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8 13:21:2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认识比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比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比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演示)

  出示幻灯片,练习指角、辩角。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动手操作,比角

  1.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2.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出示幻灯片,练习比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现在大家已经会比角了,那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比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认识比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一)情境导入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及有关资料。)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

  (二)提出学习目标

  看到《吨的认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吨的实际重量,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2、吨的应用。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一)展示内容

  1、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吨与千克是什么关系?

  3、吨与千克怎么进行换算?

  4、练习三习题。(找出同桌学困生的不足,为出错例让对方反馈做好准备)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①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小组探索所得。针对同学的展示,其他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实例说明。

  4、解释应用,类化练习。完成课本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优生根据学困生学习困惑出错例让对方及时反馈)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

  1、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认识比教学设计3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认识比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对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比?

  (1)果汁比牛奶少多少杯或牛奶比果汁多多少杯?

  (2)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或牛奶是果汁的几倍?

  2、板书:板书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

  二、教学新课

  学习例1

  1、谈话: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对两个数量进行比价,今天我们要在除法的基础上来比较两个数量,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

  板书课题:认识比。

  2、初步探究比的意义。

  (1)自学例1和试一试之间的内容

  (2)汇报板书

  果汁是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记作2:3。

  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记作3:2。

  (3)说说3:2和2: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结合板书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介绍板书名称。

  (4)为什么在这两个比中2有时在前项有时侯在后项呢?

  引导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要注意谁与谁比,谁在前、谁在后。写谁与谁比时,位置一定不要颠倒。

  (5)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6)试一试。

  在小组内说说洗洁液为1份,水分别看作几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集体交流。

  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习例2

  1、出示例2学生自己计算填写表格

  2、汇报后教师追问: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速度反映的是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两个人路程和时间的比应该怎样写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概括比的意义几求比值的方法。

  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小结。

  小结:两个数的比都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因此,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处以后项得到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

  说说例1和例2中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怎样求的?

  4、完成试一试。

  探究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1、观察:3:5=3÷5=

  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

  比值呢?学生交流后完成板书: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

  2、区别意义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比是表示所比较的两个数的关系,如2:3也可以写成,仍读作“2比3”。

  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指出: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而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3、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结合题意说出每个比及比值的含义。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说说比的含义。

  (3)完成第3题。

  独立完成填写。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独立填写。

  说说每个比所表示的含义。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说出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完成第4题。

  理解2:1的含义,画一画,想想可以画多少个?为什么?

  4、完成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这一课,不管是听别人上的课,还是自己上过的课,都有很多遍了。如何跳出原有设计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我为难的地方。上课时觉得很不流畅,甚至有些别扭,学生们似乎还是对“教师主导喂,自己被动吃”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一旦放开反而不知所措。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和主动,发言不是很积极。自己平时上课早就感觉到,只是苦于很难改变这种现象。尤其是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更是普遍。细细想来,主要还是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注意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多多少少搞的还是老一套。

  这节可内容并不难,只是点比较多,比的意义、读写法、和分数及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意义部分还要注意同类量和不同类量两种情况以及前后项不能颠倒的问题,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区别部分还要讨论为什么0除外,还得给时间学生去计算比值。点多了之后上课时就有赶时间的嫌疑,自己感觉课堂平淡无生气。感觉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体现新意,有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意思,看来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真正实施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没有深入地思考和实践,不能保证做得最好。

  几点改进:

  (1)要善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对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和有关知识点没有深入地思考和预设,有时显得空间过大,使学生的思考失去针对性、方向性;有时又因为没有提得很到位或明确,使得学生在思维的影响下,回答和思考的问题背离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当然,理想的课堂也许很难达到,但我们应该有所追求,最好是无止境的追求。

认识比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垂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垂线,会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使学生知道垂线的性质,理解测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

  教学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得出概念:

  1.请任意画两条直线(有两种情况)

  2.相交 不相交,但经过延长也是相交的

  3.不相交,且经过延长也不相交

  4.今天我们研究直线相交的情况。

  5.请画两条直线使相交,想一想二条直线相交分几种情况。

  A

  B

  (1) (2)

  4.图2中四个角相等吗?

  图1中角1是直角,是90度,那么其它三只角会是什么角呢?

  5.小结: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试一试:

  说一说图1中——是——的垂线。(体现相互性)

  6、举例说明 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二)应用实践:

  1.判断下列哪组是相互垂直。

  (体现不同的方位)

  2.从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1)哪一条线是垂线?

