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5-03-13 07:19: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形声字的发音规律,知道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

  1、利用已学习过的声旁,能识读晴、清、饱、抱、洋、样、城、诚八个汉字及其相关的词组 。

  2、过分析字形了解字义,能辨别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组词。

  教学重点:

  利用字形、字义、字音,进行集中识字教学

  教学难点:

  辨别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写有偏旁、笔画、相关熟字的卡片

  2、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具有相同声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简单的组词造句,并区别、辨认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熟字:青、包、羊、成、清、跑。

  (2)学生集体认读偏旁:日、扌 、土 、氵、讠

  (3)使用导语进入新课;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图中的小猴和山羊在玩什么游戏呀?对,他们在玩猜字游戏,今天我要教小朋友们玩一个找朋友的猜字游戏,小朋友们可要听好了。

  2、拼读生字

  (1)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中两个生字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试着让学生由熟字及注音来拼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试读,正音,尤其是韵母ing、 ang、 eng 的发音以及声调的变化

  (3)教师示读,告诉学生每一组的`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声旁

  3、字词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第一组:青、清、请

  启发学生说说“晴、请”左边分别是什么偏旁,与该字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再由教师归纳:晴天的晴,与太阳有关所以要以“日”字为偏旁,而请客的请与语言有关所以要以“言”字为偏旁。同时可进行一些简单的组词造句,如“太阳出来了,天晴了”、“请问”等

  第二组:包、饱、抱

  由学生来分析字形、字义,教师归纳:吃饱的饱,左边是“食”字旁,跟食物有关,而抱娃娃的抱左边是“ 扌” 旁,因为要用手来抱。同时教师在写出一个熟字“跑”,巩固以字形来辨别同声旁汉字的观念。

  第三组:成、城、诚

  分析字义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讲真话,做真人的好孩子,养成诚实的美德,以及使学生明白长城使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象征,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4、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注意由独体字变为偏旁时的笔画的变化,例“土”的最后一横改为提,“日”要写得瘦长一点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组及课后句子,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组,检查学生对具有相同声旁的汉字的辨别。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新学的生字,词组。

  (2)进行同声旁汉字的辨别游戏。教师可请12名小朋友到教室的前面,每人发给 一张卡片(上面印有课文生字的12个偏旁),然后让他们各自找“朋友”,组成一个汉字,然后请下面的同学认读合成的生字。

  2、进行说话训练。

  朗读读读写写中的两句话“太阳出来了,暖洋洋”、“雨过天晴,山清水秀”注意朗读时的词儿连续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请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生字试着造一些简单的句子例“我爱长城”、“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作业指导

  (1)抽个别生字,请学生回答生字结构,例“晴”的左边是日,右边是青;

  (2)请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先让学生自己做,再同桌互改,最后教师纠正练习。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太阳出来暖洋洋”、“雨过天晴,山清水秀”。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真、漂、布”3个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织布”等词语。

  2、能用“漂亮”说写一句话,基础好的学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课文创编儿歌。

  3、懂得衣裳来之不易。

  4、能背诵这首儿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段与衣裳有关的`儿歌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一生带读——女生带读)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2、学课文

  (1) 第1、2行

  ①“真漂亮”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吗?

  ②那么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欢吗?(指名读——齐读)

  ③能看图用“漂亮”说一句话吗?

  ④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漂亮的?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⑤生活中漂亮的东西真多啊,你看冬冬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干什么?看图说话。

  ⑥如果你穿着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会想些什么?

  (2) 第3、4行

  ①出示:没有工人来织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齐读——指名读)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③让我们来看看衣裳是怎么做出来的

  ④说说你的感受

  ⑤再读这句话,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创编儿歌

  当当小作者,也来编儿歌(给图提示)

  _____________,真漂亮,

  _____________想一想,

  没有_____________,

  哪有_____________?

