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画小手,会拼读词组,知道小手能干哪些事情,围绕小手的用处,练习说话。
2.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铅笔字“们、叶、江”
3.朗读背诵儿歌,试着仿写儿歌。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学会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还东西。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画小手,会拼读词组,知道小手能干哪些事情,围绕小手的用处,练习说话。
2.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学会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还东西。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准备白纸、铅笔
教学时间:三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指导画小手。
(1)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怎样画才能画得又快又像呢?
(2)指名回答。
(3)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手示范。
(4)边画边讲解:画小手时,一定要注意把白纸平整地摆放在桌上,左手五个手指分开,按住纸不要移动。右手用笔在手掌和五个手指间画,这样就画好小手了。
(5)学生拿出纸笔,练习画小手。
(6)反馈,集体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3.指导说小手。
(1)出示图画
(2)认读拼音词。
①出示拼音词:pāi píqiú ná kuài zi
dǎdiàn nǎo
②指名读,正音:ná、nǎo(鼻音)kuài、diàn(三拼音节)kuài zi (轻声)
③出示词,认读: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
④指名读,齐读。
(3)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会拍皮球,会打电脑,还会拿筷子吃饭,手的作用可真大!
(4)说说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哪些事?(教师相机纠正动词是否用得准确。)
4.练习说话。
(1)指导说好开头第一句话。(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或者:我的小手真能干……)
(2)用上面的词语说一段话。
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的小手可以( ),可以( ),可以( ),还可以( )。我的小手真了不起!
三、练习
1.齐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完成同步导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认读:们、叶、江
(2)指名按照笔顺书空,这三个字的.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左右结构,从左到右书写)
(3)三个字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4)复习描红、仿影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5)教师范写。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书写时存在的问题。
教学读读背背
1.指名读第题目。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朗读、背诵)
2.指导朗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同桌互查。
(4)指名读。齐读。
3.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1)图上画了什么?
(2)儿歌中把爸爸、妈妈比作什么?把我又比作什么?
(3)“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告诉我们什么?(我得到了父母的爱,生活很幸福,很快乐。)
4.练习读背。
(1)自由读,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5.我来当个小诗人
(1)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生活十分幸福,就像小鸟离不开大树,大树喜爱小鸟一样。如果让你来编编儿歌,你打算怎么写呢?让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吧!
(2)出示小诗,读一读。
爸爸是一朵小花,
妈妈是一朵小花。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蝴蝶,
在两朵小花间飞来飞去。
(3)学生仿照着创作小诗,现场说一说。
6.作业:
(1)把创作的小诗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完成同步导学。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1)教师相机点拨:你们看,小猴说话多有礼貌呀,在向别人借铅笔时用了“请”字。
(2)小猴得到了熊猫的帮助,应该对熊猫说“谢谢”。熊猫也会客气地对小猴说“不用谢”。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我们在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借东西、还东西都要注意应该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礼貌,用上礼貌用语“请”“行吗”“谢谢”“不客气”“不用谢”等。
五、拓宽内容,强化交际本领。
1.除了借铅笔,平时,同学之间还互相借过哪些学习用品?你是怎样向别人借的?怎样还的?别人又是怎样说的?
2.分小组练习表演。
3.评出最佳表演奖。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诗创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在桂林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但在“我”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只通常意义上的老虎,而是另一个“我”.那“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破碎的牙齿”“铁笼”都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当时在干校的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而自己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心情是异常沉重.正如作者所说:这只虎与我当时的境遇是何其相似啊!而“灰灰的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则深深震撼了“我”,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发自“我”的灵魂深处,诗人借虎喻人,全诗赞扬的是华南虎,表现的却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解决字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
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
二、初步朗读全诗,熟悉课文内容
1、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自行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语气、语调符合文意.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出示思考题
1、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
2、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供人观看,呵斥、捉弄,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
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2、“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冷漠粗暴灵魂麻痹,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灵魂被震撼而觉醒.
