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4 13:51:1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10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具:

  教学方法:引导、点评

  教学流程: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己的习作,找出最满意的地方。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学生作好记载,当经验保留。

  6、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

  2、提出希望。

  3、学生代表发言,本次习作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 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女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⑵ 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C、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⑶ 一词多义:

  方: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2、认识绿线格和田字格中的15个生字,写好田字格中的5个左右结构的字。

  3、初步感受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的幻灯片,14个生字的卡片,音乐伴奏带。

  一、设疑导入

  1、逐一出示课文题目上的两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正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蚂蚁蝈蝈

  2、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你们见过蚂蚁和蝈蝈吗?谁愿意谈一谈?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蚂蚁和蝈蝈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告诉小朋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昆虫

  3、设疑。教师指着两幅图画问:蚂蚁和蝈蝈都是非常好玩的昆虫,为什么会这样呢?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像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开课即让学生观察图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同时也顺应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产生疑问,产生急于读书的愿望。②理解就是使新事物和已有经验建立联系。阅读也是这样。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蚂蚁和蝈蝈,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渗透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来写的思想。③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让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名字的共同特点,知道他们都是昆虫,所以都有一个虫字旁,即学习了"昆虫"这个名词,又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不认识的字划下来,读读拼音;②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两遍。

  2、同桌交流划住的生字,看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3、同桌互读课文,看是否有读错的字音。读错的当即指出,读对了再往下读。

  4、强化认读生字。可采用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或多媒体出示生字的方法指名认读15个生字,不认识的.字要让学生到课文中找出所在的句子,反复读,并让学生交流记住该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课文讲的是什么?

  【①一年级学生进入第二学期,已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教师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学生在自学生字的过程中,识字能力才会提高。让学生划住生字,交流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是教给他们学习生字的方法,形成习惯,受益无穷。②读完课文想一想讲的是什么,这种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从一年级就要培养。所以让学生谈主要内容,要求不可太高。】

  三、再读课文

  指名逐段读课文。要注意四点:①纠正读错的字音;②指导读破的句子;③指导学生读文章要看标点符号;④读完每段后要想一想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各段应注意的具体问题有:

  第一段:①粮食的"食"读轻声;②"有的……有的……"句子中间有逗号读时应有停顿。

  第三段:①"起来"都读轻声;②第二句较长,要指导学生体会在哪儿停顿好。

  【①指名读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的耳朵一定要灵,指导后要伴有足够时间的练习;②段意的概括要求不可太高,答案强求一致。】

  四、学写生字

  1、指导书写。①出示米字旁让学生认,并出示"米"字让学生观察和米字旁的不同。教师范写米字旁。②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五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师指名交流"汗"的两横、"呼"的一竖的笔画变化,必要时可做范写。

  2、学生独立试写,写完后一定要和田字格中的相比较,然后重写。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要在黑板上范写。

语文教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以《编写纲要》中规定的六年级阅读教学和叙述教学的内容、要求为依据,注意提高和发展耳聋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表达能力。

  2.教材重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意选用文质兼优的课文,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之中。树立正确榜样,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品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加强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本册教材着重培养耳聋学生读懂意义段的能力,即在继续提高读懂词句和自然段能力的基础上,理解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初步读懂意义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加强实用性。课文继续以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实际的内容为主。在听(看)、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注意尽可能与日常生活需用相结合,切实提高耳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5.教材份量适中,既体现基本要求,又留有余地。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由2篇看图学文、13篇讲读课文、1篇应用文、5篇阅读课文5个基础训练组成。内容大多选用耳聋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教材,易学易用。语句的利用率高,有利于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减少了课文类别,突出重点。阅读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自己阅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 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看指语〈读拼音〉写一段话,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课文。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03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积累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6、当阅读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7、继续加强读懂意义段的训练,重点学习意义段之间的联系。提高回答“思考.练习”中提出的问题能力。

  8、能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和图片,说、写一两段比较完整的话,内容具体,意思连贯,语句基本通顺。能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对话和交谈。

  四、教学措施

  1.关于汉语拼音教学

  继续重视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学词、识字,不断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读音节的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读生字和读阅读课文。

  2. 关于字词教学

  本册教材识字103个,学习方式是随课文学词识字,要在句子的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本年级开始学习从字典中选择词义,这多耳聋学生有难度,但必须教会他们。教材在预习中安排了五次训练,选择解释浅显的少数生字让学生练习。要加强联系句意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训练,也要认真积累词语,丰富耳聋学生的词语量。

  3. 关于句子教学

  本年级要继续重视句子教学,主要方式是随学文学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理解段、篇内容的基础,对耳聋学生尤为如此。句子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长句的意思,理解内容较难得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能力,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45个项次的句子训练。其中“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句子的停顿”“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意思”“扩写句子”“缩写句子”等,都要认真组织和指导学生练好,提高学生理解句子和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4. 关于看图学文教学

