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4-29 20:54:53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高考作文集合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高考作文集合10篇

高考作文 篇1

  时间就像白驹过隙,在亲手领到中考成绩单时,看着那一张不足A4纸一半大的纸时,我恍惚间明白:一个弹指间初中的三年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原来满心期待着中考完的这个暑假,也因为没了规划而变得无所事事、漫长枯燥、燥热难忍。随着高一临近,我决定结束这一切,规划着我的高中三年,设计着我未来的生活,描绘着属于我的世界。

  我对我的高中生活总结起来有三点、二十四个字:

  (一)跟上步伐,成功衔接。

  经过高中入学培训后,我明白了高中与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在知识量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初中不同。假设学习就像我在爬楼梯,那么如果我已经成功爬完初中所有台阶,现在我面前将是一个是我身高好几倍的一级台阶,所以我只有把我只有认真学习,把我学过的书本踩在脚底下,用我的知识组建简单的工具帮我爬上这级台阶。后面的路也就相对轻松起来,因为我经历过艰难的攀登,简单的攀爬就不算什么了。所以高一的衔接很重要。为此我要在课前预习,把不会的、不懂得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写作业。把错题问会并整理好。在周末回忆这一周自己学过什么知识。在考试之前看错题和复习重点。做到“跟上老师步伐,成功衔接”。

  (二)发展兴趣,深度研究。

  我认为在学好课内知识时,也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因为我很喜欢经济学,我也想考取一个经济系很好的大学,所以我初步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

  1。每天看新闻联播

  2。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看完有关经济方便基础的书5——8本(根据时间安排)

  3。参加学校举办有关经济方面的社团

  (三)步步落实,高三冲刺。

  古人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所以我的高中学习要脚踏实地的学习,不能再像初中一样——初一初二大概学一学,初三等着老师带着复习、冲刺。因为只有这样学习,自己头脑中的的知识体系才是完整的、清晰的,才能在高三最后的100m毫无压力地冲向终点。

  最后每天睡觉前要问自己一句话:今日事今日毕了吗?

  这“二十四个字”就是我高中三年的规划,愿今后我一步步完成这些目标,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考作文 篇2

  我们福建省实行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经整整三年了,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对命题工作进行回顾、反思,似乎已很有必要,鼓励学生写真实的自我1。尤其今年我省正全面推行高中课改,语文究竟该怎么教,三年以后又将怎么考,大家都很关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认真探讨三年命题的利弊得失,努力看清未来的命题方向,并让探讨中所获得的认识在当前的课改实践中经受检验,同时又努力使它发挥出一定的导向作用,意义委实重大。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在这篇不很长的文字中,我想集中谈谈作文。我的突出感觉是福建省的高考作文命题应当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当鼓励学生写真实的自我,并以此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的特色。

  就以今年的作文命题来说吧,其出发点也许是鼓励学生阅读经典,鼓励学生“创新”。但大家都知道,读写结合的连接点是感悟,刨新的基础则是平时对常见事物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题目倘若有助于考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有助于他们表现出自己在常见事物(或寻常故事、情境)面前的聪敏与发现,那就体现了一种导向性,那就是有助于考生表现真实的自我了。可面对“孔明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和“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这样两个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假设,面对这种在情景设定上便已限定考生必须反经典的“话题”,一些在平日阅读中即使真有感悟,平时也的确有些聪明的同学,又如何能发挥得出来呢?

  让我们看看被评为“优秀作文”的《箭锋上的友情》吧。文章核心内容是写孔明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以后,周瑜主动替他补足了十万支。周瑜为什么这么做呢?文中只有一句话与此有关,即周瑜想到“孔明的确是一个知己,倘若我俩共事一主该多好啊”。可周瑜的这个想法在原著中能找到支持吗?他的这个变化有性格的依据吗?——我们都看不到。如果文中的这个设想只是考生为了完成题目而平白无故地加上去的话,假如在这个基本构思中根本找不到作者对原著的领悟与尊重,我们又如何领会“读写结合”的命题本意,如何感受学生在平日阅读中的聪明呢?——对考生的难处,我们不是不可以理解,因为即使让我们教师来写这个题目,也会感到为难。可把这样的文章评为高考“优秀作文”,并公开发表,让它成为众多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这就有点儿让人感到不安了。因为这种写法不代表正确的方向,这样的文字只是对经典的调侃,是对名著的不尊重,它只会使本来就显得有些困难的名著阅读愈发地让人感觉困难。