  (2)哪一条线段最长?

  (3)哪一条线段最短?

  (4)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结论1: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展开阅读全文

  结论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下列直线的垂线:P61 1

  4.过一点画下列直线的垂线:P61 2

  5.韩家篓要修一条公路,请你帮助设计一条最近的连接公路的路:P 61 3

  6、P61 4 5

  (三)总结提高:

  1.垂直、垂线、垂足的定义,区别。

  2.会画垂线。

  (四)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认识比教学设计6

  学情分析:

  学习本小节后,对后面学习较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推导能力有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能够背诵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掌握“读作”“写作”的不同要求并能够理解每个乘式的含义。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而在此后,又要学习更难的6、7、8、9的乘法口诀,所以这节既有承前的作用,又有了启后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 五五() 四五( ) 三三( )

  二二( ) 三四() 三五( )二五() 四四( )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

  ×5=10

  ×5=25

  ×2=10

  4×=20

  1×5=

  ×5=15

  ×5=20

  ×=25

  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认识比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会区分时针和分针。

  2.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学难点】

  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激情引趣。

  猜一猜:(电脑演示)“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先为大家猜个谜语,看看你们谁最聪明。”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谜底:钟表)

  2.举例说明。

  (1)观察形状各异的钟表(电脑演示),请学生说一说钟表有什么作用。

  (2)教师明确钟表的作用。

  师生共同认识: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都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激发学生:大家都知道有关钟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

  共同认识:

  (1)认知钟面上有12个数,及12个数的意义和顺序。

  提出问题:钟面上的12个数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排列的方向呢?

  (2)观察时针、分针的特点,正确建立“时针”“分针”的表象。

  提出问题:时针、分针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

  指导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请学生给大家介绍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2.认识整时。

  (1)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会看表吗?”

  (2)课件显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怎么知道这是3时,这是5时,这是8时的呢?

  学生讨论。

  反馈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长长的分针指着12,短短的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会拨出钟表上的时间吗?

  请用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试着拨出7时,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4)发散练习:请学生想好一个整时刻,并拨在钟面上。

  展示学生拨钟表的情况,并注意认读10时,区分12时、6时和9时。

  3.课中操《时间像小马车》。

  4.认读整时。

  创设情境:小明的一日生活。

  课件演示:

  学生观察情景图,正确地认读钟面上的整时。

  5.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启发学生:小明的生活真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明这样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小闹钟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三、技能训练

  1.基础训练。

  小明不仅平时生活有规律,周末也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一起看看星期六他都安排了哪些活动。

  (1)读一读:公园门口的时间牌,早上6时──晚上9时(钟面表示形式)。

  (2)认一认:商场门口的时间牌,早上9:00──晚上10:00。

  (3)拨一拨:图书馆门口的时间牌,早上8时──晚上8时,区分两个8时。

  教师提出问题:请你们把这两个时间拨出来。为什么只拨一个?在钟面上显示的是一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拓展训练。

  (1)动手操作:根据指令,自己画钟面。

  启发学生:老师这里有几个奇怪的钟面,奇怪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调皮的时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请你们把它找回来画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

  2时(缺时针)、11时(缺分针)、1时(缺时针和分针)。

  (2)观察、比较:观察不同表示形式的钟面(实物投影),并依据规律认读时间。

  教师启发学生:钟表这个大家庭里有各式各样的钟,你们见过这样的钟面吗?(罗马数字、表盘上没有数字)有谁认识这些符号?现在是几时?

  (3)估算与推理:星期日,小明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香山看红叶。他们早上8时从家里出发,路上乘公共汽车需要两个小时,你们知道他们几时到达目的地吗?(电脑演示)由于不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他们准备在下午4时回到家。因为玩得很累了,妈妈建议打出租车回家,这样路上只需要一个小时,你们知道他们是几时从香山返回的吗?(电脑演示)

  3.应用训练。

  电脑演示:“小朋友,看我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你们能不能像我一样,也为自己安排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周末活动时间表呀?”