  看图学文的教学,要注意从看图入手,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看图学文图文互补的优势,借助图画和语言文字,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比图上更具体、更丰满的画面,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5. 关于讲读课文教学

  讲读课文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本册大部分讲读课文的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课文篇幅短小,语句通俗。

  进行讲读课文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继续重视词、句和自然段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意义段的教学和训练。意义段教学是本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

  (2) 要加强正确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的训练。

  (3) 要重视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对耳聋学生来说,还是提高他们口语能力的重要途经。

  (4) 要做好预习的指导。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开始学习预习课文,先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要给以指导,再逐步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5)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读懂课文。要讲究教学过程设计,使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条不紊,把学生的理解和实践练习逐步引向深入。要充分组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要让他们多说,把话说完;要让他们多写,把习题做完,不要在中途打断他们的学习活动。

  (6) 关于基础训练教学.本册课本安排了5个基础训练。每个基础训练包括“字?词?句”“听(刊)话?说话(或对话)”“阅读”“叙述”四部分,放在每组课文之后,是字词句、听(看)话、说话、阅读、叙述的综合训练。

  第一部分:字?词?句

  巩固汉语拼音训练,安排了两次“读拼音写一段话”,提高学生读拼音的能力。词语训练的主要项目有读字组词、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词语。此外还安排了认识代词、认识数量词的训练。词语训练主要在讲读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基础训练中只作提示性的训练。

  句子训练的主要项目有“把”字句“被”字句的训练,缩写句子、扩写句子的训练,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训练,给句子加标点的训练等。

  第二部分:听(看)话、说话(或对话)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次听(看)话?说话和三次对话训练。听(看)话?说话,对话训练,是发展耳聋学生口语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措施,又是耳聋学生掌握书面语规则的基础。

  第三部分:阅读

  本册教材的基础训练中安排了五次阅读短文的训练。短文内容浅近,语句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第四部分:叙述

  叙述训练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图叙述训练要认真知道学生有秩序地观察,仔细地观察主要情景,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说什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怎么把主要内容说具体些。然后进行口述、笔述。

语文教案 篇5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四、小结。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从军行壮志豪情

  誓死破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

  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忧国忧民

  失望悲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喜交集

  爱国之情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语文教案 篇6

  课标要求: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2、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健康、科学、充实的生活;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金钱、游戏机诱惑的消极影响。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游戏机的作用,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

  教学难点:知道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金钱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我们在迈向成功的人生道路上,身边也会有这样一个魔盒,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会影响我们和成功的“约会”,甚至永远都见不到成功。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诱惑。

  问:你觉得什么是诱惑?

  名词解释:诱惑有两层意思,是指使用手段让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另外是有吸引,招引之意。这是诱惑的主要意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诱惑为话题来聊一聊。

  二、讲授新课:

  活动1:“诱惑大搜索”同学们能说说我们身边的诱惑有哪些吗?

  师:同学们列举了我们身边的许多诱惑,下面让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些诱惑。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前两目。第一个:看图回答这是什么诱惑?——金钱的'诱惑

  活动2:金钱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两组,分别讨论金钱诱惑的良好影响和不良影响,代表发言。)

  (教师提示:可以从对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去思考)

  总结:金钱本身并无害处。其影响的不同源于我们对待它的不同方式、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活动3:连线题分析生活中哪些获得金钱的方式是合适的,得当的;哪些是超过必要限度的。

  结论:“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

  FLASH欣赏:感悟“不义之财不可取”,要通过合法劳动,正当途径去获得。决不能沾染违法行为,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制教育:读《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

  活动4:身临其境——通过情境表演,谈看法和认识。(4组各评论一种行为)

  [过渡设计]3少年为积网费去偷盗,说明还受到什么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

  (展示游戏机房、QQ游戏、CS游戏、网络交友的图片)

  问:这些是集技术和知识于一体的新型娱乐。同学们喜欢玩这些游戏吗?如果喜欢,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师:喜欢玩的同学都觉得它很好玩。可是,我们又常能听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对玩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褒贬不一。

  名言分析:“天堂”和“地狱”分别指的什么?

  活动5: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它的,我们就利用今天的课堂来辩一辩它的利与弊吧。

  (活动要求:前后左右同学讨论两分钟,左边两阵为正方,右边两阵为反方,学生讨论两分钟左右,请代表发表观点、自由辩论五分钟,最后代表总结陈词)

  小结:玩游戏好、坏并不在于游戏本身,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对游戏内容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通过辩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游戏都是一把双刃剑,它需要我们善于把握游戏有利的一面,避免游戏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网络交友多欺骗,需要防范。”

  法制教育:了解我国青少年上网现状、国家关于青少年上网的有关规定。

  图片展示:查处销毁内容违规(含、色情内容)的游戏机。国家和社会关心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自己该如何正确对待游戏机?

