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与技巧。
2认识一些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演变的情况。
3理解了运用学过的成语,能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
4给多义词按不同的词义分别造句。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古诗《早春》
7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2的1——3项练习。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
二、教学第二题
1电脑显示教学内容:
本次钢笔描红练习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2朗读诗句,注意每个字的字型。
3提出难写的字。
4讨论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师示范。
5学生描红,提出要求
6反馈交流:
(1)展示优秀作业 ,评点好在那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繁体字试读
2从以往学习繁体字的实践中,你发现汉字的简化有什么规律?
3小结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子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子和繁体字进行对照,比较,认读。
6你认读这些繁体字有什么窍门?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简化规律识记繁体字。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以达到熟练。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审题
3学生逐条读题,读懂画线部分给出的意思。
4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响应的.成语,再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5指名板演。
6小结点拨方法:根据意思写词语,可从给出的意思中圈画关键字词,以化作成语中的词素。
五、作业 :
1做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上节课所学繁体字。
二、明确课时任务
完成第4——6题练习
三、教学第四题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出示例题,学生反复朗读。讨论:本次造句和平常有什么不同?
3学生朗读例句,体会“分外”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4教师点拨。
5学生认读“骄傲”“结实”的不同意思,弄清使用对象与情境。
6口头造句,小组交流,再指名说。
7学生书面造句,完成后作适当反馈。
四、教学第五题
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1)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2)多种渠道。,理解词义。
哪些成语是你早就会了?说说它们的意思。
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你认为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大明白,提出来。
(3)边读边想,注意联系。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时,还发现了什么?
(4)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5)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五、教学第六题
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2学习古诗《早春》
(1)简要介绍
(2)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
(3)读懂诗意
(4)反复吟诵,想象画面。
(5)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1)揭示课题,板书: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布置房间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学生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
把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说出来。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
3练习
(1)学生将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自由试说.
(2)指名一中等生说,并引导学生对照要求评价说的情况.
(3)分组练说.
(4)每组派代表到台上赛说,看谁设想得新颖,说得精彩,不足之处本组成员可以纠正、补充。
(5)教师对学生的评说进行平点。
(6)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赤褐色、疾飞、锐利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荡漾、陡峭、锐利”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与翠鸟捕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教学准备:翠鸟图片以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投影图片:停在苇秆上的翠鸟。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
2.出示课题,板书:《翠鸟》
3.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翠鸟什么样?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本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师范读
1.师:你们听……(教师范读)。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大自然多美啊!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苇秆”应读“wěi gǎn”,不要读成“wéi gān”。
“翠”、“饲”是平舌音。
“赤”、“衬”是翘舌音。
(二)、检查自学,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边是“ ”,不要写成“羽”。
“秆”左边是“禾”,不要写成“木”。
“绣”右下角是“乃”,不要写成“反”。
“腹”右边的中间是“日”,不要写成“目”。
“衬”左边是“衤”部,不是“礻”字部。
“希”上边的第二笔是“ ”,不要写成“乀”。
2.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秆()绣()衫()疾()
杆()锈()衬()急()
泡()锐()饲()希()
抱()脱()词()稀()
三、布置作业
1、课文读三次
2、完成生字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读“嗯、辅、憋、馨、戳、眶、锻”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自信心,增强自理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用意。
教具:生字卡片
(一)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画出不认识的字,通过看拼音和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其中,“嗯”在文中表示答应,应读第四声;“眶”读“kuang”不读“kuang”;“蓦”读“mo”不读
“mu”;“馨”的韵母是前鼻音;“戳”的声母是翘舌音。
2.读完课文后,可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再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以此整体感知全文。
(二)交流讨论,理解内容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同学之间交流体会。
“我相信:你能行!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吧!祝你成功!”
