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时间:2024-11-15 00:38:55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高考作文锦集八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高考作文锦集八篇

高考作文 篇1

  在拥护而繁忙的都市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疏松舒适的地方,让自己喘一喘气,舒一舒心。

  蓦然发现,林立的高楼挤满了整座城市,连楼与楼之间的空隙都摆满了小摊,堆满了小物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找到所谓“疏”之地呢?

  现实的“疏”地可能找寻不到,灵魂的“疏”地可是待我寻找!

  在静谧的午后,不妨闭上双眼,感受来自觉中,我在这节律的停顿间找到“疏”的意韵,感受到不紧不慢的“疏”,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音有尽而意无远古的清音。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下,我知道,我的满腔烦恼,会被清音带走,让我无所牵绊的上路。想象那泉水叮咚的山涧,怀想那水流潺潺的小溪,想象那嶙峋奇异的山石,在这舒缓的.节律中流连,在优美的音韵中徜徉,在不知不限的“疏”。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想象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半个月亮爬上了窗棱,轻启久闭的窗扉,让夜的寂静游走在小屋的角角落落。告别了一日的喧嚣,轻轻舒一口气,吐出连日来的压抑,不禁开始羡慕隐士的生活,不禁开始渴望那疏而不散,疏而不悲的闲适。深秋的夜风吹来淡淡的菊香,跟前浮现出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悠闲场景。且看远处一提壶老叟跌跌撞撞地走来,吟着诗,哼着曲,赏着花,不经意间的拂袖,带走了一缕缕花香。这种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恰恰诠释了何为疏而不散,何为疏而不悲。以自己找寻的生活乐趣填补心

  灵的空白,就那么不牵不挂、不紧不慢地生活,找到自己的一块“疏”地,情意缱绻,乐趣无限。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感悟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又若那轻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陆游,又像那无惧风雨的李白,还有那浅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人,无不是活在心灵的“疏”地,以心灵的坦然面对世俗的拥挤,以心态的淡定直面有几分悲苦的人生。

  现实的拥挤算不了什么,现实的残酷算不了什么,找寻自己的一块心灵疏地,任由自己放声欢笑,任凭自己深深呼吸,也许这块心灵疏地是一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唯美地带,也许在这片疏地,我们找到心灵的慰藉,汲取着无限的生命能量。

  【简评】本文从追寻心灵的疏阔之地的角度立意,表达一种高远的人生志趣,立意有高度、有浓度。文章联想丰富,题材广泛,意蕴丰富,语言优美,颇为耐读。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表达欠妥。评为一类下64分。

高考作文 篇2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强。——题记

  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便开始盛行,以考试论人才,以分数论高低的观念深入人心。科举考试曾成为多少英雄青春岁月的见证者,又曾成就了多少名人志士。就直至1905年,科举因八股文束缚人的思想而走向灭绝,那种那种凭试题论英雄仍成为佳话。

  1977年,邓小平爷爷开始恢复高考制度,这又燃起了多少孩子们学习,报国的热亲。

  那么,高考,又真正是一种怎么的制度呢每个人心中褒贬不一。

  在我看来——

  高考是一门紧随时代的灵活的考题。

  大事年年有,社会时时变。高考试题,不论是理科,亦或是文科,专家命题时都会注意紧跟时事,迈着新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关心国家与世界的一种情感。高考试题不会抓住一种题型或一类问题深究,他会时时变迁,让你卒不及防,以考察学生灵活应变的思维和技巧。高考很灵活,它不会一成不变,他会跑会跳,抓住他,就只依靠你奔跑的速度与技巧。

  高考时一种全能性的人才的选拔。

  三大科,语数英,三小科,政史地/理化生。他容不得你有一科短板或任瘸一腿。要想高考平步青云。就必须大步迈进。如果说,马虎,疏忽是你平常的懦次,那一刻,唯有认真,严谨,才有可能成为垫脚石。高考时“多一分可成人上人,缺一分可成人下人”的一次测评,他要求的是平时全身心的训练和当时绷紧的神经。他要求的是全能型的人才。而对那些胆小,怯场,畏惧的人则时一种筛除。

  高考是一次少年与少年的针锋对峙,是17,8岁同龄人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大pk,高考是公平的,他给予了每个人对等的机会,与可以冲破云霄的时机;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高考可能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道路,却是最佳捷径;高考是对一个人能力与心理素质的测试!

  我欲成就先锋,必先尝尽苦汁。须得苦尽,方得甘来。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又怎可认输?

  加油吧,少年!

