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5-01 09:16: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学说课稿4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第一册第3单元第5课,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能听、说、读数字one—five

  2.学习句型:能听懂会说Howmany??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能背诵韵句:one,two,three,four?

  语言技能目标:

  1.能准确认读新单词,读准句型。

  2.能运用句型进行实际交流

  情感态度目标:

  能够运用数字和Howmany???句型谈论身边物体,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

  Numbers:听、说、读数字one—five。

  难点:

  one—five的实际运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我把全班按照座位分成5个小组,用前面课文刚学过的5个英语名词命名,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线,个人和结对活动为辅,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竞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游戏教学法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

  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教授a、e、i、o、u和1-5时用的TPR(全身动作反应法)。这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儿童学习英语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活动,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儿童对输入的语言理解是否达到了内化的程度。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互评为主要方式,课上教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三、说教具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了自制的星图、小红旗、卡片、磁带等媒体设计教学,学习则利用骰子、小贴纸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以旧带新,闯五关基础操练后,巩固提高运用英语数字。

  Step1.Review

  1、通过问候语复习了第二单元的交际项目

  A:Howareyou?

  B:I’mfine,thankyou!Andyou?

  A:I’mfine,too!

  2、通过给教过的5个字母找对5颗星的位置认大小写朋友(用口诀记住b和d)。

  3、由5颗星的序号引出怎样用英语表达数字。

  4、还是由5引入介绍接闯五关的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在游戏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分组竞赛,培养了团队意识。〕

  Step2.Presentation&Practice

  1、教师教授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的单词(已用红笔画出元音字母,字母组合以不同颜色下划线标注,吸引学生注意),从5开始教授并配合比手指,主要先纠正读音,介绍音形对照和用动作图画巧妙地识记元音字母a、e、i、o、u。

  2、用大小声的形式教授并巩固one-five和Howmany并小组比试①。

  3、掷骰子游戏②:同桌PK掷骰子看数字读英语比赛Howmanypointscanyousee?,5小组是以竖排为单位的,相邻两人就属于不同的小组,两人要互相监督,剩下一组学生自觉(教师有时间也帮忙监督),之后教师统计总结各小组过关情况。

  〔设计意图:机械单调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丧失学习主动性。在这一环节,教师将又简单又好玩的“掷骰子”与数字操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进行灵活的变换和有效的操练,非常生动有趣。〕

  4、快速反应:比相应数目的手指在相应的身体部位(1头,2肩,3手,4膝,5脚)上并配合用英文数数的音乐,熟练后各组派代表比试反应③。

  〔设计意图:全身动作反应法巩固了数字的读音和手势表示,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5个数字的英语。〕

  5、用唱反调的形式教授let’s,run,can,see,fish,hen和比试④。

  〔设计意图:用大小声和唱反调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要集中。〕

  Step3.Consolidation

  1、课文P19&P20结合实物进行认读比赛⑤。

  2、课本P21Let’schant。配合动作,要求回家后再练习并背诵。

  3、课本P21Lookandsay

  Step4.Assessment评价

  总评价:数每一组获得的星级数

  〔设计意图:最后评价也以每组过关的星级数多少为定,环节设计与数字息息相关。〕

  Step5.Homework

  1、课本P22Lookandcount

  2、预习数字6-10。〔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3、查找生活中的数字资料,用英语表达出来,下节课汇报。(电话号、车牌号、火警、急救电话等等)〔设计意图:生活之中用数字,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积极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体现了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教育理念。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课文包括《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四篇小说。这是继本册第一个小说单元之后的又一个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继续欣赏我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并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描写技巧。

  《项链》是一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短篇小说,应让学生们重点掌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B、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们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D、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高二学生们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ABD是重点,C是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们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们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们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自主探究法 --学生们实践,巩固提高。

  ③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④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⑸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⑹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们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们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们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们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们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们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们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们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们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们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们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要实现有效控制,施控者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标准。在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课堂教学我都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一)导课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让学生们考虑这两首诗和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点拨。学生们略家思索便可以知道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 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笑声中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笑声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

  关于莫泊桑,除了了让学生们自己回顾作者的基本情况外,我还补充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让他们在互相联系、互相比较中掌握知识。这样介绍作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学常识,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仅仅抓住。同时,这也是根据大纲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

  3、解题

  《项链》的原题是《首饰》,后来选入课本时,才更名为《项链》。我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经过点拨,学生们明确了在小说中,改变了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的,是一条项链,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这条项链展开的,因而后一个标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而原题《首饰》所涵盖的范畴显然太大了。那么,这一条小小的项链是如何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们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我的体会是,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抓准课题,深入挖掘课题所蕴涵的信息,这课书就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所以教师在实施点拨教学法时,决不能轻易放过课文的标题。

