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3-22 23:28:0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5篇[必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5篇[必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整体感知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尝试仿写。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不仅是个健康、纯朴的农村少年,而且非常的勇敢,在作者的心中完全是一个小英雄的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是个健康、纯朴、勇敢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体会“深蓝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写蕴涵着作者对闰土生活的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词语,想画面。

  “妈妈”“雪”“朋友”

  这些画面和画面背后的.事情都不是发生在昨天,为什么你们会这么记忆犹新呢?

  2、有一位朋友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 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方案一: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方案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后提出疑问:不知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三十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美好的故乡,就想到了闰土。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孩子)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 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 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 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六、小结、导读。

  这样两个外貌、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孩子,却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细细地读读课文《少年闰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重点: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 自然段,同学们,看看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6-10自然段

  1、自由读6-10自然段,想想我了解到什么?(从闰土身上体会到什么?)

  2、学生回答。

  3、随机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① 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师:这稀奇的事也就是——少见的事,有吸引力的事。(板书:有吸引力)

  4、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5、学生朗读,评价。

  6、师:同学们大部分选择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这两件事来读,都觉得这两件事有趣、稀奇。准备一下,能否从这两件事中选一件,像闰土一样说给别人听?等会儿,老师来当鲁迅。

  7、学生准备。

  8、说话练习。

  ①雪地捕鸟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帮我捕鸟呀,鸟儿可好玩啦!

  生:……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②看瓜刺猹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管什么呢?”

  生:“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师:“怎么管?”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

  师:“然后呢?”

  生:“走到了,……反从胯下窜了。”

  师:“想不到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真新鲜,真稀奇!”

  9、从这几件事中,你能体会闰土是位怎样的农家少年?(见识丰富见多识广眼界广阔)

  10、朗读

  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

  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二、再读16小节,突破难点

  1、闰土能干、见多识广,我和朋友们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16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

  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三、展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1、“我”和闰土除了身份、经历不同,还有哪些方面不同?(外貌不同)

  2、“我”的外貌怎样?(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

  3、学生练写。

  4、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

  5、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四、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出示:

  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3、想不想知道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

  板书:

  闰土 “我”

  农家少年 少爷

  外貌 ?

  雪地捕鸟

  经历 海边拾贝 四角天空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2、4、5、6题

  教学过程

  一.第2题 自己拼一拼、指名拼这些音节 同位说一说这些音节的声调标在哪? 抄写音节

  二.第4题 听故事《我,我,我,我知道》判断那种说法是这次赛跑的规则。 先小组内说一说,注意说明理由 全班交流 每小组由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发言。

  三.第5题 观察图画写一写 自由填写 小组内讨论 将自己的答案编成一句话 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的'回答没有病句,并且符合图意即可。

  四.第6题 分段朗读 思考:丁丁写字不好是因为什么? 后来他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五.自评

  六.总结

  课后札记: 学生对于这组练习,出错较少,只是在说话练习上,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说不清楚,但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表达水平,要多进行此方面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首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2、学会生字2个,词语2个。

  3、能解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

  4、能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李白、学习、背诵和默写《静夜思》。

  5、会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伴奏音乐、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介绍李白,背几首他的诗。

  2、简短谈话,揭示第一首诗的题目。

  3、释题。

  二、学习这首诗的生字

  1、谁会背这首诗?小黑板上补充诗句。

  2、校对有哪些字不会写?

  3、学习床、疑、霜,和易写错的低。

  三、指导朗读

  1、学生齐读。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的朗读特点。

  3、跟着录音读课文。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明、疑、举、思)

  2、学生试解。

  3、教师补充校正。

  第一句:明,明亮。床前明亮的月光。

  第二句:疑,好像。好像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

  第三句:举,抬。

  第四句:思,思念,想念。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的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看插图,讨论:

  ⑴ 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觉得像是撒在地上的'霜?(用霜 的寒冷来说明他乡没有故乡亲人的关怀的温暖。)

  ⑵ 静夜指深夜,诗人为什么在深夜站在窗前不睡觉呢?(看到月光,想起故乡。)

  2、诗人这样思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思乡之情呢?

