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于漪老师深情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都写得有声有色,情文并茂。真诚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真切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教学建议
1、本文选材精当,要言不烦。内容浅显,学生易懂。
因此,不必细讲。学习时可作两方面的引导:一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的道理。
2、文章前后照应,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文中饱含深
情,富有哲理。学习时重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内涵。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体验作者爱生活、爱读书的深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及流畅表达的能力。
②、教给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①、掌握文中重点字的写法、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②、能够概括文中抒写的几件往事。
③、画出文中精彩语句并体会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的写法,了解重点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概括文中作者所回忆的几件往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你曾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呼唤过飞翔的海鸥;或许你也曾象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于漪老师的少年时代,用真情去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吧!
(板书课题)
二、解题:
依依:有两个意思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二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注释①)。表达了作者对往事怀有怎样的情感?
(学生答:怀念、依恋、以往情深等均给予肯定)
过渡:作者对往事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作者回忆了那几件往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回忆事件的`内容。
1、朗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或词语。
2、从文中哪里看出是对往事的回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
明确:1、投影打出,帮助学生解决字词:(生指出并画出,师补充)
①注释词语:(见注释)
搜索枯肠
徜徉
浩淼
风物
芳菲
雕镂
镌刻
②补充词语:
年华:时光,年岁。华,指时光。
历历:(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清楚楚的。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多形容水)。
身历:亲身经历。
重(chong)读:重新读,再一次读。
雨晦(hui)风雨如晦。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绚丽:灿烂美丽。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万端:(头绪)极多而纷繁,各种各样。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依稀:模模糊户。
凝注:凝聚,凝结。
③多音字或形似字。
竟:未竟之时、有志者事竟成、竟然。
竞:竞争、竞赛、竞选。
彩:五彩、喝彩、剪彩、丰富多彩。
采:采茶、采购、采取、兴高采烈。
3、明确:第一段,(生读)
看山水画、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语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
(学生交流后明确)
四、小结:今年暑假,参加新教材培训时,7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作了精彩的电视讲座。她新颖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文化功底,无不来源于长期不懈的读书与实践,令我们敬佩不已!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所学字词。
2、画出文中精彩语句,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内涵。
2、体会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重点字——补充
谆谆告诫
水泊梁山
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所表达感情。
请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问题如下:
1、画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美的语句。
2、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见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学生先读书,自己动手动脑;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最后,代表发表见解,其他人补充,边读边体会。)
明确:①、用词举例:第一段的“搜索枯肠”用的好,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文中写得着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段的“雄伟险峻”和“烟波浩淼”写得好,分别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
第四段中的“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的描写出来了。
②、美句举例:第二段写作者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个人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第四段中的诗句引用得好,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各种色彩,美丽如画。(请学生读文中诗句,并加以拓展。)
三、小结延伸:
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我们体味作者用词达意的匠心独运,也品味到到文中蕴涵的诗情画意。诸多小事给了作者良好的影响,它们为于漪老师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件事给你影响最大,使你受益无穷,请讲出来听听。
(学生讲生活体验)
老师引导:只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才有激情抒写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让我们象于漪老师那样多读书、读好书吧!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及诗句。
2、日记《我和于老师》
3、课外阅读冰心的《往事》等作品。
板书:
六 往 事 依 依
于 漪
看山水画 甚得其乐
读《水浒传》 身历其境 爱自然
读《千家诗》 心旷神怡 爱生活
听国文课 抒爱国情 多读书
登北固楼 感兴亡事 好读书
读中外小说 开阔视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乔依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而领会文章以“爱之链”做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感情导入,揭示课题。
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漂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板书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2、 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3、 教师正音。
“餐、吻、腕”是前鼻音,“蹭”是后鼻音,“餐、蹭、糙”都是平舌音。
4、 教师范读课文。
5、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
6、 明确“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
7、 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那些地方看出乔依的心情很灰暗、凄凉。
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 紧张地闭上眼睛 )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 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 ,乔依 ,他从来没想到 ,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 ,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
突然想起了 ,
于是 。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爱之链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课后记: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练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4.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感受女娲美好品质,能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批注的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感受传统文化。
1.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都是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上课前,我们来一个知识抢答,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指哪四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指哪四个?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是指哪四个?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考虑到这些知识抢答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事先出示图片,以做提示。)
2.师:除了上述四个神话故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3.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神话故事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神话故事与一般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二、揭题导入,升腾神奇的色彩。
1.揭题导入。(板书)女娲。你对女娲你了解哪些?(预设: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女娲造人,女娲是雷神和极乐国王的女儿生的',女娲哥哥是伏羲。等等。)再写“补天”。生活中,你见过补什么东西?(预设:补锅、补衣服、补轮胎、补课。等等)你见过补天吗?师总结:多么神奇呀!神话故事连题目都透着浓浓的神话色彩。
2.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
②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
三、检查朗读,初步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带出句子。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带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从一句话逐步精炼到四个字——天崩地裂或者天塌地陷。)
③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读完一段要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然后可以用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写在段落的旁边,这叫“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面几个自然段我们也尝试着练习一下。
2.检查生字带出段落。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熄灭 喷火 缺少 纯青石冶炼盆子
①指导学习“冶炼”。师:女娲把五彩石炼成什么?用什么炼的?冶炼一般指用火或其它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指导书写“冶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先认真看老师写一遍。请同学们也写一遍。)
②检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女娲都做了哪些事?
