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3篇(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其主要内容是: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上的一丛玫瑰,它为了种好玫瑰不怕吃苦,精心管理“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当又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鹿弟弟又高兴的说:“哥哥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课文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刻含意的思考。
这篇童话故事从表层看文章的思路是:“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故事的巧合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情味,进而启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故事的深层却蕴含着“美化环境及其为他人创造幸福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
1、实物玫瑰花。
2、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实物导入:
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出示实物玫瑰花)
多美的花呀!看老师写:
红笔板书“玫瑰”二字。
指导“玫瑰”的读音:“瑰”在词首或单独读时读一声,在“玫瑰”一词中读轻声。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课文下面的小鱼。
2、识记生字:
⑴ 带拼音:齐读。
⑵ 去拼音:自读,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⑶ 字卡检查识字效果。
3、词语:
重点指导“花骨朵儿”“一瘸一拐”的读音。
4、接读课文:
读通顺读流利,边听边想: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反馈,出示课件补充句子,了解大意:小鹿种了______,玫瑰花开的时候,小鹿生病了,可是,许多动物看到了美丽的玫瑰,小鹿弟弟对小鹿说:“_____________”
三、品读感悟
1、 第1、2自然段:
⑴ 迷人的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这丛玫瑰给小鹿带来了什么?小声朗读课文,学生体会小鹿的高兴心情。
⑵ 一份汗水一分收获,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来祝贺小鹿吧。
2、第3自然段:
⑴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教师配乐读),提问: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⑵ 重点指导以下三句话,体会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他只能静静的躺在床上养病。
(焦急,无奈)
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的来到门外。
(焦急盼望)
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惊奇失望)
3、第4~8自然段:
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鹿弟弟说的两句话,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⑴ 出示两个句子:
①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②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⑵ 学生各自练读这两句话,想一想,明白了什么:
注意指导“惋惜”这个词:是呀,小鹿辛辛苦苦栽的玫瑰,却没有看到。真是可惜!哪位小朋友也能学学小鹿弟弟,你什么情况下会“惋惜”?用“惋惜”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生会说到给黄莺、微风带来的快乐,说到微风时,指导写“微”字:
① 观察分析字形。
② 需要注意些什么。
⑶ 范写。
⑷ 学生写,注意指导反馈。
适时引导学生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分角色为动画配音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世界,分角色为动画配音。
五、总结
同学们,小鹿亲手种的玫瑰,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友谊,更重要的是给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为别人带来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让我们像小鹿一样,用双手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去幸福和快乐吧!相信你从中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会更多。
六、布置作业
1、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2、假如小鹿种的是别的花,查查资料,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
3、找你的伙伴一起演一演吧!
语文教案 篇2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20xx年11月2日,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老师要把时间的指针倒拨回1921年,当时的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郭沫若此时正在日本留学,在一个夜晚,诗人来到海边,仰望美丽的星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以《天上的街市》为题将这种理想写了下来。
这节课,让我们面对灿烂星空,随同诗人走进充满浪漫色彩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生读课题)
二、 范读引领 整体感知。
配乐 视频朗诵
同学们听老师朗诵诗歌,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下来吗?
出示全文
指名回答
三、 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这首诗虽然语句通俗易懂,但是我们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和揣摩.
1. 现在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
2. 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能不能读一读
3. 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这么美呢?再读第一小节。
1、 自由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作者把地上的街灯比作天上的明星,又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这种修辞方法叫互喻。
3、“街灯”和“明星”两个不同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无数 明亮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叫联想。
举出几个联想的事例
(1) 我们看到雨后的彩虹、、、、、、
(2) 我们见到慈祥的老师、、、、、、
(3) “秋风”吹来我们会想到、、、、、
这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我们以后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习作之中。
4、“街灯”和“明星”是两个静的事物,读到现在你觉得在诗人笔下它们还是静止的吗?诗人是怎样赋予他们动感的呢?(借助动词),你能找到第一小节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5、夜幕降临,街灯异彩纷呈,而此时,夜空中的星星也现出了美丽的容颜,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小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6、现在让我们追随着诗人的想象来到天上的街市。
自由读2、3、4小节。
说一说:诗人在天上的街市都看到了什么?
陈列着珍奇的物品
自由自在生活的牛郎、织女。
7、指名读第二小节,从这一小节中,你感觉天上的街市怎么样?
美丽 、富庶
哪些词语写出了天上街市的美丽、富庶?
美丽的街市 陈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们知道作者生活中的街市是怎样的吗?
这首诗写于1921年,国内正是军阀混战时期,街上随时都有大批军队和伤兵经过,很少有人在街上闲游。由于战争不断,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难以维持温饱。
萧条 贫穷
生活在战争、贫穷中的人们,多么希望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呀!
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8、诗人不仅想到了街市陈列的珍奇物品,而且还想到了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再读3、4小节。
根据提纲,回答下列问题:
(1)看一看:作者理想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
骑着牛儿来往 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2)说一说: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3)为什么把牛郎、织女的天上生活写得如此美好?作者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天上的'街市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幸福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文中有一个词语出现了多次,你能找到它吗?还有一个非常相近的词语,谁来说一说?
再次读2、3、4 小节想一想:这些词语能表明什么?同桌讨论.
