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8 09:21:5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汇总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故事《草船借箭》

  教学过程

  七、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能)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板书: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书面表达的,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板书:缩写故事)

  八、启发思路

  1.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删减: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5.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2.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

  4.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他了。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5.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九、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十、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一,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二,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板书设计

  摘录和删减

  缩写故事保留原意,浑然一体

  改写和概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2、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体会白衣天使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白衣天使吧,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献身护理的南丁格尔

  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年幼时,随父亲侨居在英国。长大后,自愿放弃安逸舒服的生活,随军到前线率领一班护士去做救护伤员的工作。当时用品奇缺,卫生极差,而且耶里的医生对她还抱有敌视态度。但她抱着崇高的理想,战胜了一切困难,她的努力,竟使军医院面貌改观,以致士兵们都称她是“提灯女士”。1856年,她被提升为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次年,由于她的努力,成立了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又在当年建立起军医学校。1860年,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了南丁格尔护士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以后她又创立了助产士及济贫护士的培训工作,她的成绩卓著。

  一位大家的闺秀,在家丰衣足食,自己可以不动手,还有婢仆来伺候,岂不快乐终生吗?但为何南丁格尔放弃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事脏污累人的病人呢?这还要请南丁格尔自己来回答。她在1850年的日记中写着下面这些话:“我今年刚好三十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的那一年的年纪相同。从今以后,我不能再做儿戏的事,不能再有无谓的思想,不能再谈恋爱和婚姻。主啊!求你使我今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

  原来南丁格尔有着更高的目标,她的虔诚信仰使她发出了炽热的爱,她效法耶稣去服务有疾苦的人。她曾给她的姑母写信说:“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作基础。谁能说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残酷无比的呢?而他所得到的幸福,也必定是非常的。工作,努力工作,知道天主必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中间并不掺杂着丝毫虚荣心,完全出于一片爱主的热诚,试想这样的工作何等令人羡慕!”

  青春为一般人是宝贵的时刻,美好而甜蜜的时刻,但南丁格尔却认为它是危险的时期,她为没有被这时期所伤而感到高兴。在1851年他给父亲的信中写着:

  “我高兴我的青年时期已经过去,更喜欢它永远不再回来。这完全是无知和受束缚的时期,充满了不能成功和幼稚的思想。希望今后我真正能占领我自己”。

  她很注意善用时间,她在日记中写着:“这是旧年的最后的一日,我高兴这一年已经过去,可是我确定这一年并不是虚度的。我把我的宗教信仰从头到尾检讨了一番,我已渐渐能认识上主了”。

  她的事业心是从小就有的,并且非常强烈,她的日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今日的思想和希望是从六岁起就种下的',这并不是我强装出来的。我以为世上最不可少的,乃是一种职业,一种专门事业,这事业必须是社会上最需要的,而且能使我将全身的精力都用在上面,这是我日夜希望的。有一时期,我曾热切想受大学教育,得高深的学问;可是这不过是暂时。我毕业唯一的志愿就是看护事业,万一这志愿不能成功,就专心办教育事业,我所想办的教育是对堕落的人,而不是普通年轻人。”

  南丁格尔做事只是为天主,不图人的赞美。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英国人民准备欢迎她的归来,政府还派一艘战舰去接她,她婉词拒绝了。而于1856年八月的一天,一个人悄悄地回到了伦敦。1907年英王爱德华赐她最高荣誉勋章,她并不重视,只静居乡间,一心关怀护士训练工作的推展。1910年南丁格尔去世了,按照她的遗嘱不举行国葬。而她的事业则永远流传下来,英国人为纪念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而闻名于世的南丁格尔,特在十英磅的票面印上了她的图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白衣天使》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涵。分组讨论交流。

  三、熟读感悟: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分组讨论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南丁格尔为什么要作护理工作?她身上具有什么品质?

