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板题: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难点: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2、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
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即: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著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巨
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理解“闻名中外”和“尤其”。
(闻名中外:国内国外都有名。尤其:特别、更加。)
3、指导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认真观察,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
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
3、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小结: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依次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5、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观察那石头的样子,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
2、找出图中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3、想一想这段写黄山奇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试着补充板书。
板书:
先写再写然后写
第二段名字样子地点
第三段地点样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两种石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不好?(写的方式有变化,读起来更有趣。
5、指导朗读。
6、比一比谁背得快。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内容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
2、评议。
3、指导朗读、背诵。
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
(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一说。(如:在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巨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像第2、3、4、5自然段那样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说“天狗望月”吧,它瞪着眼睛,伸着舌头望着圆圆的月儿,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儿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只可爱的狮子像是你追我赶,抢一个圆溜溜的石球。
六、指导写字。
1、复习“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的写法。
2、指导写“块、站”。
块:第四笔是横折。
站:第五笔是提。
3、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闻名中外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是本课设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
2、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
3、感受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的首尾照应,引发对达丽玛情感变化的探究。
教学难点:
深入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能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阅读与想象中进行探究。
2、抓住重点句子,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春雨滋润,感受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散文式的记叙文,其较长的篇幅和散文式的句子给学生增加了朗读的难度。因此,课堂上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有些句子含义较深(例如: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以读和积累为本,不一定给学生挖深挖透。课文最后一段与课题呼应,是理解的难点,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到位,但是只要有所感悟就行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女孩和老师的言行进行朗读、讨论、感悟。本课有许多比喻句和好句子,让学生记下来。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以及春天草原景色图片、背景、文中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丝,洒向大地 ,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使人感到温暖、幸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想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是主要人物? 教师相机板书。同学们,有句话叫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节课,咱们要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达丽玛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这些句子把它划出来。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三、探究
这五句话中只有一句话写了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哪一句?另外四句都没有写达丽玛的内心世界。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老师在这四句话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达丽玛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要揭开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咱们就必须认真地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心想”,将达丽玛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你的读书笔记。
四、交流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参考:
春天多美啊,要是能骑上骏马驰骋在大草原上,那该有多好啊!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叫“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请你用表示决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达丽玛为何要发誓?(知道自己错了;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补课)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参考:
呀!怎么下雨了?
可看出达丽玛的专心致志。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参考:
老师,是我不好,让您费心了,对不起!
老师,您辛苦了,以后上课我一定会专心听讲的。
老师,谢谢您,喝口水再讲吧!
可看出乌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
指导朗读对话
“老师,下雨了!”
“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
达丽玛摇摇头。
“你什么都没听见?”
“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参考:
老师,谢谢您的关心!您真是一位好老师!
老师,进屋坐坐吧,喝口水再走。
老师,请走好。
老师,相信我,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6、教师总结:乌罕娜是个多么好的老师啊,她不顾疲劳,在别人都回家的时候认真为学生补课,讲啊讲啊,达丽玛听出来了——生:老师的嗓子沙哑了。师:达丽玛看到了——生:老师的嘴唇发干了。达丽玛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生齐读: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都印在了心里……达丽玛被老师感动了,当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达丽玛望着老师的身影消融在绿蒙蒙的的原野里,再一次感动了。
7、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达丽玛,你能用一句话来赞扬你心目中的乌罕娜老师吗?
参考:乌罕娜老师您真是一个热爱学生、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五、解题
1、同学们,课文以“春天的雨点”为题,仅仅是因为这一天下着细细的春雨吗?(不是)达丽玛看到“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心里还想到了什么?(口头交流)
参考:
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就像这春天的雨点滋润着“我”(学生、孩子们)的心田。
孩子们就像这草原上的草在老师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草原的将来一定会繁荣昌盛,草原人民的生活必将美满幸福。
2、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
3、教师总结后,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用诗用词用文用画在赞美着老师,他们把老师比作春蚕、红烛、园丁……今天,课文又将老师比作春天的雨点。
课后请同学们去搜集赞颂老师的话。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罕娜 发现 补课 护送 激动
师生情
达丽玛 溜号 专心 感激 送伞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6个生字;认识部首“疒”。
2.能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疗”和“透”。
3.能熟练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第3节。
4.练习用“激动”一词说一、两句话。
5.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感受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体会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激起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观察投影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师:小朋友图上有谁?他们有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
2.板书课题,读题。
3.对课题质疑(为什么他们都把头发剃了?)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自由读全文,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2)划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自学。
2.交流检查。
(1)出示生字:州、镇、化、疗、治、剃、惟、透、拥(其中“疗”和“透”不注拼音)
(2)生字巩固:比一比,找找好朋友。剃——梯;惟——推;治——抬;
(3)“疗”透”两个字没有拼音,请小朋友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这个字的音节,并标上去。
三、学习课文一二小节
1.同桌轻声读1、2小节,说说布莱思的心情怎样?
1.交流。
2.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布莱思的心情。
3.男女生赛读。
过渡:布莱思的病牵动着同学们的心,他们是怎样帮助布莱思的.呢?
四、学习课三、四、五小节
1.分小组合作朗读3—5小节,说说同学们用什么办法帮助布—莱思,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2.出示句子:为了不让布莱思成为学校唯一的光头男孩,一群男孩把自己的头发全剃光了。齐读
3.其中有位男孩是这样对他的妈妈说的。(出示句子)读一读。
4.第二夫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大家会有何反应呢?练习说: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5.第四天清晨,布莱思家门口发生了动人的一幕,抽读第五节。
6.四人小组演一演这动人的一幕,想想大家的心情怎样。
7.在什么情况下心情会激动?用“激动”说一句话。
8.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你想说些什么?
9.是呀,如果每人都能献出一份真诚的爱,去关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五、复习巩固
1.抢汽球游戏(生字巩固)。2.找好朋友连线。
六、描一描,写一写:重点指导“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诗教案12-08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