  活动6:“智慧闯关”

  教师寄语:“生活处处有情趣,人生常常逢诱惑”。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白了要正确地对待金钱和游戏机的诱惑。知道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游戏有度,文明生活。

  [过渡设计]那么,同学们所提到的其他诱惑是不是也应该正确地看待呢?

  图片展示:黄赌毒与邪教

  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些诱惑呢?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身边魔盒里,游动着许许多多的诱惑。有催人奋进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害人的、消极的一面。如何面对诱惑,是我们一节课解决不完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断地去探究,不断地去总结。

  课外活动:大家一起来——社会调查(任务要求见投影)

  三、本课小结:

  但愿大家以后在生活中碰到各种诱惑的时候,都能够擦亮自己的眼睛,正确地去认识和面对,相信同学们都能顺利地实现与成功的约会。

语文教案 篇7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通过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同情体贴给予关爱。

  【预设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我们每天都在爱的包围中,你感受过怎样的爱?在这么多爱中,母爱是最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外国小朋友却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贵的母爱,他就是──卡罗纳(齐读指名读)相信学了课文之后,再读这个名字时,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感受不幸

  1、读过课文没有,想不想再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生读课文:

  反馈:

  有不会读的生字词吗?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读一读文中句子)感受到的。

  板书:

  伤心、可怜、痛苦、悲哀

  预设:

  ⑴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读后说说感受,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朗读:

  ① 你发现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② 是啊,想起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再也得不到她的疼爱了,卡罗纳怎么不难过呢?──齐读。

  ⑵ 我们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① 卡罗纳的母亲病的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像说话: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②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这样的场面,文中还有一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大声地哭,伤心地哭,痛苦地哭)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⑶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好好读。

  小结引读:是啊,就这样,卡罗纳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人间。卡罗纳无比悲痛,只见(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当他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三、感受幸福

  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板书:不幸),心里承受着的悲哀。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

  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关爱幸福)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

  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仔细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在旁边做上批注,在你感动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次。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开始。

  预设交流:

  1、体会老师的爱: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非常严肃、命令(指导朗读)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坚强哟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学生说一处,就带着感受朗读。老师的哪个动作哪个称呼让你仿佛觉得就是母亲在身边?(拉到孩子)再来读。

  2、体会我的爱:

  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别哭了。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3、体会同学的爱: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什么话都没说,其实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此时的确是无声胜有声啊!这样的场面还有一处,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4、体会我母亲的爱:

  学生说我的`爱,还会说到后面,再引导孩子读最后两段,说说最感动我们的是谁?

  (读了老师、同学和我对卡罗纳的爱,谁还找出谁也给了卡罗纳的爱?)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同学的母亲,她也非常理解,同情卡罗纳当时的处境。

  根据板书小结:

  这同情、怜悯、关爱包含着周围人对卡罗纳深深的爱!

  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从哪儿看出来?

  齐读(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卡罗纳真的没话说吗?他似乎说着什么?是啊,此时的卡罗纳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他的感受,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四、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关爱)这也是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发。再读课题。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他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他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吧,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齐读师打手语)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坚强面对下,他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相信,当周围的人遭遇不幸时,同学们会向他伸出关爱之手。因为我们知道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板书设计】

  卡罗纳

  可怜 怜悯

  不幸 爱 关爱

语文教案 篇8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小朋友们认真读了课文,读得很有味道,这课的课题是《做什么事最快乐》,读了课文以后,谁能用题目说一句话?也就是说:谁想弄明白做什么事最快乐。

  2、学生回答,板贴青蛙图。

  哦,小青蛙正在想办法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青蛙,看看它想了什么办法,最后有没有弄明白。

  二、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2—4自然段,说说小青蛙它想出了什么办法,应该怎样读好它们的对话。

  2、学生交流:

  (1)板贴啄木鸟、水牛、蜜蜂图。

  说说啄木鸟有什么特征,它会干什么?水牛、蜜蜂呢?

  (2)小青蛙在哪里碰到它们的?它们正在干什么?用“小青蛙在……请教了正在……的……”的句式把它的办法说完整。

  (3)原来小青蛙遇到它们时,它们正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呢。

  3、理解朗读:

  (1)出示图一:显示小青蛙说的话,小青蛙的这句话该怎么问啄木鸟才会乐意回答,先练练。老师来当啄木鸟,哪个小青蛙愿意来试试。(有礼貌,表现出心中的疑问)

  (2)显示啄木鸟说的话,齐读。这句话你们懂吗?板书:捉虫(学生自由发表见议)那啄木鸟为什么会认为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呢?

