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说清楚。
2、能根据画面和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写一段句子通顺、连贯的话。
3、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根据画面的意思和讨论题的提示,让学生写一段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话。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每幅图画上话的事情有机的连接起来,使句子连贯,特别是第2幅图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示,该怎样与前一幅图的意思连接;
2、怎样正确使用动词,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写清楚。对写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应启发想像,根据画面推前思后,把一段话的意思写具体。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观察画面,看图讨论,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完成课后第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二、看图说话。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画面内容。
图一:针对课后讨论题(1),谁几点种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图二:针对课后讨论题(2),丁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看洗脸盆上放着什么,想想丁丁在洗脸之前还做了些什么事。
图三:针对课后讨论题(3),引导学生仔细看桌上的餐具,看看能不能从中有所发现。
三、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进行适当想像,把画面意思写具体。
四、注意一幅图的意思跟另一幅图的意思之间的连接。
五、完整连贯地说三幅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拓展写作思路,独立作文。
教学过程:
一、写作要求。
允许学生以自己“起床以后”的生活为写作内容,只是需要提醒:
(1)按时间顺序写;
(2)实事求是,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
二、学生习作练习。
三、反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汇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及词语卡片制作上课用的课件。
课前指导学生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复习课文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玩具柜前的孩子》一课,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课我们
2、就继续来读
3、读这篇文章,现在谁想来有感受情地读一读呢?
4、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1、回忆,指名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评价。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
二巩固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复习认读。
2、出示生词卡片,全班赛读。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记忆字词,同时进行比赛。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记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让生字词在学生的眼前多次再现,寓教于乐,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2、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3、让学生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4、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1、在老师的要求下,规范的写生字。
要加强学生之间写字互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四巩固练习
1、引导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2、引导学生同桌间互相提写生字,评价哪个字写得好。
3、指导完成“我会读”练习。
4、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盯着柜台( )地看小汽车( )找出小汽车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觉得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孩子是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我觉得售货员阿姨是个
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给我的孩子们》是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通过从心灵上对孩子们健康的翔真情地赞扬了孩子们的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时抒发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感情。
创意说明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利用反复诵读的途径,理解了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深入地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应主要使用讨论法来体验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示学生要珍惜美好童年。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激情导入
1在大人的眼里,也许你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你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变成一个“懂事”的成人吗?各抒己见
2说一段你童年的快乐事。自由发言
3当你不知不觉步入青年的大门后,可否常常留恋自己的童年?想到永远也不能与它再见,是不是生出淡淡的哀愁?那时候,懵懵懂懂,难免让大人烦心,但谁也不会与你计较,因为你的心最真、最纯。你活得自由自在,开开心心。现在长大了呢?多了许多烦恼,是吗?等你真正变成大人的时候,说不定有更多的烦恼呢,你害怕吗?不用怕,人总是要长大的,大人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精彩。聆听、感受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1请同学们齐读书下的注释①,谁能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的有关作者的名、地、时、评、作的信息?
热爱孩子的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朗读、交流、识记
2
欣赏丰子恺画作画诗词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是从画古诗词意开始的。在这些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却一点也闻不出陈腐的味道。画中展现的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无矛盾。
画儿童
丰子恺喜欢儿童、热爱儿童,甚至是儿童的崇拜者。儿童是他漫画里最重要的角色,儿童漫画是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在画儿童的时候,丰子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仁爱的父亲和宽厚的长者。
画人间
丰子恺的漫画里还有很大的部分描写人间百态。在这些画中,一些饶有情趣容易被人忽视的生活场景被画家敏感地发掘出来。对这些人和事的描写,表达了画家对人世间最博大的爱与关怀。
欣赏、感受
3补充注音、释义
【憧(chōng)憬(jǐng)】向往。
【龌(w)龊(chu)】不干净,脏。
【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只,光着。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交流、讨论
诵读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
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丰子恺本文的意思;
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全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默读、勾画、概括
2挑生分段朗读课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朗读、讨论、交流
精读理解
1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为什么说“憧憬、悲哀”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明确】憧憬、悲哀。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阅读、思考、交流
2课文通过写孩子们的什么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象力。阅读、思考、交流
3本文除了写表现孩子们率真、自然的童真、童趣外,还写了大人们,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的?
