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恻之情,体会健康的爱情观。
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作品朴实语言中流露的真情。
教学重点:
掌握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数
一、导入:
从《水浒传》中鲁达痛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关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导入。
二、介绍作者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三、整体感知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的因缘。、
第二部分:着重写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第四部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以及对妻子临终前的回忆。
四、赏析课文细节之美
作者在回忆逝者时,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为我们展现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这些事情又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请同学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描写出色动人的地方加以体会。
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赏鉴得当,能自圆其说即可。
点拨:
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话:“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这个细节表现了妻子对“我”不加掩饰的埋怨,是礼教观念比较浓重的表现。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来一直记着这一幕情景,表现出“我”对妻子的'深情。
再如:第三部分说她开始“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但到后来,“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为了学会这些,她的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这些表现妻子因为生活的原因不断使自己带来变化,使她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为了家庭生计,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的母亲形象。
五、学生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六、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江城子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思考:这两首诗歌都是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找出诗歌中对妻子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艺术效果。
七、课堂总结
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的几篇诗文,这里使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
八、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其进行介绍。要求写得富有感染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这篇叙事散文同样回忆了怎样的童年趣事。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配乐朗读,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分段朗读,课文赏析。
1.朗读文章的第1、2两小节,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明确本文的线索:“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阅读文章第3~14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文章第8小节写“我”童年时代的淘气,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爬高摘柳叶儿作铺垫)
(3)说说文章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诗情画意)
(4)“我”把太阳看成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样的联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我”非常饥饿)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吃柳叶儿是“我”童年的乐趣;“我”吃得很多;“我”非常饥饿、瘦削)
3.阅读课文第15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一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2)这一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再次抒发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清晨的美景。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童年之“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10~14小节,了解这部分内容所写的两件事情。
三、用视频展台、投影仪将张洁的《挖荠菜》的第10~13小节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考虑:
(1)这部分内容与课文的10~14小节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写到了采摘的过程和吃的过程)
(2)这两部分内容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柳叶儿》主要告诉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荠菜》告诉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还提出了子女教育的问题)
(3)体会两段文字中景色描写的作用。
(《柳叶儿》写出了乡间景色的优美,当时的“我”丝毫不觉得生活的苦涩,而读者却体会到“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挖荠菜》写出了“我”自由快乐的心情)
四、讨论总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太阳》教案
师:课文里有许多字是我们的老朋友,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
(通过学生找熟字,能够巩固熟字,扫清朗读课文中的障碍。在分组学习中,学会交流。)
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老朋友?学生说,教师用课件在课文中显示它们。
师: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读熟字。做集体检查。
师:生字表中的字是我们要认识的,你能把它们在课文中圈出来吗?
学生:能。
师:圈出来自己读一读,不会的用拼音拼一拼。我们比比谁认识的生字最多。
(发挥学生自主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让学生自己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不会的字,提出了用拼音拼一拼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拼音对识字的作用。)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都认识了哪些字?
生:我认识了太阳、从、跳、出、美丽、世界、照、叫、草。
学生说,教师出示这些字。
师: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来,在小组里互相读读它们,不会的字用拼音拼或者问问别人。再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
(运用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帮助学习生字,同时渗透识字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记住生字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卡片。
师:谁有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生一:我有方法记住“草”,早晨的“早”上加草字头,就是“草”。
师:你这是用汉字加偏旁的方法。
生二:我有方法记住“世”,横、竖、竖、横、竖折就是“世”。
师:这是数笔画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
生三:我可以编一个顺口溜记住“美”,一只羊没尾巴,长着一双大脚丫。(其他同学大笑)
师:太形象了,老师的方法和你的差不多,一起看屏幕。(出示课件:一个羊字,下面的竖慢慢消失,出现一个大,和上面的羊字组成美)(利用新技术辅助教学,创建有活力的课堂,也加深学生对“美”的印象。)
生四:我也是用顺口溜记住“从”的,一个人跟一人,就是从。
师:太好了,谁还有好方法?
生五:大字加一点就是“太”,太阳的“太”。
师:这样方法可以叫什么?
