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三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时间:2024-10-01 08:52:03 三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三年级作文(精选4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作文(精选4篇)

三年级作文 篇1

  春天到了,大地回春、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小鸟在树上歌唱,蝴蝶在花丛里飞舞,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春天真美丽!我可以钓鱼、放风筝,有趣极了!

  春天到了,我们教室外的栏杆被阳光照得金光灿灿。

  春天到了,窗外的小树上悄悄地长出了一些小花苞,有粉的,有黄的,还有白的。小草被风儿吹得微微舞动着。

  春天到了,我来到操场上,看到了绿化树,看到了绿化树上的红色小芽,哦,原来这就是春天新的.生命!

  春天到了,绿化树旁有一把“大伞”——桂花树。桂花树上有一些黄色的小芽,几乎每一片叶上都有。我想,等到了八月,桂花树上肯定满是桂花,我们的校园肯定满是桂花香!

  春天到了,杨柳姑娘的长头发又长长了,可是杨柳树旁有好多“毛毛虫”,老师说那是杨柳的花!

  春天到了,我们也换上了美丽的春装。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其实,我们是最美的,因为我们长大以后能建设我们的祖国!

三年级作文 篇2

  横州公园位于横州公园路口往北两百米处,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跨进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头上的两个大字:莲池。莲池是由石栏围着的,每隔两

  个石栏上种着剪成圆球的三角梅,石栏中间刻着反腐倡廉的名言:松竹梅,寒岁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石栏里面的花圃种着月季、水仙、吊兰、三角梅,这些花把莲池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莲池左边是一棵棵芬芳迷人的桂花树,右边是一排苍翠挺拔的柏树,这两排树就像两列士兵长年守护着莲池。莲池里种着一棵棵睡莲,这红的、白的、紫的睡莲正如石头上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有趣的是睡莲底下的鱼儿,它们正自由自在地嬉戏呢。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莲池中间茉莉花形状的喷泉,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就会像利剑一样直冲云宵,喷出五光十色的水花,又像天女散花洒落水面,美丽极了。

  沿着石级往上走,便到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人们在林荫小道上散步,在林间小亭里下棋、练歌、打太极、跳广场舞、跳健身操…… 横州公园不仅风景如画,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我爱横州公园.

三年级作文 篇3

  暑假生活就像一只万花筒,异彩纷呈。其中有一件事情时时萦绕在我的脑际,让我一想起来就忍俊不禁。

  暑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滑冰,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滑冰。

  滑冰的姿势有许多,有蹲着滑,跑着滑,走着滑,各种各样的姿势。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玩滑冰,我们的游戏规则是:看谁先滑到终点,谁就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每个人都不敢松懈,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比赛结束了,他们宣布是我赢了。

  第二轮比赛又开始了,每个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超越我,我心想:你们肯定超不过我,然后就减慢了速度,其他人看见了这个机会,就一下子超过了我,其他人都快到终点了,可我用多大劲也超不过了,比赛结束了,宣布是浩浩赢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这个道理。

  这个滑冰游戏真有意思,以后我要经常做这样的游戏。

三年级作文 篇4

  在一个苗族的村寨中,唯独我家是汉族人。我家的邻居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老奶奶的年龄是在50--60左右。

  老奶奶的家人常年在外打工,没时间常回来。我的妈妈常常叮嘱我,有空去看看老奶奶。妈妈和爸爸带回来的东西常常给老奶奶家送去。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写完了作业,高高兴兴地来到老奶奶家,跨过门槛,走到老奶奶的家中。我在房间的.一面看见了成堆的脏床单、袜子等......我拿起了木盆,打些水,把东西放入盆中,开始洗。洗后,开始晾晒。霎时,我听到了一种脚步声,是老奶奶。老奶奶抱着我,用她那温暖而又慈祥的脸颊贴了贴我的脸蛋儿。顿时,我感到老奶奶的脸是那么的热,我的脸也是那么热。从此以后,我便把老奶奶当成亲奶奶了!

  她虽然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我把她当做亲奶奶一样待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是一种亲人般的爱。

【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三年级的作文10-31

【经典】三年级作文08-08

三年级作文(经典)10-05

三年级作文(经典)06-29

三年级的作文[精选]04-30

三年级的作文[经典]05-03

(经典)三年级的作文01-18

三年级作文(精选)03-07

三年级作文(精选)02-28

三年级作文[精选]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