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9 13:24:2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僇()榛莽()施施而行()惴栗()()斫()衽席()岈然洼然()颢气()蹙()茅茷()引觞满酌()()

  二、知人论世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三、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八月,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失败。柳宗元因为参加其中,九月,被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当时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这就是有名的“八司马”事件。在政治理想破灭后,三十三岁的'柳宗元开始致力于文学词章的转变。“永州八记”就是他被贬永州之后的作品。作者深处穷荒之地,闲暇之余,纵情山水。同时又从美好的自然山水中“发现和认识了自身的美好情操与价值,坚定了人生信念和社会批判意识”。《新唐书·柳宗元传》有记载:“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本文写于元和四年(809),借景抒情,流露出了作者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同年还写作了“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四、整体感知

  全文的思路结构:

  第一段:永州泛游

  第二段:写作者对西山的发现以及引导出自己精神上的新境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片、回、皮”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横钩”,认识新偏旁

  “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边读边勾画的阅读方法。

  3、在学习中体会“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难点是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认识王字旁。

  2、初步了解边读边勾画的阅读方法。

  3、在游戏识字的过程中感受识字的乐趣。

  【课时重难点】

  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一)故事导入:(出示课件,师讲故事,创设情境)

  乡村里有一个美丽的菜园。到了丰收的季节,西红柿把脸儿笑得通红;黄瓜穿上了绿衣裳;茄子高高挂起灯笼;冬瓜却躺在地上睡得正香……美丽的菜园引来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它们就在菜园旁边一座房子的屋檐下安了家。小燕子可喜欢菜园了,常常飞到那儿去玩。有一天,燕子妈妈就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小燕子。这是一个什么任务呢?小燕子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学了下面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揭题、读题:

  1、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出示课件)生读题。

  2、来,认识一下这个生字娃娃,学习生字“次”。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师:学得真不错。现在,我都等不及想知道发生在小燕子和燕子妈妈身上的故事了。你们呢?那就打开课本来读读。

  2、出示自学要求:

  我会学:1、我能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2、我能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娃娃;

  3、遇到难读的字,我想多读几次;

  4、我有办法记住生字娃娃的样子,还能说给同桌听。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认真,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到大森林里去玩玩。(课件音乐)

  2、师描述画面:你看,参天的大树遮天蔽日,幽静的小路上铺满碧绿的小草。多美呀!你觉得还缺什么呢?是啊,要是草地开满鲜花一定更好看。我们把鲜花姑娘叫出来,好吗?鲜花姑娘就藏在生字娃娃的'背后,谁能读准生字,她就会出来和你见面。(课件出示,做“开花”游戏,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

  3、师:小鼠巴比也来到这里玩。现在,它该回家了。聪明的巴比在来的路上扔下石子做了记号。只要你读对句子,就可以帮它回到家。(课件出示)(在检查过程中,师生共同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通顺。)师生共同评议。

  四、识记生字:

  1、师:读得太棒了!这么可爱的生字娃娃,你能把它们记住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生交流识字方法,共同学习。)

  重点指导“燕”和“现”的字型(课件辅助);区别“在”和“再”(课件)

  2、猜猜它们都是谁?(课件)

  五、布置作业

  1、你还有别的记住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桌或好朋友听听。

  2、给生字找朋友。

  3、熟读课文。

  找小朋友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

  ◇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快乐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b、分组介绍:

  c、课堂展示:

  ◇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 评选最佳展示员。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进行我的发现、读读背背的教学。

  3、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

  二、 读读背背

  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词语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三、 总结: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行我会填、趣味语文的教学。

  3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口头填空“匆匆地( )”“快活地( )”。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

  各人在书上填写。

  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二、趣味语文

  绕口令比赛。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的最准、最快。

  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两名最佳选手。

  各组选手进行比赛。

  评比后授奖

  三、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在下一次比赛中再大显身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狐狸给谁分奶酪?为什么分奶酪?)