比赛前,妈妈没有辅导“我”、帮助“我”,并不是她不关心“我”了,而是想通过这次锻炼的机会,树立“我”的自信心,培养“我”的自理能力。
“我忽然觉得,应该用母亲来称呼我的妈妈。因为,母亲,不仅仅是妈妈。”
一般来说,“母亲”和“妈妈”是同义词,但是通过这件事,作者觉得“母亲”这个词包含的内容更加宽广,更加神圣。母亲这个词不仅体现了长辈对“我”的养育和关爱,还体现着对“我”成长的关注和教育。
(三)感情朗读,体会母爱
课文中的对话有三次,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第一次对话是课文一开始,妈妈表示支持“我”去参加主持人比赛,但一切都要“我”自己做主,并且不再辅导“我”,我不得不压抑住内心的渴望,决定“自己干”。读好这段对话,要读出“我”失望和酸溜溜的语气,而妈妈的语气要读得平淡、自然。
第二次对话是“我”回忆两年前参加市普通话比赛时妈妈灯下辅导我的温馨情景。朗读这段对话,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类似被家长爱怜地戳戳鼻尖
的经历,带着这份情感融人文中的情境中,读出“我”的`开心和妈妈对“我”的怜爱,亲切而又耐心的指导。对方言区学生还可利用课文内容给学生正音,读好前鼻音和后鼻音。
第三次对话的内容是“我”一个人去参加比赛时与另外一家人对话的情景。读这一段对话,要读出“我”敢于一个人来参加比赛的自信和骄傲。读老人的话,要读出由“怀疑”到“赞许”的变化。读女孩的话,要读出她撒娇的语气,更衬托出我的自信和骄傲。
(四)联系实际,培养自信
学完课文,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曾经克服困难、自主完成一项任务的经历,从而培养学生自信和自理的意识。并教育学生: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胆大,那只是莽撞,自信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锻炼。课文中的“我”为了完成好任务,一个人设计了元旦联欢会的内容,写好串联词,并且默记在心,而且还在交通图上找到去比赛地的路线,这一切,都为自己的自信和成功打下了基础。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四、再读课文。
在文中找一找,这是什么样的腊八粥?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三、结合文章中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
四、从文章中对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除了能看出八儿嘴馋,十分想吃腊八粥以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五、课外拓展,找到《腊八粥》原文,继续读一读,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
(二)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快速阅读--思考活动
1、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
悬念 笸箩 天罡地煞 无聊 消遣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2、请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三)诵读活动
1、男女生各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
2、男女生互相提问,指出对方朗读与理解中的失误与不足。
3、思考:
冰心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
什么时候读的'?
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四)交流活动
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3、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六)课外小结
1、请学生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柔美和灵巧的声音演唱《小雪花》。
2、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小雪花的纯洁并爱上小雪花。
3、 通过唱,跳,赏等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柔美灵巧的声音表现,感悟歌曲。
2、 准确的掌握歌曲第五乐句的旋律音准。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小朋友们,随音乐一起动起来吧。(播放《小雪花》伴奏的背景音乐)
二、猜雪花
1、 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出示谜语)
生:雪花
2、 你见过雪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 用动作表示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吗?
生:洁白晶莹、六角形、轻柔的。。。。。
生做雪花飞舞动作
3、 老师这有一些雪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雪花的晶莹美丽(播放背景音乐《小雪花》。)
三、唱雪花
1、 你们脸上的表情已经流露了你们的心声,能用一句话说说看看了图片后的感受吗?
生:雪花真美丽啊。。。。
2、 这么美的雪花啊 ,老师也忍不住要赞美一下了。(多媒体展示第五乐句)
54 35 43 21 2---- 51 23 21 1--- --
啦…… 啦……
教师动作连线清唱
3、 你们想不想赞美一下啊?来学一学。
4、 小雪花听了你们的赞美声,它呀高兴的唱起了雪花歌,你们听。。。。。听的时候,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这首曲子的情绪怎样?是几拍子的?
5、 接下来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曲,跟老师来读一读
6、 学生跟唱歌曲
7、 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8、 小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在空中跳出美丽的舞蹈。像我们刚刚看了雪花图片后的那种感受。轻轻,柔柔,“小雪花呦耀人眼,洁白晶莹光闪闪”我们一起来唱下
9、 小雪花有时也很调皮,一会儿飘到树枝,一会儿跳到地上,小朋友听一听,哪种声音能唱出小雪花的顽皮?(师范唱)
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连贯,手势大波浪线)
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跳跃,手势跳跃)
哪种声音唱得更好听些,为什么?
10、用连贯有感情地唱一唱。
11、在第一段歌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唱给大家听听,老师为你伴奏
1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们自己来学习下第二段歌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举手提问。
14、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15、先轻轻地跟着琴唱一遍,熟悉歌词。
16、把第二段歌词连起来,也用柔美和跳跃的声音唱一唱。
17、放伴奏旋律
第一段请女同学来唱
第二段男同学唱
18、歌表演
在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中,小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想邀请我们 一起跟她跳雪花舞,你们愿意吗?