这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坚信理想世界是一定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谁能读一读2、3、4小节,注意读出这种肯定的语气。
10、作者为什么把想象中的生活写得这么美好,为什么不写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呢?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
在现实中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希望在想象中得到满足。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饿中,她第一次擦燃火柴,想到了、、、
想象就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四、 美读诗歌 积累语言
当年诗人想象的美好世界已经实现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诗歌之中,我们齐读《天上的街市》
五、激情总结 推荐阅读
愉快的四十分钟,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诗情画意。同学们,让诗歌在我们的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让我们尽情的热爱诗歌吧!
我们今天学习了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写诗歌,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所学也来试一试,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可是是完整的一首诗歌,也可以是一小节。
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诗人,期待欣赏你们的作品
在临别之际,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诗歌;《再别康桥》
【教学总结】
第一次讲诗歌,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认为诗歌是难的,自己驾驭不了诗歌。接到这个题目是在11月23日下午了,一个周的雕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思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我在疑惑中反复着,总感觉有些走不出迷津!比如:围绕着目标引领主题的要求,我确立了目标,但是,在落实时,我发现“体会本文写作手法”在落实时用时很短,大约两分钟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在前面学过联想,所以我仅仅给学生出示了定义,又结合课堂中曲勇凯讲出来的联想,强调了各自的特点,便过去了。不像以前,自己一下子就能将思路清楚地裸备出来。讲了两遍不同的教案,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的思路。有些说不出的难受难以排解!
我要重点突出课题研究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所以抓住自由读,读准字音,积累词语、听读注意读准节奏、品读时注重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重读、结合背景明确作者情感后再读体会。与第三节课再次修改,第四节课讲课。
讲完了《天上的街市》,自我感觉引导时没有废话,引导的还可以,但也有不足,总觉得在引导生读“定然”时,学生读的还不够,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朗读诗歌的`效果。
不足:自己讲本课前已经讲了两遍,但这三次教案次次不同,自己有些紧张,所以在讲课时总是想低头看看教案,下句话是什么?事实上,对于思路,我是很熟练的,但是对于过渡语,我是需要特意记住的,所以发现自己在课堂过渡语环节是需要加强的
在第三次备课中,我总感觉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联想与想象的出示位置不同对落实一堂课的目标有何不同?我认为都是落实课堂目标,首先引导生体会本课写作手法是可以的,这样直接让学生在课文开端就清晰掌握了本课重点。听完赵老师的点评,我马上明白了:原来文章的写法出示位置不同,是因为老师要巧妙地结合实例解决知识点,而不是用直白的问题将生硬、抽象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理解,更明确些说就是要尊重学情。
在这次备课中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因为我总还是认为每个环节要明确,比如:整体感知结束后,下一个环节要品读赏析。而在语文这个学科中,整体感知和品读赏析是可以自然联系在一起的。不必僵化为两个环节。
另外,上下环节的过渡不够好。每个环节中,我的课堂过渡语只是用的陈叙句,但在听课中,却并没有给赵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赵老师点评时,我刚开始有些疑惑,我备课时精心准备了过渡语,在讲课时也都表达出来了,怎么会没有过渡?听完赵老师的点评,又得一招:过渡语可以用设问句,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思考缓冲的时间。这是陈述句所没有的优势。整天给学生讲设问句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自己却没有巧妙地运用其中。真是有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感觉!环节处理拖沓,时间安排不够理想,应将《静夜》在课堂处理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大家看一幅图,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图片云彩)它已经成为一个妈妈了,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呀?云妈妈。那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呢?我请小朋友来叫一叫它。(指名叫)雨点儿,它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要送给能干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比比谁能干?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读组词。请你打开课本,自己来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了,哦,xxx很能干,雨点儿乐于和你交朋友。(奖励雨点)
2、你们都自己学习过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呢?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了。你认识了谁?(指名读──同桌读)
3、都挺不错的。我摘掉了它们的帽子,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吗?(去拼音,开火车读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应怎样?
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数不清)
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还从其它地方读懂什么了吗?(理解词语:飘落、云彩)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
4、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出示三个自然段)一起读,自己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请你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雨点儿爱和认真听的小朋友做伙伴)
5、这主要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话。我先请你们同桌两个小朋友,读雨点儿们的对话,互相说说话。大雨点儿是绿颜色的`,就读绿颜色的字,小雨点儿是黄颜色的,就读黄颜色的字。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试试,一个做大雨点儿,一个做小雨点儿,分别来读它们的话,我来读提示语。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样?(生评)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想读大雨点儿的小朋友请起立,想读小雨点儿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我读提示语。
6、大雨点儿与小雨点儿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它们去的地方是(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图)你们看到什么了?(看图说话)小雨点儿来到之后,怎样了呢?(出示句子)请你自己读一读,读给同学听。
接下来,我们要去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比如:戈壁滩,沙漠,缺水的城市、村庄等等)(指名说)有了大雨点儿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读来表达其中的美。
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7、你能清楚响亮地送给雨点儿一句话吗?你最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我们要好好地感谢雨点儿。让我们真心地对雨点儿说声:“雨点儿,谢谢你!”把我们对雨点儿的喜爱用朗读来表达,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方”(机动内容)
指导书写“方”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新课标教案06-20
【精选】语文教案06-23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8-14
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08-17