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23 20:47: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说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教育家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而这个成功的实验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三段:

  实验的准备(第1-3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小学校请三个学生做游戏。

  实验的过程(第4-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

  成功的原因(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二、说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尝试自学、引导自悟、训练自能”(我校县级教研课题)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教学思路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四、说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了解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如:

  1、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在说这句话时是不假思索的。就是不用思考,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表现了女孩关心别人、舍身为人的崇高品质。

  2、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说教学方法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让学生运用本单元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

  (2)把班上的同学分组做类似的实验,看看哪组同学在实验时用得时间最短,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3)继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包括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查找有关资料)。

  (4)课前和课上反复读书,通过读书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点 :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难点:

  1、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美诗文,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二、解 题:

  谁来解释题目《答谢中书书》?

  明确:答,回;谢中书,即谢徵(掌朝廷机密文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谈山水的信。

  过渡语:

  这封回信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精彩的山水诗,走进这富有诗意的画境中,让我们与作者共同欣赏这奇山异水吧!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思考:你们用什么感情读课文?

  明确:可用“赞美”“愉悦”“自豪”等感情来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如有质疑,或新的发现提出来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分析提示: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六、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七、总结写法,实践体验。

  描写景物,抓住灵魂;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抒发真情。

  八、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特点,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吧!教师出示图片提示。

  九、结束语: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山水本是无情物,因古代文人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的交流对话,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让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吧!

  十、课外作业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十一、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白公鹅》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里”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强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实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体会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性格特点。学生讨论,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白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3、板书课题:白公鹅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逐段读文。

  3、阅读提示: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

  4、小组学习汇报。

  师板书: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师:好一只用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呢?

  (生慨括)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列表,引导对比阅读。

  ⑴ 再读课文划出重点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⑵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⑶ 小组讨论:同是白鹅,但不同的作家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⑷ 生汇报,师归纳总结:

  相同点:抓住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突出其高傲。后者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荣膺,再解释说明中写出白鹅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也应抓住事物特点,突出其特点。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耀武扬威。

  文中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表示注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移。

  四、品读词语,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走路:慢条斯理、挺着长脖

  海军上将的派头 生活:水面泛起涟漪芦苇沙沙作响

  肩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个性:强占地盘、自认是河的主宰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本课的内容有《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字谜七则》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字形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主要让学生了解到: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以及汉字的来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猜字谜、读对联的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现象,尝试编字谜,增强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 通过学习,能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

  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分组按要求准备有关字谜、谐音的资料。

  2.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制订了《畅游汉字王国》的活动计划,根据分工,每个小组都承担了具体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游览了 “汉字王国”,一定有很多收获。这一节我们进行展示、交流,相信同学们会体味出更多的妙趣。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是对上一节学习活动的总结,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展示交流活动做好铺垫。】

  2.板书课题。

  二、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一:有趣的小字谜

  1.出示教材中的字谜。(课件出示)

  2.小组代表出示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字谜,并宣

  布竞猜规则,开展竞猜比赛,教师做好组织。

  3.自编字谜。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竞猜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汉字的有趣现象,然后进入编字谜实践,体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活动二:猜歇后语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字谜,编字谜等活动,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幽默的口头语言,那就是“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前半句。

  2.学友猜歇后语后半句。师傅找出其中的谐音,并谈谈歇后语的作用。(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3.公布歇后语答案。

  4.课件出示歇后语小知识。

  5.师友在全班汇报: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相互出题竞猜。

  6.教师也可积极参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

  7.小结活动: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三:读谐音小笑话

  1.学生自由读故事。

  2.指名师友读故事。

  3.说说送礼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笑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4.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谐音小笑话的资料。

  5.教师小结活动: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们猜了字谜,了解到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歇后语、笑话、古诗、对联等,感受到谐音的神奇与有趣。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更多有关谐音现象的资料,来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猜字谜、有趣的谐音活动,从中我们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有趣的汉字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汉字的来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了解汉字的来历,从而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二、 阅读材料,了解汉字来历。

  1.提出阅读要求:

  A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这个传说。

  B “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C 除了仓颉造字传说,你还知道哪些汉字起源的故事和传说?

  D 你搜集到哪些汉字的来历?