  3.师引导:狐狸到底给谁分奶酪?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自然段。

  谁能把这一段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1自然段,边圈画出本段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捡到、奶酪、哥儿俩、开始、拌嘴”。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捡、俩”是三拼音节,“始”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自然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段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9段。

  ①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9段,边读边圈画出本段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仔细、瞧了瞧、咬一口、别急、嚷起来、剩下”,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仔”是平舌音,“剩”为翘舌音,“嚷”是后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9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读得好的同学再奖励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第、急”。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第”字第七笔是横折;第

  八笔是竖折折钩;“急”的.笔顺要注意,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横折。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语文教案 篇5

  1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书写相应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赛跑、疼爱”等重点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事珍惜时间。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能够自学生字,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下学期是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所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更有助于今后更好的学习语文。

  3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2、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书写相应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赛跑、疼爱”等重点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时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学时难点

  难点: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和时间赛跑

  第一课时

  一、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都是关于时间的)

  师:课前我们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指名说)

  生1:我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了。

  生2:我们慢慢长大,时间就过去了。

  师:大家对时间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和时间赛跑的孩子,听听他是怎么看待时间的。(板书课题:和时间赛跑 齐读并介绍作者)

  二、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再读课文,巩固所学的同时深化对课文的认知。

  4、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 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 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说并说明理由)

  三、指导书写,掌握本课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整体认读。

  2、学生选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并提示学生。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4、随机听写本课字词,同桌互相批改。

  四、布置作业:

  1、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是怎么看待时间的?

  2、书写本课字词,牢固掌握。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事珍惜时间。

  学时重点

  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学时难点

  难点: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和时间赛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准确、流利地朗读重点字词和课文:

  指名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必要时教师适当提醒。

  二、深入展开,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生1: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时间真的很宝贵。

  生2:读完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时间,因为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说,时间就是这么珍贵,而且不能重来。

  2、课文哪些地方让你对时间有了认识?(根据学生的感触,随机学习课文内容)

  (1)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理解亲人离开时的心里感受。

  (2)重点学习爸爸的那段话,指名读并思考:这段话里包含了爸爸怎样的感情?

  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明白:为失去亲人而悲伤;安慰悲痛的孩子;对时间的自我认识等方面,接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情感。

  (3)结合自身经历,理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关于时间的概念。

  生1:“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知道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

  生2:“有时候我五点钟出去玩,回来已经很晚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生3:“一个暑假没有上学,等到重新回学校,那段时间就过去了。”

  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时间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孩子们,那你们觉得这些过去的时间能够再回去吗?

  生:不能!

  师:大家一致肯定时间一去不复返,谁能说几个例子?(指名说)

  生1:等我们长大了,现在的童年时光就回不来了。

  生2:我现在读三年级,等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回不到三年级这个时候了。

  过渡:是啊,跟大家的感觉一样,“我”经历了这些事情,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后来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6—8段,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珍惜时间。

  (1)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我是怎么想的?

  (2)体会到时间的流逝,我是怎么做的?(和时间赛跑)

  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几件事,并思考:作者和时间赛跑,节约的时间可以做什么?(看书、运动、帮家人做家务)理解节约时间的好处。

  (3)思考: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指名说)

  (4)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过渡:作者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4、学习第9段,明白作者因为和时间赛跑而受益无穷的道理,进而理解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师: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容易被人放弃而又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你们知道珍惜时间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周围的人来讲都意味着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明白时间对于我们意味着生命,要好好珍惜。)

  所以,当作者有了这样的感触之后,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更希望他能够珍惜时间,他要告诉孩子的话其实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珍藏,时刻警醒自己的,这句话就是: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齐读)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懂得了要珍惜时间,那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以后该怎样和是时间赛跑,节约时间吗?(指名说)

  生1:我以后放学尽快回家,争取早点完成作业,就可以多看点课外书了。

  生2:上课的时候专心,就不会浪费学习时间。

  2、看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此刻,你想用哪句名言警句来告诫和勉励自己呢?(指名说自己搜集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作为积累)

  3、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写对时间的看法。

  当 时候,当 时候,我知道, 。

  (学生自由书写,并指名读出自己的文字,和大家分享)

  四、布置作业:

  1、深刻体会课文含义,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

  2、掌握本课字词,摘抄本课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积累。

  五、板书设计:

