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最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最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4-12-02 20:11:5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查资料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熟读课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有条件的可以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教师: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

  教师指导:概括文段的内容可以用下列形式

  A.用文段的中心句;

  B.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子;

  C.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的中心内容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

  明确要点:

  A.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

  B.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

  三、研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段,反复朗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第五小节,第六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通过找抒情的语段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学生最易掌握,此教学环节不但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而且教会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处?

  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巩固拓展

  讨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练笔:叙述你所知道的邓稼先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表达你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进一步阅读课文。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录相,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在班上交流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三、速读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四、思考: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总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六、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第二课时

  一、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二、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三、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四、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深刻含义:

  (见课后练习3)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②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你还能从文中找到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语句吗?

  朗读课文片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请举例证明。

【最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7-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7-02

语文下册《望月》教案03-27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1-14

初中语文下册教案11-07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2-27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合集15篇)07-0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17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