  再让我们看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篇“优秀作文”。它是依从“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这个话题而写作的。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主要写“我”对戈多的认识:第一段写作者贝克特不知自己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第二段写如不知戈多是谁,那么即使他来了,也会“擦肩而过”;第三段才写“在我心中”戈多是“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但随后的三段却又分别写“戈多是信念”(“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戈多是理想”(“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戈多还是道德”(“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可不知为什么,在最后三段中,作者笔锋一转·又说“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并且说“戈多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但接着又说“戈多今天已经来了”,希望“他明天不再离我们远去”。——转述至此,我不知读者是否能看得明白,可原文就是如此。(见《福州日报》2。06年6月20日第9版)——整篇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没有一个明白的意思;“戈多”已经完全脱离了原剧的情节与背景,成为一个没有确定意义的“概念”,成为一个可以任意解释的词语。不错,原剧作者确实说过:“我要是知道(戈多是什么),早在戏里说出来了。”但不要忘了,在剧中,它主要的作用只是剧中人物“等待”(即拒绝行动)的一个借口,——既然仅仅是一个借口,自然允许有不同的猜测和理解。——可当我们把它作为一篇文章的主要的表现对象的时候,当我们要写它“今天已经来了”的时候,就不能还是不确定的,或依然仅仅是猜测了。因为这与题目的整体指向是矛盾的。“今天已经来了”,表明这个写作对象对于作者来说是确定的,或者说题目要求作者在行文之前必须完成由不确定到确定的思索过程,然后再由此而展开想象和构思。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篇作文却根本无视这一要求(也可以理解为无力实现这一要求),以至表述对象始终不能确定下来。在整篇文章中,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形象;既没有说理,也没有想象;甚至看不出作者有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欲望与意识。可它却被明白无误地评为“优秀作文”!这就破坏了大家所公认的一些评文标准。——难道一些支离破碎的“华丽”言语,不成逻辑的逻辑联系,真的就可以代替感悟,就可以看作是传达了青少年对《等待戈多》这出名剧的理解吗?难道我们不是始终要求自己的学生,文章内容要实实在在,要写真实感受,行文要明白晓畅,要清晰自然吗?

  评卷总要评一些优秀作文,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大家也都可以理解,高考作文指导《鼓励学生写真实的自我1》。讲上述这些话的目的是表明,如果出题考虑不周,方向指引出现偏差,就难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尴尬。荒唐的事即便认认真真地去做,也依然是荒唐;反之,只有在根本上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才会使师生的努力更富有意义。那么,如何去确定正确的方向呢?——重读一下《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表述,也许能够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例如课标把“交流与表达”的主要培养目标(列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讲到“发现”和“创新”等素质的培养时,又强调要鼓励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越是能够针对着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而写出新意,越能表现出他们“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都显得多么稳妥,同时又多么富有指导性啊!

  把课标的这些指导与我们面对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会更加强烈地感觉到: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着重考虑如何使学生表现出真实的自我,高考作文命题应尽量鼓励考生写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感悟与思考。这样,高中作文的数学和考试才能做到相互促进,并进而达到共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出题失误而造成的尴尬,并使教师始终能够从正面来引导自己的学生。

  鼓励学生贴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写真实的自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还不能做到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也不注重写真实的自我。——不是吗?目前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的只重语言而忽视内容的“散文写法”(人称“泡沫文字”),以及随处可见的仿写与套用,就是证明这一现状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即便是20xx年,大家普遍认为福建省的作文题目出得比较好,而且话题多达10个的情况下,“套题”现象也依然十分严重,被当年评卷教师看作是最值得“探讨”的两大问题之一(见《语文学习》20xx年7~8期合刊《忽见陌头杨柳色》)。——学生为什么套用?因为他们缺少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什么原本敏感的青少年却缺少来自生活的真实感受?这又牵涉到写作的习惯培养、方向指引,以及学校平时的评议与鼓励了。这里,考试的命题及其对学生的评价,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高考,被称为“指挥棒”,自然是举足轻重。

