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归纳内容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
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三、再读课文,体会角色
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
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
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四、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述课文。
二、交谈文中的寓意。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四、排演课本剧。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5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对待错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要善于反思和自省。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评价。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史学名著《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
3、是的,谁都会犯错,那天我就出错了?怎么办?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
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汇报读书情况。
3、预习了,刚才我们又进行了再次阅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评价,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吗?(注意归纳)
三、个性阅读2—13自然段,解疑品赏。
1、读书贵在有疑。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
A打的动作
B打的声音:咻咻
C打的过程
D作者的伤痕
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父亲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2、就这样,体会着作者挨打时的心情,先读出这句话,再把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讲出来。
3、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4、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关注的内容有:
A不该打:
(1、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像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对呀,多难为情的事啊,让同学们当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4、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1、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2、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过分。
(3、爸爸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你不仅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句子,而且还注意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是呀,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我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这不是找打吗?
(4、①师:不就这一天不去上学吗?没什么关系吧?——生:学不到知识,养成坏习惯,就什么也学不到了。
5、过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没什么吧?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打我,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我们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老师读所有写父母的话,你们读所有写我的话,用心地读,一边读一边体会。
7、自由熟读2—13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2、查阅林海音的资料(尤其是成绩)。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内容导入
回忆挨打的内容。
二、精读14—19自然段。
1、爱得深,才会恨之切,爱得真,才会狠下心,下得去手啊。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同学们想一想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是的,同学们说的就是父亲来送东西的用意啊。看着我坐车上学狼狈、痛苦的背影,听着我惨烈、哽咽的哭喊,想起我红肿着的鼓起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严厉,有时又是深沉。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我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3、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作者能发生如此这番的变化,父亲给了很大的影响,大家再想想,除了父亲,还有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三、情感升华 拓展延伸。
1、是的,因为有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也因为我读懂了、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我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课前大家查阅了关于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你们了解多少?
2、看来,由此改变的还有林海音的未来和人生。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课前大家说出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从迟到的故事里,从林海音身上,我们读懂的已经不仅仅是敢于面对错误,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找关于名人面对错误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花夹袄
铜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读一读《门字歌》,识记用门做部首的字。
2、巩固复习学的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组词。
3、阅读欣赏《兰兰过桥》,认识潜水桥,塑料桥等。
4、听故事,能够听懂故事的内容,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5、学会制作读书卡,学会积累资料,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以及多音字,积累词语。
2、动手制作读书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门字歌》,识记用门做部首的字,帮助学生正确区别形近字。
2、巩固复习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及组词。
3、阅读欣赏《兰兰过桥》。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门字歌》,其他正音。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应的生字卡。
4、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字能进门字。
5、教师小结。读儿歌巩固,引导学生借助儿歌帮助自己区分形近字。
二、写一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
3、说说书写门字框的字应注意什么?(门框大,里面小)
4、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业,集体评析。
三、多音字组词
1、学生自由完成练习。
2、集体讲评。大家一起读一读。
3、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学过的多音字,并口头组词。
4、再读文中的练习,读中巩固。
四、阅读欣赏
1、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集体纠正。
3、想一想短文中介绍了几种什么桥?他们各是什么样的?
4、拓展延伸:你们还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桥?
5、欣赏一些设计独特的著名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故事《馅饼里包了一块天》,回答问题。
2、学会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1、听故事,提要求:认真倾听,思考:馅饼在天上飞的时候,上面坐了哪些小动物。
2、同学间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动物的名称。
3、教师再讲故事,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4、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
二、学做读书卡片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课外书呢?
2、指名说说自己读的课外书的作者、主要人物、讲什么。
3、教师引入对读书卡片的认识。有时候我们读的书太多,容易遗忘怎么办呢?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个记住自己读过什么书,书讲了什么内容的好办法。
4、教师出示读书卡片:你们看,这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你们别小瞧它,它的作用可大了。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读读这张卡片上写了什么?
5、学生听完,说说这张卡片有什么作用。
6、教师总结:对,我们读完一本书,可以制作一张这样的读书卡,这样就容易记住自己读过的书,书上讲的是什么内容了。
7、引导观察一张读书卡包括那些内容?
8、学生动手做一做读书卡片。
9、互相交流、欣赏自己制作的读书卡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数量词编的儿歌,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课文有几节。
2、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3、展示交流,完成表格。
4、学习字词:
⑴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⑵ 全班交流:
指读──小老师领读──抽读──齐读
⑶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四、指导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的范写,注意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4、对比观察:品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
2.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课前准备:扩大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将扩大数学挂图与课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导学习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历、史、化
3.认识并记住字形。
(l)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重点指导:代不要写成“伐”,植右边有三横。
4.指导写字。
(l)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2.这篇课文讲述了哪几样活化石?
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课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姑姑弯下腰把它救了上来,热心的小蜻蜓牺牲休息时间,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夜美丽的荷塘夜色,更被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夏夜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文中有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小朋友来讲难度不大。但应通过多种手段协助同学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同学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受到保护昆虫的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夏夜的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夏天的夜晚图,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感受。
2.板书课题,这么美的夏夜,我们应怎样读出美感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可以想办法解决。
2.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3.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2)多形式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
歌谣识字:
①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
②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歌谣识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两字合一字的规律,体现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功能。)
猜谜识字:
①根: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②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偏旁归类,熟字带生字:
①莲:草字头,是植物。小草绿,荷花红。最美丽,是睡莲。莲叶绿,莲花红。
②激:洒水泼水三点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头大,激起一片水花花。
③趴: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右边站。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
④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乱。学朗读,要动情,读出感情才好听。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六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学生观察,提醒同学写好字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
“非”:独体字。
“送、过”二字带走之,可联系第九课“连、远”二字的写法
“她、他”重点指导“也”字的写法:①横折钩的横要往右上斜,但不能写得太长;②竖要写得高一些;③竖弯钩要拖长,出钩前,先回锋。
4.展示评价。
四、拓展作业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小路 青青的()
绿绿的草坪 绿绿的()
弯弯的假山 弯弯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听写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过渡:夏夜,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理解1—5自然段
(1)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练读他们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4)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5)两个人演一演。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教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6—16自然段
(1)师: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它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它。(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2)是呀,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6---16自然段。
(3)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4)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哪些动物来帮它的忙了?自己读课文8—12自然段。
(3)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4)四人分角色练习表演。
(5)指名表演。(两组竞赛,师生评议。)
(6)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美在哪里?
2.总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四、布置作业
1.画出你眼中的夏夜,并写几句话。
2.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选做)
板书设计
15 夏夜多美
睡莲
小蜻蜓 帮助 小蚂蚁
萤火虫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