  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老师做大树,哪位小朋友做啄木鸟帮老师这课大树捉虫。(师:身上有虫,又痛又痒,吸取养份,垂头丧气,无法生长。)

  听到大树的感谢你高兴吗?你能不能把你的快乐通过你说的话表现出来。

  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只啄木鸟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3)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演一演小青蛙和水牛爷爷、蜜蜂妹妹的对话。在3、4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小朋友想想,青蛙应该表现得怎么样?水牛和蜜蜂呢?怎样才能把它们演好?同桌练习表演。

  三、学习5、6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请教了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现在它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

  1、指读第5自然段:出示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你们觉得小青蛙的这句话该怎么读。(理解小青蛙没有弄明白做什么事最快乐,以及不明白的原因)

  它们说的话不一样,认为快乐的事情也不一样,把小青蛙都给弄糊涂了。(指导朗读)

  2、出示妈妈的话:我们来读读妈妈的话,看看妈妈能不能帮助小青蛙解决难题。

  青蛙妈妈的话小朋友们懂吗,能不能结合刚才学的'内容,以啄木鸟、水牛、蜜蜂为例子说说。

  板书:自己能做为别人

  3、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小朋友说小青蛙的问话,老师做青蛙妈妈,老师读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听仔细了。(老师故意板着脸,读得生硬)学生点评(要亲切,要笑着说)

  4、齐读妈妈的话。

  5、小青蛙终于弄明白了(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是最快乐的)板书(擦去什么)

  6、小朋友,学了课文以后,你们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举例说说。四、布置作业:

  1、读贴“己、能”,说说注意点,(己的第三笔,能的左下角的月第一笔是竖)

  2、板演“能”,右边的两个匕上下排列要均匀。书上描红。

  3、课后做头饰,合作表演课本剧。

  板书:

  青蛙做什么事最快乐

  啄木鸟捉虫

  为别人水牛耕地自己能做

  蜜蜂采蜜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 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 、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 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语文教案 篇10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先说一个词语,你仔细听,然后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师:杨柳依依(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选取了其中几个词语写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这些词都描写了一些动人的场景,我们如果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并注意恰当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一定会使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二、导入:

  1、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课题?这个“弦”字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2、“弦”指的是—琴弦,“绝弦”就是—扯断琴弦。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呢?

  三、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己读一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文)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3 (你读的很流利;这一句话不太好读,谁再来读一读;听老师读一读,你再来试试??) 指导读 “兮”是一个语气词,拖音 真好,读文言文,就应该这样慢慢读,慢慢品,读出其中的韵味

  2、听老师读,体会读文言文的感觉

  3.(出示停顿)请同学们看着屏幕上标注的停顿符号,自己练习读一读文章 生练读 谁来读一读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四、初步感知

  同学们,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板书人物)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手头的资料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读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生自学 五、细读品析,感悟知音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一定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课文中有一句话介绍了伯牙和子期,找出来 指生说 他们一个---擅长弹琴,一个---善于倾听。

  你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指生说这里“善哉”的“善”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指生说一个字有多种意思的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这正是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将如何赞叹?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将如何赞叹?

  这是古代子期的赞叹,现代的子期又会怎么赞叹?我们这些90后的子期会怎么赞叹?

  我们的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中华语言文字的另一特点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两句话。 3、同学们,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指生说(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当“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指生说 无论伯牙弹什么,子期都能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来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的知音情。 生读

  5、其实,伯牙和子期的相识缘自一次山间偶遇:(出示资料) 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乐曲)

  伯牙于是把这惊喜、欣喜、与激动化作动人的乐曲在山间流淌, 假如你是伯牙,你最想对子期说些什么? 拿起笔来写在书上空白处 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他们也许还会谈论——人生、谈理想,谈志向??

  同学们,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心的人我们才叫他——知音!

  此时的伯牙真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的人,我终于怎么样? (找到知音了!) 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段话

  6、是啊,人生得一知己难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来相会。无奈世事难料,第二年伯牙如约来到了江边,等待他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坟墓——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学生读。子期已死,伯牙又要回到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这种无人能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那就是—破琴绝弦-- (读)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所有的期望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理解伯牙此时的心情---—(读)

  六、拓展总结: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

  我们一起来读,共同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悲痛之情生齐读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

  2、《伯牙绝弦》全文仅仅77个字,却让我们读出了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读出了情深意长;只有77个字,却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简约而不简单。让我们伴着动人的旋律再读这个故事,把这凝练、精美的语言留在我们心中。

  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