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常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儿,(听的过程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古老美丽的北京城我们祖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北京》
板书 北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先听一遍课文,注意听清生字的音。
2、你也想来读读书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3、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现在请组长领着小伙伴学生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学的真好,现在我们请5位小朋友来把课文分段读一读。咱们听听他们音读准了没有,课文读通顺了吗?(读一段就相机正音)难读的长句子相机指导停顿,使之正确,多指名读,变花样读。
A、天安门在……(读的不好,就再请个学生读,全班读)
B、立交桥……(注意停顿)需要练读,再全班读。
C、北京有许多……(范读)如果读得好,表扬他,让该生领着男、女生分别读。注意在和字前面停顿。
5、同学们课文读得正确通顺。生字读得准。
离开了课文,你还能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吗?。(拿出生字卡)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A、阴 前鼻韵母 开火车读 B、川 分组读)
这里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矗 似 厦
6、(拿小黑板)这几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吗?
阔 碑 雄 迹 川 相机写 碑 左边是石字旁,注意右边的写法,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笔顺边写字。先写一个白字,再写一撇,最后再写这个十字。一横,一竖。注意这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结构紧凑,这个字就写好看了。练习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同位互相帮助,相互欣赏一下。
二、朗读课文
生字学好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2人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赶快到美丽的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挂图1 )
A、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征求意向看法的采访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采访的灵活性、应变性。
3、进一步培养礼貌习惯。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解题明白
1、复习:采访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自我介绍⑵提问得体⑶结尾有礼貌
2、解题:热点采访
热点——指人们共同关心、议论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围绕当前教育上热点对同学进行采访,了解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示例明法
1、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示题)
2、讨论提问:①你认为当前你的课业负担怎样?为什么?
②你觉得该怎么改?
3、讨论起始:①对不起,打扰一下②请你说说
结尾:①打扰了,谢谢②谢谢
4、学习示例:小记者:“我是蓓蕾电视台的小记者,打扰一下,向你提个问题可以吗?”
甲学生:“可以。”
小记者:“你认为我们现在作业负担重不重?”
甲学生:“我认为我们现在负担不太重。”
小记者:“请问,为什么你认为现在学习负担不太重?”
甲学生:“因为,现在老师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了,平时作业一般不太重,到考试前那作业负担就重了,所以说不 太重。”
小记者:“现在我觉得同学们课间休息为什么得不到保证?”
乙学生:“我认为主要老师讲得还太多,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大部分课堂作业在课内得不到保证。”
小记者:“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甲、乙学生:“不用谢,再见。”
三、同桌互说
四、班级表演(一人当记者,多人采访)评价:提出要求提问要得体,说话要有礼貌
五、小组采访讨论
1、主题①减负情况②休闲活动
2、小组讨论
3、全班分组进行采访比赛各派两名同学当评委
六、实践作业】
进行一次热点采访,并写成稿,向学校广播站和电视台投稿。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最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
云儿
小树
禾苗
花儿
2)云儿见它怎样?小树见它怎样?禾苗见它怎样?花儿见它怎样?
教师板书:
让路
招手
弯腰
点头
3)看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它是谁?猜出谜底。谜底是风。
4)让学生把“它”换成“风”读一读。
5)看图说一说:风来了,云儿,小树,禾苗,花儿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想象: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被风吹时的样子。
4.指导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试背
2)同桌互背
3)齐背
4)指名背诵
四.扩展竟猜谜语活动,比比谁猜的谜底多。
板书:
9 猜一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头和点”字。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的生字,读不准的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正音。
3.抽读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了解字义。
1.认识新笔画“横钩”和3种偏旁“二字头”、“四点”底、“宝盖儿”。
2.自学本课生字,分析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讲座交流。
4.请小老师讲一讲。
云:上下结构,上面是二字头,下面是撇折点,也可以用熟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用“去”字去掉“土”字,换成“二字头”就是“云”字。组词:白云 乌云。
它: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撇、竖弯钩。组词:它的,它们。
手:独体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 ),还可以用熟字换一笔的方法记忆,“毛”字的“竖弯钩”换成竖钩,就是“手”字,组词:左手,右手,手中。
点:上中下结构,上边一竖一小横,中间一个“口”,下面四点底( )。组词:点头,指点、标点。
三、正确地书写生字。
1.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整体及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的生字笔顺是否正确。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重点笔画的位置,自己试着每个字独立写一遍。(写在书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的困难。
3.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个字。
头:第一笔点写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第二笔点写在第一笔下面偏左边一些,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右边,撇尖与横起笔对齐;第五笔是点,点的收笔处与撇尖高低差不多。
点: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竖的中间起笔写,不要太长。田字格的中心点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点底的四点都是点,要摆开,第一笔点向左方向点出去,中间两笔相同,分别写在竖中线两边,第四笔点稍用力,点得稍大一点,稍向右一点。
5.学生照教师范字进行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优秀作业进步作业。
四.集体背诵全文。
五.教师小结。
板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田野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看录象。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给定时间,读得快的多读几遍。
2、反馈:
⑴ 有哪些地方容易读错?给同学提一个醒。
⑵ 词语检查。指名读,齐读。
应和 掠过 湖畔 衬衫 肚兜 晶莹 鹅黄 嫩绿 芽苞 初放 麦穗
黑白 相间 裹脚 剥开 嚼碎 肺腑 此起 彼落 撩起
三、感悟课文
1、课文录音范读。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读一读首尾段,比较异同点。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欢快、柔美?