  从“指挥棒”的角度来看,我对我省20xx年的作文命题也有不够满意的地方。我觉得20xx.年的作文命题除话题太多,对考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审题、构思会形成一定的干扰以外,另一个问题就是书卷气太浓,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不错,学生应当多读书,因为读书明理,读书长见识,但其最终成效还是要体现于生活中。也就是说,一个人读书(包括文学作品)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他在现实生话中看问题是否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看他对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表达时是否更清晰、更完整和更有吸引力。这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目的所在。因此,作文考试命题也应关注这个最重要的方向。学生作文的主流不应是从书本走向书本,或是从文章中来又到文章中去(这个过程往往只涉及理解、记忆、联系、整合等等),而应是从书本联系生活,然后形成文章(这就需要对生活有更多一些的联系、感悟、观察、思考了)。我们应尽量让学生透过题目而联想到活泼的生活,激发起表现生活感受(这同时也就是表现他们的自我)的强烈欲望,而不是只把他们引向书本。因为读书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只是把人培养为“人”的一种方式。而高考作文命题因为对中学生平日的写作训练有着难以抗拒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中学生平日的作文内容,更是必须注意自己的这种客观影响,也有责任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到这个最为广阔的天地中来。

  说这些,不是要完全否定20xx.年的作文命题,只是不赞成对20xx年的命题做太高的评价,尤其当我看到20xx年的题目对20xx年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而它又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很多困惑的时候,更感觉应当看到这类题目的局限性。这样的题目偶尔考一考没什么,可以丰富命题的多样性;可一旦引为方向,就可能导致学生写作内容的狭隘和枯燥。

  评判一个作文题目好不好,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光听老师和专家的就够了吗?恐怕未必。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评论哪些题目比较好,哪些题目不够好,——我们有没有想一想,我们评论的标准是否经得起检验?专家认为“好”的题目是不是就不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明显缺点,老师们认为“好”的题目是不是大部分学生就一定能写好?——实践的回答,似乎是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又提醒咱们不应该只是孤立地就题目而谈题目,应该把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题目特点结合起来加以认识,这样才更有意义。

高考作文 篇3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大词人辛弃疾有一句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棵脆弱的芦苇,但却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生命是脆弱的,一阵风就可能将其折断。懦弱者自怨自艾,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达观者用“一切都会过去”来安慰自己,为生命减刑。坚定者挥出他的拳头,朝天空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一切都会过去吗?辛弃疾到死都空抱一腔热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恢复中原还我河山一日不可息,只好“把阑干拍遍”,“把吴钩看了”,饮恨长啸。暂时的止痛麻醉解不了漫长的生命的疼痛。人是悲剧性的,但“天无绝人之路”。

  苏格拉底用哲学来止痛,用豁达来疏导悲剧的速度。他到死都是贫穷的,他的爱情婚姻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完美。他娶了一个河东吼狮,这头狮子曾经在他的课堂上对他咆哮,最后用一盆冷水完成了最猛烈的一次家庭暴力。对一个伟大的灵魂,这更像是莫可名状的耻辱,正当众生尴尬而不知所措时,苏格拉底诙谐地笑道:“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跟着下雨的。”

  我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忍耐,这种忍耐并不是强迫的,而是来自于一种无所不包的仁慈的胸怀,来自于他置身红尘又超越红尘的超哲学的境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正因为她如此凶悍,如果我能够容忍她,就能够容忍全世界的人了。”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你的无数忍耐必然造就一颗饱满的灵魂,风雨不动安如山。

  苏格拉底最后总结道: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一份。

  欲望越少,越接近上帝。人的一生都在修炼,你一生的修炼都不会白白流淌的,你所到达的必然是生命的安谧之所。

  道家强调“无为”,儒家强调“知其不可而为”。在我看来,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殊途同归。无为,表面看来,是一切都会过去,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不过是降低欲望,尘归尘,土归土,心无尘埃事,自在一身轻;知其不可而为,眼前看来诸事毫无意义,实际上一切都不会过去,未来会给予最坚定的证明。

  孔子一生百折不挠推行他的学说,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到头来“似丧家之犬”,但他的精神气度、高瞻远瞩都不会过去。

