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01-07 20:46:5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播放音乐

  赵薇的《离别》

  二. 导入:关于离别的诗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五.听录音并正音

  六.学生齐声朗读

  七.分析词

  (一)整体感知

  1.问生:同学们,你们听了录音且自己读了一遍,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

  3.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时、离别后

  5.在脑中想象别时、别后的情景,并还原成语言描述出来。

  (二)老师简单串讲词

  使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下片:离别后的情景

  (三)拓展

  问生:本词好在哪里?哪几句话能引起你的共鸣?

  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二句写:当登舟分袂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之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然相对,谁也再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无言中”

  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层所开拓出的意境,进一步设想分别后的凄凉处境。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枯杨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岸柳,容易使人想起霸陵折柳赠别,且是枯柳,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所以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就连词人的精神状态都写出来了。

  八.艺术特色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铺叙

  虚实结合

  1. 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三种说法:(1)现在是实,将来是虚

  (2)眼见为实,想象为虚

  (3)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

  2.分析本词的虚实结合

  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

  3.虚实结合的好处————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九.当堂背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

  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

  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

  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

  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预设: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 旺盛 强壮 巨大

  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

  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

  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唱”出生命的一首首动听的歌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运用讲、读、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揭题

  (1)(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师简介黄山: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清凉,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石的奇。(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顺序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它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生字词。(小组长带读、单独读、开火车读等)

  2、我会认。(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3、我会说。(用生字扩词或说句子)

  4、我会写生字。

  5、我会流利的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等)

  (二)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小组出自编的字谜让同学猜。

  3、小组展示字开花。

  4、小组展示用生词各说一句话。

  5、小组展示书写的生字。

  6、看看读读说说:看图读文,说黄山石的奇。

  7、会用书上的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黄山石的奇。(奇形怪状)

  三、激发知识冲突

  你喜欢黄山石吗?为什么?

  四、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海 ( )的山峰 ( )的画家

  ( )的风景 ( )的岩石 ( )的雄鸡

  2、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2、提出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来体会黄山石的奇。

  (2)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顺序展示。

  (一)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

  (1)看图读,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如我喜欢猴子观海这块石头,作者把它写得非常生动有趣,我们要通过朗读把它的奇、美表现出来,让石猴动起来等。)

  (2)想象读,边读边想象黄山奇石的样子。

  2、我会说。

  (1)看了图读了课文,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块黄山奇石。

  (2)学了文中的比喻句,我也会说一句比喻。

  3、我会想象。

  会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我会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抢球”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想挑一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个性化朗读。

  小组表演读,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一样朗读,最好是背诵。

  2、小组展示自画图。

  3、小组展示仿写的一块石头。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三、激发知识冲突

  黄山石的奇体现在哪里?

  四、知识拓展延伸

  1、自编童话

  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

  2、图片绘画展

  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或画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抢球”,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图片绘画展。

  五、作业设计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

  (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 )

  (3)你去过黄山吗( )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 )

  2、补充完整句子,再读一读。

  (l)“猴子观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鸡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人展示时,其它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学写请假条。

  3.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写“把”字句。

  3.学写请假条。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完成“语海畅游”部分的练习。

  2.积累名言警句。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用同音字组词、造句,训练学生运用同音字的能力。

  (1)读课本中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同音字如何运用。

  (3)你能按照上面的例子自己选一组同音字组词造句吗?

  学生独立练习。

  蜜 甜蜜 我们的生活多甜蜜。

  密 秘密 这是一个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2.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1)认真读课本上的词语,理解意思,明确要求。

  (2)独立完成练习。

  (3)投影出示同学的练习,集体进行订正。

  红 红彤彤 黄 黄澄澄 绿 绿油油 黑 黑漆漆 白 白茫茫 金 金灿灿

  3.照例子,改写句子。

  (1)读例句,理解意思。学写“把”字句。

  (2)学生独立改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3)投影出示句子:

  我们打开了电脑。 我们把电脑打开了。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1)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实际谈体会。

  (3)朗读句子,练习背诵。个人练习背,同桌互查背诵。

  (4)把句子抄写在采集本上。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2.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学写请假条,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投影。

  一 阅读平台

  1.朗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

  2.理解内容。

  (1)读短文。

  边读边思考:

  ①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②说说利普希发明望远镜的过程。

  (2)组织讨论。

  ①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希是怎样做的?