  四、课中操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真、漂、布,请你读一读这些字,再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读——齐读生字

  3、注意

  (1)真,注意里面三横

  (2)漂,注意西的变形

  (3)布,一竖在竖中线

  4、写一写

  六、总结

  1、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2、希望每个小朋友珍惜粮食和衣裳。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住、海、金、沙、面、唱、各、拉,学会用海、面组词。会正确得读和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有…有…还有…”说话。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一块写了生字并注音的小黑板

  第1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海吗?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我家住在大海边》。先听录音朗读。

  ①拿出小黑板,让学生跟着老师读生字。读3遍。

  ②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地拼读,也可同桌互读。教师仔细听学生拼音,以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③指名请2-3位学生认读、正音。

  ④小游戏:开火车。

  (2)字形教学:

  ①指导学生写“海”。

  问学生“海”是什么部首,什么结构。在黑板上写出“每”的笔顺,让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

  ②对于“唱”字,指出右边的“昌”应是上小下大,并不是一样大的。

  ③指出“金”和“全”的区别,根据“全”识记“金”。(“全”的口袋里各放了一粒花生米就成了“金”了。)

  知道学生写“金”时应先写两点,最后才写一横。(先放花生米,再把口袋给拉好。)

  (3)学习第一段

  一起朗读。问:有谁知道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我家的位置,在大海边上)小朋友们有谁见过大海吗?你们知道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螃蟹等)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知道那么多,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描写海滩的。

  (4)布置练习

  做课后练习题第3题。做完后指名2-3位学生说说他们的答案。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习巩固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①小黑板指名认读新学字的偏旁、笔画、笔顺。

  ②指名书空或板书“海”、“金”。

  (2)朗读理解课文

  第2、3段

  ①指名读句。问:通过这几句,你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了海滩上有什么吗?(沙子、贝壳)通过这两段,你们有谁知道沙子是怎么样的,(又松又软)贝壳又是怎么样的呢?(各种颜色)贝壳有哪些颜色呢?(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绿的)

  ②告诉学生:“有……有……还有……”是一种叫排比句的修辞方法。因为每一个“有”后面所接的都是结构类型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所以叫排比句。这句话是排比句,因为“红、黄、白、绿”都是一种颜色,它们的结构类型相同。

  举个例子:同学们在大扫除,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还有的提水。

  请学生把书翻到课后练习,做第4题,请学生根据图画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问学生:你们谁还能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③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几个有关颜色的词,你们能不能在班上找一找,看看哪里

  有红的、黄的'、白的、绿的。指名请学生回答。等学生对这四种颜色有了初步认识后,做课后习题第1题。

  (3)起朗读课文第四段

  教师讲述:第一段点明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最后一段又强调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我爱家乡的海滩”,前后呼应,其作用是使文章有头有尾,结构严谨。

  问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否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家乡)

  (4)复习几个易混淆的熟词,选字填空,指名回答。

  躺 躲 蓝 篮

  ()椅()藏竹()()天

  (5)以同桌对读的方式朗读课文。

  (6)布置作业,课后朗读课文5遍。

  复习生字及词语,下节课后听写。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大人做家务活。

  2、初步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21小燕在家里出示四幅放大的课文插图。

  这节说话课,我们要看图说说小燕在家里干那些事。

  说的时候要用上这样的句式:(出示卡片)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看图说话。

  1、安图的'顺序,练习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的图意。

  (1)指名按照以上的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放学后,小燕在家里扫地。)

  (2)集体评议。(平要求中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四要素是否说全、顺序有否点到。)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第二幅图意:吃过饭,小燕在家里擦桌子。第三幅图意:扫完地,小燕在家旁边倒垃圾。第四幅图意:奶奶做针线活时,小燕帮奶奶穿针。)

  2、变换词序,练习说说每一幅的图意。

  移动卡片成: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指名按照以上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2)集体评议。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3、练习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那些事。

  移动卡片成:谁在什么地方会干什么

  (1)各自准备,同桌互说。

  (2)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4、小结过渡:钢材,我们按照一定的句式,看图说话,小朋友发言很积极,说的也很好。小燕在家里,很勤劳,有许多劳动的本领,是个好孩子。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三、听录音练说。