  生命应该保持好这两种姿态,要么千磨万击还坚劲,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道家儒家并不冲突,那是上帝教给人的最基本的两种活法,而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顿悟。

高考作文 篇4

  每年高考之后,那些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往往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成为考生模仿、教师解析的经典“个案”。至于汇聚历年优秀作文的“大全”、“宝典”之类的书籍,更是凭着张扬的商业广告,引得无数学子或家长去寻求应试作文的“独门秘笈”。

  高考作文产生如此普遍的教学影响和强烈的市场反应早已司空见惯。现在,且让我们随意从坊里选择一本优秀高考作文选,仔细读读这些在考场上脱颖而出的篇章,或许考生洋洋洒洒、一蹴而就的敏捷才思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并且这些优秀作文中亦不乏文思俱美的佳构。然而,这样的优秀高考作文读多了,我们却生出了非常浓烈的“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从何而来?一言以蔽之,来自于应试情境下优秀作文的“精致化”取向。何谓“精致化”?“精致化”的本质是“形式化”。透过这些优秀作文,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不是青年学生心中的那份使命与忧患,不是他们燃起的激情与梦想,不是可贵的理性与责任,而仅仅是一堆言辞。从大量高分作文里,我们很难看到青年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深切、厚重的现实关怀,很难看到一代人真实的成长和真实的青春。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失去生活品格和情感内蕴的华美辞章。

  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表现随处可见。君不见,那些训练有素、制胜于考场的学子们,他们不约而同地写着排比式的短小段落,又不约而同地在每个段落里书写着一气贯下的排比,而在诸如开头、过渡、结尾等文章醒目处,又大都是一些精警的、如同格言的短句独立成段。特别是两两相对的骈偶句子更是频频出现:前面若写“朝霞满天”,下文必述“夕阳西下”;上句写到“春花烂漫”,下句自有“秋月如水”;上段是“回望历史”,下段必为“展望未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写下的文辞不可谓不形式整饬,琅琅上口,甚至不可谓不先声夺人。经验也一再表明,它们确实能在一瞬间捉住评卷教师的目光。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学生“带着镣铐的舞蹈”,是思维与情感被模式化的无奈与悲怆,是对个性与创造力的束缚与扼杀,是一种不正的“文风”。这种“文风”固然是某种“文章病症”,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担当精神的丢失?一种理想情怀的远逝?精致化、形式化的句子正在遮蔽考生最宝贵的人生思考与生命感悟,正在消解他们青春的光焰与热力。

  高考优秀作文的“精致化”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六朝文学追求骈丽的形式主义文风,联想到“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家韩愈。六朝文学之病或许可归罪于形式化追求,今日之高考作文却是应试惹的祸。

  笔者曾听到某著名中学之特级教师上了一堂高三作文观摩课。“名师”煞有介事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哲理性短句,以备将来应试之需。想来滑稽,哲理本是思维开出的最美花朵,而在这位特级教师眼里,它却降格成了一种可以举一反三的“文字技术”。我们丝毫不怀疑这种应试指导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捞分”的“速效”,但如此功利化的指导,不能不说是在为作文“精致化”取向推波助澜。

  多年前,就有学者曾痛斥中学生作文严重“缺钙”。缺钙者,缺思想,缺风骨也。想想,今日之高三学生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信仰确立、梦想放飞、热血沸腾的年龄。卡尔·马克思于中学毕业时的演讲辞,字里行间跳动着志存高远之血性,青年当年于湖南省立一中写下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可谓思想雄阔、饱含忧患。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位青年都有此种襟怀与气度,但对当下中学生来说,我们热切地呼唤“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九天揽明月”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呼唤一种兼济天下的社会担当精神。

  我想,只有站在“语文育人”、“语文立人”的立场上,高考作文之教学与命题才可能确定好行走的坐标,才不致于陷入作文“精致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作者黄耀红:湖南教育报刊社)

高考作文 篇5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高考作文 篇6

  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国字一直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字的喜怒哀乐。一个字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比如“距离”,透过这复杂的横横竖竖,我似乎看到一股幽怨之气的氤氲上行,伴随着古典的美感渐行渐远,若即若离,忽明忽暗。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典美正是构建在距离上的亭台池榭。我们大可想象,这距离是“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的相远相思,或者是比地理距离更加遥远的门第观念与等级尊卑,或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生死相隔,或又是忠臣与“不己知”的君王一段扼腕叹息。