高考作文 篇3

  8岁那年看家时的情景总让我念念不忘。因为那次既惊险,又好玩。

  8岁那年的下午,爸爸对我说:“欣欣,我和妈妈出去办点事,你就自己待在家里吧!”我听了,心想:上次看家都没事,这次也一定会看好家的'。我点了点头,说:“好吧,不过你们尽量快点回来。”话音刚落,爸爸妈妈已经穿好衣服走了。为了打发时间,我想起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做完,便拿起画笔专心致志地画了起来。不久,夜幕降临了,画已经画完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只好坐在沙发上啃着苹果,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九点了,该睡觉了,我关掉电视,熄了灯上床睡觉。我躺在床上,想着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时,自己不经意看了看阳台,一个白色的东西在飘来飘去,啊!还有那红色的眼睛,可怕极了!不对,眼睛旁怎么有线。呀,眼睛和白色的东西分开了!天啊,鬼啊!这,这鬼还会“分身术”呢!我开始发抖,全身都发抖了起来,脚都抖得快抽筋了。我心想:不对啊,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鬼呢?是不是我看错了?我从床上跳起来,打开灯,睁大眼睛,看了看。原来是爸爸的衬衫,“眼睛”就是白衬衫旁边我裙子的丝带。风吹过来 ,爸爸的衬衫在飘,我的裙子也在飘,白衬衫和红丝带就形成了一个“鬼”。我松了一口气,关了灯,躺在床上想一些勇敢的故事,恐惧感便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十点钟时,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说我已经长大了,可以放心把家交给我看管了。以前我总听朋友说看家很可怕,但我不相信。可自从经历了8岁看家后,我便明白了: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真实感受。

高考作文 篇4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一考生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高考作文 篇5

  小的时候看电影《机械战警》,很羡慕彼得·威勒饰演的警察墨菲。墨菲在执行任务时身体受了重伤,科学家把他改造成了“半机器人”——有人的头颅,但身体的大部分被精密仪器替换。“半机器人”墨菲所向披靡,成为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超级战警。

  《机械战警》是科幻电影,里面说的事当然不是真的,但成为墨菲那样的“半机器人”却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梦想。

  人类始终梦想着突破自己的极限。先是借助于想象,神话传说满足了人类的愿望。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让人看了很过瘾,超人的上天入地和蜘蛛侠的飞檐走壁令人神魂迷离,但这些毕竟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后来借助传统的科学技术,将温热的肉体与冰冷的电子机械结合起来,机械战警、终结者的出现带给人们的是亦真亦幻的感受;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颠覆了传统,于是智慧上的超人成为人们心中的神。“智慧芯片”的出现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你愿意植入(或其他方式)这样的芯片,从而让自己成为“半机器人”吗?

  我的答案很明确: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我想成为墨菲那样的英雄,我想成为超人,但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让“智慧芯片”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说让它成为大脑的一部分,则不是我所期望的。整容后的.女人可以成为美女,毕竟少了天然的气质,该大笑的时候还要想着可能迸开的刀口。

  是我控制芯片,还是芯片控制我?

  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梦中的自己真的拥有了墨菲超强的战斗力,拥有了超人那样的源自天外的超能量,拥有了大于1000的IQ值。醒后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然后是久久的失落。我很清醒,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血肉之躯,很大众化的智慧,很难成为梦中的自己。

  几天前看最新版的《机械战警》,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还是那个有人的情感的墨菲,看他纠结痛苦、艰苦抉择的样子,我也会跟着流泪;但看他风扫残云,我只有快感,一种尽情宣泄的本能的快感。

  人应该有梦想。怀揣梦想,科学严谨而又脚踏实地地奋斗,做个“自然人”或者说做一个善于利用智慧芯片的“自然人”也许更快乐。

高考作文 篇6

  近日参加在位育中学举行的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演讲决赛,场内情景令人难忘。选手们分别抽题,根据一幅图片作了三分钟即兴演讲。这要求选手必须快速构思,随即手持简单的提纲上台侃侃而谈。听众们眼看大屏幕显示的图片,耳听选手的演讲,听到精彩处,不时鼓掌。结尾举行演讲擂台赛,学生自告奋勇,自选图片作即兴演讲。来自进才中学的一位学生讲了3分钟,赢得六次极其热烈的掌声,平均每讲30秒掌声一次,上下呼应,笑声一片。此情此景,多年未遇!

  这些即兴演讲如果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篇情理交融、雄辩有力的高考作文。高中生的演讲训练和高考作文训练,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说:演说和写作是同一源头的两条水流,演说时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

  针对时下语文教学轻语重文的现象,位育中学以巨大的热情承办此次演讲比赛。事先请专家对学生作演讲知识专题讲座,发动全校学生参与赛事,人人写稿作演讲,层层选拔优胜者参加市级竞赛,还组织大批学生到赛场听讲。他们把整个赛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为全校读书节内容的'一部分。他们把演讲训练与高考作文融为一体的做法,有远见卓识,因为:

  ——两条水流源头一致 演讲与作文,同属表达。如把学生表达的语言视作水流,则其源头均是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生活和对世界深刻的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认识。

