。

  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础,本身网络学习语文的这种形式就吸引着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本身就为突破重点、难点做好的铺衬。

  在BBS中了表自己的合理化见解,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我相信教师大胆的引导与勇敢的鼓励,这一难点会得以很好的解决。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思

  本节课我大胆的将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本节课《长城》适合全面搜集资料的特点,而计算机的网络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二者的结合,在形式上首先就给学生以学习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渴知欲;而在实效上更是相辅相承。计算机网络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完全的体现了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更公平;学生如果想更好的学习到本节课的内容,首先他得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基础,会浏览网页,能进行简单的图文复制与粘贴,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会注册BBS会员,并学会发表与回复贴子,发表贴子如果发表的是网址还要会学会如果进行链接,等等这一切又充分要学生去动脑、去动手,去实际的操作与应用来展现他的计算机水平。学生在BBS中的发表见解所面向的区域更为宽广,不再是只对老师,或只对学生,他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人及所有人的全部,给了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本节课是一个调控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中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的学习,谐调各小组或每个同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在学习中,又是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员,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本节课,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学会本课的几个生字,会读多音字“行”,理解“墙报、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叔叔”等6个词语的意思。

  3、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效例句,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能读出课文中的全部生字,重点学生“墙熟报”3个生字,理解;“墙报叔叔”的意思。

  3、理解第一段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教学过程:

  一、启了谈话,揭示课题。

  1、天气渐渐凉了,小朋友们穿上了秋装,大地也换上了新衣服,谁记得第一册我们学过哪篇有关秋天的课文?《秋天的果园》,谁能试着背背?秋天还有哪些变化,你能说说秋天的其它变化吗?

  2、冬冬画了一张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学第8课《秋天的画》。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归纳:A、谁画了这张秋天的画?

  B、画中还画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画这张画?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1、带着这三个问题听录音。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学习“墙报”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墙报”指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划:划带有生字的词。

  2、读:读带拼音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3、记:看田字格记字形。

  4、数: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

  5、想:A、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B、从插图的哪些地方乍出这一幅秋天的画。

  C、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叔叔:叔父;称呼跟父亲辈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3、读准多音字:行做量词时读hang,做动词时读xing

  4、初读课文。

  A、自由读课文。

  B、课文分几段来写的`?指名分段读课文。

  C、看图说说为什么说这是秋天的画?

  D、“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

  E、齐读课文。

  五、巩固字词。

  1、读生字卡片。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帮()收()闻()

  六、书写指导。

  七、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四个词语的意思。

  2、能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助的部首是什么?叔的部首是什么

  2、多音字组词。行:xing( )hang( )

  3、认读词语。

  4、课堂作业:

  二、学习第一段。

  1、为什么“我”要画这张秋天的画呢?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2、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3、“画什么呢?”这句话是谁问谁?像这样的句子人们哪里学过?应该怎么读?(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练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4、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到五段。

  1、“我”在这张画里画了什么,听录音。过听边想,划出有关的词语。

  2、用”我一()、(),还画了()和()。”来说一说。

  结合板画理解

  桂花:出示桂花图,你见过桂花是怎样的?(金黄、淡黄、五个花瓣);草坪:看图说说草坪是什么意思?(种着草的平地)果园:果园里会有些什么?板画三个小朋友和农民,看出他们在干什么?

  3、“我”画这些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轻声读2——5段,用“。”圈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说说我画了什么。(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4、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年出这是一幅秋天的画?自由读2——5段,找出课文中的词句读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

  (1)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2)不像夏天那么绿了。

  (3)小白杨飘下了几片金黄的叶子。

  (4)红星在闪烁。

  重点理解“成熟”一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苹果成熟了?

  5、指导有感情发朗读句子,秋天的景色多么美丽,金黄色的桂花,金黄的树叶,闪烁的苹果,我们朗读民时要读出赞美的语气,读出丰收的喜悦。

  四、学习第6段。

  这一段讲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用“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的过程。

  3、“先……再……又……还要……”是表示做一件事的先后顺序。人们还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做其他事后顺序吗?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景色,还学会了用“先……再……又……还要……”来说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用”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先……再……又……还要……”说一句话。

  二、指导背诵。

  1、听录音2——5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我”画了些什么,这些景色是怎样的美丽。

  2、背诵2——5段。

  3、自由准备背诵全文。

  4、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总结。

  春夏秋冬在自然界中各有各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景色也很美,所以我画了这张秋天的画贴在墙报上,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

  1、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各种植物、动物都有了变化。例如:桂花、小草……,你们能用这些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吗?

  2、课堂作业。

  3、你还能说哪些有关秋天的景象?(枫叶红了;大雁排着队伍往南飞。)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重点:

  (1)说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

  (2)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课文前面的彩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赵州桥:

  1、位置;

  2、形态、

  3、结构、

  4、材料、

  5、周围环境、

  6、给人的感觉和联想、

  7、有关赵州桥的故事。

  请几位同学说话。

  二、看课文是怎么说明的:

  读课文说明赵州桥的文字:

  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

  1、建筑位置、2、建筑时间、3、使用时间、4、长度宽度、建筑特点……

  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

  1)历史悠久;

  2)非常雄伟;

  3)制造奇特;

  提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读课文说明卢沟桥的文字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关卢沟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赵州桥以及卢沟桥的说明文字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认识?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讨论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内容以及作用

  第三段总领着两座石拱桥的说明文字;总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状况。

  第九段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那么1~2段说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

  通读全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认识?

  自由发言。

  二、研究说明的语言的特点

  处理课后联系第二题

  再读课文找出语言准确的另外的例子再加体会。

  三、对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加以介绍。

  四、介绍你的家乡的一座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扞卫忠贞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 泳 抢 员

  瞩 脉 沧 贞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

  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翠鸟》教案07-23

语文《狼》教案09-21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树教案10-28

语文园地的教案12-25

语文阅读教案(精选)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