  有人说“诗是痛苦的结晶”,而文学则爆发于强烈的情感,而距离则是横亘在现实与美之间的通途。而当今这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却大大缩短了本应天水相隔的距离。手机,网络随时将信息迅速传递,火车飞机将相爱的人立刻送到对方身边,网络上各种体验让爱情、阅读这本应严肃而投入的内容“快餐化”、“泡面化”,并黯淡化,让本应结集于心,奔突于胸的块垒并非用酒或诗浇灌,而是自行崩溃,永远不再。

  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强烈的情感,没有了尖锐的锋芒,所有人都是鹅卵石,在互相促进更为圆滑中失去了古典美丽,只留下现代的忧伤。

  没有了征人送行,又怎会有为良人缝寒衣的怨妇在七月流火中的叹息?没有了君臣相隔,怎会有“文死谏,武死战”的激昂正气和《出师表》的赤子忠心?没有了父亲去无所侍的小儿女

  “清辉之臂”的月下守望,没有了朋友远离塞外风寒的痛苦,又怎会有一出出《阳关三叠》,一枝枝折柳赠别,一涟涟十里长亭的泪,一句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相安互慰?

  秋雨先生说“由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现代剥离了“山脉”,“水道”,黯淡了“遥远”,“忧伤”,在文学与美的领域,我们只能淡淡绝望点点悲哀,愿距离还在,人情还在,美,还在。

高考作文 篇7

  子曰:“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橄榄山上,鸡鸣堂外,彼得完全背弃对耶稣说的信誓旦旦的话语,一次次躲开众人的眼睛发誓不认识耶稣。这是“求生以害仁”,弃“信”“义”于不顾,适才立誓,随即违背,小人也。

  在当今社会,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杀身之祸”,无从说“杀身成仁”,但从现代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应该解释成:人们不应该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弃人生准则,反而应有一定的时候去放弃自身利益而成就它,可以是“信”“义”“爱”……要有牺牲精神!

  “杀身以成仁”的极端例子:樊於期,因得罪秦王,逃去燕,受太子丹礼遇而心怀感激,于此同时秦王以千金、万户邑悬赏樊於期。而他听闻荆轲要借樊於期的头颅求见秦王,樊於期慷慨自尽。为成“义”的美名,献出生命。相传尾生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尾生仍在桥下苦等,后来涨潮,尾生淹死于桥下。成就了“守信”的美名。

  不一定只有放弃生命才能成就这般美名。君子有“杀身以成仁”的精神。邹阳身在狱中,冒着死罪的可能,写下《狱中上梁王书》;李斯在被驱逐的可能下,写下《谏逐客书》。於陵子仲放弃楚王的万镒聘金,携妻子为人灌园,以成就他的“仁”。因此,孙叔敖“三去之而无忧色”,许由“洗耳于颖水之滨,躬耕于箕山之上”。实在是有他的道理啊!

  而现如今,人们汲汲于富贵功名,追名逐利,比如黑心的食品商家,为增加利润而侵害消费者公益,并对他们造成健康、心理上的伤害。这不就是“求生以害仁”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培养“有杀身以成仁”的精神吗?首先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生准则、价值取向,并以此为人生准绳,努力付诸实践。再者,当遇到利益时,请不要为了自身利益,“求生以害仁”,而要有牺牲精神。

  感人的智慧流传千百年仍被奉为真理,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我皆要践行之!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高考作文 篇8

  一、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二、谈吐:有节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三、态度和蔼: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四、语气中肯: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五、注意交谈技巧: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六、不自傲: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七、信守诺言: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谈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八、关怀他人: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九、大度: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十、富有同情心: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20xx年高考作文预测:教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教养就反映了家长或教师的失职,或某些社会制度的不健全。“教”指教育、教学、教导、教范、教改、教管、教化、教诲等,教的目的是使“被教者”接受符合道德的、文明的、一定社会规范的某些行为;“养”指培养、养成、生养、训练或修炼等,在这里主要是指接受或养成上述一些道德的、文明的、规范的精神或物质行为,使之成为自身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一个人说话骂骂咧咧,张嘴就是脏话;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横冲直撞;随地吐痰,不尊重老人、妇女;在公共场所破坏公物、不讲公共卫生,低俗下流等等,这个人就是没有教养。一个人文明礼貌、说话得体、谈吐没有粗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起路来规规矩矩;不随地吐痰、尊重老人和妇女;在公共场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破坏公物,人前不低俗下流等等,这个人就是有教养的人。

