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感怀》古诗赏析

《感怀》古诗赏析

时间:2024-10-31 07:20:2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怀》古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怀》古诗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怀》古诗赏析

《感怀》古诗赏析1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几上:案头。《礼韵》: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约:拟定。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公路:袁术字公路。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青州从事:指好酒。生事:惹出事端。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燕寝:指官员住所。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感怀》古诗赏析2

  念奴娇

  感怀呈洪守

  刘仙伦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花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词章。词作主要是痛感中原沦丧、报国无门,并慨叹权奸误国,北伐又无祖逖般的击楫英雄。因此,忧思难平,青泪如雨。充分表现出作者时刻不忘复国的爱国思想。

  上片写形势,开头“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从江南的山峰(吴山)北望,烽烟(黄尘)弥漫,往汴京去的道路已经不通。“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淮堧,即淮河上的宋金边界,戒备森严。“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边界上的要塞、关口,都有勇猛善战的战士在守卫着;况且,我们不仅只是为了防边,而且还要进攻中原,收复失去的国土。九塞,出自《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貔貅,猛兽名,亦借指勇士。三关:原为宋、金边界上的三个关隘,亦泛指宋、金边防的关口。陪京,即陪都,指建康(南京)。作者在这里一连用了九塞、三关、貔貅、虎豹、陪京等词汇,气势森严,读了令人感奋,使人鼓舞。但是,“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皇帝(天)高绝难通,怎样才能向他诉说精忠报国的决心呢?上片的悬念中结束,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下片抒情,抒发作者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换头三句:“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紧接前片,怀念中兴名将岳飞,被人杀害,韩世忠投闲置散,北伐大计被秦桧等奸臣所阻挠。接着,“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不见徽、钦二宗移跸的所在(汴京),使你皇帝空有神武的威名,不图恢复中原、就不能称之为有为之君。但是,“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谁能如当年击楫中流的祖逖那样,担当起北伐重任,挥师中原呢。拿不出恢复中原、收复国土的'计划和措施。哪一天能兴师北上,收复失地,可以不再为国事担忧了?想到这里,“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拄着筇杖长长地叹息,忧思难平,泪如雨洒。一位爱国的人的赤子之心,剖白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在另一首《念奴娇》中,也提到“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充分显示作者时刻不忘复国大业的爱国思想。

《感怀》古诗赏析3

  感怀

  宋代:李清照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感怀》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经典古诗赏析09-16

古诗《月夜》赏析03-28

《良人》古诗赏析03-31

《出塞》古诗赏析01-21

塞下曲古诗赏析04-26

绝句的古诗赏析06-24

李白的古诗赏析05-16

《蝉》古诗赏析06-27

古诗赏析作文01-04

《乌衣巷》古诗赏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