  床前 明月 光,↗ 疑是 地上霜 。↘

  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

  ⑴ 在领会全诗所表达的游子在外,思念家乡而夜不能寐的思乡之苦的感情基础上,确定朗读的基调带有伤感,带有情思。

  ⑵ 按五言律诗的节律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怀节奏缓慢,语气伤感。

  ⑶ 一、三句末的延音给人以沉思;二、四句末的停顿则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极又无法言传的感情。全诗结尾则声断而气不断,把作者的思念之情从语流中得到充分表达。

  配乐吟诗。

  3、学生独立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六、总结

  学习李白的热爱家乡的思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简说

  这个语文园地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连”,要求学生把声母和含有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目的是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教材在例子中提示了连线的方法。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行观察、讨论本题的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并总结: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八名学生戴着头饰扮青蛙,头饰上写有八个声母,十八名学生扮小蝌蚪,头饰上写有十八个字。在学生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同时,完成区分声母和读准字音的任务。也可用课件演示:八只青蛙肚子上分别写有八个声母,十八只标着汉字的蝌蚪来寻找自己的妈妈,让学生拖动鼠标完成。找对了,课件显示掌声;找错了,课件显示叹息声。然后以学生扮演青蛙妈妈认孩子的形式个别读、轮读、齐读。

  第二项“读读比比”,是比较形近字。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之差,下面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再一组一组地进行字的音形义比较,其中需突出字形比较。可让两个学生手举一组生字卡片扮演“双胞胎”,让同学们读一读,区分字音,再说一说字形的不同之处,然后口头组词,其余的形近字可在四人小组里读读比比,教师再检查订正。

  第三项“我会找”,要求把带“、”的字分别找出来。要找的十一个字都已学过,画面提示练习以游戏方式进行。教师可在黑板上布置一棵大树,树上贴着带字的“红苹果”,树下有两个写有“”和“”的大篮子。先让学生自行观察、体会,说说这道题的要求。接着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找苹果”的任务,再指名上来摘“苹果”。然后汇报自己摘了哪些苹果,领着同学读一读。最后,教师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有条件的话,可用课件演示来完成这项活动。

  第四项“我会读”,是巩固识字和积累词语的练习。15个词中有熟词,也有由熟字组成的新词。通过读词来巩固认字,增加词语积累。先每个学生自己读,一时记不起来的字可以查生字表(一),再读给旁边的同学听。教师可在巡视中了解认读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自读后问问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读词中注意“爷爷、我们、她们、漂亮”的词尾读轻声。

  第五项“读读说说”,这次练习要学会的句型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教师可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屋子里有什么”,说的内容并不困难,但要注意学生量词是否用得恰当,教师要在学生说话过程中适时指导。基础比较好的班级,还可增加一个练习:说说“有。”

  第六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全诗描绘了一只红冠白羽、漂亮威严的雄鸡。这首诗不用讲解,学生反复朗读,看看插图,大致领会意思就行了。有条件的话,可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我们的.画

  (口语交际)

  一、教材简说

  本课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活泼有趣,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也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

  二、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二)从看图引入,指导表述

  1.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

  2.我们学着他们的样,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画。也可评评别人的画,说说好在哪儿。

  3.怎么介绍自己的画呢?可以介绍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三)组内介绍、评议

  自由组合,可五、六人一组,先互相展示作品再说说评评,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四)图画展评

  把每人的画贴在墙上或黑板上,办一个图画展览,互相观看。评选这次展览的佳作,评选时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积累运用文中形容表情的词语复述、续编故事。

  3、知道生活中,光会笑是远远不够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内心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木偶的资料,了解什么是木偶,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课件出示:

  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

  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只会笑(画笑脸)、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不信)。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研读重点,想象心理

  1.从哪里看出“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重点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导学生从三个“我的”“尖叫”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木偶内心的愤怒。指导感情朗读。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3.读这句话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无奈、愤怒,还有可能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

  “嘻。装得一点都不像!……”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4.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木偶内心的痛苦、伤心。)

  小组分角色读读11--30节

  小结:

  因只会笑,小木偶受尽委屈,漂亮的红背包被抢走,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

  5.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木偶的痛苦、伤心被小女巫用鼻子闻出了。请听听他们的对话。

  分角色读。(同桌对读 、师生合作演)

  6.表演过程中,教师故意问“小木偶”:啊,可怜的小木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时,教师说:是呀,只有一种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并一边在空中点几下,一边说:“给你,这是着急!给你,这是愤怒!给你,这是生气!口头完成练习:

  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地说。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板书)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在蓝鼻子小女巫的帮助下,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小木偶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他向警察局走去……

  六、课外作业

  推荐你阅读《木偶奇遇记》

  板书设计:

  小木偶的故事

  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小学语文教案12-17

小学语文诗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