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今天我们背着背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兴高采烈地来到泸水四中,开始了我们人生当中的另一个转折点。那么,三年以后乃至更长的将来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做什么呢?并说说为达到这一目的,你将如何做?请同学们说说。(根据学生所说的情况来点拨引导并揭示课文)——板书: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二、整体感知:
1、标题为“在山的那边”,那么,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提示: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提出问题。
(提示:在教学反馈中。)
三、局部品味:
1提问:“山的那边是海”,这个“海”是怎样的“海”呢?
提示: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为什么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和海是“全新的世界”?
揭示“海”的象征意义。提示:A、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试想一想,云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校园是怎样?引导学生说了这一问题以后。点拨:这些大学的校园里你没有到过,只是你想像中的校园。用诗中的句子来说,这些大学就是你想象中的“海”;所以说,“海”是作者主观想象的海,并不是自然景物中的大海。但是,当你一踏进这些校园时,学校里的一切,就会给你一种特别美的感觉,这种感觉用诗中句子来回答——全新的世界。B、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所说的'“海”是指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奋斗目标,即理想。(还可以举:搬进新家里、考入泸水四中、经过苦思苦想而完成的一道数学题、通过整理房间后进去房子时的感受等例子来说明。)
板书:海——奋斗目标(理想)的象征。
3、既然说“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作者为了实现看到这个“全新世界”的“海”,沿途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提示:“山”
4、既然是“山”,那么,“山”又有何特点呢?提示:“山”——“铁青着脸色”、“无数座山”。
5、“铁青”、“无数”的含义?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山是“铁青”和“无数”的?
A、小学——中学——大学(时间长、困难大、苦、坎坷)
B、怒江峡谷——昆明——北京——世界(路途遥远艰辛)
C、人民生活贫穷落后——小康(科技发展慢)
D、爱国人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有今天的“全新世界”)
E、今天我们的努力将回成为“明天”的“全新世界”
6、揭示“山”的象征意义。提示:板书——山——奋斗之路(阻拦前进的障碍物——困难重重、挫折)
四、背诵这首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学生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仰望银河,产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部分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己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思考: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词语王国去做客,快看看餐桌有什么?(出示复习例题:新年到了,冬冬脱下旧衣服,高高兴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围上了一条红围巾,穿上一双白皮靴,大家都夸她真好看,她心里美滋滋的。)
学生猜测,师相机板书并用不同符号表示:近义词、反义词、AABB、ABB、数量词、词语搭配。
[通过设计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出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类型,直入主题,目的明确。]
二、分组进行复习。
1、选择你们小组最喜欢的词语类型进行复习。
出示学习方法:
A、我们组复习的词语类型是 四字词。AABB.ABB.BBA.又-又-。-了-、近义词、反义词 ,(在短文中找出)。
B、我们组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可从书上找)
C、我们组出题考大家!大家出题考我们组!
D、让我们练一练、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E、总结方法或谈感想。
[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地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地发展。通过相互出题等活动,更易达到复习目的。
2、小组内复习。
3、各小组交流、反馈复习结果。
三、教师适时小结:
例:
近义词:找近义词时,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找近义词;可以造一个句子,换一个词;还可以用其中一个字组词,例如:仍旧的近义词是“照旧、仍然”
反义词:同找近义词的意思相反,但是用其中一个字组词不行。
ABB式:后一个字重复。绿油油、亮晶晶、------这里可以让生用各种词或词组造句来进行实际运用。
AABB:同样的字重复。
地 加动词: 的 加名词
AA地:轻轻地 慢慢地 深深地 悄悄地 AA的:浓浓的 厚厚的 红红的
四、全课总结。
1、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谈谈你的新收获。
第二课时 (词语练习大比拼)
一、近义词
你能加点的词换个说法,而意思不变吗?
1、上课铃响了,我马上走进教室。( )
2、精卫仍旧日日夜夜填海。( )
3、上课要认真听讲。( )
4、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 )( )
二、反义词。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诚实 撒谎 依赖 自立 胆小 勇敢 认真 马虎
1、我们要做一个( )的孩子,不要像皮诺曹一样经常( )。
2、小狮子终于不再( )爸爸、妈妈,变得( )、懂事了。
3、( )的孩子永远得不到锻炼,只有( )的孩子才能在风雨中茁壮成长!
4、考试时一定要( ),不能( )。
三、按要求写词。
(1)AABB:
干净( ) 仔细( ) 认真( ) 马虎( ) 子孙( ) ( )
(2)ABB:
白( ) 黑( ) 红( )
黄( ) 绿( ) ( )
(3)数量词
一匹( ) 一支( ) 一头( ) 一座( ) 一( )花 一( )云 一( )衣服 一( )水 一( )笔 一条 ( ) 一只( ) 一片片( )
(4)照样子写词。
又大又红 ______ ______ _____
看了看 ______ ______ ______
跳来跳去 _____ ______ _____
立刻叫起来 _________ _________
高兴极了 ______ ______ _____
一个比一个好 ________ ________
高兴—难过 危险—( ) 美丽—( ) 虚心—( )
喜欢—喜爱 中心—( ) 著名—( ) 感激—( )
(5)请写几个数字成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写有关团结合作的词。
______ _______ _______
(7)写秋天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写冬天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四、你能填上适当的词吗?
