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六)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
其中“我来试试”包括:读一读;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读一则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运用修改符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德句子概念。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发明带来的变化”。让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周围的人。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2、学习认识一组和思考、学习有关的成语。
3、学习积累名言警句。
4、读成语故事,弄清成语意思,能讲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弄清成语意思,能讲成语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
1、请同学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在哪里见到过?哪些词语自己经常运用。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
5、拓展学习:生活中还知道像这样类似的新词语。说一说。
(二)认一认,读一读。
1、自由读成语,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连读这组成语,把你的发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4、小组交流。
5、全班反馈。
6、拓展学习:收集相关的.成语。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请同学自读句子,感受句子内容。
2、交流:读句子的感受。
3、用多种形式朗读。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自由朗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
4、思考:从两个人物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5、全班交流。
6、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
第二课时
探究与发现。
一、学习修改病句的方法:
1、自由读句子,发现什么?
2、学生尝试修改病句。
3、对照书上的修改,认识修改符号。
4、再出示病句,请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找出自己习作中的病句进行修改。
二、小小诊断所
1、在小组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2、老爷爷不但满头银发,而且身体非常健康。
3、李华热烈帮助同学。
4、教室里专心地写作业。
5、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6、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7、西安的古迹很多,有大雁塔,钟楼,电视塔等。
8、战士们冒着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快乐王子在小燕子的帮助下,牺牲自己帮助穷人的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无私的爱心和小燕子心地的善良。
[学习课文]
《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含意深刻。文中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为人所乐道。快乐王子原是快乐的,一直到他被塑成雕像,站上了城市的高处,他用明亮的蓝宝石做成的双眼看见了“城市的一切丑恶和穷苦”。快乐王子为了帮助那些身处困苦的人们,先是奉上了自己剑柄上那颗闪光的红宝石,而后又献出了自己眼睛里的那对美丽的蓝宝石,最后,他将自己浑身上下的黄金叶片也一一送完了。一只无牵无挂、过路歇脚的小燕子,偶然地栖息在了快乐王子的脚下,王子悲悯的泪水滴在了燕子的心里。于是,有着一颗善良心灵的小燕子为了替快乐王子实现愿望而改变了行程计划,最终下定决心与这位正在变得灰暗无光并且一无所有的王子做伴。尽管燕子的心装满了对埃及的向往,但他还是留下来陪伴快乐王子,做了王子最忠实的信使,就这样,秋去冬来,小小的燕子终于还是无法抵抗无情的严寒,他跌落在王子的脚下,死了,与此同时,快乐王子的用铅做成的心也破碎了……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样几个情节:小燕子受快乐王子之托为女裁缝送去一枚红宝石,还用双翅替裁缝生病的女儿扇风;给穷困的学生送去一颗蓝宝石,好让他换钱来买食物、木柴;为了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王子又把另一颗蓝宝石取下送给她,并把身上的金叶子都送给了穷苦的人们。
故事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歌颂善良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作者对受欺侮的弱者的同情。在淡淡的悲哀中我们能够看到小王子的善良、真诚、单纯。
这是一篇选读文章,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重视学生的感受,遇到生僻或不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解决问题。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作适当的批注。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快乐王子都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帮助穷人的?哪些内容最能感动你?(复述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故事中的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词句积累]
可以让学生将一些自己感兴趣或备受感动的词句,添加在自己的词语库中。
[教学设计]
(课前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回顾以前的阅读欣赏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揭示课题《快乐王子》,根据你的预习情况,说一说,今天我们认识的快乐王子指的.是谁?他生活得快乐吗?
教师揭示《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充满辛酸的童话。
学生简单介绍自己认识到的快乐王子。
二、自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把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加注拼音,重点读一读,然后再尝试着读通课文。(教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书。)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力争自己解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来解决问题。如还有疑问,做出标记,待解决。
三、了解内容,复述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名读文。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3.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并交流自己读书后所了解的内容。
3.练习复述。
四、阅读、欣赏、积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把自己认为印象深刻的句段,勾一勾,画一画,可以做出批注。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默读,做批注、勾画或摘抄。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复述课文。
二、感悟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你是怎样看待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读边议,相互交流。
例:1.为快乐王子的无私爱心,小燕子的善良友爱所感动。
2.为小燕子的死去而悲伤,快乐王子那颗破裂成两半的铅心让我们每一个人更是心痛不已。
……
三、课本剧表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着表演课本剧。
学生分组表演。
四、师生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解读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黄莺组织森林合唱队,详细说明了蜜蜂、青蛙、蝉的发音方式。告诉我们,它们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内容富有童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求知的兴趣。
3、会读、写本课的生字,积累词句,括展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音方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声激趣,谈话导入:
1.师引入:(课前一支歌)同学们刚才的歌声真洪亮,大家唱歌用什么来唱的?动物王国里也有一群歌手,但他们是一群
板书课题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质疑:多奇怪哦,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思考并交流。
3.师归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指名读问题)
(1)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不用嗓子的歌手?
