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1-03-23 20:13: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儿吗?

  生:(齐答)香港。

  师:对,是香港。

  (简介香港)香港地处我国南方珠江海口的东侧,1842年被英国侵占。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介绍香港这个城市。(板书课题:东方之珠)

  师:(解释题意)珠指的是珍珠的意思,你们见过珍珠是什么样的吗?

  生:见过。它是乳白色的。

  生:它是圆润的,光滑的,非常美丽。

  生:它也很值钱,比较贵重。

  师: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的珍

  珠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录象,看完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

  (看录像感知香港的美丽。)

  师:录象看完了,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出示句式:香港

  生:香港真美丽啊!

  生:香港真漂亮!

  生:香港真是繁华啊!

  生:香港我爱您!

  师:录像中的香港可真是美丽啊,同学们说得也非常好。想不想再看一遍录像啊?

  生:(齐答)想。

  师:这次我们在看的时候啊,老师希望大家看完后能说说录像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地方好吗?

  生:(齐答)好。

  (师生共同再次观看录像)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录像看完了,请同学们说说介绍了香港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

  生:介绍了香港的沙滩、海洋剧场、街市商店。

  (师板书:沙滩 海洋剧场 街市)

  师:说得真不错,看得真是仔细。刚刚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景色,在课文中都有介绍。老师想请同学们从这三个地方中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色来认真地读一读,准备带我们去那里游玩一番,好不好?看哪个小导游介绍得最好,最称职!

  (学生自读课文)

  三、 精读感悟、深化理解

  师:小导游们都准备好了吧?下面我们开始吧。先请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的地理位置。

  生:香港在祖国的南边,靠着大海。

  生:香港是个港口城市,是祖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生:老师,什么是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问得真好,哪个小导游能帮他解释一下呢?

  生:香港在祖国的南边,每天都有船和飞机通向世界各地,就像一个大门,所以叫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说得真棒!让我们齐读第一小节。

  (齐读第一小节)

  师: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香港,哪个小导游想率先给我们介绍一处美景呢?

  生:老师我想带大家去海滩玩。

  生:老师我想带大家去海洋公园。

  生:我也想把海洋公园介绍给大家。

  师:看来小导游们还真是积极地做了准备,那么我先去海洋公园吧,想介绍海洋公园的小朋友站起来,人还真多,谁来介绍呢?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海洋公园?

  生: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师:什么叫举世闻名?

  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全世界有名。

  生:很著名,很出名的意思。

  师:说得都对,那么那儿什么最著名呢?

  (板书:著名的海洋公园)

  生:那儿最吸引人的是海狮和海豚的精彩表演。

  师:什么叫精彩?谁来联系课文说说。

  生:表演得很丰富,很好看。

  生: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得出色。

  师:我想请一位小导游结合录像介绍一下海狮和海豚的表演如何精彩?(放这段录像)

  生:它们有的顶着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生:海狮和海豚的表演可精彩了,它们有的顶着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还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们不适被逗得开怀大笑。

  师:介绍得非常棒,那么你们根据他们的介绍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精彩,很好看。

  生:我从课文中出现了四个有的知道了了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丰富,确实很精彩。

  师:这个同学非常会读课文,从四个有的知道了它们表演的精彩,那么你们能用有的造句吗?

  生:自习课上同学们有的看书,有的写作业,还有的画画,大家都很认真。

  生: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毽子,有的追跑打闹,还有的打羽毛球,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师:说得不错。小导游们把海狮和海豚的精彩表演介绍给了大家,大家也观看了录像,那么想一想如果你是游客你看了如此精彩的节目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感到很高兴。

  生:我感到很快乐,我会开怀大笑的。

  师:高兴、快乐的心情让我们看了表演开怀大笑,谁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呢?

  (指导朗读)

  师:我们兴致勃勃地玩过了海洋公园,下面去哪玩呢?

  生:我想把沙滩介绍给大家。

  生:我也是。

  师:那好吧,我们去沙滩玩。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想去沙滩啊?

  生:因为浅水湾的沙滩特别迷人。

  生:因为那儿有大海,有沙,我们城市里没有。

  师:谁来说说浅水湾沙滩如何迷人,怎样吸引了你?

  (板书:迷人的沙滩)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了那儿的沙滩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所以我特别想去玩。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和煦吗?

  生:阳光和煦就是说阳光很暖和,照在身上很舒服。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还有什么吸引着你们呢?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儿的沙滩是金色的,而且海风吹得很轻柔,所以我想去看看。

  生:我从没有听过浪涛声,课文中说浅水湾的浪涛很好听我想去听一听。

  师:原来浅水湾的沙滩有这么多优美的风景吸引着同学们,那我们再来看看录像感受一下她的迷人。

  (观看这段录像)

  师:看了录像,你们能想象出漫步在金色的沙滩,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动听的浪涛声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想应该很轻松。

  生:我感到特别的快乐,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生: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很高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

  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

  (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

  (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

  (3)小组汇报。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

  (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

  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

  第二课时

  【导入】

  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评论

  1、谈话导入。

  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什么事?