1、( )的树叶 飞翔的( )
( )的云朵 闪闪烁烁的( )
( ) 的春天 ( )的秋天
碧绿的( ) 火红的( )
2、( 抽 )陀螺 ( )花环 ( )雪仗
( )皮筋 ( )皮球 ( )雪人
3、( )地跳舞 ( )地回答 ( )地唱歌
甜甜地( ) 兴奋地( ) 顺利地( )
红红的( ) 浓浓的( ) 厚厚的( )
五、我会补充词语,还会用词语说句子。
( )形( )状 无( )无( ) ( )苗( )长
( )长( )短 春( )秋( ) ( )流不( )
引( )( )目 ( )有( )长 瓜( )飘( )
徒( )无( ) 一( )障( ) ( )胜( )迹
景色( )人 秋高( )爽 闻名( )外
( )边( )际 坐井( )天 百花( )放
雪中( )炭 助人( )乐 ( )影 ( )踪
秀丽( )奇
六、选词填空。
欢快 欢乐
1、河水( )地流着。
2、下课了,校园里到处是( )的笑声。
悄悄 慢慢 轻轻
1、秋天到了,树叶( )地变黄了。
2、妈妈在午睡,我( )地关门。
3、春天( )地来了。
用心 小心 关心
1、王老师很( )同学。
2、李华在教室里( )地写字。
3、我( )地走过去,怕把小鸟吓飞了。
眼睛 眼光
1王芳芳穿了一件新裙子走进学校,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 )。
荡来荡去 过来过去
2、小猴子抓住藤条在树上(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发生月食的科学道理,了解月亮从初亏到食甚然后复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自然,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对重点勉励的理解,读懂第一节的意思。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用“担心”“仍旧”造句,积累10个词语。
4、会朗读课文,背诵第3、5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看月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月食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月食。
板:13看月食
3、小朋友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老师要提三个要求,谁来读一读(媒体1)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4、请小朋友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动画1)
5、刚才,小朋友观看了月食发生的全过程,课文中3、5节介绍了月食的过程。
就请同学读好这两节
二、理解月食发生的过程:
1、请一个小朋友读第2小节,大家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多媒体2)
2、这句话把月亮比作什么(大玉盘)这样比有什么好外,比出了月亮的什么?
(圆,大,美)
师:你看,通过打比方就把月亮的形状颜色写得更加形象,生动。
3、同学们,月食之前,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此时的景色怎么样…很美)。
3、能不能将这种美的景色读出来:(读读、背背)
4、过渡:这是月食之前看到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读第3节,完成练习(多媒体3)
5、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像……像……像……
6、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动画2)请小朋友边看边跟着老师一起说,月食开始了,只见月亮已经……慢慢的,月亮成了……接着……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
7、在刚才的变化过程中月亮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一面红铜色的锣?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打上圆点(慢慢的、接着、一会儿)
8、谁能把这些词用上,说一说月亮的变化过程。
9、请小朋友再一起读一读第3小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10、刚才,姐妹俩看到的是月食开始的过程,再过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请小朋友小声读第5小节。
11、谁告诉我,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12、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3小节和第5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
(变化过程完全相反)(说具体一些,怎样完全相反?)
1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动画)你看,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接着……最后,月亮又是……
14、谁会像老师一样用箭头表示月亮复原的过程。
15、我们一起读一读第5小节。
三、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2、3、5小节,和作者一起观看了月食这一有趣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课文有2种不同的说法。
2、第一种说法:请男生读第1节,大家思考:过去,人们把月食叫做什么?人们是怎么做的?
3、这是过去人们的看法,现在的人们又怎样看呢?请女同学读第4节爸爸说的话。
想一想:爸爸一共说了几旬话?哪几句在讲月食发生的原因,把描写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来。(多媒体4)
4、那么,奶奶和爸爸,小朋友认为谁说得对呢?
爸爸说得正确。那为什么爸爸说的'是正确的呢?请小朋友看录像。
5、(放动画2)现在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6、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请同学们再一次读好月食发生的全过程,再来读读3、5这两小节。
7、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是怎样产生的?
五、总结发散:
1、好,这节课,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了解了月食这样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可是,小朋友知道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太空中一颗小小的行星,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每一颗星星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奥秘,谁能说一说,你还知道大空中有哪些奇特的现象?(学生交流)
2、对,太空中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你们说,这些奥秘将来靠谁去探索呢?
师:很有志气,老师就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②第三段主要写夏天的色彩,作者主要采用什么写作手法?
(以春天和秋天作对比,衬出夏天的金黄色)
③第四段写夏天紧张的旋律,主要通过什么景象来展示?
(农民劳作的景象,用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打等来具体表现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
四、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习作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2、作后指导评改;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 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智慧瞬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狼》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