  2.快速读课文,组内师友讨论交流。

  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教师补充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课件出示)

  5.学生谈收获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及特点,体会到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更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给你以美的享受。】

  三、总结回顾。扩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们收获了很多,对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增进不少,更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扩展延伸:把搜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起源故事、传说及一些汉字的来历整理归类,出一期黑板报。(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 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 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 悠久的历史

语文教案 篇5

  课前学习:积累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能使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根据上结课的学习及自己对伽利略的了解,自己的理解简洁、明了地介绍伽利略。

  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准备介绍伽利略。

  组织交流,并对其激励性评价

  部分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认真听其介绍,准备评价。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块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

  学生认真朗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师评价

  部分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其他学生认真听其朗读

  同学们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三块活动:写一写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当伽利略让两个铅球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下面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前面所学的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章,来刻画“大家”的反映。

  学生练笔

  请先写好的同学上来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组织评价,并适度激励学生

  学生评价

  反思

  课后学习:写一写学了《斜塔上的实验》后的感受(结合实际)

语文教案 篇6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妨碍、谦逊、挖掘、衣衫褴褛。

  2.理解重点句。

  (1)不需要任何字据,也不需要什么样信誓旦旦的语言,这一切就足以表明她的自律,让“我”肃然起敬。

  (2)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及时伸出热情的手,无论他是富人还是乞丐。

  (3)教师以大地为纸张,以利石为彩笔,用这种最朴素却又极大震撼力的方式,泰然地给我上了最后一节代数课。从这个“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身上,让我实实在在地领悟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

  (三)德育渗透点

  正是这些普通人不经意的行为,触发了“我”心灵最深处的思索。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动、感悟为线索,连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动、感人。

  关键处处理:

  (1)感受人性美的魅力。

  (2)品味几件小事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3)学习本文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

  (4)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以及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细腻、敏锐的心灵感悟,揭示善良与美的主题。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出声读文,读后画出生字新词。

  2、读后组内交流自学字词情况。

  3、全班交流本文介绍了关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鲸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了解

  这样设计整体把握事物的特点,培养了概括能力,为学习下文打下了铺垫。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读音:

  上腭(e e) 哺乳(ru lu) 捕获(bu pu) 立即(ji ji)

  2、形近字组词:

  鲸( ) 肢( ) 滤( ) 肺( )

  鱼( ) 枝( ) 虑( ) 柿(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 因为鲸是用 呼吸的,又因为鲸是 ,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 。

  ⑵ 文章分别以鲸的__、__、__、这几方面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

  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鲸的几方面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本文介绍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2、故事法导入:

  在大海里生存着很多种鱼类,有一天,虾将军为它们举行一次比赛活动,看谁最重。消息传下后,鲸也想溜进来拿大奖,它正准备入场,被虾将军拉往和它发生了争吵

  这样设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作铺垫,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

  鲸和虾将军会找哪些理由作为自己的论据?充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鲸的特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交流学习所得。

  这样设计,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知。

  二、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自己所学内容,在交流讨论中学习课文

  1、第1段:

  ⑴ 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是什么和作者怎样来写两方面汇报。

  ⑵ 如果鲸自己体形大,休重重作为论据和虾将军争吵,想一想鲸会怎么说?请同学表演出来。

  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地点拔。而角色转换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第2段:

  ⑴ 学生继续汇报自己所学。

  ⑵ 如果虾将军把这段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据反驳鲸,那么他会怎样说?请同学们继续表演。

  3、第3~7段:

  引导学生继续按学习第1段的方法汇报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汇报总结板书。如:可以把鲸的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等归纳到一起列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鲸的各方面特点写的这么清楚,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这样教学既能放得开,又帮助学生总结一定的学习法,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三、总结全文

  1、回忆课前的小故事,运用本课所学关于鲸的知识,通过想象把故事表演完整。

  这样设计再次回归到贯穿全课的小故事并把课文的内容巧妙地揉合到故事情节展开中,使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顶点,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再创作。

  2、总结一课自己的收获。

  四、课堂练习

  根据你收集的鲸的资料,选择感兴趣的某一点,以鲸的自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这样设计练习,不仅要巩固一堂课的知识,更要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提供一个思路,创设一个空间,这样设计作业,才能使学生增长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1、外形:大 说明方法:

  2、是哺乳动物: 胎生 做比较 列数字

  鲸 3、种类:须鲸和齿鲸 举例子

  4、吃食:虾小鱼 大鱼 海兽 打比方

  5、呼吸:垂直 倾斜 分类别

  6、睡觉: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品味,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

  3.学习人物说话的四种表达方式,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堂课我们去认识一位小摄影师。(一字一顿地说)板书:小摄影师。什么人可以叫摄影师?专门从事拍照、录像工作的人员叫摄影师。谁来叫叫他,注意摄、师是翘舌的。

  2.小摄影师给谁拍照?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读课文,遇到拼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查字典,或者请教同学与老师,把课文读通顺。比一比,看谁读书最认真?读完三遍课文后站起来继续读。