(2)这些歌手都是怎样唱歌的?
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纳问题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引导质疑:
1.生小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2.师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课文设计到的问题,逐步锻炼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重点,读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划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谁?
4.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蜜蜂、小青蛙、蝉(知了)
5.师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讨论学习,用~~~~划出课文中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们看看哪组同学读得认真,找问题找的准,读完划出的请坐起来。
生在四人小组:先读课文,再讨论师提出的问题,用~~~~标出。
6.生汇报讨论结果,师随机板书。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从哪段知道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小黄莺听到小蜜蜂的歌声,感觉真好听,就夸奖小蜜蜂,而小蜜蜂却笑着说了。这里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回答:热情、友好的语气。生试着读,师范读、齐读。
师总结并提出要求:通过小蜜蜂的介绍,小黄莺知道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哪位同学来模仿小蜜蜂边做动作边发出声音读这一段?
指名带动作模仿读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问:A、小青蛙发出什么声音?文中怎样形容青蛙的歌声的?
B、所以小黄莺称赞说什么?这时小青蛙也笑了,说的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指名读出语气)
(3)蝉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7.大家都见过蝉了没有?我们这很少见。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见,出示课件。(相机介绍关于蝉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说训练:
8.师引导提出要求:课文二、三自然段,写小蜜蜂、小青蛙时都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从中得出他们各自怎样唱歌。而写到蝉的第四自然段却用叙述的方式,说出蝉是靠肚子上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谁能仿照前两段也把第四自然段改成对话形式的内容?
(指名按自然段叙述方式进行仿说)
9.小黄莺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现在听了不用嗓子也能发声的青蛙、蜜蜂、蝉各自的'介绍。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过渡: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听到他们的歌声吗?
10.下面我们请几位朗读小能手读下面几个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语气!
11.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歌声就在耳边,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声音的象声词语吗?(指名说词语)
12.读了这篇课文,听了歌手的歌声和各自的介绍,你觉得小黄莺刚开始对蜜蜂、青蛙、蝉的称赞准确吗?你能帮小黄莺对这些歌手重新做出准确的评价吗?(指名上台填写或口头填)
出示课件:(1)、小黄莺听了蜜蜂的歌,称赞说:------------------!
(2)、小黄莺听了-------的歌,称赞说:------------------!
(3)、---------听了-------的歌,称赞说:------------------!
(4)、台下的观众听了合唱队的歌声,称赞说:---------------!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五、展示交流,进行小结:
14.展示交流搜集资料:
你还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动物唱歌的形式?(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师进行肯定与鼓励)
15.进行小结: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们大家要爱护大自然,要留心去观察大自然,你一定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给他们搭设展示的平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内容完整)
16.板书设计:
小蜜蜂 嗡嗡嗡 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 呱呱呱 靠声囊发声的
蝉 吱吱吱 靠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 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 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
重点难点:
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正课
1. 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 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词类活用:
请师之 月光辉室 诸门人环听奔走
“乃”字的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 乃以著掷月中
“而”的用法:
蓦然而踣 不过早樵而暮归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3. 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4.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
明。
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
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学会欣赏汉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生活情趣和道理;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初步培养语感。
3、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重点难点: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明确要求。
1、认读生字,注意翘舌音及后鼻韵母的字。(出示生字卡片)
2、逐段试读课文。(1)正音;(2)注意长句子的朗读。
3、提问: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最后谁当上“万兽之王”?(生发言,师贴动物图片。)
4、提出学习目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适当地演读。
二、字词乐园,轻松过关
1、 课件展示:森林“万兽之王 ”竞选大会,彩旗飘扬,《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从耳际响起。大会门口海报:森林“万兽之王”大会隆重开幕,敬请动物门购票入场。动物们必须认读以下生字、生词,读对者获门票一张。
2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开火车”形式认读,读对者赠送卡片(即门票)。
带拼音认读生字;
去拼音认读生字;
在句子中认读生字;
认读生词
三、 朗读感悟。
1、听课文录音思考
原来是谁担任万兽之王?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汇报交流。
用生活中打扫卫生的例子理解“轮流”的意思。
指导朗读。
a指名读; b学生评议; c白鸽姐姐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这样读? d读活动物,读出狮王的威风与帝者的风范。e齐读,读出狮大王的威风。
3、 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一个上任的是哪位大王?从哪段文字看出来的?齐读这一段。
他当上万兽之王后是怎样发布命令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猫头鹰大王的神气的?
指导朗读猫头鹰下达的命令。
a生试读;b师范读;c谁能超过白鸽姐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d生赛读;学生评议,这样读有什么好处?
听到这道命令,森林里的臣民同意吗?跟你的同伴们说说你的看法。
小青蛙:我受不了,我的眼睛在夜里看不到害虫,我都快饿死了;
大象:要我的`命了,没法过日子了,你害苦我们了,你下台吧,猫头鹰大王。
小白兔:你怎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硬加到所有动物身上呢?你太过份了,我们不要你当大王!