  【板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角。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知道角有大小,理解与角的大小有关的因素。

  【学习重点】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辨认角。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大三角板、学具袋(三角板、绒线绳、剪刀、图钉、折扇、硬纸条)。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出示4幅建筑物的图片)找出与其它三幅图不一样的地方,并说出理由揭示课题。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明确目标:

  (1)、认识角

  (2)、学习画角

  (3)、比较角的大小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1. 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议一议生活中角的特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指一指:图形中角的顶点和边。

  在角上标出来。

  3. 判一判: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是角的画对号,不是角的画错号。

  4.数一数:给定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5、画一画:按要求画角

  (1)、给一条射线,画一个角。

  (2)、给一个顶点画一个角

  6、 唱一唱: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7、摆一摆:

  (1) 从学具袋中寻找材料,看谁最快摆出一个角。

  (2) 同桌合作,把你们准备好的绒线变成一个角。

  8、开合折扇或自制的活动角

  观察:角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越大角越大。

  9、补充歌谣:要知我的大和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三、检测导结:

  1、检测目标:课本练习八第一、第二题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角

  2、小组检查完成情况。

  3、反馈检测结果。

  四、课后拓展:

  课后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我是一个小小角》

认识比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1。 谈话导入: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2岁,我家里有个8岁的儿子,我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来介绍一下你们的班级吗?(男、女生人数)

  2。 我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每两个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你能用算式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列算式并说算式表示什么?)

  3。 像这样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揭示课题,初步认识比)

  4。 哪些算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理解比的意义)

  5。 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二、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比。

  1。在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比,(出示图片)你知道2∶ 1表示什么意思吗?尝试说。

  2。请你来试一试,下面的水和甘蔗汁如何调配?

  3。你现在知道2∶ 1表示什么了吗?

  4。师生共同讨论5 ∶ 1和1 ∶ 1的含义。

  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

  三、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1。比除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其它的关系。我们来看图,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快多少?(列式计算)

  2。汇报。根据算式列出比。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0∶2表示什么呢?

  3。你能用比来表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5∶3)

  4。根据下面信息写出比。

  苹果3千克15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

  一个打字员5分钟打字500个。打字总个数与时间的比是( )

  四、理解比的意义。

  1。 关于比你知道了什么?举例生活中的比。(足球比赛中的3∶2,是比吗?)

  2。 练习。

  3。 比较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练习。

  六、拓展。

  糖水的甜度。

  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和水质量的比,第一杯是1 ∶ 20,第二杯是1 ∶ 25。

  提问:你知道哪杯水甜吗?为什么?

  出示:第三杯中糖4克,水100克。

  谈话: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提问: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 ∶ 20,你能说出第一杯中糖和糖水质量的比吗?

  七、你能联系实际说说1 ∶ 4的含义吗?

认识比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 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 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识比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 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 对于正方形 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二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师: 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 创造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 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 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 不是 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 两条边张开的大 ,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 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角, 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谁表现最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认识比教学设计12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设计者:谢林红,文集青星小学。

  学生:文集青星小学一年级。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ダ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0的写法。“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崩斫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闭莆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碧寤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四、学习者分析

  这虽是学生初入学的第三课,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对“0”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0”的经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教师选择有趣的话题,让孩子们在动中完成学习。经历了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小组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

  六、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格尺等也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苯裉煺饨诳挝颐抢慈鲜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苯萄Ю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硎尽*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苯萄Ю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苯萄Ю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硎?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硎?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认识比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三角板、活动角、;学生每人一个活动角、一副三角板、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你对角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境图)

  图中那些地方有角?

  (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说说角的样子?

  b.指出下列各角中的顶点和边

  2.动手实践,感知角

  活动一:折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折角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进一步感知角,获取实际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带角的图形,真正感悟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就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二:超级“变变变”

  同学们,拿起你桌面的活动角,我们一起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变大,变小,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教师怎么变大,怎么变小的?角变大时边变了没有?

  (通过活动,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奥秘,感悟其中的道理,自己会讲出来,充分的感知角,用变魔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画角

  每人动手画一个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三、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你能找到吗?

  2.画一个有更多角的图形。

  四、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比教学设计14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认识比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6)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7)找比例。

  在这四副图片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猜想另外两副图片长、宽的比值。求出副图片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

  如:3∶2 =12∶8 6∶4= 12∶8

  3、(1)右表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

  (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三、课堂练习

  1、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

  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8和30∶36 4∶8和5∶20 1/4∶1/16和0.5∶2 1/3∶1/9和1/6∶1/18

  三、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认识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比尾巴》教学设计

2.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3.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4.认识0教学设计

5.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6.《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7.《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8.圆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