  13、和时间赛跑

  永远不回——可怕、不是滋味

  过得飞快——着急、悲伤 时间宝贵

  赢得时间——高兴、激动 珍惜时间

  养成习惯——受益匪浅

  13 和时间赛跑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3 和时间赛跑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书写相应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赛跑、疼爱”等重点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时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学时难点

  难点:明白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并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和时间赛跑

  第一课时

  一、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都是关于时间的)

  师:课前我们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指名说)

  生1:我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了。

  生2:我们慢慢长大,时间就过去了。

  师:大家对时间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和时间赛跑的孩子,听听他是怎么看待时间的。(板书课题:和时间赛跑 齐读并介绍作者)

  二、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再读课文,巩固所学的同时深化对课文的认知。

  4、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 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 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说并说明理由)

  三、指导书写,掌握本课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整体认读。

  2、学生选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并提示学生。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4、随机听写本课字词,同桌互相批改。

  四、布置作业:

  1、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是怎么看待时间的?

  2、书写本课字词,牢固掌握。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母语基础,认识三个生字。学写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幽默的乐趣。

  3、通过读幽默故事,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幽默蕴涵的道理。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做事求实的品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识三个生字。体会幽默蕴涵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叫丁丁的小朋友的四幅图,你们看看,他画得怎么样?

  2、丁丁是个怎样的小画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粗心的小画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老师领读课文,学生标出生字:同学们一定等急了,快让我们看看课文吧!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

  2、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边读边把要求会认的'三个字标好拼音,一定要读准音,把句子读通顺。

  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你就帮帮他。

  三、识字:

  1、老师把一些字宝宝也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

  2、分小组合作学习,看哪组识字方法多,记字方法好。

  3、汇报。

  他(选字填空)

  哈(口家族的字)

  匹(量词填空)

  4、这些生词你们认识吗?

  四、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回到课文,看看今天学的生字,在文中你是否认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有几句话?

  2、指名逐句读课文,边读边指导。

  3、为什么丁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4、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粗心过吗?

  5、小结:看来粗心可真是个坏毛病,真是害人不浅。我们要认真细致做事,这样才不致闹笑话,让大家喜欢你。

  6、听音乐(粗心的小画家)轻松一下,让我们做一个细心的孩子,从修改丁丁的画开始吧!

  五、写字

  1、书空

  2、观察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4、生练写

  六、总结

  (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自我,熟悉家庭、学校的环境和人员、认识常见的动植

  物和自然现象。认识常见的生活用品。

  2、学会饮食、穿衣、如厕等基本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适应学校生活。

  4、识读简单字词、会书写简单笔画

  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

  生习惯。

  总课时:65课时

  第一单元头手足

  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学会指认,了解其作用

  2、识读字词、会书写笔画

  3、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重难点: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识读字词

  第一课人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P1-P3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看图认读字词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大公鸡》jq

  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鸡冠花花衣,每天清早喔喔啼,它叫我们早早起。

  三、新授

  看图理解图意

  1、出示挂图:人

  问:这是什么?

  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要求A组学生必须认读B组学生尽量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学生齐读

  2、出示挂图:头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老师指名读

  3、出示挂图:手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老师指名读

  4、出示挂图:足

  问:这是人的什么?

  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

  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分清腿和足)

  出示字卡:足

  再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5、齐读四个生字:人头手足,

  老师找个别学生读,纠正错误发音

  四、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的身体部位:头手足,同学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部位,保持清洁,不要受伤。还认识了四个生字,希望同学们以后见到它们能够认读它们。

  五、作业

  A组同学自己复习书中图片含义

  B组同学在帮助下复习书中图片含义

  六、板书设计

  头手足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认自己身体部位

  教具: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纠正学生坐姿

  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小白兔》tai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三、复习、新授

  出示挂图让学生指认

  导入: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头手足,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它们都长在身体的哪里。

  1、老师边指图片边指自己的身体部位示范给学生看。

  2、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师:你的(头、手、足)在哪里?

  A组学生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B组在老师知道下完成

  3.游戏——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老师出示词卡,学生指相应的部位,并读出字。

  四、指导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哪些呢?

  1.学儿歌:脚放平,背挺直,肩要平

  2.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五、总结

  昨天认识了头手足,今天我们又知它们长在了哪里,希望同学们下了后能够好好复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