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1
【教材链接】
《走进信息世界》是人教实验版五下第六组教材。在这组教材里,安排了两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一个是“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个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第一个专题里,选编了《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五篇课文;第二个专题选编了两篇研究报告,一篇是《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一篇是《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第一个专题的五篇课文为阅读材料,前四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以及现代以网络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第五篇是一篇演讲稿,意图是引起学生注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负面影响,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媒体。我以为,教学这几篇课文应该与教学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不同,就其作用而言,它是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在于提供信息,引起思考。第二个专题的两个研究报告,是学生学写简单研究报告的例文,两篇例文贴近学生实际,很适合学生模仿。
【设计特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容易步入“只见活动不见语文”的误区,本设计以活动为载体,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突出语文训练,让学生在信息的天空里借助语文自由飞翔,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过去和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懂得正解利用现代媒体获取信息。
2、学会利用网络等到多种手段搜集信息,初步学习围绕主题整理、筛选、分析信息。
3、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策划、组织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学校提供上网条件,开放图书室,教会学生图书查阅法:明确门类-目录查找-速读摘记。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纸、信息记录表格、u盘、展板、照相机等。
4、准备若干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每天我们会从电视、网络上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走进信息世界,了解信息传递的简单历史,感受它的变化以及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阅读指导
指导学生分两三步读阅读材料:
1、读《古代传递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2、读阅读材料2、3、4,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感受因特网和电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3、熟读阅读材料五,做好参加小组演讲比赛的'准备。
三、探索实践
1、用简笔画或简短的词句等办法反映从古代到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变化过程,评选最有创意的表现方法。
2、采用查资料、向人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学们交流。
3、选取阅读材料2、3、4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4、在班上开展题为《把握自己》的演讲竞赛。可先在小组内竞赛,再每组选一名好的同学到班上演讲,参加比赛,发挥集体的力量,增强竞争性。要求做到尽量脱稿,声情并茂,目中有听众。《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相关内容:《景阳冈》说课稿《与象共舞》说课稿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教案及练习《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鲸》教案(第二课时)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5、开展一次调查,用下面的表格记录全家人一天中获得的信息:
信息采集表
家人称呼一天中了解到的信息信息来源备注爸爸妈妈指导学生将采集到的信息按来源的不同用饼状或其它形式统计图绘制在备注栏内。
6、举行小型辩论会。
辩题:正方──多看电视、多上网好处多。
反方──多看电视、多上网坏处多。
⑴自由选择正反方,将全班分成两组,分头准备辩论材料。
⑵指导学生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组织材料,收集典型事例。
⑶指导学生分别对各组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评选、整理,选出好的形成观点。
⑷每组选出3~5名辩手,分工准备。
⑸开展辩论:
辩论的过程中,各方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丰富本方的观点;提醒学生注意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礼貌待人。
⑹小结颁奖。
四、成果展示
将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包括活动照片)用展板展示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设计版面,选择内容,制作展板。还可先进行版面设计评比,然后选择比较好的作母版,进行制作。
五、自我总结
要求学生把参加各项活动的感受写成日记,并进行讲评。
〖特色评析〗
这一专题设计“探索实践”环节由创意表达、故事交流、讲故事、演讲比赛、信息收集分析、小型辩论会六个活动串成。这六个活动将课内外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面,又注意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些活动,紧紧抓住语文二字,力图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故事交流要学生事先进行广泛阅读查找、摘记;讲故事要求学生将课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口语,然后讲给大家听;小型辩论会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分析,并将着力点集中在“说”上。让学生“自我总结”也体现了课标要求,课标在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里要求学生“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突出了写的训练,而这种写是有所为而写,有内容可写,避免了那种为写而写学生不想写的尴尬。
〖教学过程〗
一、指导选题
选题不宜过大,课文中列出的三个题目要进行再具体化,如“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这个题目可以具体化成“我们家家用电器的变化”或就是“电视的变化”等很小的题目。要指导学生立足自身条件,从小处入手,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二、确定选题
对学生确定的题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也可以一个人研究一个专题,然后指导各组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工,各小组确定记录员1名,记录小组活动情况及各人收集到的材料目录。
三、收集、分析资料
1、各小组分头行动,围绕专题通过阅读书刊、上网浏览、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取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到记录员处。提醒学生做好记录,调查访问时要注意礼貌。
2、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形成观点。
四、撰写报告
1、指导写法:
⑴读例文,弄清下列问题:
例文的选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小作者选题原因是什么?小作者是怎样对选题进行研究的?小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⑵明确写法:
写研究报告,一般先写选题原因(选题一般从生活需要中来,让学生明确不是为了写而写);再写研究过程,有些复杂的还要写研究采取的方法。
2、撰写报告:
各组分头仿照例文,撰写报告。先确定一人主笔,然后组内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再修改成文。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作更具体的指导。
五、评比展示
1、将各组上交的研究报告在班上展出,然后全班同学民主评议,评选出比较好的报告;对不太好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提请修改完善。
2、将全班同学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留作收藏、纪念。
六、自我总结
将撰写研究报告的体会写成日记,并评比择优展出。
〖特色评析〗
这一专题的设计从内容入手,先选好题,再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观点,再表达,遵循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指导撰写报告充分发挥例文的作用,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写到评再到改,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经历写作的全过程,能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等阅读材料。
二、默读材料,了解大意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相机引导学习: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例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例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⑵……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例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例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例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当代:广播、电视和_________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题目:
种类: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三、了解现状,生活拓展
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举几个例子。并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预习作业】
搜集网吧危害的事实。
【教学用具】
课件(范读、展示《中小学生守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导: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侵害。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2、出示课题,听录音范读。
二、阅读课文《把握自己》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全班交流: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展开讨论,提高认识
1、师导:有些孩子在进入网络以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常沉迷在网吧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2、小组交流并整理搜集的资料情况:
⑴小组交流:通过网络,你们都搜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⑵全流交流:展示各小组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如: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学习和身体,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危及生命等。
四、畅谈愿望,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1、引导交流身边的青少年沉迷网吧的事例。
2、分小组讨论: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青少年,看看有没有办法来帮助他。
3、全班交流:如何劝说帮助这些迷失的`青少年?
4、师导:对于电脑、网络,我们要自觉抵制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或写几句宣传语,或唱歌、或画画等来表达。
5、小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愿望和心声!
7、屏幕展示:
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小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人内的场所。”
8、小组研究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9、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五、总结升华
教师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附板书】
把握自己………………把握人生航向
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晴空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5篇10-28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09-01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11-11
信息化教学设计11-10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6-28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04-30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文07-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8-25
【热门】信息化教学设计12-30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说课稿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