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7 07:37:16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叙事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2、 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合理展开想象。

  3、 故事要有一定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抓住事物内在的联系,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故事要有一定意义,有可读性。

  教学难点:

  抓住事物内在的联系,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童话童话?为什么?

  2、 是啊,童话故事了那一个个鲜明的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童话,不仅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还让我们知道怎样分辨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难怪同学们都会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王国吧。

  3、 出示课件:童话王国的相关图片

  4、 在童话王国里我们会遇到谁呢?

  5、 出示课件:动画演示:鲜红的气球以及碧绿的西瓜。请你认真听,仔细想。

  二、写作点拨

  (一) 快乐阅读《红气球和绿西瓜》

  (二) 出示课件:童话故事《红气球和绿西瓜》

  1、 老师讲述故事,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 结合回答板书:有意义

  3、 你喜欢童话故事吗?你觉得故事里哪句写的最好?

  4、 自读童话,边读边画

  5、 全班交流

  6、 读一读,你认为写的好词句,说一说,他好在哪里?

  7、 结合回答板书:想象合理,故事生动(动作、神态、语言)

  8、 小结:看似平常的红气球和绿西瓜,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就赋予了他们鲜明的生命与个性,真是了不起!同学们想不想当便童话的高手呢?你知不知道怎样的童话才是真正的童话呢?

  9、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好童话 语句通顺

  想象合理 故事生动(动作 神态 语言)

  有一定意义

  10、好的,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能变出好的童话来,最终能获得童话王国里的小故事王。准备好了吗?

  三、选材分析

  1、 出示三组编写材料:铅笔 橡皮 转笔刀;

  小溪 河柳 大海;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

  2、 你最熟悉哪组材料,他们之间有不同点和俄相同点吗?

  3、 聪明的你能否想象出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吗?他们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还发生了什么矛盾呢?这个故事讲告诉我们什么?

  4、 小组讨论

  5、 选代表讲故事

  6、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得很好,你还可以另外选取自己熟悉的其他事物编写童话故事。现在,你们及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争当“故事王”吧

  四、学生自主编写,教师巡视指导

  1、 自查自改

  2、 邻座交流

  3、 小组评议

  4、 全班点评

  五、互动评改

  1、 评选小故事王

  2、 举办童话故事会

  板书设计:

  语句通顺

  好童话 想象合理 故事生动(动作 神态 语言)

  有一定意义

语文教案 篇2

  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⒋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⒈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⒉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⒊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⒋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⒌想后:结果会怎样?

  三、明确演讲要求。

  ⒈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⒊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⒈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⒉鼓励第一次畅谈不理想的同学再来。

  ⒊综合评议,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全班演讲。

  ⒋各组代表演讲。

  ⒌小组,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扩展运动。

  写一,把”最敬佩的行为“或”看不惯的现象“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学习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用具体事例,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件中体会科学精神,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搜集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教法:朗读法。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学生汇报有关“知识”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知识的重要性的体会,再板书“改变了我”。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

  1.从陈章良童年时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2.陈章良学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

  3.从陈章良的介绍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并讨论和交流,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考:1.你从科学家陈章良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那些品质?

  2.作者为什么说“知识改变了我”是怎么理解的?

  4.领悟写法:些生命科学时,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

  5.鱼肚思考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最大启发式什么?你打算怎样对待眼前的学习?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注意多音字“厦”,注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养。

  2.自选词句。

  3.选词填空:

  (1)人类渴望健康,更长寿,但又被很多疾病所()。

  (2)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这个广阔的世界,更没有机会()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复述陈章良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生命科学研究情况。

  板书:

  出生:入不敷出

  知识改变了我5、6岁,9岁上学,1978上大学

  事业卓有成绩

  小时候艰苦,到美国后

  “我”感谢我的家人为“我”的付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精选]07-2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