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时间》是新世纪小语教材第二册第11个主题单元,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选编了一首古诗,一篇主题课文。并在语文天地中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讨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渗透。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认知特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说话练习。
2.学习朗读课文,进行情感渗透。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懂得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注意听如你们的.答案和屏幕上出现的字一样,[课件演示:时间]那你就猜对了!全班一起告诉我,答案是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继续学习13单元时间。
二、感知时间,学词语
(一)现在时间是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闭上眼,听,这是什么声?[课件出示钟]在你们闭眼听钟声的时候20xx年5月21日9时13分再也没有了,全世界哪儿也找不到了,时间真是一去不回呀。
(二)复习《长歌行》,[课件演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插件]提示背诵语气。
(三)拼读词语,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关于时间的词语你还知道那些?
2.这也有些关于时间的词语,你们想知道是哪些吗?请你拼一拼。
3.[课件演示音节]请小老师带全班读,互相检查书写情况,纠正错误。
三、学习关于时间的谚语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读谚语,在组内背一背。
2.[课件演示谚语]合作结果全班交流。 3.你能说说这两句谚语都告诉我们什么?
四、学习《小河流过我门前》
读一读,想一想:小河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五、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1.小组汇报课前实验结果。
2.推荐汇报。
3.小实验:一分钟能写多少字。
4.评出最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5.小实验:一分钟能认多少字?
6.认字比赛。
7.小结。
六、观察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1.关于时间你们能像他们一样提出问题吗?
2.讨论:你将如何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作业布置:回家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名言,做成书签,互赠、共勉。
语文教案 篇2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声音游戏。把听到的声音用“┄┄(情况)下,┄┄(事物)发出┄┄(怎样的)声音”句式说出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声音,学生当场造句)(鼓掌鞭子声炮声鱼跳水棋子落地)
教师归纳:大家说得都很精彩,我们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里,只有你有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桂文亚的这篇随感式的小品文。
二、配乐朗诵课文:
教师学生共同朗诵课文,在悠扬的乐声中感受文章的美。
三、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诗情画意的文章,我们来说一下“文章
用描述了。”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声音。
四、细部探究:
(一)探究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1、大家能体会到文章用多种形式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那文章主要描述了哪几种声音?(蒲公英梳头、80只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你喜欢文中所写的哪部分声音?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仔细品味,大声朗读,然后把你的意见说给组里的同学听。(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2、学生谈完后,教师借机发问:蒲公英梳头、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你原来听到吗?学习了这篇文章,如果再遇到类似细小的声音,会不会听见呢?你会留意哪些看似无声,其实有声的例子?(花开的声音、竹笋破土而出的声音、柳絮飘落的.声音、写字的声音、蝴蝶振翅的声音、妈妈的脚步声、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盖被子的声音、父亲的轻声叹息、教师的循循善诱、朋友递铅笔、橡皮的声音、老师擦黑板的声音、用粉笔写字的声音。)学生由感受自然界的声音上升到生活中的声音,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声音。请同学描述一下这种声音。通过描述,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的不同之处,就是声音中蕴含着一种亲情,多了一份爱。
(二)探究文章主旨
1、生活中原来不经意的声音,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却听到了,为什么会听到?(因为用心去听)怎样用心去听?请大家结合书上的相关语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从书上找出重点句子,从选择、思考、专注、辨别、联想、想象等角度回答。
教师归纳:只要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味。
五、拓展练习:
设计声音练习,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写出感受。
过渡:在声音里,我们得到快乐;在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同时我们也在创造声音。下面,就让我们体验作者推荐的几个声音游戏。请一位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1、学生做声音游戏,并提问同学:听到什么声音,有何感受。A学生嚼脆脆的饼干,硬硬的糖果;B报纸揉成一团,缓缓舒展;C录下自己跟家人的一段对话。
2、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生活感悟。大家齐读。(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唤醒。)
教师:快把耳朵叫醒,快把心灵叫醒,让我们敞开心扉,感受生活。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森林狂想曲》。(多媒体播放音乐)
3、在动听的音乐中,你一定听到很多声音,有众多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吧!(写完后全班交流,教师鼓励性评价。)
六、课堂小结:
大家在心中把声音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聆听,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倾听而更加精彩。
七、布置作业:
1、把听到的《森林狂想曲》编成一个故事;
2、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资料,较全面地了解奇妙万千的声音世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等六个生字,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 称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
4、能用“一边 一边”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 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生字“称、象”
2、读课题后质疑,师梳疑:谁称象?这是头怎样的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诀窍。
注意“称、秤、和沉”的区别。 艘是平舌音。株、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认读生字卡片。
三、自渎感悟。
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2、教师示范朗读。
3、自渎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方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书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是船身压低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瑟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即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6、读后表达。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四、指导识字。
要求一看,二描,三写。
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指导四点底。
“象、像”二字指导象字: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x”,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 称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六、课外实践: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
4、能用“一边 ……一边……”说话。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
二、我会说。
小组联系用“一边-----一边------”说话。在指名说。
三、我会读
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评议。
四、我会讲。
讲一讲自己课外收集的动脑筋故事,评最佳故事员。
五、我会讲。
选择你愿意写的一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六、我会填。
在 ·再
我( )家里看电视。
放学了,我们和老师说“()见“。
田方()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书,()写字。
《称象》教学后记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聪慧,更可贵的是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很多官员,如果曹操下令让他的官员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羊,也可以是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大象,因为一只羊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官员重量的总和要重。”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发言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大的推动力!在这节关于称象方法的新设想中,我发给两位学生各一份证书:新设想奖。当我看到学生双手捧着证书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激动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与此同时我真诚地为他们喝彩。
我想,尽管学生的创新求异有时是不成熟的,或是可笑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1、播放民歌、渲染气氛。(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说说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2、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他们的民歌都不相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朗读课文
1、朗读文章(播放朗读音乐),思考:看看本文写了什么事?有几个场面?