  录音内容:

  最宝贵的东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兄弟四个人去找仙人,清仙人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仙人问他们要什么,老大说:“我要高楼大厦。”老二说:“我要绫罗绸缎”老三说:“我要山珍海味”老四说:“我要劳动的本领。”仙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到了最后,老大的高楼倒了,老二的零落绸缎破了,老三的山珍海味吃光了,只有老四学会的劳动的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

  1、第一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果实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里有哪些人?(听后讨论)

  2、第二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1、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向神仙提出了什么要求,后来怎么样?2、故事告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听后讨论)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本领是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劳动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小朋友,那么,你有哪些劳动本领呢?你在家里会干什么呢?

  四、按以上问题发言

  五、总结。(略)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教学“先、井、古、方、亲、化”6个生字。理解“先后、水井、地方、亲人”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去偏旁成字的识字方法,能利用学过的熟字去偏旁帮助识记生字。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理解词语。初步学会去偏旁成字的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熟字:洗、讲、古、方、性、花

  2、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

  二、自学生字。

  1、读一读横线前面的字和横线后面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利用熟字帮助识记生字,读准知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三、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

  1、卡片认读,正音。

  2、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先、井、亲”扩词。

  3、卡片认读,巩固生字词。

  四、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字词,课堂练习,句式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ü(作业3)

  3、读拼音,写词语。(作业4)

  二、归纳去偏旁识字的.方法,并练习。

  1、读课文。

  2、归纳:利用熟字去偏旁来识记另一个生字。

  3、练习(作业1:填一填)

  4、比一比,再组词。(作业2)

  三、读句子。

  1、自由读(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意思)

  2、抽生读,讨论。

  3、齐读

  四、句式训练。

  1、________是个好地方。

  2、________是我们的亲人。

  3、放学回到家,我先_____后_______。

  听写生字词语。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抓住突出春天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

  3、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教学重点:

  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教学难点:

  抓住突出春天特点的词语,理解诗歌,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小雨》,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季节的呀。(春天)

  2、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春风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

  下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158页。

  1、自主预习

  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字圈出来,向同桌请教一下。

  2、反馈。

  【预设】生......,师写在黑板上,教读。

  3、检查朗读情况。

  (1)请2——3人读课文。

  (基础差、中、好)

  (2)点评

  4、齐读。

  三、学习第一小节

  诗歌有几小节。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小节。

  (一)梳理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出示第一小节

  要求:春风给小朋友们吹来了哪些景物,用铅笔圈一圈。

  这些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交流反馈

  (2)师板书:柳树、桃花、燕子、青蛙

  板书:绿、红、来、醒

  3、合作读。

  (2)学习“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春风一吹,柳树绿了,桃花红了。(出示图片)

  1、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范读: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2、师生合作读。

  3、说话训练:

  (1)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吹红了。

  【预设】绿:小草,杨树,槐树、榆树、枣树、梧桐树。红:蔷薇花、月季花、木棉花、杜鹃花、海棠花

  (2)出示图片:吹绿的树。

  春风吹,吹绿了。

  (3)出示图片:春天的红花。春风吹,吹红了。

  4、春风可真是一位有魔力的魔法师啊。

  她还吹出了哪些不同的颜色呢。

  (1)句子:春风吹,吹了。

  吹白了杏花、梨花、玉兰花、樱花、康乃馨、洋桔梗、玫瑰

  吹黄了油菜花、蒲公英花、迎春、连翘、金盏菊、黄菖蒲

  吹紫了紫丁香,牵牛花、勿忘我

  (2)出示百花盛开图片:水仙花、腊梅花、紫藤花、玫瑰花

  和这些花儿打个招呼吧。读

  (3)指导朗读。

  师:春风吹,春风吹——吹白了

  5、你想到了哪些关于颜色的词语。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多姿多彩、色彩斑斓)