  ——两类题目性质一致 本次决赛组织学生选择了近百幅他们喜欢的、有话要讲的图片,再组织教师精选56幅图,供56位选手抽题。有张照片是微笑的巴老,上写:说真话--我们心中的巴金先生。和杂赢容等均分别是以文字为主题的图片。还有阅兵村里的90后人和动物是朋友等图片,这样的题目与历年高考作文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题目是完全一致的。

  ——两种训练目的一致 即兴演讲特别要训练快速构思能力,即快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而高考作文也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构思并落笔成为,其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看来,说、写本源乃一家,说话训练和写作文,可以相得益彰,给学生更完备的提升。

高考作文 篇7

  俗话说,母爱无言,在我母亲和我之间得到了证实。

  小时侯,我十分羡慕别的小孩拿着玩具小火车在楼下自由地玩耍;每当路过玩具店时,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橱窗,幻想着自己坐在一堆玩具上,遥控着电动小铲车挖土,或用积木“建造”王子和公主那美丽的城堡,显然,母亲一眼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然而,母亲并没有带我光顾过玩具店一次,却一次又一次地拉着连哭带闹的我走进书店;只见书店里人很多,几乎都是比我大好几岁的小孩儿。我想,他们一定在看玩具书,但上面花花绿绿的,不像玩具,倒有点像家里的那张大床;这时,母亲拉我来到了一个角上,母亲指着狮子,“读‘狮子’”,“柿子”我们都笑了起来,“再读一遍”,“狮字”……回到时,我母亲买了一大堆“方方正正的东西”——书,也许那就是母亲给我买的大积木吧!可母亲放得太高了,拿不到。但母亲每天都拿下一本,在睡觉前总会给我讲一个故事,哄我慢慢入睡。

  慢慢地,我认识了一些字,也明白了,那并不是积木,而是书,每当母亲不在时,我总喜欢从书桌上拿几本母亲“忘了”的绘画图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书,经常要求母亲再去买几本好看的书;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我又看完了家里的书,便要求刚下班的母亲再去买几本。母亲二话没说,便拿起雨伞,带上钱,出去了……回来时,她提着一大袋书,雨伞不知上哪里去了,全身淋透,刚把书放下,就倒在了床上,好几天没起来……

  当我上小学时,我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从二年级开始,由于我读书多,作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当我写的作文被当作范文来朗诵,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啊!是伟大的'母爱架起了我读书的桥梁,是母亲的爱使我有了飞速的进步!

  啊!在我们母子之间,“母爱无言”这个词是表达的如此淋漓尽致!

高考作文 篇8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狄更斯如是说。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当虚拟拉近了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生活的同时,它也疏远和西施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我看来,虚拟与现实的觥筹交错间,并没有谁对谁错,但不能放弃的,是对现实的坚持和守望。

  从古至今,现实自有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感和积淀,我们无法离开现实。从鸿蒙之初走来,长腿的鹭鸶年在河边饮水,远方的太阳露出粉红、金黄和鱼肚白,人类于是在曙光初明的大地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现实,是一种开化。河南新郑,轩辕之丘,轩辕之时,神农氏衰,兵马倥偬,运筹帷幄,陶唐有虞,从此茫茫九州,划为禹迹。现实中,有一种流淌的继承。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现实中,有一种希冀。

  而当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终于成为苍白的某水鸟,某水草,甚至又将成为虚拟中可触不可及的存在时,我们要拿什么追溯我们行走的足迹,拿什么唤起初见时那花枝摇曳的悸动呢?

  现实中的地点,演示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逻辑,揭示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于是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追忆百花深处》,当百花深处胡同和鼓楼一起消失的时候,记忆中那叮叮当当响的很好听的铃声;那五月槐花,关于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王致和豆腐的吆喝,又何处寻呢?

  龙应台说,回家,不是回到一个地点,让你回到一段时光,让你明白自己不是没有根的浮萍。但我觉得,如果现实被虚拟取代,没有了地点,又何来的时光?没有故乡,没有身世,我们拿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尽,没有一样东西曾经提醒你与她耳鬓厮磨,人们如何辨别自己的名字?如何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虚拟并没有错,现实也未必是对的。疏离并不意味着舍弃,坚持也绝非固守。黑格尔有言,两个有充分理由的片段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但为了各自的高尚无法后退。说的便是如此吧。历史自有其宏大的水笔,时间的车轮也自会滚滚向前。但此时对现实的坚持与守望,让我们更加柔软,因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因为知道自己将往哪里去。

  从此追忆百花深处,让我们一往而无前。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范文12-09

高考作文满分07-23

上海高考作文07-25

江苏高考作文07-11

山西高考作文02-28

奋战高考作文06-01

高考作文拼搏04-09

高考作文:远方04-10

山东高考作文04-12

面对高考作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