学生一边做雪花飘落的动作,一边唱歌。
四、延伸
美丽的小雪花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首跟雪花有关的歌曲《冬天的童话》,比较一下跟我们今天学习的《小雪花》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让我们唱着《小雪花》的歌,跳着雪花舞,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训练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大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导人定向
(1)从学生曾有过的委屈事说起,揭题。
(2)阅读单元“学习提示”定向,交待本课学习任务。
2.训练默读。
(1)出示默读要求的灯片。
①“我”为什么而委屈?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②课文的中心是()
A.批评阳阳只想挑瓜吃的。
B.赞扬爸爸尊敬老人。
C.说明阳阳是懂得尊敬长辈的人。
D.反映奶奶关心爱护下一代。
学生3分钟独立阅读--全班汇报。学生有不同答案,特别对中心有不同认识,暂不反馈,留待下节课延时反馈。
(2)明确顺序默读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记瓜--抢瓜--吃瓜)独立默读分段--全班交流统一分段。
(3)第3次训练默读理解。
①出示句子灯片,独立默读3分钟。
“我”先用手占住那只大瓜,死也不撒手。这是因为()。
a.“我”想吃大瓜,想多吃一点。b.“我”下午记住这只瓜没长熟、不甜,不让别人吃。
“我”吃的'大瓜没长熟,一点不甜,但吃了“不后悔”。这是因为()。
a.早知道这瓜不甜,自己抢的,妈妈、奶奶也常这样做。b.自己抢的,靠奶奶撑腰才从爸爸手里拿到,不甜是运气不好。.I,
课文用“委屈”作课题,是因为()。
a“我”吃的瓜虽然大但不甜,吃了亏,反而被爸爸批评一通。b“我”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反而被爸爸当作只拣大瓜好瓜吃的人。
②全班汇报,深入讨论。
哪些词句证明阳阳先用手占住那大瓜是知道这瓜不好,想让奶奶、爸妈吃好瓜?
如果“我”当时不抢,这不熟不甜的瓜会由谁吃?为什么?
为什么“我”吃了这瓜,受了爸爸的委屈一点不后悔?
3.学习生字词。
(1)自学与试听。自学--互查--抢记抄写--当堂试听及作业。
听写课后第4题。辨字组词:浃-夹一荚,馅--陷--焰;
找近义词:汗流浃背--大汗淋漓,后悔--悔恨,默不作声--一声不吭。
(2)词语练习。
①作业本上第1题;②用“汗流浃背”、“默不作声”、“冷不防”、“后悔”造句。可以一词一句,也可以几词连一句,还可以四个词连成一段话。
4.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2、3题。
语文教案 篇8
通过学习《an en in un ün》,使同学们认识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教学内容:
复韵母 an en in un ün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家的意义。
教学重点:
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
前鼻韵母 un、ün、整体认读音节yuan、yun的正确认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秋高气爽,森林里传来一阵欢笑声、喝彩声……原来森林里正在开运动会呢!我们也去看看吧!
2.仔细观察图,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运动会?它们进行了哪些比赛项目?
3.小动物们也邀请我们来参加运动会,找一找它们身边的前鼻韵母,你们赶快行动吧!
二、学习前鼻韵母an、en、in
1.看图感知“an”的发音
2.学习“an”的音和形。
观察“a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a和n组成了an。“n”在这里不是声母,它表示鼻尾音“n”。
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练习。
拼读g—ān—gān。
3.en、in的学习方法与an类似。
三、书写前鼻韵母an、en、in
1.观察三个鼻韵母,说说占格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字母要写紧凑,学生观察。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四、练读an、en、in的四声
1.四声的小帽子应该带在哪里呀?(出示an、en、in的四声)
2.学生练读、指名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和yin。
1.出示海豚顶球图,图上画的球是什么形状呀?
2.把“圆”的'第二声变成第四声,让学生试试。
3.指名读,教师示范、纠正。
4.师讲:yua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较长,要整体记忆。
5.采用多种形式读,巩固读音。
6.yin的学法和yuan类似。说明:in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7.练读yuan和yin的四声,玩听词语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
六、认读音节词。
1.出示音节词tán qín zǎo chén yuán quān qīu yǐn。
2.指导学生读好tán qín zǎo chén yuán quān qīu yǐn等音节。
3.同座同学相互读。
4.指名读。
七、认字,巩固前鼻韵母的学习。
1.出示图,让学生自己看图读拼音认字,小组交流、检查。
2.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八、拓展活动
做卡片,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g—ān—gān。g—án—gán。
g—ǎn—gǎn。g—àn—gàn。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教学设计好
教学准备:
投影胶片
拟订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导入:
1、板书课本两个字
2、同学们谁能说说课本的作用?(指名说)课本的用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3、质疑: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照预习六字去做。
2、通过读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新词
⑴指名默写生字新词。
⑵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2、轻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说说方法如何?
(1)查词典重点理解温馨
(2)看图理解明媚
(3)师帮助理解:胸襟饱览
四、读通课文、理解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段,随机纠错
2、默读课文想想每节的意思
3、找出诗中呼应的部分,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节)可爱的孩子们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段(2节5节)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丰富的馈赠
第三段(6节)呼应开头,总结全诗,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soft/
4、学生练读全文(要求达到五不)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看清字形,读帖。
2、描红(注意运笔)
3、重点指导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狼》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