  2.同学们读书姿势很端正,读书时非常投入。请看这是课文的一组生字词语,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谁会读?开火车读词语。

  出示:

  (1)媚、躬、按、胶、辆,观察这组生字,有什么发现?重点指导躬,左边是身,表示人的身体,右边是弓,表示弯着腰。

  (2)摄、志、桌、社、侧,指名读,正音侧是平舌音。

  (3)阳光明媚、摄影师、高尔基、列宁格勒、车辆、胶卷

  照相、鞠躬、吩咐、摆弄、停当、打量、秘书

  3.同学们,你能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语,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出示填空题,引导孩子补白。

  自由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出示答案---自由说一说。

  出示:在一个_____早晨, _____打开了_____ 扔给他的_____ ,同意_____ ,不料_____ ,小男孩_____。

  用简洁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语文能力,三年级了我们要掌握这种能力。抓关键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朗读课文2-10自然段。

  1.读了课文,我们了解到高尔基早上接到了小摄影师扔给他的一个纸团,其实这个纸团是 一封信。

  (1)谁来读读那封敲开高尔基大门的信?

  (2)你就是当时的高尔基,读着这封信,让你想到了什么?

  少先队员很会想办法;

  少先队员很聪明;(给聪明换个词那就是----智慧)

  要见上高尔基一面可真不容易;

  高尔基非常关心少先队员。

  (3)是啊,一个小小的纸团----一封普通的少先队员的信却引起了高尔基的注意。齐读小男孩的信。

  2.高尔基与小男孩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位读高尔基,一位读小男孩,分角色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看哪两位同学配合得最好读得最好?

  3.指名感情朗读作者、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

  (1)这是怎样的鞠躬啊?恭恭敬敬地鞠躬,可不要太急呀!

  (2)高尔基按照小摄影师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注意这种摆弄的时间。此时我们的朗读要尽量体现高尔基的什么?耐心、对小男孩的喜爱、爱护、关怀、慈爱。

  (3)这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孩子,当一切准备停当,他的话语充满了—激动欣喜

  (4)一切准备停当,满以为可以实现心愿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小男孩哭着说---引读

  当他发现照相机里竟然发现没有胶卷,他--------地说:(失望、岂止是失望已经到了绝望、伤心、悲伤、

  在愿望马上就要实现,可是结果却如此残酷,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天哪,怎么会这样?

  (5)看到小男孩悲痛欲绝,高尔基赶紧喊道:“------”这一声声呼喊喊出了什么?安慰、关怀、温暖、

  (6)这样充满安慰充满关怀充满温暖的话语,小男孩听得见吗?因为他处于极度的悲伤、懊悔、羞愧的情绪之中。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4.同学们,读高尔基的话要注意读出什么?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爱护。

  读小男孩的话要注意读出什么?小男孩能见到高尔基的欣喜、一切准备停当的快乐,发现相机里没有胶卷的愧疚;小男孩前后心情的变化。

  5.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师生评议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你就会发现人物说话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出示人物说话的四种句子。

  2.请仔细看看这四种表达方式,这四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小结: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没有提示语只有人物语言。

  3.这四个句子相同的是什么?不同之处在哪里?

  反馈:四种句子的标点的加法。

  小结:写作中如果我们能采用人物四种说话的不同方式,定能使我们的文章表达更富有变化,文章表达更为精彩,我期待着。

  作业设计:

  同学们,小男孩离开高尔基的办公室后发生什么事?让我们拿起笔续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不是一个听记的容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的内在情感。在这节课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把学生引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小男孩”、“高尔基”或把老师当做“高尔基”,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在角色体验的驱动下,这种“有我之境”产生了巨大的、无形的引导效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体验。同时这样又再现文本内容的相关情境,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学生的共鸣,使其如临其境,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使学生跃跃欲试,以致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感情。

  二、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朗读

  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个人读、小组读、师生对读、表演读均可自由选择。这样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求的活动。

  三、尊重学生主体,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阅读,代替学生发问,久而久之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少了,简直成了接受的容器。《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建议“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本人引导学生按角色的出场顺序来朗读理解课文,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向这个出场角色提出问题。学生在自己读书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自己或彼此之间合作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而且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在“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时,我通过电脑设定,让学生填上适当的词语:(同意)——(配合)——(惦记),第三个括号学生概括为“想念”,我没有及时肯定学生,而是拼命引导学生说出“惦记”。其实有时候学生的体验不一定与我们预定的想法一样,那么教师就应马上做出判断,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06-13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02-13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6篇02-12

【精品】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02-04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5篇05-17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05-11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4-22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03-17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03-0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