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评价作家作品:
2 .学会品读文段,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3 .积累体育名言名句。
4 .组织开展‘走向世界,感受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会评”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小学几年来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而且还拜读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你最喜爱哪一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呢?现在我们就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2 .同桌文流,小组文流。
3 .投影出示一篇美文,引导学生说说喜欢这篇文章的理由。
4 .学生从文章内容、语言、立意等方面文流自己喜欢某一篇文童的原因。
5 .全班交流汇报。
二、学习’.我会读”
1 .投影出示书中文段,教师配乐朗读。
2 .学生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段,边读边想象,把文段中的语言文字化为美的.形象。
3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
( l )你从这个文段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的“沉静”?
( 2 )你喜欢这个文段吗?为什么?
4 .学生朗读。
( l )你打算怎么朗读这个文段?和小伙伴们交流自己选用的朗读形式、语速、语气。
( 2 )自己美读文段。
( 3 )全班展示。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把自己对秋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师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5 .评选“美读小能手”。
三、学习‘.百宝箱”
1.激情导入。
2 .投影出示”百宝箱’”中的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名言。
( l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 2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体育名言的大致理解。
3 .多种形式读、背名言。
4 .交流其他有关体育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大释台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节日是人类精神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的百花园,一起去领略这座百花园中万紫千红的景致吧!
二、播放录像带,欣赏世界各国人民欢度节日的情景
三、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介绍世界各国节日的由来。
2 .介绍节日中的奇闻趣事。
四、播放一段中国人民欢度国庆节的录像
1 .学生观看录像,感受人们欢度节日激动的情景。
2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这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民欢度什么节日的情景?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 .学生文流汇报。
五、展示台
课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各国的节日”为题,办一期手抄报。比一比谁的手抄报办得更好。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
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难点: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内容和步骤:
А预习
字词障碍扫除
1、读准字音
刎给事无稽校
2.解释下列词语
刎死心塌地典籍给事校质朴造次殊不知
В.研习课文
一、导入: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奸雄”------“英雄”
二、作者简介
三、读准字音
马南邨篡位燕薊自刎诬害校订祠堂
四、理解词义
(1)死心塌地:(2)中兴:(3)造次:
(4)殊不知:(5)无稽:
五、整体感知课文,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
六.分析课文
1、课题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2.思考探究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提出哪些论据?你认为作者的论据能说服你吗?哪些论据说服力最强?
论据:
a.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b.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c.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3.探究小结
课文用以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论据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史料有四则,第一则是关于吴汉生平的,第二则和第三则是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第四则是关于吴汉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4.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集思考探究
1、画出本文的观点和作者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基本看法。
2、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看过的历史剧,谈谈自己的看法。
6.拓展迁移
结合看过的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我看戏说”为题,谈谈自己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语文教案 篇5
本文是八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题是“人与环境”, “用心感受品质生活,用爱共建和谐环境”——《都市精灵》是一篇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细细品味,在认识社会、体味人生、提高修养等方面给人启迪。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单元主题是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通过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法。
2、品味本文富有感情的语言,明确生动的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善心、爱心、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使之与人类友好共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感知,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抓住了苏州园林特征,突出这个特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意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文章通过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法。
2、生动的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3、理解作者爱护动物,并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的感情。
教学难点
生动的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
欣赏感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预习:
栖( ) 息 黄鹂( ) 鹈鹕( )
硕( ) 大 老鸹( ) 围剿( )
肆( ) 无忌惮( ) 抿 ( )
二、导入新棵:
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歌曲导入
三、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中“精灵” 原来指什么?文中又指的是什么?
2、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都市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
四、交流互动:
1、现在这些小精灵们走进我们的课堂,要说说它们的遭遇呢!请从小动物的角度,用“我是一只 ,我来自 ,我 ”作为开头,转换课文语言,并适当加以联想和想像进行描述。
例:我是一只小松鼠,我来自中国的北京,我居住的地方喧闹、繁华、车水马龙,稍不留神,那些快快速行驶的车就会要了我的命,我生活得可不容易呢?
2、这四处的“小精灵”中, 为什么北京的“小精灵”特别不幸呢?
北京的`小精灵之所以不幸,是由于北京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忽视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小动物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数量也自然越来越少。
3、课文写了北京城动物的现实状况,为什么还要写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动物,而且着墨较多呢?
作者以羡慕、佩服、向往的感情,写了昆明、上海、美国的旧金山等城市,人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和北京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褒贬分明,为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4、作者为什么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城市里人、鸟、鱼、兽应该和谐相处,同在蓝天下,同饮一江水,但是人类如果过于霸道,那么鸟、鱼、兽就会退避三舍,就会灭绝。因此作者这么认为。
5、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现具有现代意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与狼共舞”其实是与鸟、鱼、兽共存的代称,似乎荒诞而寓有深意。说它“漂亮”是因为它浪漫而富有想像力;说它“荒诞”是因为不可思议而具有危险性。
6、欣赏画面,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都市拥有可爱的动物呢。
明确:
要让城市拥有可爱的动物,就必须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应该做到:
不随便倒垃圾和排污;
保护珍稀动物,禁止猎杀;
禁止滥捕滥涝;
设立保护区;
与动物在同一地带友好相处;
加强宣传教育。
…….
五、延伸拓展:
1、请你为保护都市精灵拟一两句公益广告语。
2、教师启发学生:“在我们身边,在校园中,在自己的村子里,你有没有见到课文中提到的‘精灵’呢?它们生活在哪里?
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人们与它们的关系怎样?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结合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六、自主小结:
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设疑:本文以“都市精灵”为题,有什么含义吗?通过学生的思考,使其明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即使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题为“都市精灵”,传达的正是这样一个意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识字》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