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小故事。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人,但你们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猿猴变的、是女娲造的、是上帝造的、是神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神话的回答,也有科学的解释。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人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归功于一个叫女娲的女神。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吧!出示课题《女娲创造人类》,齐读。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3、分小组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探究质疑
1、出示女娲挂图。这儿有一幅女娲的画像,美不美?我们也可以将她画得更美,传说中女娲是一个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让我们一起步入神话的殿堂,走进“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
2、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指名提问,有三到四个问题后,让同学们主动回答一下,再接着提问,接着讨论回答。注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进行分析解答。
3、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分几步展开叙写的呢?
分三步: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造人的方法是什么?
(3)怎样让人一直生存下去呢?
分四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出第一个人的?
(3)怎样才能造更多的`人呢?
(4)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教师:我觉得两种分析都对:一是概括分,一是具体分,我们暂且按第二种分法吧。谁能回答这四个问题呢?(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喜爱的符号勾画出来,再全班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
四、深入阅读,共同探究
老师也有两个问题,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可分组讨论。)
第一个问题: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作者又赋予她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她又是一位母亲的化身,女娲创造了人,使她得到了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疲倦的身影,正显露出一位的母亲勤劳、智慧、伟大。我们姑且把她视为一个“人”吧,说说看,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是一个神通广大、勤劳、大公无私、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有智慧、极其聪明、手非常巧、慈祥……)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学过或看过许多神话,如《西游记》《封神榜》《嫦娥奔月》《春光灿烂猪八戒》等,明知道都是虚构的,但为什么还喜欢看,还那么吸引人呢?
归纳:就以《女娲创造人类》为例,它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故事的情节是虚构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象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神话之所以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强,对我们有教育意义。
五、跳出课文,展开想象
1、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近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课外去找一找,读一读。教师推荐阅读《伊甸园里》,请同学们说说同样是神创造人类的神话,中西方有没有区别。
2、神话既然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对它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改造,请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或许你的想法更高明,更有吸引力。指名交流自己的想象。
3、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读一读《风俗通》中的原文。思考: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师生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文《师生情》第一,第二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第二段(即第2—3自然段)内容;(两位同学能准确阅读,其余同学理解内容。)会用“??首先??然后??最后??”说、写一句话。(两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说、写,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中感知课文,在说、写中培养表达和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会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塑造尊重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二段内容,体会感情;会用“??首先??然后??最后??”说、写一句话。
【授课班级】六年级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3课《师生情》的生字、词,请看老师的手语书写字、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拿出草稿本书写。)1.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2.师生齐点评。3.生阅读字、词。
(二)新授课文
师:三位女同学急匆匆地向医院走去,她们在路上想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同时板书:师生情)(生齐读课题两次)
师:(呈现课文内容)请郑同学阅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想一想全班同学的'“心意”是什么?
生:??
师:同学们各有答案,带着你们的回答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生:??
师: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放学了,三位女同学干了什么?生:??(圈出动词)
师: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生:??
师:在路上,她们想了什么?
生:??(用“_____”划出句子)
师: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说明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生:??师:马上就要见到王老师了,她们商量着要告诉老师什么?
生:首先??然后??最后??
师:三位女同学商量见到王老师要做_____件事,首先告诉________,希望王老师安心养病;然后转达________;最后将全班同学凑起来的鸡蛋送给王老师,希望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说出横线需要填写的内容。)师:三位女同学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都表达出对王老师的心意。是什么“心意”?
生:??
师:同学们对老师的想念、爱戴、尊重和祝愿。请同学们带着对王老师的想念、爱戴、尊重和祝愿之情阅读第三自然段。(三)说、写句子
师:三位女同学商量着见到王老师要做三件事情,首先告诉班里的情况,再转达全班同学的心意,最后才说出同学的祝福。三件事情的完成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文例句)生:??