  交流反馈

  (3)、学习“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出示句子: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1、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范读,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个别读。

  2、男生读、女生读。

  3、春风还吹来了哪些动物。

  交流反馈

  (1)鸟:布谷鸟,黄莺,黄鹂鸟,大雁。

  (2)动物:蛇、乌龟、熊

  (四)连起来朗读整一小节:

  1、指名读。

  2、合作读:男女合作读。

  3、齐读。

  四、自主学习第二小节

  1、在这么美的季节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朗读三、四两句:读好两个“快来”,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

  3、朗读一、二两句:读出轻轻地、细细地

  4、连起来读第二小节。

  合作读: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

  五、整体回顾课文,朗读

  春天这么美丽,你们喜欢春天吗。让我们带着喜欢的心情读再来读一读整首诗。

  六、迁移运用

  1、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还当了回小诗人,描绘了心中的春天,你们真了不起。

  2、《春风吹》吹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那秋风呢。他又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课后,我们来挑战一下,合作创作一首《秋风吹》,好不好。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初步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以及“谁在哪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看图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把四幅图连起来,用“谁在那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教学准备:

  四幅挂图,四张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这节课是听说训练课。请小朋友们看第21课书上的四幅图。图中的小女孩名叫小燕,大家仔细地看清楚,小燕在干什么呢?

  二、逐幅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1(小燕扫地)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幅图,说说小燕在干什么?(小燕在扫地)。指名回答,并在图下贴出卡片“扫(sao)地”。

  (2)然后问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扫地。(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指名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句式:“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让学生看图练习句式,做到大面积训练。(可以是早上、放学以后不同时间);然后,班级齐声说: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

  2、依次出示挂图2(小燕擦桌子)、挂图3(小燕倒垃圾)、挂图4(小燕帮奶奶穿针)。

  (1)问小燕在家里还干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老师分别在图下贴出卡片:擦桌子、倒垃圾、穿针(在擦、倒、针三字上标上拼音)。

  (2)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出来。大面积训练。然后分组训练,同桌之间相互说,反复练习。

  3、看挂图4,想一想,小燕为什么帮奶奶穿针?(奶奶视力不好。);怎么看出奶奶视力不好呢?(奶奶戴着老花眼镜。),以培养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和观察力。

  3、连贯的看图说话

  (1)按次序地看4幅图,想一想,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情,然后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这四幅图的内容。

  哪个小朋友能看这四幅图,按次序,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 ),会( ),会( ),还会( )。大面积训练。

  (2)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 )、( )、( ),还会( )。大面积训练。

  四、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如果小燕的妈妈回家看到小燕做了这么多家务,一定会表扬她的。那么,妈妈会怎么说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要求展开想象,并模拟妈妈的语气。)

  五、联系实际

  老师知道,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小朋友像小燕那样爱劳动。那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出示替换词“我”。用“我在家里会(),会(),会(),还会()”的句式和“我在家里会()、()、(),还会()”的句式说话。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说话,学会了什么句式?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认真,能仔细看、认真听、大胆说,学会了两个句式。第一个是 “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第二个是“小燕(或我)在家里会(),会(),会(),还会()。或小燕(或我)在家里会()、()、(),还会()”。希望小朋友们都像小燕一样热爱劳动,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个好孩子。

  七、作业练习

  把4幅图用“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干什么”表述出来,并写在方格本上,再把“小燕在家里会(),会(),会(),还会()”这句话写在方格本上(注意标点符号)。

  八、课外活动和作业

  布置学生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学做家务活,并且用学到的句式对爸爸、妈妈说话。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大米饭和花衣裳是怎么来的,从而懂得要爱惜粮食,爱护衣服。

  2、学会本课8个生字:饭、吃、真、香、粮、农、民、布;懂得“米饭、农民、漂亮、工人”等词语的意思。认识食字旁,米字旁。

  3、学会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教学要点:

  理解课题,初步了解两节课文各些了什么。讲读第一节,学会“饭、吃、农、民、粮”六个生字,认识食字旁,米字旁。

  教学过程:

  一、揭题,倒入新课。

  今天学习19课,白米饭和花衣裳(板书课题)

  “白米饭”,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饭。

  教学生字“饭”:认识食字旁。第二笔是横钩,第三笔是竖提。书写时左窄有宽。共7笔。

  “花衣裳”“裳”字读轻声。衣裳就是衣服。

  白米饭和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呢?读了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范读课文。

  1、听清生字的字音。

  2、思考:课文哪一部分写白米饭?哪一部分写花衣裳?(读后讨论)

  三、学习第一节。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并想想字形和字义。)

  2、指名朗读。(正音,包括“了”、“一”两个读轻声的字音。)

  3、齐读一、二两句话。

  这两句话哪几个词语说明大米饭很好吃?(板书:大米饭。学生回答后在板书:白香)

  白米饭是香的,还有那些东西也是香的?(花是香的.,烧好的鱼也是香的....。)

  4、大米饭,又白又香,人人多爱吃。课文中说吃了米饭应该怎么样?(想一想)想什么呢?

  教学“农”字:这个字念什么?(注意声母是“n”,不是“l”。谁会写这个字?(学生说,教师些,字形可与“衣”字比较。)

  “农”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农业、农村)

  教学“民”字:这个字怎么读?(注意读准前鼻音。)“民”的字形看老师些,数一数一共是几笔写成的(5笔)。书空。(这个字要放在大的田字格里写。)扩词:人民、农民

  教“粮”字:“粮”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是什么子?(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米字。)米字做偏旁,叫“米”字旁,但“米”字做偏旁“米”字的一捺要改成一点。现在我们一起把“粮”字写一下。(学生说,教师些。)

  那些东西是“粮食”?(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都是粮食。)

  教“哪”字:“哪”字和什么字字形差不多?谁来说说看?“哪”字和“那”字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口头选词天空。

  那哪

  1、我看见()里有很多船。

  2、天上的云,不知道多到()里去了?

  3、()不是水,是石油。

  4、你的家在()儿?

  5、齐读“没有农民来重量是,哪来米饭白又香?”

  (板书:没有农民哪有)

  “哪有”是什么意思?(哪里有,哪会有。)

  读了这两行儿歌,你知道了吗?我们吃的白米饭是哪里来的?(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没有农民种粮食,我们会有又白又香的米饭吃吗?

  6、练习感情朗读三、四两句,要求用反问的语气来读。

  7、想在看一下丁丁吃饭的时候,在想些什么?(看课文插图,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8、齐读第一节。

  提问:我们吃的粮食哪里来的?粮食来的容易吗?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9、小结(略)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词(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认读)

  2、指导写字。重点直到“农、民、粮”。

  五、作业。

  1、抄写本课学的生字。

  2、朗读课文。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謎语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则謎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有时在天上,有时在树上,是个好孩子。(乌鸦)对,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乌鸦吗?你们了解有关乌鸦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小乌鸦。

  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板书课题:

  乌鸦喝水

  本课我是随着课文的进展,随时进行生字的认读的。课题里的`“乌”和“喝”两个生字在出示课题时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小学生会把乌鸦认作喜鹊,于是我特意准备了一只乌鸦标本,让学生看清乌鸦的毛全身是黑的,连眼睛也看不出,所以“乌”字与“鸟”不同,“乌”字上半部里面没有一点。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地记住,不易混淆。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看得出小朋友非常喜欢乌鸦的故事,那就请你们自己去读书吧。

  2、自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3、自己划出要求认识的字,同座位互认。

  4、小朋友,瞧,这些生字宝宝都跑到大屏幕上来了。(看幻灯片)

  (1)自由读一读

  (2)谁愿意和它们交个朋友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3)老师任意指看谁能读出。

  (4)齐读

  5、去掉拼音敢不敢读?去掉拼音读。

  6、找学生说一说你和哪些字交上了好朋友的?你是怎样和它们做好 朋友的?把你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喝”和“渴”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师:这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认识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那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

  生: 乌——鸟、为——办、右——石、瓶——饼

  师:我们用形近字比较认识生字,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记生字?