  【讲授】

  二、品读课文评论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明确任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

  3、读文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4、集体汇报

  1)描写动作的句子。

  2)描写语言的句子。

  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5、小结: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画。表现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活动】

  三、指导朗读评论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作业】

  四、作业评论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语文教案 篇3

  《学会查无字词典》(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2课)写了暑期爸爸带聪聪到青岛旅游途中指导他联系眼前景物,理解词语骄海似火、惊涛拍岸,告诉我们除了以外,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为达成编者意图,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方法,确立常查无字词典、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的意识,及时地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笔者结合以往教学实例,把主要环节教学设计与意图、课堂实录整理如下。

  一、导入精彩暑假大回送

  1、同学们,在刚过去不久的暑期中,你曾外出旅游过吗?你能描述一下游览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幕情景吗?如果暑假中没有外出游览,但肯定也有一些事情留给你的印象比较深,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精彩暑期大回放,大家可以边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画的图画(课前布署学生挑选一张外出旅游拍摄的照片,画一幅暑期生活的画)边介绍。

  本文是暑期后新学年学习的第2篇课文,此时学生还未完全从无拘无束的长假生活中转过角色,课文所写内容又是同龄人的暑期经历,所以让学生重温一下暑期生活,回放精彩,符合学生心理,容易调动学习兴趣,激发起学习课文的热情。

  2、精彩暑期大回放真精彩,照片、图画凝聚了大自然的美丽、暑期生活的欢快、自己独特的发现大家的介绍、描述滔滔不绝,甚至有人还指手划脚,把老师、把我们一起带入了现场,好生动啊!那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想到用一些词语来概括?

  精彩暑期大回放

  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介绍暑期生活,更是为了把日常与语文学习结合,启发他们把亲历亲为的生活与已学过的词语建立联系,为抽象的词语寻找现实及内部形象记忆的支撑,活学活用词语,为课文学习作铺垫。

  学生可能理说不出相应的词语(或者是因为回忆不起相应的词语,或者是还没有学过相应的词语)。这不要紧,我们就先来看看一位我们同龄的小朋友聪聪的经历吧,顺势揭示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顺顺溜溜大比拼

  把课文读通顺这可重要啦!当然要读通课文首先要能正确认读生字。所以首先请大家拼读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再练习读课文,然后在由前后左右四位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内交流,互助,最后各小组推荐选手,举行全班生字、课文朗读顺顺溜溜大比拼。

  把课文读通顺这说易也不易,有的学生甚至老师对此不甚重视,长此以往,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朗读时疙疙瘩瘩,读错字、添字、漏字、读颠倒字、读破句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学生,一遍文章读下来获得的印象肯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为读书习惯太差,读书时不用心,影响了信息的吸收,这样的学生语感肯定也很差。在现在的本站,这样的现象还是并不少,所以对初读环节我们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忽视。

  先进行组内交流,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助,及时纠正问题;组际的顺顺溜溜大比拼更能调动大家读书的积极性。当然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发现易读错的生字、词语、读不顺的句子等问题要及时纠正,指导全体学生一起练习,以求熟练掌握。

  三、精读边学边练显身手

  1、暑期到了,聪聪跟随爸爸外出旅行,他怎么一副装束?心情怎样?指名朗读1、2自然段。

  2、正在去景点的路上,爸爸突然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骄阳似火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回答?

  生:最好查查词典,可惜外出旅游没带字典。

  生:根据字面也可以解释,骄阳肯定是说太阳光很强烈,似火就是说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大地。

  3、这的确是大家最习惯的解释词语的办法。聪聪就是这么理解的,谁来读读聪聪的回答?(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4、那么当时身边有没有解释骄阳似火一词的现成词典?(相机出示酷暑季节烈日当空照,树木耷拉着枝叶,马路地面白烟缕缕

  的情景图片或电脑多媒体画面。)

  生:没有,聪聪身边没带词典。

  生:有,当时天气很热,词典就在身边,周围的景物就能用来说明骄阳似火。

  师:对!虽然聪明当时身边没有解释词语的真正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但当时他们就处在骄阳似火的环境里,眼前的情景、周围的事物就是解释骄阳似火最好不过的词典。看看聪聪的爸爸是怎么解释的?(指名朗读,引导读出语气,联系图画解释烈日当空晒蔫,朗读时对该两处适当加以强调。)