【明确】这是开放性的问题问,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第二课时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品读探究
1丰子恺说,孩子“年纪越小,你的世界愈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讨论、交流、明确
2交流文中最精彩的语句欣赏。交流、感悟
3作者在文中写瞻瞻的笔墨最多,而且说:“瞻瞻!你尤其可佩服。”这说明在几个孩子中,作者有所偏爱,对吗?讨论、交流
4在作者看来,儿童是纯真的,但他们长大了就不可避免逐步丧失天性玉米得不自然或是虚伪地屈报与顺从。有人觉得这种看法太偏激,难道真的每个人都要这样吗?各抒己见
赏读延展
1欣赏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以小见大,提炼主题。
②语言直白,亲切自然。各抒己见
2丰子恺的烟嘴上刻着近代诗人八指头陀的一首诗: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说说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理解、交流
3你们带着童心的余韵,昂首阔步,即将进入另一种丰富多彩而又复杂莫测的人生.因为年少,你们自信,对于大人的说法,也许会不屑一听,甚至厌倦;因为年少,你们也会有无奈、甚至摔跤的时候。那么不妨听听“过来人”的话,或许会使自己走得更稳当,更顺利。下面是一位老师发自肺腑的忠言,你听了会话会有什么感受呢?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讲习
1.文学常识
关于传奇
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由唐代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始于唐初,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内容广泛,多以历史、爱情、侠义、神怪故事等为题材。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完善,语言运用工丽,具备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是中国小说发展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唐传奇全是短篇创作,反映生活比较广泛,思想主题也呈现着复杂多样的状态。在唐传奇的繁荣期,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显得最有光彩,也是唐传奇小说成就最高的部分。
唐代传奇小说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它提出的许多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爱情自由等思想主题,不仅代表着当时,也代表着后世的群众要求,又由于它在艺术上创造出许多生动美丽的人物和故事,因此,它几乎成了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汲取题材的宝库。
2.作品简介:
《柳毅传》,唐传奇。是一篇爱情与侠义相结合的.神话小说。唐李朝威作。写书生柳毅遇一龙女,听其自述,知其因在夫家受凌虐,被迫牧羊荒郊。柳毅激于义愤,慨然答应下龙宫,为龙女传书信给其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听说侄女遭遇,一怒之下,杀了侄婿,救出龙女,并把龙女许给柳毅。但因语言傲慢,为柳毅拒绝。后柳毅娶范阳卢氏,乃龙女化身,于是终成美满婚姻。柳毅最后也成仙人;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奇幻,想象优美,环境烘托有声有色,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其中刻画龙女温柔婉顺而多情的性格,柳毅见义勇为、威武不屈的品德,钱塘君暴烈、刚强的气质,尤为出色。以成仙结局,则反映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观点。后世不少剧种据以编成《张生煮海》、《柳毅传书》、《龙女牧羊》等剧目。
二、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情节与结构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课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下面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小黑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厝朔东。()(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小组朗读。
三、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师导语: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教师引导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讨论回答: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
语文教案 篇6
预期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美好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产生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湖水)齐读,谁能说说怎么样的湖水?(学生自由讲)
2、(板书:清澈的)齐读,注意澈是翘舌。指名读出清澈的感觉。
3、你见过清澈的湖水吗?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4、过渡: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欣赏清澈的湖水!打开书129页,在读书之前你要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吗?
这几个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们每个人想给自己提的是吗?你们学习的态度可真是认真,那么接下来就带着你们的要求自由地读读书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反馈:
师: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你们个个都是爱读书的孩子。课文美吗?还想读吗?谁想读第一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的普通话真准,老师要奖励你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带有两侧的苹果)请你读。(再指名读这个词语齐读,注意侧是平舌音)
说说你的左侧是谁,右侧是谁。
说得这么好,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卷起,读)你在哪儿见过卷起?
(2) 第二小节谁来读呢?(指名读)
你读得真好,听的同学更认真,所以老师要奖你们一个大智慧果(课件出示石龟)高兴地和它打声招呼吧!(读:亲切地、生气地、惊讶地)
(3) 第三小节我要请一个小组来读,哪个小组想读啊?
(课件出示:映出、镜子、变幻)这三个智慧果奖给我们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好这三个词语。
你觉得幻字跟哪个字很像?(比较:幼)
(4)第四小节中有几个生字特别难读,哪个勇士敢于挑战吗?(指名读,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节留给最需要锻炼的小朋友。(指名读)
(6)师刚才大伙读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老师要送你们一份大大的礼物(出示欣赏指导读好,赏字跟哪个字很像?)