  生:“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们找东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

  生:“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办’字旁边的两点千万不能丢。”

  生: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生字:瓦片层层并一起(瓶);水车千斤重(渐)。

  7、巩固识字。

  (1)组词竞赛。

  法——办法、法院、法律、方法、法规,多次重现“法”字,便于学生记忆。

  (2)游戏认字。“击鼓传花”鼓停花传到谁的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事物辨字。如:老师做喝的动作、渴的表情,拿瓶子和石头,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

  (三)写字指导。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

  2、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认读、领读。

  3、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生字,所在的位置。

  4、“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

  比较“找”与“我”的字形。

  5、“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小组讨论、

  6、教师示范写生字。

  7、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四)、指导读课文。

  (五)、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乌——鸟、为——办、右——石、

  瓶——饼、喝——渴

  法 找 许 可 石 办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班级、课室座位和老师。

  2、了解学校环境、场地、设施设备。

  3、适应并喜欢学校,为自己上小学而高兴。

  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上小学是孩子们的希望,他们憧憬着学校给他带来崭新的一切,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神秘感。上学时那种兴奋和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对全新的小学生活既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又不免胆怯和紧张。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不懂得正确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这就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来表达,让学生逐渐消除对学校环境的陌生感、上学的孤独感和不安感,让学生能适应并喜欢学校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克服上小学的紧张和不安,适应并喜欢学校。

  教学过程:

  一、乐曲导入,激趣导学

  1、导入:同学们喜欢唱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上学歌》。(播放儿歌,师生随节奏拍掌歌唱)在上学的路上有花儿对我们笑,小鸟也在歌唱,上学一定是很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揭示课题)上学去。

  2、角色转变,体会差异

  同学们,幼儿园与小学有许多不同。在幼儿园时是怎么样的,跟小学有哪些不同?上了小学后有什么变化?

  3、小结:与幼儿园相比,你们都长高长大了!你们是小学生了!

  二、情境引入,回忆思考

  1.上学的礼貌

  (PPT展示书本第1页图)上学前要向谁说什么?

  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出门前要向家人说再见,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孩子。

  2、上学路上的安全

  (PPT展示书本第2、3页图)咦,丁丁和妈妈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难题:丁丁不知道该怎样走才安全去到学校?谁来告诉丁丁?

  三、校园环境美

  1、我的`小学校园

  (PPT展示书本第3页图)你们的小学校园是怎样的?请拿出回家画的《我的小学校园》,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画里的校园有什么?

  谁想出来展示你的校园?(黑板贴学生图展示)

  2、开开心心逛校园

  我们跟着导游一起逛校园吧!(根据PPT图,小导游解说校园)逛完了校园,你有什么想说的?

  3、活动:抢答比赛

  现在要进行举手问答比赛,考考你们对学校认识多少!

  逛完了校园,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学校吗?(板书:校园美)

  四、校园乐趣多

  1、谈谈第一天上小学的心情

  (PPT展示书本第4页图)你们看,丁丁第一天去上学,在校门看见谁啦?假如你是丁丁,在校门口会对妈妈说什么?(PPT展示心情词语:开心、快乐、紧张...我会______地对妈妈说“__________。” )

  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或自己想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心情。

  2、大姐姐分享上学心情与趣事

  小结:是呀,校园里的乐趣真多啊!(板书:乐趣多)

  3、介绍校园各类有趣的活动、比赛照片。

  除了姐姐说的,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比赛呢!你们看!(配图配乐介绍活动、比赛)

  五、校园同学好

  1、写一写:我的学校名片

  你们喜欢在这里上学吗?因为我们在这里上学感受到?(板书:快乐)

  2、说一说:自我介绍交朋友

  你的名字叫什么?喜欢什么活动?