  (二)说课文分析(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

  1、关于本文的情节和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这里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可以辅助提问法,同是主要是为了解决目标A)

  ⑴、小说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

  ⑵、所有的情节中有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请指出来。

  ⑶、分析每一个情节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可以扣住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我要求大家在文中用笔勾画出来。(这样就渗透了目标B在其中。)

  ⑷、有人说“丢项链”写得太突然,没有写出必然性。让大家小组讨论是否这样?(有学生们这样回答:孤立地看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前文,尤其是全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那么她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自主探究出人物性格的致命弱点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

  2、关于文章的结尾部分,首先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每个人不同的语气。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这也是诵读法在本节课中的体现。

  “假项链”,是《项链》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让大家考虑最后说明“项链是假的”有怎样的“打击力量”?经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这就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3、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由此我让学生们考虑本文的偶然性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一个自主探究题,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觅,去探索。有的学生们见解独特:他说可以发现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请柬“一向很少发给职员”,“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手”,偶然;晚礼服的款子是“他恰好存着这么一笔款子”,偶然;借项链也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偶然;丈夫给妻子披上家常衣服也肯定不会想到这竟使妻子手忙脚乱,偶然;项链的丢失当然就更是偶然中的偶然;还项链时,朋友没有发现被掉包,也是偶然。并且这所有的“偶然”都是“极细小的事”,但是就是这些偶然的极细小的事却使玛蒂尔德的命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样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目标C就渗透在其中了。

  (三)说练习

  1、说课堂练习--表演场景

  这里的表演不是课本剧的正式改编表演,讲台即是舞台,教材即是脚本,学生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们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项链》可沿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们给小说续写结尾或设想另外的情节,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但欣赏精彩的人物心理分析和探讨主题多重性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为此,我让学生们上讲台即兴表演了四个场景:课文开始、结尾和中间两处。下面是两位学生们的表演台词:这一段文字针对“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A、老板,这牛肉还是那个价吗?

  B、你总是问又不买!

  A、这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B、不要问啦,你买不起的!

  A、那有什么便宜点的菜吗?

  B、便宜的,你自己看吧!

  A、这堆老白菜呢?

  B、老白菜啊,这些至少两个铜子。

  A、两个?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B、还再便宜?算了算了,一个铜子拿去吧,其他人还等着我呢!

  这样的即兴发挥,真是巧妙生动的阐释。这样对课文进行拓展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解决目标D

  2、说课后思考题

  玛蒂尔德之所以把赝品当真物,是有因可寻的,让学生们考虑其中的原因。(⑴、就人而言,不敢想象那位“富有”得令人倾倒的朋友,竟会收藏价钱低贱的假货;⑵、就物而言,不敢相信那挂置放于缎盒、储藏于镜柜、光彩照人的项链,竟会是赝品;⑶、就己而言,生于“蓬门”,嫁于“寒士”,难见珠宝一面的家庭妇女,一眼就能看出珠宝的真伪吗?⑷、就理而言,即使是对友人的珠宝的真伪有所怀疑,又怎么好意思启齿相问呢?何况用毕还要归还于人呢?)

  这样的思考题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而且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实现了一种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我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条项链的形式,把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标注在“项链”上,每个情节的前后分别是主人公差别较大的心理活动,项链的中心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条项链,实际上是玛蒂尔德给自己戴上的一个精神枷锁。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文字简练,版面均衡,又不单调,体现了艺术性。

小学说课稿 篇3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本人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劝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辩论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劝说》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训练内容,它秉承了本单元的主题,紧紧围绕语言艺术的话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抓住要点,运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在前面开展第三单元的主题学习时,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对语言的艺术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更好地和别人进行沟通。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3、了解和感悟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重、难点:

  了解和感悟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教 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模拟角色,在互相交流中学会劝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议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学 法: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掌握从议到悟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交流、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体会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课前准备:

  1、录象资料。

  2、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3、浪费水资源的图片。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

  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本人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三)角色体验,尝试实践。

  (四)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下面我再具体说说这个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要有兴趣的引导。上课开始,老师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这样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逐渐明白本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和重要性。】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介绍当时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看完录象后回忆: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口语交际活动——劝说,来领略“劝说”这种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是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学生一旦对某件事情、某个话题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进去。在前一个环节中,播放的录像片段已经激起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但怎样劝说呢?学生却难以表达。为此,老师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活动——“水资源浪费”新闻图片展。这个选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现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训练中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导语:这些珍贵的水资源白百地浪费了,多可惜呀!要想劝说这些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1.小组展开讨论:怎样以理服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以理服人;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用水的用途来劝说;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3.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己——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所以,得体的劝说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老师在运用录象激发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后,然后组织了一个图片展览,还原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再充分放手,让学生分小组活动,互相讨论、自由表达、自由发挥,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人人参与,个个得到锻炼的目的,又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老师也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这样从生生到师生,让学生在一个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中学会交流,这样会有效地提高口语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为掌握劝说语言的特点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又设计

