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7 18:25: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一堂公开课得有一条中轴线。课堂有了一条中轴线,就会显得有条理、不凌乱,还能避免“旁逸斜出”,给人一种清晰感,同时也能够更显教师的功力。从“为”这个既可以称作实词,又可以称作虚词的字入手。先来讲这篇文章出现的“为”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然后由这个“为”字牵带出更多相关的文言知识点。

  除了文言知识外,文本内容的解读也至关重要。这篇文章共三段,第一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指出双方意见不合是所持政治主张不同。第二段是信的主体部分,也是论辩的关键。王安石首先以“名实相符”作为逻辑起点。接着指摘他的几个要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逐一驳复。接着,指出“怨谤”之多是民族惰性和因循守旧思想的结果。最后指出不应该“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应该为国家尽心尽力。如果能把这些课文内容整合在“为”字下,这样既可以不离主线,又能够做到疏通文意,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

  一、文言的突破点

  1、“为”字兼有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两类词性,在这篇文章中多达12次出现,把它们全部一一找出。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2)以为侵官

  (3)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

  (4)为天下理财

  (5)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8)未能助上大有为

  (9)守前所为而已

  明确::第⑴处"为”字和前面的"以”字,合在一起理解为“认为”。第(2)处同第1处。第(3)处理解为动词“算作是”。第(4)处理解为介词“替”“给”。第⑸处理解为动词“作为”。第⑹处“何为”是疑问助词,意为“为什么”。第⑺处理解为“因为”。第⑻处理解为名词“作为”。第(9)处理解为动词“做”。

  二、文意的突破点

  (1)无为在歧路

  “歧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岔道”。在文中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见不和,那不正好是“歧路”吗?

  “歧路”正是对应文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头”对应“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名正则言顺而事行,面对这些责难,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所以说,这正是找到了论辩的“源头”。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尚思”对应文章的内容就更多了,特别明显的就是王安石找出了人们诽谤之多的深层原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除弊”正好对应的则是“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三、逻辑的突破点

  王安石是驳论的高手,甚至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驳论文就是出自王安石之手——《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作为一篇经典驳论文,逻辑的力量不可忽视。

  (1)司马光面对王安石变法指责王安石,他是怎么“为”的呢?

  明确: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这是司马光的逻辑思维图。

  (2)王安石又是怎么“为”的呢?

  明确:王安石首先以“名实相符”作为逻辑起点;接下来列举事实,阐明“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等四个“不为”,打破了司马光的思维推导链条,告诉别人“怨谤”不是由变法引起的。这一部分是在展示驳论中的“辨”的技巧。那“怨谤”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原来是由人们的积习民族惰性和因循守旧思想引起的。这是驳论中的“究”的`一面。再次阐述,即使“怨谤”也没用,只要是方向对的,就“度义而后动”,变革者不会为怨者所动。这是驳论中的“进”的部分。而且,在这三个环节中,王安石都非常讲究“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入的难堪境地。

  四、主旨的突破点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敢想敢为,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至此,水到渠成。文章表达的主旨不就是敢想敢为的这种精神吗?“为”字再次扣合了本文的主旨。

  五、一处反面例

  笔者也就司马光来信写了一篇文章(片段)——《也答司马谏议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国家的臣子,我们理应为主上效力,尽心尽职,不顾惜个人的安危荣辱。当前,四境侵扰,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人心惶惶。吾等当有商鞅、屈原之志,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一腔报国心,日月可鉴,望君实以大局为重,三思而后行。

  笔者仿文太过于抒情,情感有余,理性不足,不能够彻底说服人。客观来说,眼泪在“法”的面前是无力的。而我们学生现在写的议论文,很多都是这种“抒情式”的议论文,没有论证力度,所以这样的比对更加具有现实写作的针对性。由此推之,作为议论文,逻辑的力量的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再次扣合本节课“逻辑梳理”和“逻辑学习”的重点。

  六、一朵锦上花

  在本节课的最后,为了能让一节课始终围绕着“为”这个字展开,结尾特地送给学生带有“为的三句话。

  第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句送给少年时期的你们,愿你们少年敢“为”。

  第二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这句送给中年时期的你们,希望你们中年能“为”。

  第三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句送给老年时期的你们。更希望你们老有所“为”。

  三句话给整节课画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号。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诵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难壬人(nán)胥怨(xù)盘庚(gēng)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

  (5)识记词语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

  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6)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四、诵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第1-2段。

  第二课时

  (一)活动引导

  1、小组交流作业。

  2、诵读课文。

  (二)品读拓展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

  (三)研读课文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四)组织讨论: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提示: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提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4、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5、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提示: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6、出示“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一览表”,讨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7、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 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感悟深化

  1、学了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悟,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2、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3、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方法与策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予以肯定。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言文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第3段。

  3、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课后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用文言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本题为提高题,让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

  (六)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