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11 15:44: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锦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语文教案 篇2

  我的信念

  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四、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范读课文

  3、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4、梳理信息

  5、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①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 科学

  ②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6、重点研读

  ①研读内容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②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7、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8、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9、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10、信息反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XX》,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XX)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XX?孟浩然留宿建德XX。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XX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看课文,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读好。自由读《宿建德XX》(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

  2、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在古诗中大家都能读好这些生字,我们去掉古诗的语境,你还能读准这些生字吗?

  3、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自读)来,你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他读得真不错,那我们向他学习,大家齐读《宿建德XX》。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同学们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XX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看板书)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齐读)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无比幸福)现在我们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XX,你又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XX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思念亲人了;(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感到寂寞了;(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怀念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身途经建德XX,面对四野茫茫、XX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读出了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5、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孤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月亮又会怎样的劝慰他呢?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它写下来吧!

  6、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XX清月近人”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XX清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罢罢罢,还是看这里,有的只是——“野旷天低树,XX清月近人”

  7、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XX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五、全诗回读、情感共和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不变的月。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知己,朋友,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XX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让我们这份愁情托付XX中的月儿,通过我们的背诵,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回读或背诵全诗指名背小组背比赛背)

  在月亮的光影里,我们看到诗人的背影如此美丽;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个诗人都曾经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它以如此的凄凉带我们到那诗人的编织的清幽淡雅的诗的境界之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一定可以跨越时空,体会古诗的无限境界。(齐背古诗)

  六、拓展:

  读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

语文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oeiu{”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c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c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cs”的音形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z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c”。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c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习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s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电脑博士指导书写

  (1)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四线三格,我们看看电脑博士是怎样书写“zcs”的?比比谁观察得最认真?仔细看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an,轻捷,油蛉líng,斑*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u,书塾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

  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教育。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

  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

  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作业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教后记: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表现在对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让学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范围。学生有一个相对宽裕自由空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撇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撇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平撇、斜撇、竖撇、短撇、长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图示: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图示: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斜撇、竖撇、短撇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千 升 生 左 牛 开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这些字都是先横后竖

  生:先两横再竖,最后一横稍长。

  左:撇不能太长,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

  牛:第二个横稍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7

  汉字“以形解意”活动

  活动目标

  汉字属表意文字,她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哲理、一个意象、一种情感。利用汉字的这种特点设计“以意解形”活动,可以让同学们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同时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想象能力,激活大家的思维。

  以形解意的方式:

  ①、解形

  如:旦:太阳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本:树根。

  武:止戈。

  海:无处不是水,处处皆是水。

  歪:不正则歪。

  涉:步走于水中。

  灾:一场大火烧毁了房子。

  幽:山岙里摇曳着几丝阳光照射的影子。

  册:许多竹简,用一条线连着。

  ②、会意

  如:人:撇是男人,捺是女人,男女组成了世界,怎能重男轻女?

  孀:旧社会,女人成了寡妇就像着了霜一样。

  安:家里有女人,过日子才会安稳。

  愁:秋天,秋风瑟瑟,落叶满地,此心何苦?

  淼:水的世界。

  时:时光是用寸来衡量的,要珍惜啊。

  忘:无心怎能不忘,学习宜用心啊。

  信:做人要时刻恪守自己的话。

  劣:竭尽全力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力不足,事情必糟。

  跌:一失足成千古恨。

  忐忑:心儿上上下下,起起落落。

  森林:天啊,那么多的树。

  容易出现的错误

  ①、顾形不顾意如:秋:用火烧禾苗。

  ②、无创意、情味、哲理如:囚:人被关在房中。

  活动过程

  ①、教师讲清“以意解形”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

  ②、学生独立尝试,个选择5个字进行解形。

  ③、小组交流。

  ④、小组代表发言。

  附:学生作业

  孙:比儿子小一辈的叫孙。(包景普)

  明:日月同辉。(包景普)

  泪:眼中有水。(郑瑶瑶)

  瞎:眼睛受到伤害。(郑瑶瑶)

  蚀:有虫在不断吃。(施凯亮)

  休:人靠在树休息。(施凯亮)

  耕:用农具在田里干活。(曹奔)

  灭:把火盖住了。(张翱宇)

  秋:禾苗像火样红的季节。(郑建博)

  氓:逃亡的人民。(凌申杰)

  张:把弓拉长。(施希增)

  鑫:一堆一堆的金子。(倪鑫跃)

  笔:毛笔的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陈斯)

  男:田里的苦力。(黄杰)

  孬:不好。(黄铖宇)

  愧:心里有鬼。(凌申杰)

  睡:眼皮垂下来。(张翱宇)

  吞:天大的口才可以吞。(郑建博)

  焚:火烧着了树林。(张翱宇)

  娘:在每个儿女心目中,母亲都是好女人。(谷亮亮)

  图:从窗子里看到的冬景是一幅图画。(朱靖靖)

  从: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后面。(朱靖靖)

  魁:可以跟鬼打斗的人身材一定魁梧。(朱靖靖)

  艳:丰富的色彩。(倪鑫跃)

  汗:活干累了流出的水。(倪鑫跃)

  熄:火休息了。(倪鑫跃)

  诬:古代的巫师说的话没一句是真的。(林琼政)

  仙:一个人隐居在山中,悠闲自在得像神仙。(陈斯)

  人:撇是男人,捺是女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常常有一个女人。(黄杰)

  浊:水里有小虫子。(陈默)

  聪:会用耳朵听,会用眼睛看,会用口说,会用心想,才叫聪明。

  唱流行歌曲,品美的语言

  ——“且歌且吟品语言”活动

  活动目的

  用流行歌曲来表现自己的生活。以学习语言为目的,通过活动积累语言、抒发性灵、品味语言。

  活动过程

  1、明确要求

  用流行歌曲表现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 表现人。如: 尖子生: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差生:伤心总是难免的'

  ②表现事。如:高中生减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上课了,不得不放下心爱的课外书:让我再看你一眼

  做多项选择题: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2、容易出现的错误

  ① 克服思维定势,不受歌词原来所表达的内容的限制,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如:用表达友谊的歌词,表达考试时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的心情: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用表达人生态度的歌词,表达长跑的感受:何不潇洒走一回。用表达思念的歌词,表达对历史的感受:过去的时光难忘怀。

  ② 要善于联想。生活与歌词的联系,可从相关、相似等方向展开联想,拓宽思路。

  3、尝试写作

  准备工作

  ①、回忆一些自己熟悉的流行歌曲的歌词。

  ②、准备十首流行歌曲的歌词,供学生选用。

  ③、提供多一些的范例。

  清华北大: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考试: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考试得满分:千年等一回。

  下课铃: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批评好学生: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坐在上学的车上: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

语文活动课教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