生六:可以叫熟字加笔画。
生七:我能记住“出”,一座山压座山,一压压出一个出。
师:又是一个顺口溜,我们看看电脑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课件出示一座山掉下来压在另一座山上,出现了出。学生们都很聚精会神,也若有所悟。)
师:你看,咱们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记住生字,今后我们学习生字的时候,也要多动脑筋,肯定会发现更多巧妙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生字的`特征,学生在自己积极的思维过程当中,又一次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同时找到了方法,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师: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个邮递员的游戏。老师先做邮递员,当当当,谁呀?我是邮递员呀,把信送给谁呀?送给赵启宾呀。学生读老师送给他们的信。继续让四名同学做。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这个游戏,那就让我们在小组里做做邮递员。学生分组做游戏,气氛热烈。
(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阶段特征,利用一年级喜欢游戏的心理,运用游戏,激发兴趣,巩固新字。)
师:男生女生分别读卡片。
师:字都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咱们来个小组比赛,哪个组把老师出示的字都认识了,老师就授予他们组为认字小博士组。好吗?
学生:好。
师:哪一组先来?老师出示卡片,小组内开火车。教师给予奖励,有一个组有一个字不认识。
师:不要紧,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继续努力也会把字全部认识的,老师奖给你们努力奖。
(小组比赛的形式,特别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上面是我的生字教学的一个片段。对设计它的时候,我就考虑到教学是不是能充分的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中提到过,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学生学习生字时,我没有采用灌输式方法,在整个课堂上,教师说的很少,主要指导学生怎么学,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在教给学生记字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记字方法。
课堂上学生利用小组学习得到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生字教学对一年级儿童来说往往很枯燥,怎样才能让他们愿意学生字,达到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想必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我采用了邮递员的游戏,以及小组比赛的形式。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生爱学生字了,达到了预期目的。
要帮助学生学好生字,必须使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程标准》也提到了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方法。所以这节课,我在有意无意中,渗透了识字方法。如:拼音识字、互助识字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我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评价学生,我也按照新的评价,尊重每一个学年生的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学还是要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采用了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设计识字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课,共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和菜园丰收的景象,让人读了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似乎能听到农民喜悦的欢笑。本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而且在朗读中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了解蔬菜的特点,并达到巩固生字新词的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教学理论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作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本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意注意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强,因此课堂上利用各种活动,设计多种形式的游戏能使孩子注意力保持持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课堂上利用利用多媒体、蔬菜图片的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对孩子也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菜、园、豆、角、萝、卜、心七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卧钩,会写生字“心”。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朗读儿歌。
3、认识我国北方常见的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菜园情境,读准字音,了解儿歌内容,使学生在游玩中自主、合作探求知识,潜移默化吸取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写好心字是难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蔬菜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孩子,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求助信,原来是农民伯伯的蔬菜丰收了,可是没有人帮他采摘啊!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哪里呀?(板书:菜园里)
2、你怎么知道这里是菜园呢?
知道是菜园了,让我们一起叫叫他的名字吧!(课件出示,读两次)
3、教学生字“菜、园”
生字会读还要会记。你是怎么记这两个生字宝宝的?先来说“菜”。(草字头)
你还知道哪些草字头的字?(花,草) 你怎么记“园”字?你能给园找找词语朋友吗?(公园、花园、幼儿园……)
4、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走进农民伯伯的菜园里看一看吧!
(二)认识蔬菜,学习生字
1、知道我们要来,蔬菜宝宝们可开心啦,看,他们早早地排好了队在等我们呢。
2、(课件出示图片)你认识哪种蔬菜就和他打打招呼吧。
快介绍给大家认识吧。(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次)
3、见大家都认识他们,蔬菜宝宝们乐坏了,让我们再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
4、蔬菜宝宝说你们真厉害,现在他们变成了汉字,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这里有两个词语的读音特别需要注意的。(“茄子、萝卜”读轻声)
5、想读吗?一起来吧。拼音读准了,蔬菜宝宝就会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
6、调皮的拼音把自己给藏了起来,你还会读吗?
7、有几个生字宝宝很调皮,自个儿跑了出来,想请大家认出他们。谁来读?(课件出示生字:豆、角、萝、卜、心)
这些生字都想和我们交朋友,下次见面时,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三)小游戏
给蔬菜找朋友 小兔拔萝卜
(四)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有位叔叔把大家说的话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儿歌。想读吗?读书时遇到困难,比如有的字不认识怎么办?(请拼音、老师、同学帮助。)
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9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要把拼音读准确哦。
2、师生合作读文
3、一起读一次吧!
