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9 17:24:2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汇编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草叶上的歌-第一课时。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及“破折号”用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的结构:总——分——总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优美音乐。

  第 一 课 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多媒体出示草坪中一棵小草的画面)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草叶”有关的诗歌。板书课题《草叶上的歌》。(读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问题赶快走进这首“草叶上的.歌”吧!

  对话平台

  自学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诗,划出小节。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草叶上的歌-第一课时》。

  识字

  1、小组合作,互作小老师,交流识字方法。

  2、通过识字卡片,举行生字认读比赛。。

  3、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读相关语句。

  感知

  1、初读课文,汇报解决的问题。

  2、再次感悟。

  3、师配乐及课件进行朗读。

  4、生评。

  5、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说一说原因,师生互评。

  写字

  1、书写生字条中的相关词语。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造型特点,看清笔画位置,下笔书写。

  练习

  1、抄一抄,写一写。

  淅淅沥沥 拥挤 溢出 酣睡 明镜 洒坑

  奶浆 梦境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沥( ) 溢( ) 瞳( )

  历( ) 益( ) 童( )

  坑( ) 浆( ) 境( )

  炕( ) 桨( ) 镜( )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对学生进行拼读带后鼻韵母的训练,提高读后鼻音的拼读质量。

  2、对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组词。

  3、字、词、句的训练。

  4、连句成段,通过练习让学生清楚只有把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好,才能清楚地表达一件事。

  二、教学重点:

  字、词、句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

  把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好,清楚地表达一件事。

  四、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练习第一题。

  1、板书习题。

  2、教师示范读音节。

  3、让学生自由读。

  4、指名学生读,老师指导学生的'读音。

  5、集体读。

  二、练习第二题。

  1、出示习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成词语。(见书本)

  2、提示学生写出带此偏旁的字,在组词。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4、师生评议。

  三、练习题第三题。

  1、出示习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头戴( ) 眼看( )

  脚穿( ) 手搓( )

  2、师生一起说说可以填哪些词语。

  3、指名学生填写。

  4、师生评议。

  5、集体读一读。

  四、作业

  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音节。

  2、组字组词。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1、出示习题:

  (1)同学们( )六道数学题,韩小宁( )五道数学题,放学了,韩小宁( )数学题。

  (2)郑敏华( )数学题,看见韩小宁( )数学题,说:“我( ),你抄我的吧!”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

  2、讲清题目要求。

  3、让学生独立完成,又不懂的,再仔细读题,弄懂后再填。

  4、指名学生说一说。

  5、师生评议。

  6、集体读一读。

  7、拓展练习。

  三、作业

  第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填空:

  同学们( )六道数学题,韩小宁( )五道数学题。放学了,韩小宁( )数学题。

  郑敏华( )数学题,看见韩小宁( )数学题,说:“我( ),你抄我的吧。”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

  二、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写法。

  1、板书习题:

  例:郑敏华做完了数学题。

  郑敏华把数学题做完了。

  (1)他们看自己画的画。

  (2)蒋小芸在竹竿上晾手帕。

  2、讲解例题,让学生知道这种句子怎么改。

  3、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补充练习。

  5、。

  三、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1、板书习题:

  小八路头戴军帽。

  小八路身穿军装。

  小八路胳膊上戴着臂章。

  2、分析三句话:三句话的主语相同,在合成长句时,把后面的两个主语省略,每个短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3、指名学生做一做。

  4、师生评议。

  5、补充练习。

  四、作业

  五、六题

  第四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改写句子。

  支梅在绳子上晾衣服。

  2、把三句话改成一句话。

  小红头上戴着帽子。

  小红手上戴着手套。

  小红脚上穿着皮鞋。

  二、把下面的句子拍成一段通顺的话,再读一读。

  1、板书习题:

  ( )接着,她在红领巾上擦肥皂,用力搓手帕。

  ( )她先把红领巾放在水里浸湿。

  ( )李晓红的红领巾脏了。

  ( )最后,李晓红把红领巾漂洗干净。

  ( )然后,他用清水把红领巾漂洗干净。

  2、集体读句子,想想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3、根据每句话的意思,说说哪句话在前,哪句话在后。

  4、指名学生把这几个句子排起来。

  5、师生评议。

  6、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三、作业

  第七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开头概括文章主旨领起全篇的结构。

  (2)学习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总分式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2)提高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

  认真体会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从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学习。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和回顾,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和专注地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说明,只有这种精神、品格和热情,才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关键因素和坚实基础。

  思路结构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

  概括陈述:

  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以蚕的结茧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学和从事研究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回忆五十年的历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学会了温和,热爱生活。

  第七自然段: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写作特点

  第一,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第二,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教法建议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加强语感。

  (2)老师设计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3)同《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体会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的特点。

  (4)同《一面》进行比较,体会记叙文中议论的不同方式。

  (5)用一个课时。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想想: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补充资料:

  ①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实在走不动,也应请同学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晕倒,要赶快到阴凉通风处,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等。

  ③上体育课时扭伤了,应先立即用冷水敷,让血凝固,24小时后再用热水敷。

  ④课间不小心擦伤了,要及时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⑤要注意保护视力,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向远处看看,让眼睛作适当的调节。

  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而应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举起。

  ⑦春天的时候不能到外面小摊上乱吃东西,因为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⑧咳嗽时,可用冰糖、贝母炖梨子汤喝;⑨黄瓜和西红柿都很有营养,但两样东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

  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评讲习作。

  教学要求:

  1、通过评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内容要具体。

  2、培养学生修改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提问导入 。

  教师介绍:

  1、有趣就是有趣味。写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内心的高兴、激动反映出来,做到乐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既要把事情的全过程,即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么样,一一写清楚,还要把有意义、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3.要认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是否表现出有意义、有趣,事情经过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都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