  师:这就是查无字词典。无字词典上对词语的解释可不唯一的。看看出示的图画,联系自己暑期的经历,让我们也来显一下身手,赛一赛查无字词典,解释骄阳似火。

  生:夏天的中午,烈日刺得人睁不开眼,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生:太阳晒得小树无精打采,小狗趴在树阴下伸着舌头不停喘气,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生:夏天,地上的泥土晒得裂开了缝,仿佛在冒白烟,这种情形也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4、无字词典上的解释可有趣,可真精彩了。我们小朋友也会查了。聪聪和爸爸来到了大海边,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出示图片或声像结合的电脑多媒体画面)给美景配美文,谁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幅情景?(学生描述后指名朗读相关的第6自然段。)

  面对此情此景,聪聪的爸爸想起了哪个词语?(惊涛拍岸)为什么会想起惊涛拍岸一词?眼前的无字词典能否解释惊涛拍岸?(眼前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是惊涛拍岸最形象的解释。)

  那么你觉得眼前的这本无字词典还能解释哪些词?让我们再显身手,亮出一个与画面相关的词语,再具体说说。

  生:波澜壮阔。大海一望无际,海面上波涛滚滚,多么雄壮啊!

  生:惊天动地。海浪一阵又一阵,发出的声音哐哐,非常非常响。

  生:海天一色。大海很广阔,往远处看,海和天都不碰到一起了,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真美!

  学习课文不只是顺着课文顺序讲读一番,除却对疑难的点拨、引导学生接纳课文内容、吸收信息、理解词句外,同时还有一个创生的过程,如联系自身实际对课文个性化的解读,顺着文章内容、意蕴延伸开的相关、相似联想,铺展开的想象,等等,这就是阅读中的对话文本与读者互动,读者在接受的同时又发挥主动创造性。在此环节,边读边领会什么是查无字词典,同时让学生现学现练,学着查无字词典,既加深对无字词典这一说法意思的直观理解,同时及时地将知识转化能力,十分有益。

  四、总结揭示题旨拓展练

  1、同学们,至此你对无字词典这一说法的意思比较明白了吧,谁来说说看?(学生讨论后引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了本课,对你以后学语文有什么帮助呢?

  无字词典就是指大自然,指生动的现实生活实际。解释词语不但可以查词典,还可以联系周围的现实生活。那本无字词典对词语的解释更生动更真切,它蕴含的知识也更丰富。

  2、学习了本课,我们既获得了新的语文学习方法,又增长了本领。请你用本课学到的查无字词典的本领解释下列词语。

  (1)秋高气爽

  (2)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这情形使你想到词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宽敞、崭新、优秀、苗圃”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从课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的意思。

  3、读懂第3段,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3段,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第3段中比喻句的含义,

  “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含义较深,学生难以理解。

  2、能仿照第3段的写法,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的陈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

  1、小朋友,你能说说我们的教室是怎样的吗?(说某一处)

  如果像刚才那样介绍我们的教室:一会儿说课桌,一会儿说日光灯,一会儿说讲台,别人会听得糊里糊涂的。

  虽然我们几乎天天坐在教室里,但要把教室有条理地介绍给别人,还是挺不容易的。

  2、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19课《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来学习怎样按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地方,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初读课文

  1、那么,小作者是怎样介绍他们的教室的呢?我们来听课文的录音。听录音,要求:

  (1)边听边标好小节。

  (2)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划出新词。

  2、分小组自学,师指导。

  a课件出示要求:

  (1)一起读读生字、词语。

  (2)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讨论。

  (3)分段读通课文,说说各段介绍了什么。

  读读单元提示,想想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什么。

  b小组学习,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学习单元重点。

  1、分段选择读课文,说说读的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2、重点写了哪一段,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学习单元重点。

  那么,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呢?课件出示单元提示:

  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物品的一段话,常常是按方位顺序写的。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

  指名读——说说应该怎样读懂——标一标(明确有两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第3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来写的。

  四、学习第3段。

  1、自由读课文,划出本段中的方位词。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订正。(课桌前面的墙上、黑板正上方、黑板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尝试作业

  什么地方

  有什么

  课桌前面的'墙上

  黑板正上方

  黑板左上方

  黑板右上方

  (1)再读课文,填表——反馈。

  (2)拿出学具,按方位顺序把物品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指名上前,结合课件把物品放到准确的位置。

  (3)对照课件,按方位说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3、感情朗读,加深对方位词的印象。

  (1)师生对读:教师读表示方位的部分,学生接着读。如:

  师:课桌前面雪白的墙上——

  生:有一块常常的大黑板……

  (2)男、女生对读。

  4、理解比喻句: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1)认真读读这一段,说说哪个地方最难理解?从本段中找出比喻句,读一读。(课件出示)指出这是个比喻句。

  (2)思考: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画图,教学生学知识和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听写,比做农民在土地上播撒种子。)

  (3)读读句子,再看看图,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张是农民在田里播种,边上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另一张是老师在黑板前上课,学生在黑板上演算,边上是学生长大后在各条战线上工作。