  然而,在很多人那里人前有教养,人后没教养;有些场合有教养,有些场合没教养;针对一些人或事有教养,针对另一些人或事无教养;对地位尊贵的人有教养,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无教养等等,出现了很复杂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个人的教养也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对教养有着不同的认知。

  ▲20xx年高考作文预测:教养

  行为有“物质行为”和“精神行为”之分,物质行为大多是通过某种行为使外界人或事发生变化表现出来,它往往能够造成一定的物质的后果或结果;而精神行为则更多地是通过语言、态度、面部表情、情感或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些精神现象,它一般不会造成现实的物质结果。“涵养”比较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某些行为。“涵”指海涵、胸怀宽广、有胸襟的意思;“养”则是指培养、养成、生养、训练或修炼出某种不为情绪所左右的超出常人的一些行为。

  ▲20xx高考语文作文押题: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

高考作文 篇9

  工作闲暇之余,我顺手从桌上堆积如山的报纸中抽出一份粗粗浏览起来。从顶端的日期看,是过期的报纸。内容却不曾读过。自己便下意识地留意起有兴趣的文章来。翻至最后一版,那硕大粗体的“20xx年高考作文”吸引了我,引起我浓厚的兴趣。高考谓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象至极,比喻贴切,竞争之残酷一针见血。抢过去与否,作文分数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本版事关高考作文,我当然得仔细品读品读。

  待读完本版中央的编辑手记,兴趣更陡增不少。他们将今年我国部分地市的高考作文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我国部分知名作家,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这些被点名的“同学”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真是太有意思了!想出这个怪招的编辑也太有才了!按编辑的话说“看惯了作家们信马由缰的驰骋,忽然要他们当一回学生,写写今年的高考作文,带着镣铐跳舞,完成必须的规定动作,多少有点难为他们的意思”,对此,我多少有点不认同。你想,他们是作家呀,作而优则称家,个个可都是此道高手呀。虽戴“镣铐”且舞出“必须的规定动作”,肚中存货十足还真不怕倒不出货来,况且高考作文的要求比如:自立定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等颇为宽松,又何谈难为呢?

  既然小菜一碟,点名的“同学”自然也都勇敢接招了。编辑老师说“‘作业’布置下去,有‘同学’很快就交了上业,也有的‘同学’拖拖拉拉,铃响的最后一刻也终于交卷”。总算没有出现因超时而作废试卷的事情发生,态度还算端正。点名的“同学”对各种招式早已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又怎么怕竞技场上规定的一招半式?考生的态度端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摔了一跤”的漫画,韩石山老师先用朴素精练的文笔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最后总结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摔了一跤算什么”的深刻道理。故事娓娓道来,结尾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于卓老师由唐朝诗人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叶听无声”诗句,入木三分地剖析了当下各色人士的种种心态。现代生活中赤裸裸的现实化、物质化、利益化,怎能用感性十足细腻有余的“春风细雨”来解读,去诠释呢?当今之世界,再用“春风细雨”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了。勉强用之,只能徒增苦闷烦恼了。

  最爱陈希我老师的以“季节”为题的作文了。老师以电影《秋刀鱼之味》开始,阐明了饮食讲究季节性,继而引申到高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的“反季节”现象,再回到人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错位上,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张驰有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欲罢不能。这也是我掩卷深思的时间最长的一篇文章。

  地域情结的缘故,我对山东作家刘玉堂老师倍感亲切。他的作文最值得品味了,如第一泡的铁观音,清香氤氲开来,呷一小口泌人心脾回味无穷。他接的是山东省的题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作文。乍一看,就觉得有趣。都说时间是风化剂,最能冲淡岁月的痕迹,进而能模糊人的记忆。对此,我深信不疑。所以,面对这么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我饶有兴致地袖手旁观,看老乡是如何颠翻时间能冲淡一切的说法。

