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3 08:08:4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本期教学目标:

  识字:

  本期一共要求学生认字140个,写字240个。习作错别字,不得大于1%。在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注意学生书写,让学生在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

  课内:本期学习主体课文25篇(包括4首古诗),拓展阅读10篇。

  课外: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70万字,抓好课外阅读的交流和评价。

  本学期学生要学习四方面的阅读方法:

  ① 写阅读提纲。通过写提纲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② 学习浏览

  ③ 学习古文。感受汉语言的特点,以朗读、诵读、背诵为主,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议论文。从多角度去思考、辨析问题。

  五年级学生应该具有的阅读习惯:每天阅读、边读边写摘录笔记、查工具书

  习作: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全学期练笔不少于30次。

  学生是在修改习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要重视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相互修改、教师修改,懂得应该怎么写、怎样写得更好。

  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修改的方法、修改的`符号、修改的标准(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有条有理、有声有色)、修改的习作

  本学期将学会用“有详有略”“有情有意”来衡量自己和同伴的习作。

  口语交际:

  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对方意识,倾听别人意见,根据对方的发言及态度调整自己的看法和发言。鼓励学生做重点发言人、轮流做主持人。

  二、温馨提示:(请家长支持配合的建议)

  1、鼓励孩子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重视写字的良好习惯。

  培养写字的习惯(坐姿“三个一”、握笔,整体观察,用心写字)

  3、坚持家庭听写

  孩子会在学校进行听写。如果在学校听写没有过关,希望家长引起重视,坚持家庭听写。

  4.本期特色作业:

  《我的优秀作文集》:收集本期学生最满意、最优秀的作文,激发写作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成果意识。

  《书香袅袅》:结合本期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提纲笔记”,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同时,积累有价值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5.《必背古诗70首》全部背诵完毕。

  6.关于课内积累的好词:

  “语文天地”内“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一类生字,正确掌握书写。会读7个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本课词语的构成特点。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本课的一类生字2.掌握多组音同但词义不同的词语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词语

  2.识记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两组词语

  二、学生自由读词语

  三、学习生字

  产:chǎn“立”部。

  扩词:产生、生产、产妇、特产、倾家荡产

  套:to“大”部。

  扩词:圈套、套圈、套子、手套、被套、生搬硬套

  鞍:ān马鞍、鞍马(鞍山)

  盒:h“皿”部。

  扩词:盒饭、饭盒、盒子、纸盒

  仇:chu扩词:报仇、仇恨、仇人、仇敌、

  成语:同仇敌忾、恩将仇报、疾恶如仇、血海深仇、同仇敌忾

  权:qun扩词:权力、权利、权势、人权、

  志:zh“士”部。扩词:志气、立志、志趣、

  成语:永志不忘、志同道合、众志成城、雄心壮志、专心致志

  稚:zh扩词:稚气、稚子、幼稚

  默:m“黑”部。近义词:默默(悄悄)

  扩词:沉默、默读、默写、默契、默许

  成语:默不作声、默默无闻、默然不语、沉默寡言、潜移默化

  封:fēng“寸”部。反:封(开)近:封闭(关闭)

  扩词:封口、封王、封闭、信封、封锁

  四、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处理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复习生字

  1.读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字的顺序不同,意思就不同了)试着解释词语;说出几个类似词语。

  2.读第二组词语,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音相同意思不同)试着解释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会运用这些词语。

  三、处理课后练习题

  1.,组字找出带有“隹”的字

  推 堆 难 焦 集 雕

  2.词语游戏。

  先说说这组词语的.特点。

  再说说你知道的其它这样的词,看哪组知道得多。

  3.读一读,填一填

  即选词填空。词语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借助字典,选择合适的词语

  作业:

  1.书写生字。

  2.任选三组词语造句。

  五、板书设计:

  2—2

  生产—产生 报仇—报酬

  圈套—套圈 权力—全力

  马鞍—鞍马 志气—稚气

  警报—报警 沉没—沉默

  盒饭—饭盒 封口—风口

语文教案 篇3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不少他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并归纳:高尔基(1886年~1936年),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和一系列剧本。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与一位小学生之间的故事:小摄影师。(板书,提示“摄”的读音。)

  高尔基与小摄影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面来看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学生边听边思考:

  1、课文称谁是小摄影师?

  2、小男孩给谁照相,结果怎样?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继续思考以上问题。

  2、画出不明白的字词。

  3、将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字词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字音方面:“摄”“桌”“志”“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

  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

  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摄”“按”“侧”“社”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课堂练习。

  (1)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贴(tiē)(动作演示,重点读准字音。)

  突(tū)然:事先没预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提示是“穴”头)

  吩咐(fēn fù)):交代别人要做的事或应注意的事。

  侧(cè)过脸:(动作演示。举例:侧过身子、侧面)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杂( )

  (3)比一比,再组词

  贴( ) 秘( ) 胶( )

  粘( ) 密( ) 校( )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抄写生字生词。

语文教案 篇4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

  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3.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4.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先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解决办法

  1.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2.用课件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3.学生质疑问难。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充当解说员。结合课件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2.拟题训练。

  3.学生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许许多多的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座桥,能生动地说出它的美丽风貌吗?你感到有特点的又是哪一座桥,能清楚地说出它的特征吗? (进行说话训练)下面请同学们在听读中抢答,下列内容描述的桥梁专家是谁?“他生于1896年,世界上著名的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1920年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的文章,编著过《中国桥梁史》。”今天我们就学习茅以升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

  2.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愿)并思考“本文的结构内容”?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在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一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有深刻明白的认识。

  “序”而多“变”。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因此,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更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在“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提问: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等)

  2.查字典,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hú gǒng xiáo xié zhuó dūn

  弧形 拱桥 洨河 和谐 张 桥墩

  巧妙绝伦(hún):在同类型桥中,施工技术没有比它更巧妙的。

  惟妙惟肖(xiào):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具体研究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原因→桥梁发展史

  (2)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层层深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答:文中作者选取了代表性例子赵州桥、卢沟桥。首先介绍世界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具体举例进行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其结构特点怎样?是按照怎样顺序来写的?

  答: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介绍赵州桥的顺序是先概括说明,然后再具体解说桥各个构成部分。

  (4)文中介绍了“卢沟桥”的哪些内容?结构特点怎样?

  答:介绍了卢沟桥的位置、建造时间、规模,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特殊的历史价值。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l)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l)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