  ②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3.读短文,谈感受。朗读短文,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能说会道

  主题:请假

  1.读一读提示,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

  2.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打电话请假。

  ①想一想:如果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你准备怎么说?假如老师同意或者不同意,你又准备怎么说?

  ②演一演。分组进行练习。请一位同学扮演老师。

  ③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表演打电话请假。其他同学认真看,然后进行评价。

  (2)请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

  ①想一想你怎样对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说。

  ②同桌练习:怎样请别人帮自己向老师请假。

  ③请同学在全班演一演。

  3.总结。进行口语交际,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语句要通顺,还要注意说话要有礼貌。

  三 笔下生辉

  学写请假条

  1.向老师请假,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请爸爸、妈妈或小伙伴跟老师说,也可以写一张请假条自己送给老师,或者请亲友送给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写请假条。

  2.投影出示书中的请假条。

  (1)请同学读读请假条。

  (2)说说请假条应该写清哪些内容。(①为什么请假。②请多长时间。③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3)注意请假条的格式。边看投影,老师边讲解。

  3.练习写请假条。如果你有事要向老师请假,该怎样写请假条呢?试着写一张请假条。

  4.集体订正。

  (1)投影出示同学写的请假条,大家评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毛病。

  (2)认真修改请假条。

  例文:

  请 假 条

  张老师:

  我奶奶生病住院了。今天下午我要陪妈妈到医院看望奶奶,特请假半天。请批准。

  您的学生 王小红

  3月27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3.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文 数 学 音 乐

  (1)自己练习拼读。

  (2)指学生领读。

  (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1)多媒体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在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教师指学生认读字母,个别纠正读音。

  (4)学生动笔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老师的手像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引导:p怎样摆呢?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bá hé dǎ 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hē chá、dú shū、chī xī ɡuā、tuō dì、lǐ fà、cā zhuō 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声母比赛。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新课。

  二、用拼音

  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过渡: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词语音节:è yú bō luó luò tuo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ǎ yǐ

  2.自己练习拼读。指学生拼读。

  3.指名分类。教师演示课件将八个词语音节分别送到两座房子里。

  设计意图:设计“送拼音宝宝回家”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过渡: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打、马、画。指学生认读,并拼出每个字的音节。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3)翻开书,小组内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4)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5)引导学生自己选一个字组词。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过渡: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鱼 小鸡 虫子 一座山 四朵云 七朵花 九只鸟

  (1)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小组内认读。指名领读。

  (2)在图中找一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片。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 )小鱼 两( )小鸡 一( )虫子

  引导学生填写量词,丰富积累。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指学生看图说话。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及时引导。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2.提出读儿歌要求: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

  3.听爸爸妈妈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学生始终在自学、小组合作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纠正、巩固。充分运用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如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巩固拼读。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角度

  品读———阅读体会诗歌语言,感受意象,进入意境。整体把握与品味分析相结合。体会永恒的爱国主题。

  二、主要教学步骤

  1、整体熟悉诗歌,注意突出意象。

  2、了解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背景,时代特征,诗人的相关情况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等。

  3、品读感受诗歌意象,尤其是体会突出意象的具体内涵。

  4、诵读再体会。

  三、品读训练实施的具体过程

  1、熟悉诗歌,尽可能从整体上感受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2、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结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进一步理解诗作。

  诗人曾经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经历了抗日战火的洗礼,这些激发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在清华园的时候,写雪莱式的抒情诗,但是已经常用“野兽”“旋转的白骨”“紫色的血”之类的形象,基调是苦涩的。抗战爆发以后,诗人的情绪高涨了,由于他的经历,他看到人民的苦难,又有忧郁的反思。

  3、诵读诗歌,指导学生品味重要意象。

  A、找出诗中奇特突出的意象(一般是抽象、奇特的比喻、夸张等)。

  B、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构思特点等角度品味独特的意象运用的妙处。

  C、结合抒情主人公的具体感受品味该意象的内涵。

  例如:“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以及反复吟唱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具体内涵。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忧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复杂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纽结,部分诗句是诗人喊出来的,他的诗内涵突破文字,满载以至超载。从诗人深沉的语言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还有中华民族爱国的光荣传统。

  4、教师进一步深化引导,体会诗人热烈情感背后的深刻内涵。

  从这首长诗内容的广大的包容性和诗人全身心地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能使时隔半个世纪后的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诗人那颗为祖国激烈跳动的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人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这个主题已经被诗人用自己的激情进行了升华。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2.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6篇

3.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4.【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5.【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8篇

6.【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9篇

7.【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6篇

8.【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9.【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