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9 14:18: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3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9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一个人一个人地取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2.夕阳真美

  西斜收起天空西山

  光芒深蓝披余辉

  往下沉脸涨红染云黄红紫夕阳真美

  走向西更红天边留霞光

  山背后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结图意。

  2.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词语。

  b.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c.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段指名读。

  5.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部分。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里的"傍晚"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结。

  6.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齐读。

  第四段

  1.默读。

  2."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读。

  2.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组词:

  皮()主()夕()

  披()往()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谦虚求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老师的故事。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谦虚的精神。

  一.教学目的:

  1. 欣赏文章中的简练句子。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句复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3. 归纳总结孔子和老子的为人处世及求学上进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 如何精要简练地把事情进行表达。

  2.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多媒体引用老子的名言警句。

  2. 快速阅读:叫学生把文章读一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2)孔子与老子的一番话表明了孔子当时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讨论方式,讨论的主要内容是:(1)把文章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拜师。最后后叫学生起来把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的原因及孔子的性格特征在同学面前说出来。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索有关孔子的资料。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小学语文教案11-08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