2、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⑴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⑵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① 写了哪些农作物?
② 读一读,还有哪里让你觉得美?
③ 分号前后的三个分句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的句子该如何读?读出韵律美,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⑶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⑷ 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把麦穗儿比作了什么?这样些让你感觉的到什么?)
⑸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巾。全文就这一句描写孩子们的穿着,文字精练简洁,念上去有些顺口。这样的句子铭记在心,多念几遍,记在脑海里。
四、总结,谈感受
1、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经老师的这一点拨,学生不难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从孩子们欢快的神情,看到人们的欢快生活;从人们的欢快生活,联想到整个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
2、学完课文,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
3、拓展阅读诗歌《麦哨》:
麦哨(诗)
春的原野
鼓起浑圆的唇
期待
麦秆的一头传出
悦耳的清脆
碧野之间
若有所思的人
淹没,看天
浑然一体
一支悠扬的乐声
传来
仿佛跋涉的路
足以酣睡百年
我呼吸的节律
感触年少情怀
如歌
在青春的另一面
春天的少年再次鼓起腮帮
春天的少年和着麦哨
拌着亘古的声调
喜悦满眼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读词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巩固音节的拼读,,强化学生运用拼音来读准字音的习惯;
动手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词语的归类;
拼读音节;
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词语的归类:
音节的拼读,尤其是轻声。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 三个圈圈,三根小棒 拼好的小鸭和小兔
学具: 三个圈圈 三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要举办一次舞会(课件),邀请了很多朋友参加。可是这些朋友很久没有跟他见过面了,圣诞老人都快认不出来了,他非常着急。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啊?
二、 认字归类。
1。 (出示课件)小朋友看,这些就是圣诞老人要请的朋友,现在就要请你们来认一认了。
2。 同桌之间交流读词语,提醒注意轻声。教师下位指导巡视。
3。 指名读。
生评生读,师评生读。
4。 齐读。
5。 圣诞老人非常感谢小朋友们替他找到了他的朋友们。可是,他又遇上了件麻烦事。原来圣诞老人的房子很小,只能够摆下三张桌子,圣诞老人一共请了多少位朋友啊?(学生数数)现在就要请聪明的小朋友来替他想想办法了。怎么排座位才能让每一桌的客人都满意呢?小朋友们排好了之后还得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么排,为什么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
6。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下位巡视。
7。 指名回答,课件演示。
8。 圣诞老人真的非常感谢小朋友们能够这么热情的.帮助他解决难题,表扬自己!看,圣诞老人的朋友们都坐好了!(提示学生坐好)
9。 圣诞老人这次只请了12位朋友,他觉得不够热闹,要是有更多懂得朋友来参加这个舞会该有多好啊!小朋友们想一想,每一组词语里还能排上哪些不同的但是相类似的词语呢?我们一起来给圣诞老人找朋友,好吗?
10。 学生自由讨论,小组交流。
11。 老师提示: 属于动物的词语你还找到了哪些?
属于人物的词语你还能找到哪些?
属于动作的词语呢?
课间休息: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圣诞老人看到小朋友们帮他找到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可高兴了!看,舞会开始了!(课件)
圣诞老人也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们来参加他的舞会呢!(生跟着音乐唱游)
三、拼拼读读。
1。 过渡(音乐戛然而止,出示课件)
小朋友看,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大怪兽,他说:“哼,想要继续舞会,还得过我这一关
!(出示课件:拼拼读读)
2.(出示三个圈圈)老师左手拿的是什么?(“三个圈圈”)
(出示三根小棒)老师右手拿的是什么?(“三条直线”)
(出示小鸭形状)拼出了什么?(“拼出小鸭”)怎么知道是小鸭?(“嘴巴扁扁”)
(出示小兔形状)还拼出了什么?(“拼出小兔”)你怎么知道的?(“尾巴短短”)
(课件)“还能拼什么?你来试试看!”
哦,原来这就是大怪兽给我们出的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舞会继续?(想)那我们一起来解决大怪兽给我们出的这道难题,好不好?
3.打开书33面,大声的读儿歌,注意轻省,不会人的字请拼音来“帮忙”,比一比,看谁会拼的音节最多!(自由读)
4.指名拼读。生评生读,纠正字音。
小组读,全班读。
5.读了儿歌,谁能说说你从儿歌中都知道了什么?
指名答
6.想一想,你用三个圈圈,三根小棍还能拼什么?
学生动手拼一拼,师下位巡视。
7.学生上台演示。
四、小结。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看了小朋友们的表现,怪兽说:“恩,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欢迎参加圣诞老人的舞会!”(生跟着音乐动起来)
五、 下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精选]语文教案11-10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教案(经典)12-23
(精选)语文教案12-31
语文阅读教案01-01
语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