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阳光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学生齐读)
3.学习“棉”字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师生共同质疑)
二、感知,学习课文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
(3)摘掉小帽(擦去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小组合作。
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例“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
3.小峰知道了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教育学生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左或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六、布置作业
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上节课我们交了很多生字宝宝朋友,不知道小朋友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
4.先给词语找朋友,再连线。
晒 盖 收 脱 睡 合
棉衣 午觉 眼睛 棉鞋 棉被 棉花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5—8段,课文又写了什么?
三、提问讨论,理解课文
(可按座位,也可分大组围坐)
1.分大组围坐抢答教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
如: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
(2)奶奶感到怎样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
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
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
四、看图读文,解说图意
图一,男生看,女生读
图二,女生看,男生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
1.你家里有哪些人?他(她)做的哪些事值得你夸奖?
2.你关心过家人吗?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xiàojìnɡ
孝 敬 老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割、翅、膀、珠、忙、淋、连、雷8个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词语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下雨了
让学生读:下雨了。
2、板书:要用红笔写。
让学生读:要下雨了。
3、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到想知道?
三、初读课文内容。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标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4、电脑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
①出示:
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
③出示会认字:yāo要
④出示词语:小兔弯腰直起捉虫飞得高往家跑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听他们读音是否正确?
6、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燕子、鱼、蚂蚁)
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
第二幅图:(4、5、6段)
第三幅图:(7段)
第四幅图:(8段)
9、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板书:低飞
游到水面
搬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钟、零”等8个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珍惜时间。
学法和习惯: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认识一分钟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知识铺垫:
①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了解一分钟的价值(人、动物、
交通工具),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③小实验:数一数自己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试一试一分钟能
读多少个认识的字;试一试一分钟自己还能做什么。
硬件准备:
①歌曲《上学歌》
②多媒体课件、闹钟一只
③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引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一动不懂地站立,看谁坚持的最
久。一分钟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2、交流课前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
3、说说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4、启发思考。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元元同学仅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同桌互相检测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
①检测生字认读情况。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带领学习要写的字:欠、元、包、钟、叹、哈、迟、闹。(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4、识字汇报。
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正音。
5、识字方法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例如:
①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哈、悔、叹
②熟字去偏旁:“抱”去掉“提手旁”变成“包”
③猜字谜:大门里边是市场(闹);两个儿子(元)
走了一尺远(迟);每次少两点(欠)
减字法:“歌”去掉“哥”变成“欠”
组合法:“二”+“儿”组成“元”“口”+“合”组成“哈”
6、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小组分自然段读。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③全班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小黑板出示8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示范。
重点指导“包、闹、迟”。注意“包”竖弯钩的写法,里面的笔画要封口。“闹”的“门”要写大一点,里面的“市”不能“冲出门外”。“迟”的走之要平一些托住“尺”,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3、学生先观察这三个字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4、指导独立书写“欠、元、钟、叹、哈”。
教师检查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出示课后“找找说说”的内容。指名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组词。教师贴出词语卡片。
②摘词语比赛。学生选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小组说,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好的句子可放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体会思考:元元说了几句话?
都说了什么?
2、指导读元元的话。(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交流: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②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和无所谓的语气。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4、自学课文2~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读后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李老师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①观察书上的第二幅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②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③元元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6、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学生自由编演。
3、师生评议、总结。
4、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一分钟
闹钟响
“再睡一分钟”
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红着脸低着头
“迟到了20分钟”
后悔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
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
重点:剖(pō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
(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
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
重点: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因为与衣服有关,所以两个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你知道“鞠”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记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学们就不会写错了。
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
(3)词语意思:
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
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
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
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你能读出这“险”吗?
指名读。
(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出示: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朗读。
②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家乡环境》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生在历时两周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在进行此次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主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之情,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观察、访问、资料收集整理)获取知识,了解某一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4、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三、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讨论确定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组合活动小组,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课时: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第三课时:学习成果展示,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把设计的环保宣传标语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通过手工活动设计身边环境的版图。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教案12-17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