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0 08:44:4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翼江亭

  翼江亭位于赤壁山临江矶头,重建于一九三六年,系麻石构建,上盖绿色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金鸾两翼而得名,亭柱上有对联一幅曰: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厄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

  传此地为周瑜、诸葛亮观战之哨所,今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风台(武侯宫)

  拜风台位于南屏山上,又名“武侯宫”。分前后二殿,庙堂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内殿供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全身塑像,右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内陈列赤壁之战出土文物及在赤壁出土的其他文物二千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勾及三国东吴铜币“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大量东汉至六朝陶器。

  凤雏庵

  凤雏庵位于金鸾山腰,传为赤壁战时号为凤雏先生的`庞统批阅兵书处,后人于此建庵以资怀念。现庵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为三个殿堂,第一室供有庞统全身塑像,第二室为赤壁图书馆,第三室为接待休息室。现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庵外有千年银杏树一株,其枝叶大如伞盖,荫遮古庵,此树高35米,为雌雄异株合抱,树上长了三棵倒立的瘤。传为庞统亲手所栽。

  周瑜雕像

  周瑜雕像位于赤壁山翼江亭与望江亭之间,高8.58米,重300t,1990年12月落成,为湖北省及长江沿线最大的一座人物雕象.周瑜身着战袍、手持宝剑、傲视西北、神态冷静。表现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总指挥的大将风范。

  《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

  《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位于赤壁山东北面,其建筑样式别具一格,远看既象风头轮,又似古代头盔:近看似战船、古城墙,意境极深。馆内有赤壁之战形势图、蜡象室、文史资料室。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心声。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篇幅不长,韵律较自由,不拘于一格。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两句八行,第二小节四句十三行,第三小节三句十一行。

  本篇诗歌大部分诗句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只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感受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尝试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找寻童年的足迹,揭示课题

  1、谈话:童年是一段金色的时光,童年是一曲欢乐的乐章,伴随着天真与无知、好奇与幻想、憧憬与期待,我们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现在我们即将挥手告别童年从小学进入初中,踏上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出示:“告别童年”,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仿佛无比留恋,童年往事一一浮现。)

  2、师小结:是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成为少年了。我们的双手变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尽管路上会有风雨飘摇,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上路了!

  3、齐读课题:第28课《我们上路了》;提问:“我们”是指谁呢?(你,你们,所有与大家一同成长的告别童年的孩子们。)

  4、指导读课题:自豪,满怀憧憬,意气风发地读

  二、初读课文

  1、带着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售”字的读音:(课件出示)

  shou man tuo

  售 曼 陀

  抖着威风 歪歪扭扭 雷鸣电闪 曼陀林

  3、指名说说各小节诗写了什么。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有那些美好的风景陪着我们一同上路呢?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你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用横线画下来)。指名交流,引导理解“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在诗歌中用得非常普遍。在这一句中,这些事物象征着什么呢?(我们稚嫩的人生之旅,我们才刚刚起步的人生之路。)启发: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相应的事物也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刚起步?(刚刚露出小半张脸的朝阳,刚刚抽出新芽的树苗,刚刚展翅欲飞的雏鹰……)

  (2)指名读。指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美好、充满希冀的)齐读

  (3)体会句子:“哦,不管大人们怎么说,”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怎么对待?引导:早晨,要上学了,临走时,妈妈会说些什么?你怎样回答?(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

  让学生接着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4)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的感情色彩。

  (5)我们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踏上新的人生之旅?引导学生填写诗句.我们上路了,(激情满怀;)我们上路了,(信心百倍);我们上路了,(义无反顾)让学生接词语并指名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习第二小节:

  (1)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吗?默读思考: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师引导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骤起的风暴”(挫折困难)“虚幻的风景”(各种诱惑),你认为是什么呢?是什么让我们的“脚印也许弯弯扭扭”“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在这里依然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挫折困难诱惑?(突然之中的家庭变故,考试的不如意,与朋友的矛盾,上网成瘾等。谈得越细致表明理解越深入。)

  (2)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指名读本小节诗,提示:就在他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他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态度。再找人读,强调:你是什么态度就可能会读出什么语气来。(要稍微深沉、稳重的。)齐读

  (3)体会句子,师:这样,我们就要趴下,做一只供人观赏的狗熊吗?这句话你应该怎样读?(嘲笑的)当你遭遇打击、困难时,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会怎么样去处理?(师在此引导激发:不,绝不,绝不趴下!指导填诗句:再大的风雨,(跌倒了也要爬起来);再大的困难,(挺过去,是一片美好的'前景);再大的烦恼,(决不放弃),学生填好后,组内交流自己的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承接学生的满怀豪情,齐读第三小节。

  (1)齐读,小组合作学习,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思考:

  “前面有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林”指的是什么?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让学生结合小资料进行理解。(相思鸟:象征美丽的爱情;金孔雀:象征事业的成功;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林: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调的生活。

  (2)“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谈谈自己的理解。师总结:所谓的真姓名,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不虚度年华,不浪费光阴,是脚踏实地地做事!