  四、拓展延伸: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你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2、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体会白衣天使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涌现出那么多白衣天使,非典是一次人类与疫病灾害的较量,虽没有敌人的攻击,却有病魔的来袭;虽没有可怕的战争,却有殊死的搏斗。面对非典型肺炎的威胁,我省一部分护士已经走上了战场。她们忠于职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她们比寻常人更知道病魔的凶险,也有与寻常人一样难以割舍的亲情,但她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以自己弱小的身躯,光大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用真诚的爱心谱写着新时代可歌可泣的篇章。她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赞誉。

  二、熟读感悟:

  在熟读的过程中感受南丁格尔的高尚品质,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三、资源开发:

  在去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白衣天使,你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吗?把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听。

  四、拓展阅读:

  把听到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中。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生于意大利的历史名城佛罗伦萨,后来随家迁居英国,她幼年时就怀有一颗仁慈而美好的心灵,鄙弃养尊处优和无聊的社交生活,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于1850年离家去普鲁士学习护理,接受短期的医护训练,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职。

  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英国战地医院管理不善,条件极差,又没有护士护理伤病员,士兵死亡率高达50%以上,南丁格尔得此消息后,立即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四所战地医院里进行服务,当时,前线药品缺乏,水源不足,卫生极差,但她毫不气馁,竭力排除种种困难,为伤病员解决必需用品和食品,组织士兵家属协同工作,增加他们的营养,从而使战地医院面貌改观。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下降到2.2%,她的功绩顿时传播四海。

  南丁格尔亲切慈祥,热爱伤病员,工作严肃认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的管理才能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黑暗的深秋,她手持油灯巡视病房,无微不至照看每一个伤兵,卧床的伤兵感动得躺在床上亲吻着落在墙壁上的她的身影,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热爱,并一致称呼她为“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地为伤病员所做的忘我奉献,激励了后来不久成立的红十字会的成员,也正体现了他们的人道宗旨。因此,在她生前、国际红十字会在1907年的伦敦大会上就设立了南丁格尔奖,作为鼓励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1912年,即南丁格尔死后第二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上正式确定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1912年,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业绩,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作为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纪念南丁格尔举行各种活动的日子。最初称“医院日”(HospitalDay),也称“南丁格尔日”(FlorenceNightingaleDay),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NationalNurseDay)。在这一天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学习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进而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锡(xī)林郭(ɡuō)勒(lè)大草原

  内蒙[měng]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kuò)而又美丽的。[句导读:开篇点题,并且概括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特点之一:广阔而美丽。]

  段导读:总的讲了锡林郭勒草原广阔而又美丽。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①“绿”和“铺”两个字分别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 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②这句话具体写出了草原上野草怎样的特点?]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③这个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ɡ)花,散(sàn)发着阵阵清香。[④这两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野花的特点的?]

  段导读:这段话从野草、湖水、野花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而又美丽。

  草原不仅(jǐn)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段导读:概括地讲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是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矫(jiǎo)健的雄鹰 (xióng yīnɡ)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⑤这句话写了草原上雄鹰和百灵鸟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成群的牛羊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 [⑥“安闲”能不能改成“安静”?]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句导读:写小马驹撒欢儿时的活泼、可爱,是热闹的草原不可缺少的风景之一。]偶尔(ǒuě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⑦这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什么?]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⑧“散落”一词说明了什么?]牧(mù)民骑(qí)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huī)舞着鞭(biān)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句导读:写牧民骑马放歌的情景,草原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也体现了草原的特点——欢腾。]

  段导读:作者抓住草原上有特点的事物,通过人和动物的活动,写出了草原的勃勃生机。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锡林郭勒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摘录并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能说一说你去过什么地方?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去过草原吗?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看看吧。

  二 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练习扩词。

  2.同桌相互检查读字、记字。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广阔:宽广。 偶尔:偶然。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丹”,注意不要多写一点。

  6.认读多音字。

  四 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比看谁读得流利。

  1.教师可以用锡林郭勒草原的风景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本课有好几个多音字,如“蒙”“没”“散”“嚼”。在初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应列出其他读音,并体会它们的意思。

  3.教学本课生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比如形近字对比法、分析形声字形旁声旁法,扎实写好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投影。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二 细读课文,感受美丽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2)讨论理解。

  ①句子理解。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一个“绿”字,写出了草原的一大特点——草多。“铺”说明了草原的广阔与平坦。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这句话具体地写了野草的颜色及茂盛的特点。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A.想象宝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湖水像宝镜?

  B.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C.谈谈你的感受。

  ②除了青青的野草和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草原上还有什么呢?

  ③填空练习。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 ),粉红的( ),宝石蓝的( ),散发着阵阵清香。

  (3)投影出示大草原图片,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①边看画面边听,感受大草原的美丽。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5)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然后展现了( ),最后是( )。

  过渡: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太美了!它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3)讨论上面的问题。

  (4)师生对读课文,感受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老师读描写动物名及牧民的部分,学生读描写他们活动的部分。

  (5)练习说话。

  ①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②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三 想象、创新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感受到了草原是个美丽、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2.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3.请你回家后当一次小导游,向家人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长征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