  老乡也的确不简单,单单自拟的题目《记忆是时光土壤上的花朵》,就令我眼前为之一亮。好个吐露芬芳的美丽花朵。他通过二战时期的一个小故事,有力地论证出时间的独特之外—“在记忆的永恒面前,时光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老乡与几位结识的大师拉呱时,大师们也多半会对儿时的生活津津道。这不也正说明时间不能风化记忆吗?一字一字品完作文,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油然而生,原来如此。真是这样呀,自己不也有些事终生不忘吗?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工作后第一个月发工资时的兴奋,都历历在目,这辈子是不会忘记的。

  还有几位老师的作文或文笔犀利、直切时弊;或时空转换、衔接合缝,简直字定珠矶,篇篇佳作。

  当然,正如编辑所说“写作绝非易事”“它需要灵感,需要积累,需要训练”,可是哪位作家不具备这三个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作家都是经过了素材的积累,文笔的训练,从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才成其为家的。从这点上讲,他们比几近囚禁的高中生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更深邃的思想内涵,自然也就看似随意挥洒的更能答好这道题。

  一个舞蹈家即使身戴镣铐,在和正学舞蹈的学生同台竞技某些规定动作时,在观众眼里铁定舞得象模象样、中规中矩,比那些动作稚嫩、略显紧张的学生漂亮的多了。同样,知名作家写高考作文,在我这等识几个狗尾巴圈子的人眼里,也要比绝大数考生强百倍。

  总得说来,作家写高考作文的点子妙,将其作文登在报上面对全国的读者的想法绝,品读完作家的作文也感觉爽。

高考作文 篇10

  这是一个繁华绮丽的时代,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更是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但是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这样的一个充斥着太多杂质的时代漩涡之中,我们更需要在心中栽种一株水仙,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灼灼的光彩。

  静待水仙盛开,需要坚守我们心中的道德。诗人乔治曾说,人有两件东西最为宝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另一个是恒古不变的道德,可是太多人已走失在繁华之中,丢了道义弃了品德。道德,应该是路遇摔倒老人,坚定的一声“扶”应该是跳广场舞时零小音乐的一点善意,应该是共享单车被毁坏大潮中的一股清流,更应该是勇担社会责任的一份境界和担当。人们在道德的坚守中寻回了漩涡中迷失的自我。水仙盛放,灼灼其华。

  静待水仙盛开,需要回归传统思想和文化,当你哼着欧美的摇滚乐时,是否想到传统京剧生旦净丑,戏腔咿呀?当你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食品时,是否想到中华美食历史悠久,意蕴绵长?当你积极与名利为金钱利益,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是否记得中华传统文人高风亮节,淡泊超凡的格局和担当?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在,怎能不去继承,去发扬?当老地名文化已渐渐被时代消磨,当季羡林,钱钟书的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我们再也叫不出桐林阁,赵登禹的名字,不要让传统文化在时代漩涡中悄然沉默,这才是文化自信的传承之道,才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散发属于自己的幽香。

  静待水仙盛开,需要我们实现对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国古代早就有对理想世界的探索,陶渊明的桃花源,无数文人笔下的诗意世界,都深深浸润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之中。而以后出现了太多的乡村文化,那种淳朴,至臻,毫无杂质的人际关系更是我们所应追求的,而如今,我们在现代科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迷乱,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中迷失,在时光洪流的冲刷下迷失了本心,还记得最初我们追求的诗意栖居吗?记得仓央嘉措的:人生是一场修行吗?记得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淡然悠远,仁爱担当吗?如今的我们应该和追求文化苦旅的余秋雨一样,探求中华文明起源的同时,寻求灵魂与精神之中,蕴含的水仙香气。

  在物欲横流之中静待水仙盛开,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之中仍能实现灵魂的丰盈,在时代漩涡之中实现自己的坚守。寻求精神之路漫漫长长,我们都在路上。

【【热门】高考作文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热门】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2.【热门】高考作文集合六篇

3.【热门】高考作文集合四篇

4.【热门】高考作文集合八篇

5.【热门】高考作文集合5篇

6.【热门】高考作文集合6篇

7.【热门】高考作文集合9篇

8.【热门】高考作文集合8篇

9.【热门】高考作文集合4篇

上一篇:高考作文
下一篇: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