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 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前谈话
同学们,旅游,能让我们旅途中放松心情,收获快乐。有一种旅游必须身临其境,有一种旅游却可以足不出户——就是“神游”!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神游一个美丽的国家:泰国(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有着“千佛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 随处可见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泰国还有“万象之国”的别称呢(出示图片)你见过大象吗?你能说说对大象的了解吗?
一、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对大象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大象
1.让我们快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巡视指点
2.交流初读收获: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抓住文中的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来概括地说说 板书(印象)板书:中心句
(自由说)点评 {你说的很有意思。
{你很会抓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
{你还会从课文中找中心句来说呢!像这样的句子谁再来补充?
小结学法: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都了初步的印象,像这样的课文,我们有时候可以抓住中心句来读懂它。
3.现在请你带着对泰国大象的感受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词语吧
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效果,你能说出几个词语呢?
简单交流——点评,引导归类
{1.准确,量大——你找到了描写大象悠闲、聪明而有灵气的词语
{2.只找到一两个词语——你找到的是描写大象……谁还有补充吗?
小结:【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很细致,记住了很多词语,不少同学还在文中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真是个好习惯。
同学们找的这些词语,描写了大象多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来分类积累一下:(出示表格)试着自己积累一到两组,速度快的可以多积累一些,把字写端正。
交流:你积累了哪组词语?谁来补充?——
4.老师也摘录了一些,请你先对照一下,没有写的可以补充完整。
5.朗读词语: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吧,你看到了怎样的大象?谁来读?第一组
{读得不好:不要紧张,你把语速放慢点,可能就会读出那悠然自在的感觉,你再试试!
谁再来试试!{真是一头悠闲自在的大象啊}——请女生像她一样,一起来读读
第二、三、四组词语:
后面三组词语请大家先自由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大象的特点。
谁来读第二组?
{我想,如果你能加点气势,肯定能读得更好!你再来读读!——谁再来读读?
{你真是一头勇猛、能干的大象!
{请男生一起来读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大群勇猛、能干的大象。}
第三、四组 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小结: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好词语,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悠闲温和、勇猛能干、聪明而有灵气的大象。在平时读书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分类积累词语,提高学习的效率!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请你用概括小标题的形式简练地写在语段旁边。——板书:画面 巡视指点
自由交流:相遇 按摩 跳舞
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大象会为人们做按摩非常有意思,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地来读读这个画面:请同学们读大象的句子,努力体会蓝色的词语,其余老师来读!
小结:这画面可真有意思啊!
四、升华感情
1.但是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还是——看大象跳舞(生接)——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出示第5自然段部分
2.让我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描写大象跳舞的词语,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预设:
【动作:你说的这些都是大象舞蹈的——板书动作 你找到了这一句
大象的舞蹈动作有哪些?拿起笔圈一圈!交流——在一般人印象中,大象总是很——笨重的——可是这里的'大象的舞蹈,却给人?的感觉——谁能带着轻盈的感觉为我们读读第二句。
{读得不好:你读书时可以想象一下画面,用轻快的语气,可能会读得更好!你再读读!——轻盈多了!谁再来读读?
{读得好:真是一头舞姿轻盈的大象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象的舞蹈,读出节奏感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画面——你感觉到了那里热烈的气氛 板书
怪不得人们都要拥上去和大象跳舞呢,这个拥字让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表情引导:人们是那么快乐,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那大象呢? 板书表情
大象也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引读最后一句:我想,如果大象会笑……
4.小结:这样热烈的气氛,这样快乐的人群和大象一起舞蹈,其实这就是——“与象共舞”, 这境界如此美好,怪不得最令作者难以忘怀!
配乐齐读: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融入热烈的气氛中,与大象共舞吧!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身在泰国了。
【作家冰心曾这样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这与象共舞的境界就是一种真正的美,和谐的美。 板书和谐
这样的和谐之美都来源于作者那美妙的文字。
五、小练笔:
作者正是通过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抓住热烈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们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那和谐美好的境界。我们也来学着写写吧!
1.看视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视频,分别是看大象投篮和倒立。请同学们边看边注意当时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想象人们的感受。听清楚了吗?
——观看视频——我们还可以从图片中寻找灵感。出示图片2张
2.回顾词语:看了视频,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你还可以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出示,哪些可以运用?现在我们要开始写了
3..出示题目: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以它为开头,模仿者作者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把那快乐的气氛、大象的动作、表情和人们的感受写出来。
2.学生开始写 幻灯片展示
3.交流点评3-4人
六.总结全文
“与象共舞”这样的美好和谐的境界,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最向往的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小到一朵花,一棵草,也能达到这“与象共舞”的和谐境界!让我们共同期待!
板书设计:
与象共舞
悠闲、温和 相遇 中心句
勇猛、能干 气氛
聪明而有灵气 按摩 动作、表情
跳舞 人们的感受
和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能正确划出写野兔与老鹰搏斗的句子。
4.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种动物,它们是——(教师出示“野兔”、“老鹰”贴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评价这两种动物的?请用·怎么样的野兔”或“怎么样的老鹰”来说一说。
2.师:当野兔遇到老鹰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3.师:今天呀,我们可要认识一只不平凡的野兔,看看在它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内容?