  (4)讨论,理解句子。

  长长的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农民伯伯播撒下的种子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所以他播下的是希望的种子。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画图,带着同学们在黑板上演算、写字,这就是在播撒知识的种子,等同学们学好了本领,将来就能为建设祖国作贡献,所以,老师播下的也是希望的种子。

  5、回顾学习方法。

  齐读第3段,想想刚才是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这段话的。

  课件出示:(1)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

  (2)每个方位写了什么。

  五、学习迁移

  a)接下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按方位顺序说说我们自己教室的陈设。

  b)明确要求:选择教室的前面或后面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

  c)指名优等生说,集体评议。(板书一些方位词:如正中、右边、左上、左下等)

  d)同桌互说,互相评议。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二、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2、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①学生自读课文

  ②个别学生读课文

  ③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3、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4、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中国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节课教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 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学习会认字。

  2.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 “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zhǐ”,组词只有、只是,也可以读“zhī”,组词一只、两只,“只”这个字可以记为口+八=只;“单”是多音字,可以读“dān”,组词孤单、单个,也可以读“shàn”,作为姓氏来用;“种”也是多音字,可以读“zhòng”,组词种树、种植,也可以读“zhǒng”,组词种子;“都”也是多音字,可以读“dōu”,组词都是、都有,也可以读“dū”,组词首都、都市;“乐”也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è”,组词快乐、乐趣,也可以读“yuè”,组词音乐、乐曲。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1.教师活动: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6个)请同学们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用数字标注。

  2.教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孤单?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孤单?(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孤单是没有朋友,比较寂寞。这里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所以树和喜鹊会感到孤单。

  4.教师朗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乐?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快乐?(学生思考问题)

  5.学生回答:快乐是感到心情愉悦、开心。后来这里种了好多树,来了好多喜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所以树和喜鹊他们会快乐。

  6.教师点拨:这个故事是按照这样发展的: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树和喜鹊之所以能从孤单到快乐,是因为他们都有了邻居,有了小伙伴,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可以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

  四.细读感悟,朗读比赛。

  1.教师活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一会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我们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学生组内朗读)

  2.学生朗读比赛,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3.教师活动: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你想要感谢哪些人?说一说吧!(学生踊跃发言)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六个:单、居、招、呼、快、乐。(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六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六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招”字拆开来记:扌+刀+口=招;“居”是尸+古=居;“呼”是口+乎=呼等等。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单”最下面的一横要写的长一些;“居”在写第三笔撇的时候要写的长一些,要把下面的古包住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六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扩展阅读: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语文教案 篇7

  一、《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语文教案-韩愈短文两篇。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二、《马说》结构内容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三、《马说》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四、《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人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能够跑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谷类,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都无法显露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五、《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谋篇立意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结构内容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韩愈短文两篇》。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写作特点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 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 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 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

语文教案 篇8

  一、活动课题:今天我当家

  二、活动时间:国庆放假期间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四、选题目的: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的气候反常,干旱少雨,各种瓜果、蔬菜、粮食严重减产,致使物价全方位地上涨,以致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爸爸妈妈生活的艰辛,特组织学生开展此项综合实践活动。

  五、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菜谱、独立购买,学习正确消费,培养他们社会实践能力、自立能力。

  2、让学生切实走进生活,在做中感受父母的辛劳。

  3、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对于今年的气候变化,你们有什么感觉?你认为这样的气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2、你经常独立购物吗?帮助家中购买过哪些东西?平常家中是谁买菜?你独立去买过菜吗?

  (二)、讨论活动计划

  10月1日——10月2日:

  与家长交流活动要求,取得家长支持;仔细观察家中的饮食习惯。

  10月3日:

  (1) 陪同家长去菜市场买菜,观察家长如何买菜,了解常见菜的价格,调查常见菜的价格变化。

  (2)上网查阅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

  (3)请家长提供8——10元钱,独立为家中设计10月4日的菜谱,根据所了解的菜的价格,做好合理分配。

  10月4日:

  带着8——10元钱,独自去菜场按自已设计的菜谱买菜。

  10月5日——7日:

  写出3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

  (三)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成果展示

  让每个孩子汇报自己的实践情况,阅读自己的实践报告及家长的评价,评选出最佳实践报告。

  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书本,超越了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了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案例正是密切联系本地区特别的气候现象,引导了中年级学生去关注自然,在实践中体验大自然与我们的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增强对亲人的亲情和理解。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8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语文教案范文6篇

2.【精华】语文教案范文九篇

3.【精华】语文教案7篇

4.【精华】语文教案九篇

5.【精华】语文教案8篇

6.【精华】语文教案三篇

7.【精华】语文教案四篇

8.【精华】语文教案5篇

上一篇:语文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