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3 09:23:2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汇总【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筛选整合信息。

  3、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意义:做学术研究要严谨。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跟狗有关的,看看这些小狗。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有关狗或者犬的成语、熟语。现在我们先让大家来说一说,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生回答)从大家所收集的资料来看,狗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还真占着很重的地位,而且我们还发现一个特点,凡是讲到狗的,大都不是赞扬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还说狗是说不尽的呢?作者正是从他自身的亲身经历入手,来感受这个“说不尽”。

  二、学生自读,思考探究

  (1) 问题一:阅读文章1—4段,找出体现中西方对狗不同态度的关键词

  (小组讨论)

  西方:挖空心思 骄傲 自豪 骄宠

  如婴儿般 如情人 搂 亲吻 爱抚

  中方(我):惊异 恶心 不幸 恐怖

  绞尽脑汁 虚伪

  过渡:生齐读第4段,思考:是否只有作者一个人对狗有这样的看法呢?

  不是,而是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是民族的。

  (2)问题二:在中国,我们对待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找出关键句)

  第一种: 狗在汉语的原始意味就包括着卑贱的意思。

  善良的汉人对狗的成见很深

  体现:狗的成语,熟语都是贬义的。

  第二种:在汉语的语义形成的初期,狗和鸡鸭龙马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很受宠爱的。不走极端的汉人,有时对狗比西方人更宠爱。

  体现在: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中,把自己的孩子称为“阿狗”之类。

  小结:由此可见,不仅在中西方存在着对狗的不同态度,就是在中国人之间,对狗的态度也是有所不同的,难怪作者要说是“说不尽的狗”。

  过渡:那作者为什么要提起这个说不尽的.狗的话题呢?难道作者就是在单纯的写狗吗?

  (3)问题三:作者提起这个话题的原由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写狗吗?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开头提出原由,结尾阐明目的)

  明确:不是,作者提起这个话题的原由是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请作者作个报告,讲一讲比较文学,作者深感不易,由此以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理解作为例子作为证明。所以作者论述的应该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翻译文学,比较文化这些学问最难。 从而提醒我们做学问要严谨。

  三、 总结:

  本文以翻译最难作为引子,通过中西方对狗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的困难,从而评判做学问的不严谨,提醒我们做学术研究必须具有严谨的作风。

  四,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主题方面的资料(如: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中美饮食文化差异”,“颜色在东西方的不同运用”等等)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翻译最难 引子

  说不尽的狗 (中西的区别) 自身 例子

  (中国本民族的不同) 民族

  翻译难,比较文学之难,治学严谨 结论

语文教案 篇2

  一、周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三、周学科融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手和脑>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乌鸦喝水>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语文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2、课文着重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文中哪两句话分别告诉你们的?把它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二、精读第二小节:

  1、这一小节重点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自由读第二小节,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试着用简笔画的方法来画一画这些姿态。

  2、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结合简图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

  师述引读:看作者用词多贴切呀。站在山腰或山脚,抬头仰望,那山头的.一片云雾,就像——( ),多么轻柔可爱啊;那些——( ),又像——( ),显得高贵典雅,让人爱不释手。站在山顶,俯瞰山谷,那云雾——( ),一眼望不到边际,令人觉得辽阔而深远;仰望天空,云雾——( ),使我们不禁想仰天长啸。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云雾,真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你们能用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自由练习,指名读,齐读)

  4、庐山云雾这么美,这么神奇,那是它真的有这么多形态吗?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云雾千姿百态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丰富的想象,用了比喻的手法)

  3、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4、这千姿百态的云雾真的让人神往,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指名读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2、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表示变化快变化多的字词。

  (生读圈)

  3、交流:

  A.变化多:

  (1)请大家一起告诉我你们一共找到了哪些姿态?(4种……)

  (2)这4种就能让你们觉得变化很多了吗?(不能,还有省略号)

  (3)我们来看看这4种姿态究竟能不能说明变化多?

  一缕青烟: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轻盈柔和的美

  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浓重、厚实,气势非凡——雄伟壮丽的美

  四蹄生风的白马:小巧运动着的美

  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高大静止的美

  师述:这些或浓或淡、或静或动的形态是多么地具有代表性啊,而这些形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时间再长一些,那变化该有多少啊?可见变化真多。

  B.变化快:

  (1)那你们又从哪体会出云雾变化的快呢?