过渡语:这真是叫苦连天呀!一个星期总算熬过去了,第二个大王走马上任了,他是谁呢?读读第三段就明白了。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袋鼠大王又是怎样下令的?
指导朗读袋鼠大王说的话。
a个别读b学生自评c你们朗读时注意了哪个词?d齐读,读出袋鼠的激动。
森林里的臣民们怎样走路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袋鼠大王一声令下全体动物跳着走路的画面)你们也来学学这样走路。
小熊:累死我了! 小鹿:难受极了! 小马:我……我喘不过气来了!
让袋鼠做你们的大王,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过渡语:狮子大王可了解你们啦!他也不愿意看到你们吃苦受累,所以第三任“万兽之王”就要闪亮登场了!
老师引读:大家经过两周的折腾,真是害怕下一任大王又会像前面两个大王一样只顾自己过得舒适,不为大家着想啊!猴大王上任了,大家担心:用什么语气读?
小猴子让大家担心了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猴子大王说的那句话。
a想当猴大王读一读;b个别读c师评议d你能说说要用怎样的语气读猴大王的话?e齐读,读出猴子的和气、干脆、机灵。
大家听了这句话都怎么样了?你们能做一做欢呼的场面吗?
过渡语:这欢呼声中新大王产生了吗?
默读第五自然段,再看看第一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问问身边的同学。
狮子大王是怎样宣布的呢?(笑眯眯 郑重)
大家一齐来学着狮子大王笑眯眯的郑重地宣布。
四、拓展思维,明理导行
1、 猴子大王走马上任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祝贺、建议、夸奖的话都可以说,说句知心的话。)
2、你还想对哪只动物说什么?(建议、安慰、批评的话也可以说,试着大胆地说出真心话。)
3、从现在开始,让你当一星期“万兽之王”,你会怎样下达命令?
4、 从现在开始,让你当班上的班长,你会怎样管理班级?
五、实践活动,竞选提升
照样子说一说
神 气 极 了 荡 来 荡 去 立 刻 喊 起 来
可 怕 极 了 跑 来 跑 去 立 刻 欢 呼 起 来
( )极了 ()来()去 立 刻( )
笔试题:学会欣赏,在学写汉字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注意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具体指导“之”字的写法: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
比较“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宜过上,不宜过下,不偏左,不偏右,要占在正中间。
师范写。
学生描红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并强调写字姿势。(一拳、一手、一寸的要求)
检查,评议,展示欣赏,表扬。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 小小演员:把故事编成课本剧,在班上演一演;
2、 故事大王:把故事讲给亲人朋友听一听;
3、 小小书法家:把生字写正确美观参加班级书法大赛;
4、 小小记者:帮帮白鸽姐姐把大会实况写一写;
5、 小小演讲家:从现在开始,你有什么美好愿望,怎样实现这个愿望,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犹豫”、“呻吟”、“无可奈何”“一本正经”,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用智慧解救了妈妈。
3、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找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向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亲近人物。
1、你们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这个人是谁?认识吗?(看爱迪生的照片)
喜欢他吗?他有哪些故事?(生: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5课,这也是爱迪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1.瞧,课文中的词语朋友来看望你们了,会读吗?
出示词语:医生 请来 需要 手术 急性阑尾炎。
犹豫 呻吟 无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经 发明
(指名读、齐读)
2、一些词语朋友走了,留下了这几个词语,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
3、你们刚刚说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做手术却遇到了困难。读读这句话。(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
5、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现场有哪些人?(相机板书:爸爸、妈妈、医生、爱迪生)
6、此时你最想体会谁的心情?
(1)、体会爸爸的心情。(师:爸爸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无可奈何”
(师:“无”是什么意思?“无可奈何”就是什么意思?)
(2)、体会妈妈的心情。(师:妈妈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呻吟”(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然后教学生推测出词语的意思),请学生表演一下。
(3)、体会医生的心情。(师:医生的心情怎样?)理解词语“犹豫”。
医生为什么犹豫?
(4)、体会爱迪生的心情。(师:爱迪生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爱迪生很焦急?(“攥”是怎样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指出:紧紧的握拳)
师:(听钟表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紧张,担心,着急)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
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读一读者揪心的场面。(出示第2自然段的前面3句话)
指名读,齐读。
7、当爸爸无可奈何的搓着手的时候,当妈妈痛苦的呻吟时,当医生犹豫时,爱迪生紧紧在焦急吗?他还在?(相机板书:想办法)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突然,爱迪生说“我想出办法来了”。)你体会到爱迪生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激动)你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8、到底爱迪生了什么办法?自由度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
指名说(相机板书画图)
师: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在危机时不慌张,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板书:急中生智)难怪医生做完手术,这样夸奖爱迪生(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9、从这件事中,爱迪生体会到了照明对手术来说是多么重要,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心愿。读了课文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出示第4自然段)从他的话中,你有什么发现吗?(两个“太阳”)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第2小题。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简”、“急”。
观察字形。什么结构?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