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10 19:01: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生物入侵者》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但学生对这类事理性说明文并不熟悉。本文介绍生物入侵的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学生对外敌入侵比较熟悉,而没有“生物入侵者”的概念,故可以从熟悉的外敌入侵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说明顺序入手,可以更好地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课前准备

  1.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

  二、字词积累

  栖息(qī)藩篱(fān)归咎(jiù)厄运(a)

  酝酿(yùnniàng)五彩斑斓(bānlán)啸聚山林(xiào)

  束手无策(shù)物竞天择(jìng)无动于衷(zhōng)

  三、整体感知

  认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

  1.通过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2.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含义。

  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什么叫“生物入侵者”。

  第2-4段:具体介绍“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第5段:“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和增多的原因。

  第6-7段: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两种不同态度。

  第8段: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板书)逻辑顺序

  结合说明方法品味语言: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明确:

  列数字:

  ①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如“仅”“就”等词。

  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

  ①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

  ②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

  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

  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

  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

  打比方: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②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

  (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词语的运用也有类似效果。如“啸聚山林”等,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五、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师点拨:

  1.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学生先介绍收集的生物入侵的例子,教师可补充介绍生物入侵的例子:

  1.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2.地中海果蝇。

  3.斑贝危害触目惊心

  4.食人鲳在中国

  看来,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随时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七、课堂小结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湖南的'省城“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

  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八、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信息,加以整理,在班上组织一次以“话说生物入侵者”为题的讨论会。

  (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应动员同学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2.以“对‘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为干预”为辩题,组织一次小型的辩论会。

  基本观点:

  (1)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失衡是暂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

  (2)人类必须干预“生物入侵者”,如果听任其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会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将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

  梅涛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教学方针,结合本课特点,我为本堂课制定了几个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由学生根据事例给“生物入侵者”定义入手,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词语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体分析文章内容时,注意体现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说明文章的写作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在此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授课后,我认为此堂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参与面较广,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轻松、民主、和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连读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会更好;分析说明顺序后,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应该当做重中之重讲透。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人世间的亲情莫过于父爱、母爱,他们都是伟大的爱。但是,这些爱也许体现在谆谆的教导中,也许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然而,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这样一对父女,感受父亲那无言的爱。板书:无言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自愿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孩子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在概括方法上予以指导。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父亲“无言的爱”,边读边在文中作出标注,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1)引导学生从第一部分内容体会父亲“勤劳实干”的优秀品质。通过自由读课文,从作者叙述的一个个事例中了解父亲的品质,感受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为有一个“勤劳实干”的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

  (2)抓住重点段落中写父亲帮“我”早玩具房子的内容,体会“无言的父爱”,引导孩子自己去读,去讨论,去领悟。通过理解父亲引导、启发“我”自己动手做木头房子的话,让学生领悟到真正的父爱就是引导“我”“创造自己的天地”。父亲用双手、用行动来表达对“我”无言的`爱,要让学生通过度、议,抓住有关语句,深刻理解父亲这种最深沉的爱。

  (3)最后一自然段,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讨论、理解:“我”身上最要紧的部分是什么?父亲给“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一读为本,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重点语句,一定要让学生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五、课堂延伸。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怎样的,从哪些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

  六、作业:

  回家替父亲捶一捶背,沏一杯茶,与父亲交谈一次。

  板书设计

  19、无言的父爱

  小时候生活无定

  很早就养成了勤劳实干的习惯

  父亲 亲手为我制作圣诞礼物

  用双手传达给我“无言的爱”

  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诗歌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背诵这首诗。

  简介作者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的是什么?(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考探究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体验反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2、根据“体验与反思”的要求写300字左右的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

  章叙述线索清晰,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的道理。文章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还特别提到母亲经常用以安慰家里人的一句话,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伏笔,又照应了文章的结尾,使文章首尾相衔,结构严谨。作者运用精彩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法也值得学习。这篇课文情节性强,十分适合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和守信的珍贵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对“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的深刻领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大家见过彩票吗?如果所买奖券号码跟抽奖出的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的就叫中彩。

  2、假如有一天你中彩了,你会怎么样?(生交流)课文中的主人公也“中彩”了,却给他带来了烦恼?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中彩那天》(板书课题)