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欣赏到了什么?(生自由讲)
过渡: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细细欣赏,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主人公小洁去欣赏吧!
三、学习1-3小节
1、(动画课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一小节)自由读
指名读,评价:听了他的读你有什么感觉?谁也想来试试?
你的波纹更加长了,也更加美了!还有谁也想感受一下?
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真是美极了!大家一起试试吧!
2、我们的主人公小洁在哪儿呢?你发现了吗?课文中两次重复出现一个小洁的动作,看谁很快找出来? (紧紧攥着面包纸)小洁干吗紧紧攥着张面包纸不放啊?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读读2、3小节吧!
4、反馈: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呢?(估计学生会说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脏湖水之类,据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课文又是怎样写湖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重点句: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
(1)指名读: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你读得真好,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读得真美,完全有资格当小导游了!
(2)小游客们,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导游吗?(引导质疑)
点拨:山峦?(山峰)这位同学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词语来提问,真不错!
变幻的山峦?(播放课件:山的倒影随着水波在动)请你自己看看画面,根据画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问。(看图解决:水面平,湖水清)
为什么小洁觉得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看着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吗?(指名读,齐读)
(4)欣赏了这么美的湖水,听了你们的美读,老师真想说真是美不胜收啊!(出示成语卡片美不胜收齐读一次)难怪小洁觉得引读最后一句话。
5、过渡:(指图)倒映在水中的山峦是如此的奇妙,那课文又是怎样写山峦的呢?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1)指名读(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谁来做做展翅欲飞的动作?(如果学生飞了,点拨:石头在那飞呀飞的?)
(3)其他几块山石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边加动作边读一读。
(4) 指名表演读。师:真有意思,还有谁向他挑战?
(5) 男女生赛读。
(6) 出示图:看着图说一说(意在指导背诵)
6、小洁只欣赏到这几块石头吗?(想象说话:有的山石像 )
7、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谁也能用上句式说一说呢?
出示句式:看,那边 ,这边
8、师:我们的同学真厉害,把这些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出示成语: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洁荡舟湖面,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我们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1-3小节吧!
10、现在你们终于明白了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了吗?老师想说的是:小洁手中攥的仅仅是面包纸吗?她攥住的是美啊!那手中的面包纸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吧!
四、巩固字词
课件出示智慧树:刚才我们吃了许多智慧果,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五、写字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小洁欣赏了清澈的湖水,我们的眼睛变得更美了,也更亮了,下面让我们把眼睛这两个字写好。
1、引导观察字型。(请睁大眼睛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书空笔画。(拿起小手在空中写一次)
3、学生书写,注意姿势。
4、展示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目标1:喜欢听故事,理解其中的内容。
目标2:乐意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能够将重复对白进行复述;目标3:喜欢模仿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
准备:《金色的房子》课件,小羊、小鸟、小狗、小猴头饰。
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讨论、分享交流见过的房子的样子。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呀?(平房、楼房)。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金色的房子》。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金色的房子》。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3)金色的房子什么样?
三、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及情节线索。
1、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故事:(从开头。。。。。。它们一起唱歌、跳舞)
提问:(1)故事里都有谁夸小姑娘的房子?谁能按顺序说一说?
(2)它们是怎样夸小姑娘房子的?
(3)小姑娘听了小动物们的夸奖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第二段:(从快到中午了。。。。。。多神气)
提问:(1)小动物想做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2)小姑娘为什么不愿意让他们进房子里玩?
(3)小姑娘不让小动物进金色的'房子玩,最后她开心吗,为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故事的原话回答问题。
小结:原来一个人在家是那么的没劲,和朋友在一起才会快乐。
3、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第三段:(从小姑娘悄悄。。。。。。到完)
提问:(1)小姑娘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愿意小动物到她家玩?
(2)大家一起玩?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样?
三、教师请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并尝试复述故事里的主要对话。
教师请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戴上头饰,分组表演小动物们与小姑娘的对话。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重复的对白。
总结:小姑娘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金色的房子里玩得多开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们分享,才会获得更多的快乐,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获快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上册教案04-28
语文教案(精选)04-12
语文《氓》教案03-12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