  了一个“听录音”片段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劝说语言的特点。教师出示两段不同的录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辨别、分析、发现问题,在同伴的评议、交流中体验改正,从而掌握正确的劝说技巧,学会进行得体的口语交际。】

  【在本环节中,由“理”到“情”的认识,既体现了教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层教学”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上的提高和技能上的提高,为以后进行得体的口语交际打下基础。】

  4、小结:劝说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三)角色体验,尝试实践。

  导语:同学们掌握了劝说的技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劝劝那些浪费水资源的人吧。

  1、模拟角色,尝试体验:假如你看见有人浪费水资源,你会怎么来劝说?

  (1)媒体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学生根据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发言提纲。

  (2)小组内模拟劝说,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适时补充。

  (3)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劝说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老师也可参与活动,扮演浪费水资源的人)

  2、擂台赛: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其他学生当评委。(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没有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口语交际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学生的练说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练说的舞台。在本环节中,就设计了“角色体验”擂台赛这个环节。让学生先在小组里模拟劝说,大家互说互评,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适时插话补充。人人参与,个个有感而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使学生在有理有据的劝说中学会树立自己鲜明的观点,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语言表达更加清晰、临时反应更加迅速,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导语: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不文明的现象需要我们真诚的劝说。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请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的劝说?

  (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1)每组选择一种情况进行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练习劝说。

  (2)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语言活动。所以在拓展劝说的环节里,就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常态并够学以致用,服务生活,这才真正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工具性的特点。同时,多种不同情境的创设,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象、目的的不同,则劝说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样,在实际交际中,学生才会体会到交际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小结:

  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劝说,走出课堂,我们将劝说引向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第三部分:板书设计

  以理服人

  劝说

  以情感人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集中体现了“劝说”语言的特点,同时也清楚地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说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技巧,让学生明白,只有“情”、“理”结合,劝说才会成功。】

  以上,是我对口语交际课《劝说》的教学设计,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艺术,是国粹。

  2、让学生正确掌握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中锋行笔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在学习毛笔书法时怎样掌握最基本的运笔方法。

  【教学难点】:

  其中中锋行笔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师演示,方法指导等教会学生掌握好这个难点。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要通过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入“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请同学们欣赏古代书法家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是民族的象征。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艺术”。

  二、新授:主要教学生学会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

  1、做好书写前的准备。

  (1)执笔:五指执笔法是几种执笔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执笔方法,也是从唐以后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2)坐姿:学生较易掌握,要注意两臂之间要开阔。

  (3)蘸墨:笔毫全部浸泡在墨汁里,然后在砚台或瓷碟边缘将笔里多余的墨汁宕出并理直笔毫。蘸墨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再次蘸墨要等笔毫里的墨汁写干,蘸一次可写多个字。

  2、运笔方法:

  中锋行笔:令笔锋在笔画中行,这是千古以来不变的规律,是书法的根本_。中锋行笔写出来的笔画圆润、浑厚、充实饱满,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像一个健康的人充满生命活力。

  要中锋行笔,首先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逆锋和回锋是起收的两个呼应动作,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中锋行笔,使线条更加圆润、饱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笔方法,通过课件反复示范,然后学生对照练习。

  三、运笔练习:课件演示

  1、线的练习:横向线纵向线、斜向线(左右)

  2、点的练习:点是线的浓缩,包括:横点、竖点、左斜点、右斜点。

  3、折的练习:两笔对起为折。

  四、对贴习字

  1、让学生了解传统书法书写的规律是:从右向左竖着写。

  2、学生对贴习字练习。教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式及错误的运笔方法。让学生对字体结构的布白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

  3、小组自评,教师点评,展示作品

  目的让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正确地掌握运笔方法,书写出圆润、饱满有立体感的线条和简单的结字。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五、小结:本节课重点地学习了传统书法的基本运笔规律: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同学们依据本节的重点,回去多做练习。要了解更多更深的书法知识,有待于今后教学中继续探讨。

  六、作业:对贴练习3遍。巩固本节重点。

【【精品】小学说课稿4篇】相关文章:

1.【精品】小学体育说课稿范文10篇

2.【精品】说课稿四篇

3.【精品】说课稿3篇

4.【精品】说课稿九篇

5.【精品】说课稿六篇

6.【精品】说课稿9篇

7.【精品】说课稿4篇

8.【精品】说课稿三篇

上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