2、指名回答: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个唱歌的场面?分别在哪段?
3、虽然同是唱歌,但它们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个年轻妇女的?(齐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象?
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位唱歌的妇女呢?
4、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
思考讨论: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①写了些什么景物?作者写这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②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③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赶马女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唱出什么样的歌?(齐读第4段。)
5、“金满斗会”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齐读第5段。)
6、讨论:作者描绘了这三个唱歌的场景,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情感?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四、小结
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吧!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 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类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郑文光,生于1929年,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54年发表科学幻想小说《第2个月亮》,后即致力于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写作。作品文字质朴流畅。故事构思新颖,人物形象生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思考:读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
2、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21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第二部分(12-20)介绍宇宙中的恒星系以及宇宙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是运
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部分(21)说明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有几个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 1、(1)开门见山,以亲切的口吻召唤读者,引出说明对象。
2、(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
3、(7-9)介绍恒星的其他情况。
4、(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5、(11)小结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阅读第2-6,思考文章怎样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的?
明确:作者先总说恒星。将人们对恒星的感觉和恒星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火热的太阳”说明恒星发光发热的共性。然后突出介绍了恒星的一个共同特征:热度非常高。
第2段的最后两句回到人的感觉上来,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第3-5段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恒星按体积、密度、温度、引力等方面加以说明。
第6段是第二层的小结,作者用两个“全都是”总结了恒星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发光发热”的共同特征。
阅读第7-9段,思考:作者介绍了恒星的哪些其他情况?
明确:先说明恒星的附属天体——行星。作者从太阳拥有行星推测宇宙中别的恒星也会有行星饶着它们转。
接着说明恒星间的距离。恒星间的距离本来是大得无法想象,作者却用假想的宇宙航行方式,列出数字,把它表述得很具体。
然后说明恒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作者先极言恒星之大,接着说把它们放在宇宙空间里去,只不过是“大海里的小滴”,“也许还要小”,这就使读者对宇宙之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第10段,思考:作者介绍宇宙里的星云,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星云的多,难于计算
星云的组成:尘埃和气体
宇宙里的星云 星云的位置: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云的厚度: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
星云的分类:亮星云、暗星云
四、小结
课文介绍宇宙里有些什么,从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五、布置作业
1、 探究、练习一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炫目、灼热、茫无涯际、广漠、汹涌、稀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 学生阅读课文第12—20段,思考: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14段):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第二层(15-17段):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段):说明宇宙是运动的。
第四层(20段):小结第二部分,“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二)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明确:
银河系是太阳所在的恒星系,太阳是一颗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从银河系开始介绍是顺理成章。作者说明了组成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用“铁饼”这个比喻说明银河系的整体形状,用“环”这个比喻说明从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并引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宇宙之美,然后用巧妙的惊叹和设问,列出数字,用“一千万万”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进行对比,说明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阅读第15-17段,思考:作者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的?
明确:
宇宙里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千千万万个,不可能一一说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这例,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距地球极其遥远,并进而说到每一个恒星系之大。然后说这样大的恒星系已经发现的虽然“数以亿计”,但“仍然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从而进一步突出宇宙的无穷无尽。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
这一段共两句话,前一句说明过去人类无法飞出地球去,尚且能认识星星的体积、温度、有什么元素、怎样运动,后一句由此推论,今天科技大大发展了,更有利于认识宇宙的奥秘。这样的结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
四、探究活动
思考: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宇宙有些什么的'?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A、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
如,为了说明恒星的温度,作者列出数字:“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为了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列出数字:“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B、作比较:用一般人可以感知和事物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人们凭直觉的经验,由已知认识未知。
如: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非常小时,拿它和地球上的空气以及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作比较。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引力极大时,用地球上成年人的体重、白金的重量经及人们能承受的压力作比较。
C、用比喻: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体,这样可以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情况。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D、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恒星时,将恒星按体积分为大、小、中三类进行说明。在说明星云时,依据它们所在位置能否反射出光亮,分为亮星云、暗星云。
E、举例子:如,说明恒星系时,先举银河系为例,说明组成恒星系的恒星数量、恒星系形状,以举出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通过介绍它距离我们那样遥远,说明宇宙的辽阔。
以上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思考:
1、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一“万万”就是一亿,为什么不说“一千亿”而说“一千万万”呢?)
2、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吧。(去掉“想来”似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文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间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阅读教案09-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7-02
语文园地教案12-13
语文园地的教案12-25
[精选]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