  3、玩一玩:击鼓传花

  (1)明规则

  (出示规则)请姐姐为我们读游戏规则。明白吗?音乐开始!(伴随《快乐的一天开始了》的歌曲游戏。)

  (2)交朋友

  一起来学学《交朋友》歌吧!我们先一起说:我们一起交朋友(拍掌),就轮到他们开始自我介绍,他们介绍完后,我们就要说:hello,hello来认识他们。(请同学依次介绍)

  (3)考考你

  在这些同学当中,老师请出一位,请同学们举手回答,说出他的名字。

  六、快乐上学去

  1、观看学校课间活动图片

  配歌曲展示图片

  2、总结

  我们的小学不但校园美,而且趣事多,我们一起上学校,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里上学感到真快乐啊!

  3、学读《上学“三字歌“》

  那就快乐地读《上学“三字歌”》吧!(拍掌读儿歌)

  课后,大家赶紧跟想认识的同学交换名片做朋友吧!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助拼音会读课文中的带读字:“加”、“偏”、“旁”、“认”、“结”、“构”、“读”、“写”、“词”、“语”、“扩”、“句”、“吹”、“扶”。

  2、6个生字:“江”、“法”、“树”、“倒”、“苗”、“字”。认识偏旁:三点水、木字头、单人旁、草字头、宝盖头。知道生字的结构:“江”、“法”是左右结构,“树”、“倒”是左中右结构,“苗”、“字”是上下结构。

  3、根据生字组词。根据生字造句。

  4、举例加偏旁可以构成生字(如;“红”、“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构成汉字的方法的印象。

  5、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挂图一副,写有生字与词语、句子、偏旁、笔画的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新偏旁和生字词。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导入 新课

  1、卡片“开火车”认读笔画:“横”、“撇折”、“竖”、“横撇”、“竖弯钩”、“提”、“横”“折”。

  2、第一课生字。

  3、告诉学生:前一课我们学了《合起来,认一认》。知道了两个单独的汉字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新汉字。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加偏旁,认一认》。

  这一课我们要学的是一个偏旁加上一个汉字可以构成一个新汉字。

  二、看卡片认字

  引导学生看卡片,卡片上写有偏旁:三点水、木字头、单人旁、草字头、宝盖头;熟字:“工”、“去”、“对”、“到”、“田”、“子”。

  三、字词教学

  1、根据拼音,认读教学字与带读字。

  2、由教师带读,学生跟读,同时指出学生读错的字词。

  3、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工字,合起来读江,长江的江,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江。)

  告诉学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江”。

  “法”: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去字,合起来读法。)

  告诉学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法”。

  “树”: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木字旁,中间是又字,右边是寸字,合起来读树。)

  告诉学生这是左中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树”。

  “倒”: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边是单人旁,中间是至字,右边是立刀旁合起来读倒。)

  告诉学生这是左中右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倒”。

  “苗”: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合起来读苗。)

  告诉学生这是上下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苗”。

  “字”:是由那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子字,合起来读字。)

  告诉学生这是上下结构的字,然后让学生书空“字”。

  4、总结生字的结构,归纳出字形结构相同的字。

  5、学生读一遍偏旁、生字、词语、以加深印象。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树”、“倒”。因为这两个字笔画较多。

  注: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新偏旁和新笔画的教学,可以出示拼音。让学生运用拼音自己学会,以增强自信和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生字、词语、句子,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进行练习以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学生朗读课文一遍。

  2、认读偏旁、生字和词语。

  3、生指出生字的结构,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结构是相同的。

  二、词组教学。重点是“江”、“树”、“苗”。

  利用生字进行组词,并完成课后练习3

  “江”除了组成词语“长江”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树”除了组成词语“大树”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苗”除了组成词语“禾苗”之外,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三、朗读句子,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1、读句子“大风吹倒了小树。”“我把小树扶了起来。”

  2、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利用其他生字进行造句,以便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四、回顾全文,揭示课题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加偏旁,认一认”。这篇课文是教我们一个汉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构成一个新的汉字。这是我们汉字构成中的一条规律。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认识许多汉字。

  五、练习指导

  让学生在练习中举出其它加偏僻构成新汉字的例子(例如:“红”,“好”)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明白得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2、学会课文中的礼貌用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

  学会课文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预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猜字迷导入

  豹妈妈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宝贝儿。(貌)恭喜你,猜对了!卡片。

  有一个人躲在草木之间捉迷藏。(茶)小朋友们说猜对了吗?