  (3)从这小节中找到一个关键词语。(走下去)

  师:人生之路,你准备怎样走下去?

  让学生按照“人生之路,(寻找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人生之路,(脚踏实地)走下去;人生之路,(无怨无悔)走下去;……”的形式说一说。

  (4)全班集体朗读最后一小节。(教师选出几名领诵的学生,全班学生齐诵最后两句。)

  四、回顾全文、拓展

  (1)朗读全诗。说说课题的含义(我们告别童年,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配乐朗读我们三次做成的填空题,一首小诗就出来了。“我们上路了……再大的风雨……人生之路……”

  五、全文总结:是啊,我们将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了”。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踩出来,成长途中可能会遇见美丽也可能会有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之路。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诗,希望这句诗伴随着你们走向宽广的人生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板书设计

  我们上路了

  上路品美

  挑战风雨

  积极进取

语文教案 篇3

  · 活动目标:

  ·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有趣的'喷画》。

  ·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 活动准备:

  ·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 活动过程:

  ·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幼儿教案《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有趣的喷画》》。

  ·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 b) 学习喷画的方法。

  · 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 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 c)· 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 d) 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语文教案 篇4

  一、材料导入

  课间展示阅读材料投影,学生自读(名字为《让孩子多睡会儿》)上课自然导入

  二、落实重点,明确选材真实可信的范围

  1.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逐步填齐24小时时间“表”:

  重点内容:以“我”为中心;

  标出相应时间所在的地点;

  标出相应时间接触的人;

  标出相应时间的常规活动;

  补充假日部分,小表作为补充。

  2.分析图表,小结选材范围以及可以生发的主题:

  地点:学校、 家中、 路上

  时间:11小时---12小时—1小时

  主题:友情、 师生情---亲情---关爱,个人意志品质的磨练

  学生尝试回忆自己写过的作文题目所选的题材,提出并自己把材料放进表内相应内容

  学生可以把三个地点发生的`事情任意变化时间,社会生活接触时间少,多数属于所见所闻,感触不多,不作为重点选材范围,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大社会背景,而天天奋战的课堂、天天滋养我们的家庭是生活的二十四分之二十三,随手可以提取题材,生发积极向上的主题。

  三、 进攻难点,力求选材找到合理新角度

  在“我”熟悉的领域选材,表达相应的主题,歌颂真善美,就拿到了基本分,情节语言生动一些,属于中等偏上的作文,如果再想拿高分,就要出新。

  看图表,我们可以创新的题材已经不多,既让人相信又是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很少了,可以继续尝试,继续观察,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在同样的主题下同样的题材下尝试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哪怕就是一点点,也可以让阅卷老师发现一点亮点,无形中分数就从中等又上移了一步,成为比较优秀的作文。

  1老师引领全体同学归纳所写过的作文的选材新内容、新角度

  家庭:母爱—曹倩雯作文写妈妈悄悄看化学书(新题材)

  欧阳北平写妈妈自己下班也被雨淋了但是到家了还是给孩子送伞,结果回家后细心的孩子发现妈妈发烧了,然后大量的心理描写,接续前文大量的铺垫。(新角度)

  个人成长----宓源 写作业坚持与否,个人意志品质磨练

  学校类:

  师爱:辅导——?需要新角度

  学生生病,老师背着送医院,题材不新,还可以不可以变换角度(个人认为不宜大力提倡)

  友情:同学矛盾---?

  “我”的成绩单下来了,一个同学给自己开心,自己还误会,然后听说这个同学也考得不好,自己通过一系列矛盾的解除刻画人物(新角度)

  社会类

  关爱:张秉义---买篮球杂志时候和遇到乞丐时的选择,(新的角度)

  张思泽--是否搭陌生人车子,被搭和要搭车两个角度

  2老师让学生自己就同样师爱、母爱两个主题找新的角度

  3交流、归纳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树教案12-05

【经典】语文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