  3、出示课题:中彩那天 注意读准第一个字“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分节轮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3、根据提纲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4、教师小结:对于叙事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抓住文章六要素的方法,进行课文的复述。

  三、学习课文1—2段。

  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谁来告诉老师,主人公那时的生活情况怎样。(拮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2段)

  1、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能体现人物生活拮据的词句。(我们家六口人就靠着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父亲对汽车的渴望(梦寐以求)

  2、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2.复述课文。

  二、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中彩以后,“我”和父亲的心情一样吗?找出有关的词句。

  2、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三、集体交流自学情况。

  1、体会父亲的反常表现。

  (1)默读课文4、5小节,用“—”划出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

  (2)中彩后应该高兴,可父亲一系列的神态、动作却很反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引读:“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的道德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2、过渡:难道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相信作者的迷惑也正是我们大家的迷惑。默读课文第6—8节,思考:究竟是怎样的道德难题?父亲是怎样处理的?

  “留车”的理由:

  (1)库伯是有钱人,而我们家生活拮据。

  (2)父亲梦寐以求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3)库伯先生的彩票是父亲捎来的,父亲不说谁也不知道。

  (4)两人都把此事忘了。

  (5)彩票上的“k”字很容易擦去。

  “还车”的理由:

  (1)父亲在彩票上做了记号,说明父亲就很诚实。

  (2)不想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

  (3)跟母亲常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有关。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四、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一节,自由读。谈谈理解。

  2.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像可敬的父亲一样,多一些诚实的面容,多一些守信的品质。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了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五、课堂练习,完成课后小练笔。

  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写成一段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让学生知道,可以在独字上加部首构成新的汉字,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让学生知道,可以在独体字上加部首构成新的汉字,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重点难点

  1.识字。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具准备

  相关生字的.单产和部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导入新课(5)

  1.出示上节课中的生字。

  2.回忆识记的办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生字都是在青安的基础上加单产便成了新字。今天,咱们也要用加一加的办法学习新的汉字。(板书课题:加一加)

  二、以“己”为例,教学认字(10)

  1.教师出示“己”,学生认读并组词。

  2.咱们可以在“己”上加什么部首,让它成为新的汉字呢?

  3.请小朋友们先暂保留你们讨论的结果,我们看看古人造字时,他们给“己”字加了什么部首。出示:

  讠-记(忘记)

  己

  乡-纪(纪律)

  4.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拼音认读这两个生字及“忘”。

  5.指名检查认读的情况。

  6.讨论、交流、反馈:怎样记住这些字。

  7.全班一起认读,然后再指名用这两个字组词。

  三、迁移学法,学生自学(10)

  1.教师帮助小朋友们,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自学。

  3.反馈“也”字组。

  (1)出示生字词卡:她、池、他,学生认读并组词。

  (2)说说你们怎么区别的。

  (3)指名认读,集体评议。

  (4)学生反馈小组学习这加了哪些部首,并认读这些字。

  (5)出示相关的生字词语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认读、巩固。

  四、指导写字(10)

  1.出示要写的字。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5.作业情况反馈,表扬好的,鼓励纠错,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10)

  写本节课学习的5个生字。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

  2.反馈学生上节课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自主识字。

  3.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会归纳、积累汉字,加深记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的特点,帮助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具准备

  相关生字的单产和部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5)

  1.教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指名认读。

  2.集体认读生字。

  3.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二、反馈“白、西、分、中”组的自学情况(10)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同学互相评议。

  2.全班认读生字,并组词。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反馈小组在自学时的情况。

  5.交流各小组认为如何记这些字。

  三、拓展延伸(10)

  1.你们在自己加部首的时候,有没有造出目前仍没有学过的汉字。

  2.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生字卡,教全班小朋友识课外的生字。

  3.出示课后认一认,学生自由认读。

  4.指名认读并正确组词。

  5.全班认读,巩固积累生字。

  6.鼓励学生到课文中找这样组成的生字。

  四、指导写字(10)

  1.教师出示生字,巩固认识,引导观察它们的不同。

  2.借部首学生识记这两个汉字。

  3.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6.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反馈。

  7.学生作业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五、布置作业(5)

  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6

  【课前透视】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

  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对话平台

  一、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

  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