  (2)学生交流: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3)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4)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句式练习: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 );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 )……

  4、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它的变化之多、变化之快真是令人惊叹,我们该怎么通过朗读来展现出来呢?(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就置身于庐山的云山雾海之中了。在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四、略讲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们也置身于云遮雾罩的庐山,感受着这神秘莫测的云雾奇景,你们想说些什么?(生交流)

  2、师述:看来大家的感受一如作者一样,都不想回去了。

  3、造句:像作者一样,面对美丽的自然景物,不忍离去,即流连忘返。你们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生造句)

  4、美丽的景色总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我们正身临庐山,让我们再次读一读作者的慨叹:(齐读最后一小节)——

  五、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2001年7月23日晚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不眠之夜,北京申奥成功了,北京赢了,中国赢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洋溢着自豪感和成功感,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人民奔跑着,狂呼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播放录像,创设情景,重现当年的狂欢情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渗透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

  1、认识“讯、传、约、聚、挥、锣、呼”等14个生字。会写“申、匹、互、京、泪、洋”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申奥成功的录像带。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活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1年7月23日晚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不眠之夜,北京申奥成功了,北京赢了,中国赢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下面的录像就是人们欢庆申奥成功的场面。

  二、观看录像,渲染气氛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录象,看看人们当时的动作、表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当时欢乐的情景的?

  2、再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抽查读。

  4、引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方法:

  识记生字的字形,有的可结合旧字认识新字,如:

  转──传军──挥萝──锣陆──击

  用──拥包──抱专──砖杨──扬目──泪

  其它生字记忆方法可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以记忆。

  四、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从老师的朗读课文中,能体会到什么?

  3、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请你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五、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在评议中课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导朗读:

  ⑴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⑵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⑶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引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放录像,再次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4、自由读课文

  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

  5、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

  6、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

  六、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读懂?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七、实践活动

  1、搜集举办奥运会的图片,说说我国的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说说自己怎样为举办奥运会出力。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搜集了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每个同学向大家介绍。

  二、展示资料,蕴育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在黑板前展示学生搜集到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3、看了这些资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识字闯关比赛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状,开火车读,并组词,谁读的准,谁就闯过第一关。

  2、课件出示

  锣鼓喜讯不约而同聚集挥动拥抱流淌

  奥林匹克击掌

  3、自读,同桌互读。

  4、指名读,都对的就闯过第二关。

  5、补充阅读资料,巩固识字效果

  课件出示识字阅读资料:

  欢乐的夜晚

  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40万北京群众不约而同地来到天安门广场,欢庆申奥成功。此刻,世纪坛成为欢乐的海洋。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拥抱着,泪花浸润着欢快的笑脸。在沸腾的.现场,人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护栏上的旗帜,尽情挥舞,一次又一次地将鲜花、彩旗抛向天空。绚丽的礼花映亮北京夜空,喧天的锣鼓响彻中华大地。经过长久的期盼,北京周口店追寻文明的燧火将与奥林匹克的圣火汇合;浓缩千年沧桑的中华世纪坛,再次留载了中国民族史册上光辉一页。从天安门广场到亚运村,从王府井、西单到北大、清华,京城大街小巷、校园社区,灯火辉煌,人流涌动,彩旗纷飞,歌声飞扬。这个美好的夜晚将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定格。今夜属于北京,今夜属于中国。

  ⑴自由读。

  ⑵在小组内读,评出组中的优胜者。

  ⑶组内选手,参加班内赛读,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来的学生就闯过第三关。

  凡闯过第三关的学生就获得一枚金牌。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指名说说。如,“拥、抱、扬”三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泪、洋”二字。引导学生描红。

  2、“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

  练习“京”和“互”

  3、“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强调“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

  4、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五、语文实践活动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种吉祥物,说说自己为什么以这种物品作为吉祥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有关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知识。

  2、认识14个生字及多音字“干”。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还能帮助我们人类做事情呢。谁愿意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呀?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读一个小动物帮助我们人类做事情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子叫《啄木鸟》。板书课题。

  4.观看动画片。

  5.说一说,这个小故事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动物?

  师:贴图,指导同学学习生字。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将难记的生字进行分散识记,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生字。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点评:在学生自渎课文之后,找一两名学生读书,然后大家共同评价,为学生的读书实践扫清了障碍,再让学生读课文,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3.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苹果树的病是怎样治好的?

  4.自由发言,并且到黑板上去贴图。

  5.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啄木鸟、一棵、生病、身体、虫子、叹口气、医生、治病、树干、敲敲、手术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

  师:看,啄木鸟从树洞里捉出了许多条大虫子,现在,咱们也玩个捉害虫的游戏,好吗?

  点评:通过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玩儿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由读黑板上的生字。

  4.微型小组两人一起讨论记字方法。

  5.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请同学按照结构给字分类。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及时评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教案(精选)04-12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语文教案[经典]08-28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精选】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