四、深层研讨,评论诗歌内容
1、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2、探讨诗歌的主旨.
3、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4、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谈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5、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
教师点拨:
2、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3、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时期,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回到干校,写下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应该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4、省略号隐去了“我”的内心活动,“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作一场灵魂的追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羞愧”一词说明“我”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那滴血的趾爪,那腾空而去的具有动感的形象,既是“我”对华南虎不屈灵魂的膜拜,也是“我”屈辱灵魂的觉醒,它让“我”看见了人类的希望.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不羁的个性引起了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它唤起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情.使诗人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奋然前行.
5、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这是一群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无耻、卑微、无聊、自以为是,他们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
“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我”毕竟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觉醒.
六、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
1、朗读指导:
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
2、学生自由朗读,深入品味情感.
八、巩固拓展
根据提示自己写一节小诗。
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积累词语.
2、课外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喜爱的一个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要注重学生对知识过程的体验,体现其主动发展,发展其创造力。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我大胆尝试,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其动手体验发挥创造力发现新事物的过程,以及体验将创造力所发现的新事物大胆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
1.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学会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说己的感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动手实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目标: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要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考虑问题常常要换种方法,换个角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体会文章的内涵,并以此作为朗读的依据。
2.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要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考虑问题常常要换种方法,换个角度。
教学策略和学法设计:
1.《苹果里的五角星》讲的是美国小男孩用创造力发现了新事物,我在教学时设计拓展,让学生将小男孩发挥创造力发现的新事物运用到了生活中。
2.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准备每人一只苹果,一把小刀。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你们知道的四大发明吗?谁来介绍一下?{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
2.其实任何发明起初都源于对事物的主动探索和发明者的善于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四大发明一样伟大!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大开眼界。
二、复习生字(多媒体动画“送苹果”的形式,激发兴趣)
瞧不起横切拦腰生疏幼儿园图案感触五角星鲜为人知清晰循规蹈矩
三、新授
(一)用“读中感悟的方法”学习第三段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活泼可爱、好奇心强、乐于与人交往的小男孩,他几乎每天都向我报告新闻、显示新本领。
1.默读第三段,思考:
①这一次,他又带来了什么新本领?
②这种新本领新在哪?
2.演示比较理解:“通常人切苹果的方法”和“小男孩拦腰切的方法”(板书:拦腰切)
①与众不同的做法,有什么新发现?(板书:苹果核像五角星。目的:引出“清晰”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后用“清晰”造句。)
②从小男孩显示新本领的语言和动作中你读懂了什么?(目的:让学生学会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说己的感悟。)
③指:谁能用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现出来?——屏示/指/
④:你们听出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2.教师范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你能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说出你的理由吗?还可以给我提提建议吗?(目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体会文章的内涵,并以此作为朗读的依据。)
3.齐读第三段。
(二)用“动手实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段
A、动手体验:学生自由切苹果。(体验创造力能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1.创设采访情景,理解“循规蹈矩”
①谁来说说,通过自由切苹果你有什么新发现?
②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会这样“拦腰切”?(照课本——这是你的好奇心)
③如果没看课本,你平时是怎么切苹果的?你怎么知道这样切?(大人说的或平时习惯)
④像这样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说怎么做,这就叫“循规蹈矩”。
2.启发思考,理解“创造力”
①想一想,如果每个人都循规蹈矩的还能发现苹果里隐藏的五角星吗?为什么?
②同学们,那怎样才能做到不循规蹈矩呢?