③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
3.出示五彩云霞图片,带出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这么能干,奖励大家欣赏一张图片。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④⑤
4.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概括、批注。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五个词语。现在你能用上这五个词说说女娲补天的前因后果吗?)
四、围绕“可怕”,读出情讲出味。
1.师:天地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天塌地陷,人们被洪水、大火围困的句子。(学生汇报)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师:轻轻地读一读这几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②读了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可怕、恐怖、难受、难过)
师:是啊,所以这四句话的前面说:天哪,太可怕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出感情,有个好方法就是学会想象,这四个句子,哪句话描写的情景最让你感到可怕,请你选择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等会儿请你用朗读表现出可怕。(学生自由朗读。)
师:这四句话都是围绕可怕来写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可怕的?(天、地、人)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朗读(略)。
③师: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④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可怕?(让学生先发表意见,略。)
2.用自己的话描述女娲补天之前“可怕”的情景。
① 师:你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这一幕可怕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吗?(学生自由说。)
②在学生说得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推出词语支持:天塌地裂山冈 熊熊大火 田野洪水 围困挣扎
③借助词语帮助讲述“可怕”。要求做到语句通顺有感情;有想象空间。
④学生准备。准备两分钟,轻声自言自语。
⑤讲述“可怕”,适当评价。
五、存疑结课,提出下节课学习任务。
师:多么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啊,多么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因为这样,神话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女娲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将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六、作业超市。
1.课文中有一些生动的语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抄下来。
2.试着讲一讲整个故事。
3.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导语: 春天到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小树发芽了,多美啊! 咦,下雨了! 听———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并配上春雨声。
3.展开想象,用“ 春雨像??”练习说话。
4.说说春雨声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蒙蒙春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春雨的美。
二、以境助读,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激语: 是啊,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 1) 学生自由读。
( 2)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春雨像什么? 想一想,春雨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 1) 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 沙沙沙,沙沙沙”。( 配乐)
( 2) 联系实际说说,你在雨中最想做什么?
设计意图: 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把孩子的`情感移入文境,再次去感受文本,感受春雨之美。
三、初读课文,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 听,谁来了? ( 放鸟叫声) 噢,原来来了几位小鸟朋友。咦,它们唧唧喳喳在说什么啊?小朋友想知道吗?
2.初步感知2~5 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③它们在干什么?
3.交流:
①我们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学生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图片。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
4.出示课题: 春雨的色彩( 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 打破在课一开始就引出课题的常规,在这里出现课题,显得更自然。
四、学习生字
1. 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
( 1) 学生自由拼读。
( 2) 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
( 3) 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
( 4) 开小火车读生字,用“ 欢”“ 题“”滴”组词。
3. 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 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 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4.游戏猜字。
( 1) 春雨落在树林前。( 淋)
( 2) 动作表演: 滴管滴水( 滴) ;
洒水壶浇水( 洒) 。
5.检查巩固: 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设计意图: 赋予生字生命,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与它们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了生字,记住了字形,孩子们不觉得乏味。
五、细读课文,感知课文
1. 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再读读,边读边想想: 我们的朋友各自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2.反馈,学生回答,教师在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图片的旁边板书“ 绿“”红“”黄”。
六、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这些颜色中,你最喜欢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小鸟为什么要说春雨是这种颜色的?
2.学生自由读。
3.品读美句。
( 1) 谁能读一读你喜欢的颜色,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你是真的喜欢。
( 2) 指名读、比赛读3~5 段,师生共同评议。
4.师生齐读3~5 段。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读,给学生自主感受的机会。以读为本,以读促情,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七、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 你”“ 们”。
2.请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学生在书上各描一个,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在黑板上范写一遍。
5.学生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先描写,发现如何把字写漂亮,然后提醒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
1 秋游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 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 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指名读课文。
2.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 个人练读。
8. 指名读。
9. 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 描红练习。
2. 比一比,再组词。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开心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精选】08-30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8
语文教案(精选)08-09
语文教案(经典)12-23
[精选]语文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