师:请同学们用“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句子。生:??(师指导易、郑两位同学表达)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表达的句子写下来。(生书写,师指导易、郑两位同学书写,其余同学相互检查,师再检查。)
4(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段,知道王老师生病了,同学们都很想念、爱戴、尊重王老师,对王老师也有满满的祝愿。学会了用“首先??然后??最后??”说、写句子。
(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第3题。2.预习第三段(即第4自然段),想一想,三位女同学看到王老师了吗?
【板书设计】师生情三位女同学去看望王老师。三位背书包打雨伞提鸡蛋急匆匆地走想看到(想念、爱戴)女同学回想:和蔼可亲日夜操劳过度劳累(好)商量:首先??然后??最后??(尊重、爱戴)【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2、小黑板,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4、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5、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6、拓展延伸。
⑴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⑵ 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习作
1、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2、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4、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5、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6、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5、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四课时
〖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宽带网
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2、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3、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教学目标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⑴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⑵ 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⑶ 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⑴ 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⑵ 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⑶ 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把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⑴ 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⑵ 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⑶ 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⑷ 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⑸ 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
1、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
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
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
4、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难忘的寒假生活
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
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
(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
1、认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相机点拨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语言的特色等方面来体会。
3、师小结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课堂小练笔:运用自己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过春节的情景。
(若时间充足可展示部分学生已完成的练笔作业)
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的作业
2、读《理想的风筝》中第51到65页文章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次写话有两部分内容:一段文字和两幅插图。一段文字提示了写话内容、要求;两幅充满童趣的插图表现了夜空中星星、月亮嬉戏的场景。这是在学生一年级对童话有了初步说的练习基础上,第一次以图画为拐棍,根据指定题目编写童话,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看图编写童话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教材的插图只是两个凝固的瞬间,更多内隐的、虚幻的情景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大胆的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教学中启发、点拨要适时、精当,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通道,使他们能愉快地、无拘无束地表达想表达的内容,从而表现出写话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教学目标
1惫鄄焱蓟,展开想象和幻想,有创意地理解图画的意思。
2庇米约旱幕氨嘁桓霰冉贤暾的童话小故事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敝氐悖阂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奇妙构思,写出具有个性的写话。
2蹦训悖河写匆獾乩斫馔蓟的意思,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奇思妙想。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乐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第1课时:展开想象,口述故事。第2课时:行笔成文,师生评议。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我们学过《小溪生病了》《春雨的颜色》《小鹰学飞》等美丽的童话故事。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到童话王国去看看,童话王国里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画图(也可出示挂图或打投影),一边听音乐一边想象,自己编一个童话小故事。相信同学们都能写出很好的故事,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引导观察,解读图画
1辈シ乓衾郑教师画图。边画边说,帮助学生认识黑板上所画的银河、星星、月亮等。还可以请同学到黑板根据文题与老师一起自由画。
2惫鄄焱蓟,理解图意。
图中画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图画所表达的意思。
(学生对图画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只要能够表达图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怎么理解都可以。在这个环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图画,并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为学生能编出构思奇妙的童话奠定基础。)
三、启发想象,口述故事
在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还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不受图画的局限,任意想象各自美丽的星空,构思故事的情节,以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显现。
1痹擞梅⑸⑺嘉,构思情节。
启发思考:图画中正在过河的一颗小星星为什么眯着眼笑,而另外几颗却瞪大双眼?两颗小星星要去干什么?月亮妈妈为什么盯着那座小房子?等等。
2痹擞眉偎邓嘉,构思情节。
启发思考:假如你就是其中一颗小星星,假如你就是月亮妈妈……你会怎样去大胆地展开想象编自己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通过上述思维方式,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象,从而把无声的、静止的图画变成一个个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活动场景。)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
1痹谘生自己练说、同桌互说、伙伴互说后,动笔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
2毖生在动笔写话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五、朗读写话,交流评议
1鼻朐敢饨自己的写话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自己的童话,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2比枚列椿暗难生读完后自评,主要谈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地方。
3笔ι共同评议,主要侧重于想象是否大胆,是否比较合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9-01
语文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