  一阵风把发票吹走了。(飘)感谢你猜出了我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8课,齐读课题。

  孙悟空要考小明啥呢?自由读第一节。读后答是不是有礼貌。

  板书:有礼貌

  2、小明有没有通过测验?从哪里看出来?(最后来一节)请把最后来一节读一遍。打开课件出示最后来一句,齐读:小明,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那样,孙悟空是怎么样考小明的呢?请同学自由读2-4节。读后交流。孙悟空变成()来考小明。

  3、你从哪里看出小明是个有礼貌的小孩?

  指名说,学生说到哪里就先学哪一节(学后小结)。

  (1)向老师问好。打开课件图。小明见了老师——

  板书:老师好

  你能向老师问好吗?试一试。指名说。你能配上动作说一说吗?指1-3名学生后,请大家一起向老师问好。小明对老师那样有礼貌,请大家把第二节读一读。

  小结语:在生活中,当你遇到老师或者其他熟悉的人,轻轻的一声“你好”,就温暖了他们的心。

  (2)扶小妹妹。打开课件图。小明看见小妹妹摔倒了,是怎么样做的?出示句子:小明看见了,赶紧把小妹妹扶起来。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把“赶紧”读得特别快,为啥呀?把“赶紧”去掉读一读,比一比,有啥不一样。你能给赶紧换一个词吗?读一读,比一比。你能用“赶紧”说一句话吗?

  小明把小妹妹扶起来,小妹如何说?板书:感谢

  小明怎么样做?如何说?请你配上动作读一读。板书:不用谢。小明和小妹妹多有礼貌呀,请同桌分角色读第三节。

  同学们会用“感谢”和“不用谢”了吗?现如今老师也要考考大家了。如捡东西,奖红花等。

  小结语:一句简单的“感谢”和“不用谢”,用处可许多啊,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会用,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会用。

  (3)招待老爷爷。打开课件图。老爷爷来到小明家,小明赶紧说:“老爷爷请坐,老爷爷请喝茶。”板书:请坐、请喝茶。请你把小明的话读一读。你的“请” 字读得特别好。小朋友跟着读一读。你真棒,把小明的动作都配上去了。小朋友,学着他的模样读一读。你瞧,老爷爷来了——(学生演示)多有礼貌的小明,这是奖给你的大红花。老爷爷,你出的标题特别好,这是给你的奖赏。老爷爷要走了,小明——板书:再见。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是如何做的?打开课件句子,说话练习。

  小结语: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热情招待客人,真是有礼貌的好小孩!

  4、小结谈话:孙悟空变成老师,小妹妹,老爷爷来考小明,小明用文明的行为,礼貌的语言,交了一份中意的'答卷。我们把2-4节连起来读一遍,把小明的有礼貌用朗读表现出来。

  5、假如你是孙悟空,看了小明的表现会想些啥?是呀,孙悟空也特别中意,一个跟头翻到天上,飘下一封信。信上说——打开课件出示句子,齐读:小明,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回到板书总结课文:除了这些礼貌用语外,你还明白哪些礼貌用语?孙悟空神通广大,变着花样来考小明,小明顺利地通过了测验。今天,小朋友也以精彩的表现给了老师一份中意的答卷,老师把这红花奖给你们,请你们把它带出教室,带进校园,带到社会上,让礼貌之花开遍祖国大地,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小孩。

  四、完成作业卡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浙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欢庆07-15

浙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06-13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2-27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18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17

语文下册的教案07-02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11-27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7-23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10-14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经典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