教师:用别人没做的方法再换一种切法
③自由读最后一段,“换一种切法”叫什么呢?{板书:创造力}
④人的创造力是什么?请你在课文中勾画出句子。
学生汇报,教师: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让我们换种新的方法或变个角度思考问题。
3.学生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词句和问题,可以提出来?(“魅力”:查字典理解意思;找出文中句子理解,仿造造句。)
4.拓展:举例说一说创造力在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
教师:其实创造力的运用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B、动手体验:制作精美果盘(体验运用创造力发现的新事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的过程)。
1.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我们刚才在苹果里发现的五角星制作一个精美的'果盘,让后排老师的眼睛亮起来、口水流出来——这就是创造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2.轻松的音乐声中,学生动手体验。
3.展示学生作品,让其介绍创作意图。(目的: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习。学生智慧的光芒在闪烁,正是他们创造力大胆运用的体现。)
四、畅谈收获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
2.教师:生活中如果我们考虑问题也换种方法,换个角度,同样也会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惊喜。
板书设计:5苹果里的五角星
拦腰切苹果核像五角星
创造力
练习设计: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动画“送苹果”的形式复习生词,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2.用“清晰”“魅力”进行说话练习,反馈对词语的理解。
3.用抓关键词的读书方法体会文本感情,练习朗读。
4.利用在苹果里发现的五角星,动手制作精美果盘,体验运用创造力发现的新事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介绍自己拼盘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正确认读“欧洲、骤降、特殊”等词语。
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见过或坐过列车吗?那你们说说什么是“专列”?板书“专列”。
2、出示课件“列车图”,生读句子“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问:他们送的是谁?板书“燕子”。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3、板书“爱”。今天所学的课文燕子专列就是围绕人与人间浓浓的爱展开的,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相考一考。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个别读,开火车再读。
⑵出示词语,男女赛读。
⑶知道哪个词语意思就说哪个,看谁说得准确。
三、学习课文
过渡: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用专列送呢?我们一起在读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1、生找出句子后:
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⑴自由读,从中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
①天气恶劣(骤降、风雪不止、昆虫冻死)
②燕子处境危险。(疲劳、饥寒交迫、
找不到食物,濒临死亡)
⑵指导朗读。
⑶课件录音,师配乐谈话:风雨交加,成千上万只可爱的燕子又冷又饿又累,他们在风雪中拼命的飞呀飞呀,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过渡:瑞士政府也想到这,他们和你们一样关心小燕子的安危,这与政府的其他大事相比微不足道,能做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除了政府以外,为帮助燕子做出努力的还有很多人和事。读读下面课文,按照提示分组讨论。
2、出示讨论题:
⑴除了政府,人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贝蒂,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检查交流情况:
⑴回答讨论1,出示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顶着冻的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①读一读,体会到什么?
②对比句子,体会理解“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
③指导朗读。
⑵汇报讨论2,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⑶出示“我相对贝蒂说……”
把想对比蒂说的话写在书上,全班交流。
四、小结
课件出示将开动的列车图。
师:他们用爱为动物搭建了健康的桥梁,他们用爱铸造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护生命
保护环境
出示课件“爱护生命
保护环境”
五、板书
燕子专列
政府
爱
人们(贝蒂……)
语文教案 篇5
课文原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三课时√√(二课时) √(会员)
2.芦花荡√ √(原创 四课时)√ √(长、详)
3.蜡烛√详案 √√(原创)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简) √ √探索型√
5.亲爱的爸爸妈妈√① √② √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三则
7.背影√ √ √
8.台阶√(Doc版,一课时) √ √二则
9.老王√简案 √(详) √
10.信客√(简)(详)各一份 √ √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简案 √ √二则
12.桥之美√两则 √(创新研究) √
13.苏州园林√ √
14.故宫博物院√ √ √
15.说“屏”√(简) √ 名师√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简详各一则 √ √
17.奇妙的克隆√ √ √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
19.生物入侵者√(简) √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 √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 √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优秀√√ √ √√陋室铭2课时
23.核舟记√详案√(详)第二课时 √ √
24.大道之行也√优化教学方案 √ √(简)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
第六单元
26. 三峡√①√珍藏版 √ √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
28.观潮√(2课时) √详略各一则√(名师)
29.湖心亭看雪√① √② √ √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登岳阳楼√√ (名校资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8-30
语文教案09-01
语文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