2.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4.接龙读课文。[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沪教版教案]
三、抓住重点,学习主文。
1.学习第一节:作者在野地里发现了什么?齐读第一节。
2.引读第二节:我正要去追——(生读)
3.重点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说一说:在这两小节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内容?师板书
(2)师:弱小的野兔是如何用巧计战胜了凶悍的老鹰的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老鹰向野兔进攻的'句子,用曲线划出;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3)小组合作学习。
(4)反馈交流。随机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读出老鹰的凶猛,野兔的机敏。
(5)师:这真是只不寻常的野兔,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节,领略这一奇异的景象。
齐读第三、四节。
(6)师:现在,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插图和提示,来说说野兔是怎样用巧计战胜老鹰的。
忽然野兔,。那只老鹰,·突然,野兔,,一连几下,,,。原来,。
1.师:学了课文后,这只野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你再用“怎么样的野兔”来说说。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对呀,在一定条件下,弱者也能战胜强者。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落实练习,课外拓展。
1.组词:
割()放()府()
害()防()俯()
2.说一说:老鹰在天空中怎样飞?演一演,再说一说,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
盘旋斜着身子扑棱扇动翅膀俯冲
语文教案 篇3
六年制语文第九册新选古诗《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诗句简析
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墙角点明梅花开放的位置幽僻。数枝几枝,言极少,说明形影孤单。如此形单影孤,不禁使人生出怜爱之情。
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咏梅之作不少,仅就梅花而咏梅,则无论是形象和意境并无高远之处。而凌寒一句则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凌寒,冒着严寒,实为全诗点睛之笔。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本自然规律,而一凌字则付与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傲立严寒,坚强不屈,不由使人顿生敬畏之情。不仅如此,诗人还以独自来修饰开,让人觉得梅花气压群芳,孤傲无比,这般傲姿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虽言不是雪,而偏偏联想到雪,以雪作比,意梅花色洁如雪,这般清丽高洁,实非白雪可比。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袭来。联系第三句可知,作者三、四句运用了倒置的手法,既强调了梅花色洁如雪的特点,也突出了它幽香袭人。纵观全诗,词句虽清丽平淡但意蕴含蓄,寄寓深远。结合诗人当时的情况(推行变法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及个性,不难体会到作者赞美梅花凌寒独放、洁白清香,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坚贞不屈,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梅花》这首诗诗意明白晓畅,参考注释学生基本上能说出诗意,故教师可把指导重点放在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上。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
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
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
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第一、二句。
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
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
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
第三、四句。
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
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
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探究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4、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无穷的探索空间,无穷的精神启发。我们要感谢自然,感谢她给予我们的这一切。在这神秘的自然里有许多让我们震惊的事,(出示图片)还记得斑羚飞渡吗?那悲壮的一幕曾让我们的心灵受到过极大的震撼。我们曾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们却无从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救行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自然界里,这样的难解之谜还有很多。
(出示旅鼠图片)
这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也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课文,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⑴找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生字。
⑵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认为值得我们积累的生词。
2、正音 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媲(pì)美挑衅(xìn)迷惘(wǎng)笃(dǔ)信
啮(niè)齿滑稽(jī)徘徊(huái)逃窜(cuàn)
3、解词。
教师出示重点生词,解释并运用(造句)。(学生积累生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过渡:(评价预习情况)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找出旅鼠的奥秘)。
(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归纳形成板书: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多媒体显示)
⑴惊人的繁殖能力;
⑵控制繁殖,吸引天敌;
⑶死亡大迁移;……
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⑴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⑵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⑶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3、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⑴教师过渡: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⑵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5、教师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师生交流,适时出示多媒体:
(显示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1955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我的调查证实,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长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已经达1300万之多。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将达8亿多,五十年后(即20xx年)将增加到26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xx将达高峰14.7亿。
启示:1)、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2、本文的文体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自然是伟大的,是可爱的,是生我养我的家园。然而,人类为了经济和物质上的享受,让我们的家园遭到了破坏,自然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满目苍痍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们的家园吧!我们生每一个人都应该觉醒:别再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六、拓展迁移(灵活处理)
1、师过渡:老师在导入时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4、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5)
1、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尾巴象把伞,机灵又可爱。松树是他家,森林它最爱。(出示松鼠图片)
2、出示松树,(松树)结在上面的就是它的果实,叫“松果”,小松鼠特别爱吃。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情况,自学生字。
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再去读读生字,待会我们来比比哪个同学能把生字读准确。
2、抽读生字。(用比赛的形式抽同学上来读会读的生字)
3、多种形式读。(重点用动作的.形式,理解眨)
4、组词读。
(三)学习课文。(过渡:同学们学得真棒!那读课文,你们行不行?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数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6个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
2、学生练读,抽学生读。
3、学生自悟,相机指导感情朗读。那从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突出高高兴兴,重点读好“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是呀,小松鼠当然是特别高兴了,因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下面你自己练读一下这个句子)
4、练习说话。(那么……那么)
师:举例;苹果那么红,那么大。
4、再读句子。
(2)学第二自然段。(过渡:是呀,小松鼠正吃得津津有味呢!忽然,松鼠眨眨眼睛,究竟它想到什么了?
1、抽生读、学生练读、表演读。
(3)学第三自然段。
1、师范读,边出示课件。
2、看到了这些,听到了这些,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生读。
4、是呀,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你能帮它想想办法吗?学生说。
5、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比较,得出植树是最好的办法。
6、对,松鼠也想到了好主意,究竟是什么呢?请小朋友读4—6段。学生读。
7、汇报松鼠的好主意。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小松鼠真的这么做了吗?)
1、学生回答,说理由。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抽读,齐读。
课外实践:以后森林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把它画出来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阅读教案09-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7-02
语文园地教案12-13
语文园地的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