(五)指导生字“心”的书写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学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该来比比谁写的字最棒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笔画(出示:卧钩)这个笔画的名字叫“卧钩”,跟我一起念他的名字。
卧钩他像什么呢?卧钩就像是一个人躺着床上,抬头弯腿锻炼身体呢!怎样才能写好它呢?边范写边讲: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在桌子上写)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个由卧钩组成的字“心”。观察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老师写一个,你们来说。
现在电脑老师写一个,你们用手指在桌子上跟着写一写。
投影学生作品,讲评。
(六)拓展练习,巩固识字。
1、这些字的用处可大啦!不光出现在我们的课文里,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⑴教师出示牛奶瓶、报纸、食品袋等生活用品,师生一起找。
⑵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字?{指名说}
⑶只要小朋友做个细心人,一定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2、快到中午了,农民伯伯要请小朋友吃午饭呢! 看看,他都准备了哪些菜呢?
(出示菜单:1、西红柿炒蛋,2、豆角炒肉丝 3、凉拌黄瓜 4、萝卜炖排骨 5、南瓜饼 6、白菜豆腐汤 7、茄子炒辣椒 8、香肠炒卷心菜)(齐读)你喜欢吃什么菜,就把菜前的序号写在菜单上,读会了菜名,等一会告诉大家。指名读。
(七)布置实践活动、作业超市(自选)
1、熟读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蔬菜儿歌或有关的菜谱,读一读,认一认上面的字宝宝。
3、课后,同学们可以随爸爸妈妈去菜市场或农村认识更多的蔬菜,将新认识的蔬菜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制成卡片,贴在教室墙上的“菜园”中,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在旁边附上儿歌,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小朋友爱吃的好多菜呢!如: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请小朋友选择几道你爱吃的菜,为学校或家里排菜单,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板书: 3、菜 园 里
九种蔬菜图及名称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智救小鸭子》是本单元“能说会写”中的写话训练。教材提供了一幅插图、一段提示文字和两项要求。插图表现的是一只小象、一只小猴和一只小熊站在坑边望着掉进坑里的小鸭子正在想办法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观察依据;提示的文字讲述了小鸭子掉进坑里的经过,用“……”省略了小动物们救小鸭子的过程,以此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两项要求一是让学生读文字展开想象帮小动物把小鸭子救出来,并讨论一下看看哪种方法好,二是让学生把小鸭子得救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此次训练围绕启迪学生遇到问题多动脑筋这一主题展开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写话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本设计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同情他人、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养成遇事善于动脑筋,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惯和勤于动笔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初步掌握观察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把小鸭子得救的经过清楚、明白地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清楚、明白地写出小鸭子得救的过程。
2.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鸭子的头饰、录音机等。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小动物们在嬉戏,一只小鸭子掉进坑里出不来的画面。
2.同学们,小鸭子遇到麻烦了,你们想想该怎么办啊?今天我们写话的题目就叫《智救小鸭子》(板书课题)。
3.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教材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写话要求:
(1)大家讨论,想出好办法。
(2)把救小鸭子的'经过写成一段话。
(3)重点在“智救”。
二、开展讨论,激活思维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注意小动物们各有什么特点?拿着什么东西?
(引导学生指出大象有一条长长的大鼻子,小猴有一条长尾巴。小熊拿着小桶,小猴拿着木棒。)
2.开动脑筋,帮小动物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把小鸭子救上来呢?(要充分利用观察到的小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手中拿的东西。)
3.分组讨论一下,看看都有什么办法能把小鸭子救上来。各小组要确定一个最好的办法向全班汇报。
4.教师巡视,相机收集典型情况。
5.角色表演。
同学们帮小动物们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现在,咱们分角色表演一下,看看谁能把想出的救小鸭子的办法说得清清楚楚。先由老师来扮演小鸭子,各个组的代表一个一个地来向我说明你们想出的是什么好办法,行不行啊?(师戴上小鸭子头饰,指名代表说,每汇报完一个再请其他同学评议、补充一下。请学生充分地说和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理清思路,为动笔写奠定基础。)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话
1.由说向写过渡。
经过讨论、评价和补充,各小组都想出了救小鸭子的好办法,既然同学们能把想出的办法说得很清楚,那么一定就能把它写下来!
2.把救小鸭子的过程写下来应该注意什么呢?(给同学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写话的大体要求。)
(1)救助办法要合理,过程表达要清楚。
(2)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
3.学生按写话的要求动手写话。
(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收集典型。让学生力争在第1课时内写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狼》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